3G中文网 www.3gzw.net,走进无人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全队人员一起动手,没有多久,便捕到了400多条腹蛇,背上山的十几个蛇笼全都装满了。
过了山沟,又是一个挺陡的山坡。坡上酸枣树特别多。酸枣树的枝条上长着密密的刺,那刺又长又硬,真讨厌极了。谁要是稍不留意,裤子衣服就会给刺扎住,很不容易摆脱。幸亏我们的服装质地好,要不,恐怕要被撕得粉碎了。
我们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登上山坡。坡顶是一片向东倾斜的平地,长的主要也是芒和芦苇,但是比山沟里的稀得多,也矮得多。这可能是由于坡顶的土壤比较干燥的缘故。朝平地的南面一望,远远有一片树林。树林里传出来各种各样小鸟的叫声,好像几十把二胡在演奏空山鸟语似的。这些小鸟叫得是那么和谐动听,使我们暂时忘掉了这里是毒蛇的王国。
当我们走近树林的时候,一群小鸟受了惊,“哗唉”一声飞走了。队长说,看样子这是柳啻,一种专吃害虫的益鸟。
这片灌木林非常美丽,绿油油的叶丛中夹杂着黄的、粉红的、紫的和白的小花,随着微风送过来阵阵清香。如果不事先知道,谁也想不到在这花开鸟叫的树丛中,会暗藏着伤害人的毒蛇。这里的蝮蛇可真多,一棵小小的树上,就绕着3条、4条。
在一棵栾树上,我们找到21条;最多的是一棵樱树上,竟有25条,几乎每个枝叉上都有。蛇的体色跟树枝几乎完全一样,都是灰溜溜的,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奇怪的是在芦苇和羊蹄大黄的枯茎上,也常常有蝮蛇。尽管芦苇和羊蹄大黄的枯茎是那样纤细,它们缠绕在上面却非常稳当。
电影摄影师林宝中面对着这么多的好镜头,真是兴奋万分。他拍摄了这个,又拍摄那个,可忙坏了。电影摄影机断断续续地响着,他的助手也累得满头是汗。
蝮蛇盘在树上,一动也不动。它们的姿态,粗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它们的尾部缠绕在树枝上,头部靠近枝梢,微微仰起,向着天空。身体的其他部分左弯右曲,像松开的弹簧似地绕在枝条上。这种奇怪的姿态,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
“为什么它们都一动也不动地绕在树上呢?”
好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可是谁也答不上来。
队长想了想说:“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蝮蛇的这种生活习性,必然和它的生活条件有联系。我们必须通过广泛的细致的观察,才能够把这里面的奥妙弄清楚。”
队长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大家分散在树林的周围进行观察。李雄和我被分配到林子的西南角。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阳光正射在这个角上,花蛇和蜜蜂正在花丛中穿来穿去,寻找食物。薄壳蜗牛在叶子上慢吞吞地爬着,顶端长着眼睛的触角摆来摆去,好像在侦察什么似的。它爬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亮晶晶的白线,这是它的涎腺分泌出来的粘液干了的痕迹。别看它爬得慢,一个小时也能爬3米呢!李雄非常讨厌蜗牛,痛恨它咬坏了蔬菜和葡萄叶子。可是法国人却喜欢吃蜗牛。在法国,有好几个地方专门饲养蜗牛,为的是满足市场的需要。
我们选定了一株向阳的小树,静悄悄地站在那儿,目不转睛地盯着盘绕在枝叉上的那条蝮蛇。
那条蝮蛇身上的斑纹非常清楚,是刚蜕了皮的。一般说来,刚蜕皮的蛇应当比较活泼,它却像睡着了似地,纹丝不动。不会是条死蛇吧?我们正有点怀疑,忽然听得一声尖叫,原来一只鹡鸰被它咬住了。这只可怜的小鸟伸了伸翅膀,就不再动弹了。
鹡鸰不是比蝮蛇的头大好几倍吗?蝮蛇怎么能把它吞下去呢?我们连忙走近去看个究竟。真没想到,蝮蛇的嘴竟能张得比自己的头还大。它紧紧衔住鹡鸰的头顶,鹡鸰的喙便弯向颈部。这样一来,它把鹡鸰吞下去的时候,口腔和食道就不会被鸟喙的尖端刺伤了。它又把上颔斜向左侧,像合拢折扇那样,把鸟的一只翅膀合了找来,再斜向右侧,把鸟的另一只翅膀也合了拢来,然后使劲地把鸟往嘴里送。真是个巧妙的吃法!我看了看表,它从开始吞食到把小鸟咽下食道,足足花了15分钟。
我们明白了,小鸟不是常常停在枝头上休息吗?蝮蛇盘在树上那种姿态,对捕食小鸟来说,是非常方便的。为了证明这个想法是不是正确,我找了一根盘着腹蛇的树枝,用竹竿轻轻地碰了碰树枝的梢头。那条腹蛇的身体的前部,就像弹弓似地向树枝梢头冲了过来。不难看出,蝮蛇就是以这种敏捷的动作猎取小鸟的。这种习性,是蝮蛇世世代代适应于这种生活环境的结果。
这个疑问的解决,大大提高了我们实际观察的兴趣。我们正想换个地方再看看,突然听到一阵哨子声。这是预先约定的集合信号。我们只好放弃进一步观察的打算,朝着哨子响的地方走去。队长、张大夫、老韩和小周,已经在等我们了,一边在谈论着各人观察到的结果。小周看到我,立刻兴奋地抓住我的手臂说:“真有意思,我看到两条蝮蛇抢吃一只小鸟!我刚走到树林南面,便听到‘吱’的一声尖叫,随着这声音一找,原来树叉上有一条蝮蛇,咬住了一只小鸟。一会儿,小鸟的头被蛇吞进了嘴里,身子却还露在外面。忽然邻近树枝上的一条蝮蛇伸过头来,一口咬住了小鸟的后腿。两条蛇互不相让,都紧紧咬住小鸟不放。咬着小鸟头部的那条蛇吞得比较快,才几分钟,便把大半只小鸟吞了进去。两条蛇的嘴尖都碰上了,咬住鸟腿的那条蛇还不肯放松。结果,咬着鸟头的蛇不仅吞了整个小鸟,还把另一条蛇的半个身子也吞了下去。当时我心里想:这倒霉的蛇,很可能被它的同伴当点心了!没想到它的同伴却不再往下吞了,过了一会儿,还把它慢慢地吐了出来。那条蛇被吐出来以后,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我以为它死了,用竹竿碰了碰它的身体。它却扭动起来,说明并没有死,不过暂时昏迷罢了。过了大约20多分钟,它又抬起头来,恢复了原来的姿态。您看这多奇怪!”
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我没有看到。林宝中更觉得惋惜。要是用电影机把这珍贵的镜头拍摄下来,就可以让千百万人都能够看到稀奇的自然现象了。
队长也说小周看到的现象不容易遇到,很有价值。他认为那条蛇被吞进半截身子,又被吐了出来,是因为它比较长,如果身体比较短小,很可能被整个吞下去了。
他说他曾经看到过一条36厘米长的愎蛇,吞下了一条24厘米长的红脖游蛇。过了13天,红脖游蛇才变成粪便排出来。这粪便还带着红、绿、黄和其他色彩的鳞片,因为角质的蛇皮和鳞片是很不容易消化的。讲到这儿,队长想了想,忽然问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说,如果一条毒蛇被另一条毒蛇咬伤了,它会不会中毒?”
“不会,”老韩很有把握地回答说,“因为同一种毒蛇的毒素是一样的,它们的身体里都具有抵抗这种毒素的‘抗毒素’,所以不会中毒。”
这个看法不仅小周和我赞同,张大夫好像也在点头。可是队长却摇摇手说:“不,在以前,我也和你们一样看法,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被同种的毒蛇咬了,或者毒蛇自己咬自己,也会中毒,中毒厉害的也会死,只不过是它的抗毒能力比人来得强罢了。有一回,我喂小白鼠给腹蛇吃。笼子里的几条蛇大概是饿急了,都来抢食,结果有一条腹蛇的头部被另一条咬伤了,出了一点儿血。我以为不要紧,谁知道不一会儿,它的头部就肿了起来,一直肿到颈部,连嘴都肿得合不拢来,左边的毒牙也露出在外面。同时还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那条被咬伤的蛇好像渴极了似的拼命地喝水。我计算了一下,在14分钟内,它接连喝了216口水,把一盘水差不多喝光了。再过了两个多小时,它头部的肿才渐渐地消了。”
张大夫听了,连声说:“这很有意思,很有意思!多喝水能够加快排出毒素。
我们抢救蛇伤病人,也常常给病人输液,有时候每天要输液1000毫升以上呢!真没想到,毒蛇自己在进化过程中就已经获得了这种喝水解毒的本领了。“
不久,大家都来齐了。小周很得意,把他的奇遇向每个人都说了一遍,还把队长和张大夫刚才所说的话告诉了大家。
队长看时候已经不早,决定不再继续观察,立刻下山。
我们排成单行,照来的路线往回走,仍然是队长领头,李雄殿后,其他的人一个紧跟着一个。这样走法又快又安全。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回到了海滩上。队长点了点人数,才叫大家休息。
海猫和蝮蛇的斗争回到海滩,差几分就是午后两点了。吃过午饭,大部分人都留在宿营地整理动植物标本和岩石土壤标本,张大夫、老韩、小周和我,划着小舢板去看海捞孵蛋。
海猫是常常跟在海船后面飞行的海鸟,一般人当它是海鸥,其实它和海鸥是有区别的,尾羽上有一块黑色横斑。因为它叫的声音有点像描叫,所以叫它海猫,又叫黑尾鸥。
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我们的小舢板平稳地逆着海流前进,绕过岛的东南角,就到达岛的东面。这里的海猫虽不及西面悬崖上那么多,但是地势比西面低,还能攀登上去。我们在一个小海湾里找到了一块可以靠舢板的岩礁,从这里跳上岸去。
上岸之后,我们立刻向海猫密集的峻岩攀登。海猫的听觉和视觉很敏锐,想要不惊动它们是不可能的。我们离开它们还有几十米远,它们就成群地飞了起来,大声地喧叫着,好像向我们示威。张大夫让我们做好防御准备,因为海猫是会袭击人的,如果我们触动它的窝的话。
我们爬到岩石上,就看到了海猫的窝。窝就在岩石的隙缝里,构造很简单,里面不仅有蛋,还有海猫在孵蛋呢!海猫亦和山斑鸠一样,也是雌的和雄的轮流孵蛋的。孵蛋的时候,它一点也不怕人。我们走近它,它若无其事地动也不动,甚至赶它它也不逃走。老韩索性一把把它抓住,它才发出尖锐的刺耳的叫声。这一叫可坏了,惹得空中飞翔的许多海猫也跟着叫了起来,“吉阿!吉阿!”声音响彻云霄,令人毛骨悚然。它们一再从空中扑了下来,好像要抢救这只海猫似地。小周看情况不妙,连忙放了一枪。海猫暂时惊散了,但是很快地又聚集拢来。在我们头顶上盘旋喧叫。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只好把这只海猫放了,赶紧掏蛋。聚集在空中的海猫还不肯散,不过叫的声音稀了些。
我们抬了满满一小筐蛋,就回到舢板上。小周却埋怨我们不该放走那只海猫,他说要是带回去养着该多好呢!我们划着小舢板,转到岛的东北角,这一带几乎全是一二百米高的悬岩,要仰起头来才能看到岩顶。张大夫要我们小声说话,让小舢板靠近岸边,静悄悄地用望远镜观察海猫的活动。海猫大概没有发觉我们在偷看它们,在岩礁上休息的,在海面上游水的,在天空里飞翔的,都显得很安静。在窝里孵蛋的海猫,有的露出头来,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蓝色的天空,可能在等待另一只海猫给它叼回来一条小鱼吧!
海猫是杂食性的水鸟,以吃动物为主。它的食谱很广,不仅吃鱼,吃昆虫、螺蛳、虾子、海星和鼠类,也吃种子和果实。它能吃晰蜴,是否也能吃蛇,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正当我们看得出神的时候,忽然,海猫成群地惊飞起来,到处响起了“吉阿!
吉阿!“的叫声。
“注意观察,是什么惊扰了它们?也许有蝮蛇爬到它们的窝里去了。”
张大夫的话还没说完,果然从天空中落下一条蛇来。这条侵犯海猫窝的毒蛇,被海猫叼起来,抛到海里去了。
这是一场多么紧张的斗争啊!小周非常惋惜地说:“真可惜!如果林宝中一起来,把这个景象拍成电影,那多好呀!”
张大夫也认为这是罕见的现象,他说:“海猫把蝮蛇丢到海里去的动作,很像澳洲的笑鸟。笑鸟比海猫大一些,嘴又长又尖,叫的声音很像人在哈哈大笑。它特别喜欢吃毒蛇、晰蜴和田鼠。奇怪的是,当它捕到蛇的时候,总是先把蛇从空中摔下来,摔死了才吃;如果一次摔不死,还会连续地摔上好几次,直到摔死才罢休呢!”
老韩听了之后,不禁感叹地说:“自然界真是无奇不有,人们从认识自然到控制自然,那还得付出多少精力啊!”
; 全队人员一起动手,没有多久,便捕到了400多条腹蛇,背上山的十几个蛇笼全都装满了。
过了山沟,又是一个挺陡的山坡。坡上酸枣树特别多。酸枣树的枝条上长着密密的刺,那刺又长又硬,真讨厌极了。谁要是稍不留意,裤子衣服就会给刺扎住,很不容易摆脱。幸亏我们的服装质地好,要不,恐怕要被撕得粉碎了。
我们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登上山坡。坡顶是一片向东倾斜的平地,长的主要也是芒和芦苇,但是比山沟里的稀得多,也矮得多。这可能是由于坡顶的土壤比较干燥的缘故。朝平地的南面一望,远远有一片树林。树林里传出来各种各样小鸟的叫声,好像几十把二胡在演奏空山鸟语似的。这些小鸟叫得是那么和谐动听,使我们暂时忘掉了这里是毒蛇的王国。
当我们走近树林的时候,一群小鸟受了惊,“哗唉”一声飞走了。队长说,看样子这是柳啻,一种专吃害虫的益鸟。
这片灌木林非常美丽,绿油油的叶丛中夹杂着黄的、粉红的、紫的和白的小花,随着微风送过来阵阵清香。如果不事先知道,谁也想不到在这花开鸟叫的树丛中,会暗藏着伤害人的毒蛇。这里的蝮蛇可真多,一棵小小的树上,就绕着3条、4条。
在一棵栾树上,我们找到21条;最多的是一棵樱树上,竟有25条,几乎每个枝叉上都有。蛇的体色跟树枝几乎完全一样,都是灰溜溜的,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奇怪的是在芦苇和羊蹄大黄的枯茎上,也常常有蝮蛇。尽管芦苇和羊蹄大黄的枯茎是那样纤细,它们缠绕在上面却非常稳当。
电影摄影师林宝中面对着这么多的好镜头,真是兴奋万分。他拍摄了这个,又拍摄那个,可忙坏了。电影摄影机断断续续地响着,他的助手也累得满头是汗。
蝮蛇盘在树上,一动也不动。它们的姿态,粗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它们的尾部缠绕在树枝上,头部靠近枝梢,微微仰起,向着天空。身体的其他部分左弯右曲,像松开的弹簧似地绕在枝条上。这种奇怪的姿态,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
“为什么它们都一动也不动地绕在树上呢?”
好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可是谁也答不上来。
队长想了想说:“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蝮蛇的这种生活习性,必然和它的生活条件有联系。我们必须通过广泛的细致的观察,才能够把这里面的奥妙弄清楚。”
队长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大家分散在树林的周围进行观察。李雄和我被分配到林子的西南角。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阳光正射在这个角上,花蛇和蜜蜂正在花丛中穿来穿去,寻找食物。薄壳蜗牛在叶子上慢吞吞地爬着,顶端长着眼睛的触角摆来摆去,好像在侦察什么似的。它爬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亮晶晶的白线,这是它的涎腺分泌出来的粘液干了的痕迹。别看它爬得慢,一个小时也能爬3米呢!李雄非常讨厌蜗牛,痛恨它咬坏了蔬菜和葡萄叶子。可是法国人却喜欢吃蜗牛。在法国,有好几个地方专门饲养蜗牛,为的是满足市场的需要。
我们选定了一株向阳的小树,静悄悄地站在那儿,目不转睛地盯着盘绕在枝叉上的那条蝮蛇。
那条蝮蛇身上的斑纹非常清楚,是刚蜕了皮的。一般说来,刚蜕皮的蛇应当比较活泼,它却像睡着了似地,纹丝不动。不会是条死蛇吧?我们正有点怀疑,忽然听得一声尖叫,原来一只鹡鸰被它咬住了。这只可怜的小鸟伸了伸翅膀,就不再动弹了。
鹡鸰不是比蝮蛇的头大好几倍吗?蝮蛇怎么能把它吞下去呢?我们连忙走近去看个究竟。真没想到,蝮蛇的嘴竟能张得比自己的头还大。它紧紧衔住鹡鸰的头顶,鹡鸰的喙便弯向颈部。这样一来,它把鹡鸰吞下去的时候,口腔和食道就不会被鸟喙的尖端刺伤了。它又把上颔斜向左侧,像合拢折扇那样,把鸟的一只翅膀合了找来,再斜向右侧,把鸟的另一只翅膀也合了拢来,然后使劲地把鸟往嘴里送。真是个巧妙的吃法!我看了看表,它从开始吞食到把小鸟咽下食道,足足花了15分钟。
我们明白了,小鸟不是常常停在枝头上休息吗?蝮蛇盘在树上那种姿态,对捕食小鸟来说,是非常方便的。为了证明这个想法是不是正确,我找了一根盘着腹蛇的树枝,用竹竿轻轻地碰了碰树枝的梢头。那条腹蛇的身体的前部,就像弹弓似地向树枝梢头冲了过来。不难看出,蝮蛇就是以这种敏捷的动作猎取小鸟的。这种习性,是蝮蛇世世代代适应于这种生活环境的结果。
这个疑问的解决,大大提高了我们实际观察的兴趣。我们正想换个地方再看看,突然听到一阵哨子声。这是预先约定的集合信号。我们只好放弃进一步观察的打算,朝着哨子响的地方走去。队长、张大夫、老韩和小周,已经在等我们了,一边在谈论着各人观察到的结果。小周看到我,立刻兴奋地抓住我的手臂说:“真有意思,我看到两条蝮蛇抢吃一只小鸟!我刚走到树林南面,便听到‘吱’的一声尖叫,随着这声音一找,原来树叉上有一条蝮蛇,咬住了一只小鸟。一会儿,小鸟的头被蛇吞进了嘴里,身子却还露在外面。忽然邻近树枝上的一条蝮蛇伸过头来,一口咬住了小鸟的后腿。两条蛇互不相让,都紧紧咬住小鸟不放。咬着小鸟头部的那条蛇吞得比较快,才几分钟,便把大半只小鸟吞了进去。两条蛇的嘴尖都碰上了,咬住鸟腿的那条蛇还不肯放松。结果,咬着鸟头的蛇不仅吞了整个小鸟,还把另一条蛇的半个身子也吞了下去。当时我心里想:这倒霉的蛇,很可能被它的同伴当点心了!没想到它的同伴却不再往下吞了,过了一会儿,还把它慢慢地吐了出来。那条蛇被吐出来以后,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我以为它死了,用竹竿碰了碰它的身体。它却扭动起来,说明并没有死,不过暂时昏迷罢了。过了大约20多分钟,它又抬起头来,恢复了原来的姿态。您看这多奇怪!”
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我没有看到。林宝中更觉得惋惜。要是用电影机把这珍贵的镜头拍摄下来,就可以让千百万人都能够看到稀奇的自然现象了。
队长也说小周看到的现象不容易遇到,很有价值。他认为那条蛇被吞进半截身子,又被吐了出来,是因为它比较长,如果身体比较短小,很可能被整个吞下去了。
他说他曾经看到过一条36厘米长的愎蛇,吞下了一条24厘米长的红脖游蛇。过了13天,红脖游蛇才变成粪便排出来。这粪便还带着红、绿、黄和其他色彩的鳞片,因为角质的蛇皮和鳞片是很不容易消化的。讲到这儿,队长想了想,忽然问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说,如果一条毒蛇被另一条毒蛇咬伤了,它会不会中毒?”
“不会,”老韩很有把握地回答说,“因为同一种毒蛇的毒素是一样的,它们的身体里都具有抵抗这种毒素的‘抗毒素’,所以不会中毒。”
这个看法不仅小周和我赞同,张大夫好像也在点头。可是队长却摇摇手说:“不,在以前,我也和你们一样看法,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被同种的毒蛇咬了,或者毒蛇自己咬自己,也会中毒,中毒厉害的也会死,只不过是它的抗毒能力比人来得强罢了。有一回,我喂小白鼠给腹蛇吃。笼子里的几条蛇大概是饿急了,都来抢食,结果有一条腹蛇的头部被另一条咬伤了,出了一点儿血。我以为不要紧,谁知道不一会儿,它的头部就肿了起来,一直肿到颈部,连嘴都肿得合不拢来,左边的毒牙也露出在外面。同时还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那条被咬伤的蛇好像渴极了似的拼命地喝水。我计算了一下,在14分钟内,它接连喝了216口水,把一盘水差不多喝光了。再过了两个多小时,它头部的肿才渐渐地消了。”
张大夫听了,连声说:“这很有意思,很有意思!多喝水能够加快排出毒素。
我们抢救蛇伤病人,也常常给病人输液,有时候每天要输液1000毫升以上呢!真没想到,毒蛇自己在进化过程中就已经获得了这种喝水解毒的本领了。“
不久,大家都来齐了。小周很得意,把他的奇遇向每个人都说了一遍,还把队长和张大夫刚才所说的话告诉了大家。
队长看时候已经不早,决定不再继续观察,立刻下山。
我们排成单行,照来的路线往回走,仍然是队长领头,李雄殿后,其他的人一个紧跟着一个。这样走法又快又安全。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回到了海滩上。队长点了点人数,才叫大家休息。
海猫和蝮蛇的斗争回到海滩,差几分就是午后两点了。吃过午饭,大部分人都留在宿营地整理动植物标本和岩石土壤标本,张大夫、老韩、小周和我,划着小舢板去看海捞孵蛋。
海猫是常常跟在海船后面飞行的海鸟,一般人当它是海鸥,其实它和海鸥是有区别的,尾羽上有一块黑色横斑。因为它叫的声音有点像描叫,所以叫它海猫,又叫黑尾鸥。
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我们的小舢板平稳地逆着海流前进,绕过岛的东南角,就到达岛的东面。这里的海猫虽不及西面悬崖上那么多,但是地势比西面低,还能攀登上去。我们在一个小海湾里找到了一块可以靠舢板的岩礁,从这里跳上岸去。
上岸之后,我们立刻向海猫密集的峻岩攀登。海猫的听觉和视觉很敏锐,想要不惊动它们是不可能的。我们离开它们还有几十米远,它们就成群地飞了起来,大声地喧叫着,好像向我们示威。张大夫让我们做好防御准备,因为海猫是会袭击人的,如果我们触动它的窝的话。
我们爬到岩石上,就看到了海猫的窝。窝就在岩石的隙缝里,构造很简单,里面不仅有蛋,还有海猫在孵蛋呢!海猫亦和山斑鸠一样,也是雌的和雄的轮流孵蛋的。孵蛋的时候,它一点也不怕人。我们走近它,它若无其事地动也不动,甚至赶它它也不逃走。老韩索性一把把它抓住,它才发出尖锐的刺耳的叫声。这一叫可坏了,惹得空中飞翔的许多海猫也跟着叫了起来,“吉阿!吉阿!”声音响彻云霄,令人毛骨悚然。它们一再从空中扑了下来,好像要抢救这只海猫似地。小周看情况不妙,连忙放了一枪。海猫暂时惊散了,但是很快地又聚集拢来。在我们头顶上盘旋喧叫。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只好把这只海猫放了,赶紧掏蛋。聚集在空中的海猫还不肯散,不过叫的声音稀了些。
我们抬了满满一小筐蛋,就回到舢板上。小周却埋怨我们不该放走那只海猫,他说要是带回去养着该多好呢!我们划着小舢板,转到岛的东北角,这一带几乎全是一二百米高的悬岩,要仰起头来才能看到岩顶。张大夫要我们小声说话,让小舢板靠近岸边,静悄悄地用望远镜观察海猫的活动。海猫大概没有发觉我们在偷看它们,在岩礁上休息的,在海面上游水的,在天空里飞翔的,都显得很安静。在窝里孵蛋的海猫,有的露出头来,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蓝色的天空,可能在等待另一只海猫给它叼回来一条小鱼吧!
海猫是杂食性的水鸟,以吃动物为主。它的食谱很广,不仅吃鱼,吃昆虫、螺蛳、虾子、海星和鼠类,也吃种子和果实。它能吃晰蜴,是否也能吃蛇,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正当我们看得出神的时候,忽然,海猫成群地惊飞起来,到处响起了“吉阿!
吉阿!“的叫声。
“注意观察,是什么惊扰了它们?也许有蝮蛇爬到它们的窝里去了。”
张大夫的话还没说完,果然从天空中落下一条蛇来。这条侵犯海猫窝的毒蛇,被海猫叼起来,抛到海里去了。
这是一场多么紧张的斗争啊!小周非常惋惜地说:“真可惜!如果林宝中一起来,把这个景象拍成电影,那多好呀!”
张大夫也认为这是罕见的现象,他说:“海猫把蝮蛇丢到海里去的动作,很像澳洲的笑鸟。笑鸟比海猫大一些,嘴又长又尖,叫的声音很像人在哈哈大笑。它特别喜欢吃毒蛇、晰蜴和田鼠。奇怪的是,当它捕到蛇的时候,总是先把蛇从空中摔下来,摔死了才吃;如果一次摔不死,还会连续地摔上好几次,直到摔死才罢休呢!”
老韩听了之后,不禁感叹地说:“自然界真是无奇不有,人们从认识自然到控制自然,那还得付出多少精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