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赤杏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西双版纳归来,尽管那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始终在心中萦绕,我亦迟未着墨那醉人的感受。我怕把醉着的梦惊扰,却又不忍美梦独享,风情自醉
--题记
1、因为卧铺客车在墨江哈呢族自治县抛锚6个多小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府--景洪市,只好以静谧、温柔的夜色接纳了我们。
八月的下弦月高挂在靛蓝的天幕上,洒下的清辉,为这座“黎明之城”(传说佛祖夜间巡游,到此正值黎明,遂命之为“景洪”傣语“景”为城镇“洪”为黎明)添上了更加神秘的氛围。借着月光与街灯,我看见街边的油棕树干高大,枝冠幽碧;街心花坛里花奇草异,芳香扑鼻;城廊楼宇,雅致秀丽;爽适的柔风,殷勤的轻拂着我们的旅尘朦胧而旖旎的异域之感,合成了我们心之向往、身之抵达的惬意心境。
已是凌晨2点,恒通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仍在宾馆诚候着我们,安排好房间的同时,也交待妥了参观的日程。听说第一天即去打洛,从那里跨出国门,到缅甸的勐拉镇考察边贸,我们极是兴奋。
2、7时饭毕,于晨雾中上车。舒适的小型客车,轻盈地驰骋在昆(明)(打}洛公路上。或许窗外的景物被裹在浓雾里,抑或是连日旅途劳顿,车内不少人打着盹儿。
导游小姐似乎是有意要打破浓雾般的沉闷:“各位旅客,很高兴为大家服务,我叫姜颖”接着,她出语惊人“我爸是汉族,我妈是傣族,我嘛,就是‘杂交稻’罗。”她的自我介绍,引起了“哗”的一片笑声,车内闷倦的氛围果然被驱散,姜颖继续说:“在我们傣家,未婚的女子称作‘小猫’,所以大家叫我姜‘小猫’好罗。”
姜“小猫”和婉的西南边陲口音,用普遍话讲出来,娇柔而不造作,软甜而不滑腻,其纯真自然、尾语长咏的语音特质,激起了我们竞相与之对话的热情。
来自广东的w君指着我与z君问:“这两位小伙子傣家该怎么称?”“称‘小狗’嘛。
”正疑惑她是在戏谑我们时,姜“小猫”说:“小猫嘛,是温顺、柔媚的意思;小狗呢,当然象征着善良、勇敢罗。”
面对车内此起彼伏的寻问,姜“小猫”很理解大家的新奇心境,她不慌不忙地告诉我们:傣语称美丽的小姑娘为“萨格呢”称英俊的小伙子为“小布帽”老男人叫“老波淘”老女人叫“老咪淘”;傣族女裙叫“特门”男裙叫“笼基”;“勐”为地方“曼”为寨“勐”是“曼”之上的行政单位。难怪云南地图凡是傣家聚居地都有许多“勐”、“曼”的字标呢。捧着地图我问:“为什么在版纳的版图上有几个叫“曼贺”的地名呢?”姜“小猫”回答:“贺是梭标的意思,曼贺意为持梭标的寨子。在版纳,持梭标的寨子不止一个嘛,所以这个地名重复不足为怪嘛。”透过这一地名的含义,一个勇敢、勤劳的民族跃然眼前
3、上午9时许,雾散景现,我的感官却矛盾起来。一双眼睛看远难看近,顾左要丢右。蓝天下,坝塬上,山坡丘畔,目之所及,无处不成景,无景不奇秀。景随车移,变幻多姿的傣乡风情,使我本来处于最佳状态的思维却变得迟钝起来。
车过勐海县城,坝子(西双版纳地区对山间盆地的称谓)显得没完没了。在滴翠流绿的远山与近丘的环抱中,坝子似乎是在同汽车比赛奔驰,一坝未尽,一坝又至
正值二季稻收割,坝子里稻火处处,田烟四起,直奔云霄,蔚为壮观。我疑惑,云南之云莫非有田烟一分子呢。
细细思忖,不同区域耕作方式的不同,环境乃是决定因素。西双版纳珍贵、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致使大地四季皆绿,耕牛无须越冬饲料(然而,自然界的辩证法也是无情的,傣乡耕牛虽然四季都能享受丰盛的美草,但田间作业频繁,也最辛苦),所以稻谷随脱粒,稻秸随烧掉,秸灰可增加土地有机质,稻火可烧死虫卵,防止虫害,还可减少一环搬运稻草的工序。这一绝无仅有的“烟火收割”景观,是否还包蕴着傣乡多元象征的文化寓意?我们虽然难以细考,但从火崇拜普遍存在于云南许多民族的特征里,可以断言,傣家的“烟火收割”至少还寓意着丰收的喜庆与祈祷--后来我知晓,傣家收割的第一把新米要撒进火塘,以祈求火神保佑丰收再至,这正是一个好的佐证呢。
4、如果说“烟火收割”是傣乡的景观原色,那么,稻海里忙碌的身影则是美的化身。
傣族有嫁男不嫁女的习俗,这便发育了“女主外”的普遍现象,因之田间作业大都为傣女。劳作着的傣女,依然是筒裙裹身,长齐脚背;紧身的短上衣,圆领窄袖,仅到腰际。尤其是未婚姑娘的装着色泽艳丽,头上的遮阳帽亦是五颜六色,更有锦霞似的纱巾,在帽沿挽一绢花,两摆自然垂落于两颊。傣女本来天生苗条,配上这身服饰,显得愈发细腰秀颈,身材修长。
田野上,姿势自然流畅的是割谷者,招式洒脱优雅的是板谷(人工脱粒)者,步态婀娜多姿的是担谷者繁忙的劳作场面,一如朵朵跳动的火焰耀人眼目,更如浓郁扑面的民族风情画引人凝思。
我不知傣女在紧身衣着的束缚下是如何施展劳作手段的,也不知那朴实、大方的服饰的历史渊源。可我敢说,没有哪个民族的服装有傣族这样简洁美、协调美,没有哪个民族有傣族这样热爱美、懂得美。劳作着,傣女脸上洋溢的快乐;劳作着,傣女气质上的端丽温雅;劳作着,傣女之傣乡风情的充分展示皆是源于那优美的民族服饰吧。
5、收回视线,放眼四野,我又被直铺天外的多重植被组合的立体风景而醉倒。
在远山,如黛的用材林多为松杉,它们像训练有素的绿色卫士,忠诚地守护在天山相衔的高远山头;在山腰,大片大片的橡胶林,蓊郁苍翠,枝干挺拔,株行间距,整齐划一,树干上挂着的胶罐,使我联想到橡胶树奶牛一样的奉献;在山根,以铁刀木(当地称“挨刀砍”此树越砍越发,是傣家的主要燃料)为主的丛林,密杂交错,浓荫蔽日;在缓丘,甘蔗林带青纱临风,碧浪轻荡;在集约式的傣家村寨,香蕉、荔枝、柚子园翠绿鲜活,椰子、芒果、槟榔树亭亭玉立,凤尾竹、古榕树婆娑摇曳,还有众多叫不上的名的花卉,瓣朵大小不一,七彩纷呈,姿态万千;随了公路的延伸,擎天罩地的棕榈树,更是连绵逶迤,无尽无休
过去只在书本见面.而今历历在目的南国植物,其葳蕤鲜灵,其奇风异韵,令人心旷神怡而意醉情迷噢,大自然植物的物理特性,原来是可以与人的心灵感应结缘的呵!绿色是生命呢,有了绿色,生命才滋润;有了浓酽的绿色,泱泱世界才不焦灼,芸芸众生才不浮躁吧。
6、打洛是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边境小镇,街上几栋小巧的现代建筑,在我看来还不如打洛江畔的傣寨有吸引力。可是,在此无需办理繁杂的手续,便可以到缅甸勐拉镇领略一下异国情调。所以,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都必去打洛。
在边防站,过境验证比我想象的还要简单。发放境外免疫药丸的时候,姜“小猫”告诫说:“在勐拉,黄(淫移品)黑(枪弹)白(毒品)都有出售。请大家别上当,只要你买,出售者便会电话举报到边防站。边防站对举报者设有重奖,当然对购买者也要重罚罗。”
打洛至勐拉不足3公里,两个边镇,同为傣乡,一样风情。车出庄严温馨的中国国门,再入金壁辉煌的缅甸国门,我们不觉有什么异样。
勐拉是东南亚国家通往中国的交通要道,也是缅国新近对外开放的特区。站在位置较高的和平塔前,街区一览无余,方圆不过2公里左右,建筑物与打洛相似。街店以出售玉器为主,多为中国内地人所开,店名都写中缅两文,店主皆讲汉语,对游客不断以“老乡”相称兜售商品(在这里,老乡的外延被放大到极至),购物亦一律使用人民币。
一些挂着“上海知青”、“回归版纳”的店铺格外引人注目。在一家“知青”店,店主告诉我,当年返城,工作安排不顺心,毅然回到版纳干个体,积蓄二、三十万后,这边政策更开放,便定居勐拉了。他说,缅甸是世界著名的“玉石王国”但做玉器生意没有几十万铺底资金干不起来。缅甸贫富差别大,这里是边区,本国富人不愿来,我们有些积蓄的中国人便来大做生意了。他还讲,缅甸治安处罚严,相当于中国的拘留处罚,这里却是蹲一月半载地牢或水牢,所以,街上坑蒙拐骗、偷盗打架,甚至吵嘴的都绝少。缅甸政府还辟有华人新村,供我们盖房居住。同时税赋也较轻,干一年可赚七、八万元。
中国人在异国的土地上能挣钱会挣钱,使我们感到了欣慰。可是,既然来了异邦,对单一的中式边贸,众多的国人面孔还是不大满足。注意街头,果然发现了国内不曾有的“兵娃”
“兵娃”大约十二、三岁,似在巡逻,着军装,穿拖鞋,黑瘦不洁,倒背着的步枪也锈迹斑斑,毫无威武之仪。据说,这些“兵娃”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白送到部队或许可以获得成长。
下午1时,我们到“泰源村人妖剧院”观看表演。不看想看,看了心酸。所谓“人妖”就是为贫穷所迫的人家,将男孩卖至剧院,通过服用雌性激素和变性手术,使其生理特征女性化。这种无情的人身摧残,使“人妖”大多只能活到40岁左右。她们美丽,却悲哀凄迷;她们有情,却情无归处。一曲你怎么说,我看见“人妖”唱到“把我的爱情还给我”的歌词时,泪流满面,伤心欲绝其凄婉、无奈,给我的心头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国是禁止“人妖”表演的,而在一“门”之隔的勐拉弹丸小镇,却有好几座人妖剧院“人妖”神秘啥呢?残苦变性,人妖颠倒,莺歌燕舞的背后隐忍着深深的人格悲哀。她们是社会制度的牺牲品,是纸醉金迷的牺牲品呵!这也是两个国家、两座边镇的区别吧。
在异邦的短暂停留,我强烈地感到--还是祖国可爱!还是祖国可亲!
7、从勐拉回国,太阳已经西斜,沿途景点只能匆匆过目,摄影便成了留下我们美好记忆的最好形式。
在上百张留影里,有中缅国界边的,有打洛街景的,有自然风光的,有与大方的傣家姑娘一起欢笑的张张都是得意之照。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与傣家孩子的合影和拍摄的傣家孩子们。
这是一处远离城镇的傣寨,... -->>
从西双版纳归来,尽管那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始终在心中萦绕,我亦迟未着墨那醉人的感受。我怕把醉着的梦惊扰,却又不忍美梦独享,风情自醉
--题记
1、因为卧铺客车在墨江哈呢族自治县抛锚6个多小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府--景洪市,只好以静谧、温柔的夜色接纳了我们。
八月的下弦月高挂在靛蓝的天幕上,洒下的清辉,为这座“黎明之城”(传说佛祖夜间巡游,到此正值黎明,遂命之为“景洪”傣语“景”为城镇“洪”为黎明)添上了更加神秘的氛围。借着月光与街灯,我看见街边的油棕树干高大,枝冠幽碧;街心花坛里花奇草异,芳香扑鼻;城廊楼宇,雅致秀丽;爽适的柔风,殷勤的轻拂着我们的旅尘朦胧而旖旎的异域之感,合成了我们心之向往、身之抵达的惬意心境。
已是凌晨2点,恒通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仍在宾馆诚候着我们,安排好房间的同时,也交待妥了参观的日程。听说第一天即去打洛,从那里跨出国门,到缅甸的勐拉镇考察边贸,我们极是兴奋。
2、7时饭毕,于晨雾中上车。舒适的小型客车,轻盈地驰骋在昆(明)(打}洛公路上。或许窗外的景物被裹在浓雾里,抑或是连日旅途劳顿,车内不少人打着盹儿。
导游小姐似乎是有意要打破浓雾般的沉闷:“各位旅客,很高兴为大家服务,我叫姜颖”接着,她出语惊人“我爸是汉族,我妈是傣族,我嘛,就是‘杂交稻’罗。”她的自我介绍,引起了“哗”的一片笑声,车内闷倦的氛围果然被驱散,姜颖继续说:“在我们傣家,未婚的女子称作‘小猫’,所以大家叫我姜‘小猫’好罗。”
姜“小猫”和婉的西南边陲口音,用普遍话讲出来,娇柔而不造作,软甜而不滑腻,其纯真自然、尾语长咏的语音特质,激起了我们竞相与之对话的热情。
来自广东的w君指着我与z君问:“这两位小伙子傣家该怎么称?”“称‘小狗’嘛。
”正疑惑她是在戏谑我们时,姜“小猫”说:“小猫嘛,是温顺、柔媚的意思;小狗呢,当然象征着善良、勇敢罗。”
面对车内此起彼伏的寻问,姜“小猫”很理解大家的新奇心境,她不慌不忙地告诉我们:傣语称美丽的小姑娘为“萨格呢”称英俊的小伙子为“小布帽”老男人叫“老波淘”老女人叫“老咪淘”;傣族女裙叫“特门”男裙叫“笼基”;“勐”为地方“曼”为寨“勐”是“曼”之上的行政单位。难怪云南地图凡是傣家聚居地都有许多“勐”、“曼”的字标呢。捧着地图我问:“为什么在版纳的版图上有几个叫“曼贺”的地名呢?”姜“小猫”回答:“贺是梭标的意思,曼贺意为持梭标的寨子。在版纳,持梭标的寨子不止一个嘛,所以这个地名重复不足为怪嘛。”透过这一地名的含义,一个勇敢、勤劳的民族跃然眼前
3、上午9时许,雾散景现,我的感官却矛盾起来。一双眼睛看远难看近,顾左要丢右。蓝天下,坝塬上,山坡丘畔,目之所及,无处不成景,无景不奇秀。景随车移,变幻多姿的傣乡风情,使我本来处于最佳状态的思维却变得迟钝起来。
车过勐海县城,坝子(西双版纳地区对山间盆地的称谓)显得没完没了。在滴翠流绿的远山与近丘的环抱中,坝子似乎是在同汽车比赛奔驰,一坝未尽,一坝又至
正值二季稻收割,坝子里稻火处处,田烟四起,直奔云霄,蔚为壮观。我疑惑,云南之云莫非有田烟一分子呢。
细细思忖,不同区域耕作方式的不同,环境乃是决定因素。西双版纳珍贵、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致使大地四季皆绿,耕牛无须越冬饲料(然而,自然界的辩证法也是无情的,傣乡耕牛虽然四季都能享受丰盛的美草,但田间作业频繁,也最辛苦),所以稻谷随脱粒,稻秸随烧掉,秸灰可增加土地有机质,稻火可烧死虫卵,防止虫害,还可减少一环搬运稻草的工序。这一绝无仅有的“烟火收割”景观,是否还包蕴着傣乡多元象征的文化寓意?我们虽然难以细考,但从火崇拜普遍存在于云南许多民族的特征里,可以断言,傣家的“烟火收割”至少还寓意着丰收的喜庆与祈祷--后来我知晓,傣家收割的第一把新米要撒进火塘,以祈求火神保佑丰收再至,这正是一个好的佐证呢。
4、如果说“烟火收割”是傣乡的景观原色,那么,稻海里忙碌的身影则是美的化身。
傣族有嫁男不嫁女的习俗,这便发育了“女主外”的普遍现象,因之田间作业大都为傣女。劳作着的傣女,依然是筒裙裹身,长齐脚背;紧身的短上衣,圆领窄袖,仅到腰际。尤其是未婚姑娘的装着色泽艳丽,头上的遮阳帽亦是五颜六色,更有锦霞似的纱巾,在帽沿挽一绢花,两摆自然垂落于两颊。傣女本来天生苗条,配上这身服饰,显得愈发细腰秀颈,身材修长。
田野上,姿势自然流畅的是割谷者,招式洒脱优雅的是板谷(人工脱粒)者,步态婀娜多姿的是担谷者繁忙的劳作场面,一如朵朵跳动的火焰耀人眼目,更如浓郁扑面的民族风情画引人凝思。
我不知傣女在紧身衣着的束缚下是如何施展劳作手段的,也不知那朴实、大方的服饰的历史渊源。可我敢说,没有哪个民族的服装有傣族这样简洁美、协调美,没有哪个民族有傣族这样热爱美、懂得美。劳作着,傣女脸上洋溢的快乐;劳作着,傣女气质上的端丽温雅;劳作着,傣女之傣乡风情的充分展示皆是源于那优美的民族服饰吧。
5、收回视线,放眼四野,我又被直铺天外的多重植被组合的立体风景而醉倒。
在远山,如黛的用材林多为松杉,它们像训练有素的绿色卫士,忠诚地守护在天山相衔的高远山头;在山腰,大片大片的橡胶林,蓊郁苍翠,枝干挺拔,株行间距,整齐划一,树干上挂着的胶罐,使我联想到橡胶树奶牛一样的奉献;在山根,以铁刀木(当地称“挨刀砍”此树越砍越发,是傣家的主要燃料)为主的丛林,密杂交错,浓荫蔽日;在缓丘,甘蔗林带青纱临风,碧浪轻荡;在集约式的傣家村寨,香蕉、荔枝、柚子园翠绿鲜活,椰子、芒果、槟榔树亭亭玉立,凤尾竹、古榕树婆娑摇曳,还有众多叫不上的名的花卉,瓣朵大小不一,七彩纷呈,姿态万千;随了公路的延伸,擎天罩地的棕榈树,更是连绵逶迤,无尽无休
过去只在书本见面.而今历历在目的南国植物,其葳蕤鲜灵,其奇风异韵,令人心旷神怡而意醉情迷噢,大自然植物的物理特性,原来是可以与人的心灵感应结缘的呵!绿色是生命呢,有了绿色,生命才滋润;有了浓酽的绿色,泱泱世界才不焦灼,芸芸众生才不浮躁吧。
6、打洛是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边境小镇,街上几栋小巧的现代建筑,在我看来还不如打洛江畔的傣寨有吸引力。可是,在此无需办理繁杂的手续,便可以到缅甸勐拉镇领略一下异国情调。所以,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都必去打洛。
在边防站,过境验证比我想象的还要简单。发放境外免疫药丸的时候,姜“小猫”告诫说:“在勐拉,黄(淫移品)黑(枪弹)白(毒品)都有出售。请大家别上当,只要你买,出售者便会电话举报到边防站。边防站对举报者设有重奖,当然对购买者也要重罚罗。”
打洛至勐拉不足3公里,两个边镇,同为傣乡,一样风情。车出庄严温馨的中国国门,再入金壁辉煌的缅甸国门,我们不觉有什么异样。
勐拉是东南亚国家通往中国的交通要道,也是缅国新近对外开放的特区。站在位置较高的和平塔前,街区一览无余,方圆不过2公里左右,建筑物与打洛相似。街店以出售玉器为主,多为中国内地人所开,店名都写中缅两文,店主皆讲汉语,对游客不断以“老乡”相称兜售商品(在这里,老乡的外延被放大到极至),购物亦一律使用人民币。
一些挂着“上海知青”、“回归版纳”的店铺格外引人注目。在一家“知青”店,店主告诉我,当年返城,工作安排不顺心,毅然回到版纳干个体,积蓄二、三十万后,这边政策更开放,便定居勐拉了。他说,缅甸是世界著名的“玉石王国”但做玉器生意没有几十万铺底资金干不起来。缅甸贫富差别大,这里是边区,本国富人不愿来,我们有些积蓄的中国人便来大做生意了。他还讲,缅甸治安处罚严,相当于中国的拘留处罚,这里却是蹲一月半载地牢或水牢,所以,街上坑蒙拐骗、偷盗打架,甚至吵嘴的都绝少。缅甸政府还辟有华人新村,供我们盖房居住。同时税赋也较轻,干一年可赚七、八万元。
中国人在异国的土地上能挣钱会挣钱,使我们感到了欣慰。可是,既然来了异邦,对单一的中式边贸,众多的国人面孔还是不大满足。注意街头,果然发现了国内不曾有的“兵娃”
“兵娃”大约十二、三岁,似在巡逻,着军装,穿拖鞋,黑瘦不洁,倒背着的步枪也锈迹斑斑,毫无威武之仪。据说,这些“兵娃”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白送到部队或许可以获得成长。
下午1时,我们到“泰源村人妖剧院”观看表演。不看想看,看了心酸。所谓“人妖”就是为贫穷所迫的人家,将男孩卖至剧院,通过服用雌性激素和变性手术,使其生理特征女性化。这种无情的人身摧残,使“人妖”大多只能活到40岁左右。她们美丽,却悲哀凄迷;她们有情,却情无归处。一曲你怎么说,我看见“人妖”唱到“把我的爱情还给我”的歌词时,泪流满面,伤心欲绝其凄婉、无奈,给我的心头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国是禁止“人妖”表演的,而在一“门”之隔的勐拉弹丸小镇,却有好几座人妖剧院“人妖”神秘啥呢?残苦变性,人妖颠倒,莺歌燕舞的背后隐忍着深深的人格悲哀。她们是社会制度的牺牲品,是纸醉金迷的牺牲品呵!这也是两个国家、两座边镇的区别吧。
在异邦的短暂停留,我强烈地感到--还是祖国可爱!还是祖国可亲!
7、从勐拉回国,太阳已经西斜,沿途景点只能匆匆过目,摄影便成了留下我们美好记忆的最好形式。
在上百张留影里,有中缅国界边的,有打洛街景的,有自然风光的,有与大方的傣家姑娘一起欢笑的张张都是得意之照。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与傣家孩子的合影和拍摄的傣家孩子们。
这是一处远离城镇的傣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