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叫无奈 (2/2)
3G中文网 www.3gzw.net,C黑夜精灵X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手,九月里苎麻种子留。多采苦菜多砍柴,养活自己忙不够。
九月里筑好打谷场,十月里喜把庄稼收。小米高粱和谷子,粟麻小麦加大豆。唉呀我们种田人,庄稼活儿没尽头,又为公家宫室修。白天野外割茅草,夜里搓绳忙不休。急忙上房盖屋顶,春要播种到田畴。
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藏进冰窖冷飕飕。二月里取出冰块行祭礼,韭菜羔羊供案头。九月霜降天气爽,十月里清扫场地把谷收。满斟美酒敬客人,宰杀羔羊争献酬。登上公堂同聚会,牛角杯儿举过头。高声齐祝万年寿!
这首诗描写了西周时期农耕的景象,西周时期是一个奴隶制社会,西周实行井田制。每个男性主要劳动力授田百亩(相当于现在31亩多),每隔3年耕作者之间更换一次分配的田地。当时普遍采用熟荒耕作制。那时的农民分到自己的田了,就每天守在田地里,那里便成了他的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官们操着腰,左边晃悠来,右边晃悠去,看到那些农夫们埋头在田里苦干,脸上就会露出喜悦的笑容,心想,看样子今年收成应该不错,如果看到某个农夫在休息,那他就惨了,说不定今年又要少分好多粮食。农夫们中午到了吃饭的时间都不能回家好好的休息一下,饭菜全靠妻子儿女提着篮子送过来,田梗便就是他们的饭桌。这么辛苦天天在田地里劳作,如得到的收获全是自己的,就算再辛苦也值得,可是这大片大片的田地不是自己的,每年收的粮食全部要上交,如果秋收的粮食全是自己的那该多好啊,可是他们是奴隶,这样的想法他们想都不敢想,他们每天勤劳的耕耘,一年下来,分到的也才够自己吃的而己。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
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农夫们在田里工作,攒回来一些吃的,而家里的妻子就每天呆在家里织布,日子在织布机那隆隆的声音中流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是付出的努力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的,但不付出努力,那么连那么一点点回报都没有,他们深知这一点,不管生活是多么的困难,不管是多么的无奈,他们已无从选择,只有学会适合这种生活方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转眼,天气变凉了,寒冷的朔风飕飕地吹,可是一年下来,不管妇女们怎样手不停的纺织,依然没有保暖的衣服穿,那些衣服刚一做好,就有官员来收走了,冬天将至一家人怎样挨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呢。都没有几件保暖的衣服,年关又如何过呢?“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他们无力反抗,只有在心里对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心生怨恨。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明媚的青光照着田野,寒冷的冬天已过,万物充满了生机,莺声呖呖,鸟雀啁啾。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行走在这无限的大自然中心情自然好起来了,脸上偶尔有笑容掠过,但她们从心底里还是害怕的,她们不是不敢出来抛头露面,而是怕自己的姿色引诱来一场灾难,她们去采桑不敢一个人前往,而是成群结队的,这样至少可以何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现在的女孩子喜欢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逛街,而在西周时期却恰恰相反,那些女孩们是不能打扮的,不是她们不想让自己更美,而是怕因为自己的美色引来灾祸。因当时的阶级关系,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农奴,他的儿子们对农家美貌女子也享有与其“同归”的特权。就是说,漂亮的女孩子只要那些豳公他们看上眼了,便就会抢夺过去。在那时,这是一种社会风气,平常得很。真可怜那些女孩子。
这里似乎让我们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这又使我们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农夫们忙了田地里的活儿,去到野外打猎,如打到的是狐狸,就要为贵族公子做衣裳,如果打到的是猪就要送给豳公他们吃,自己和家人只能吃剩下的残汤肉沫。七月反映了这个西周时期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诗中显示给我们读者的除了文字还有一幅幅农村图,其中包括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既表现了农家朴素又安详的生活又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风俗。
他们虽然一年忙到头没有给自己预备什么,但他们对于过年还是看得很重要的,这一点观念留传至今,一年的结尾不管家里是如何的贫寒,但依然要让自己快乐的过一个年。其实在西周那时期豳公们还是比较有人性的,也许是将心比心吧,在快到年终的时候他们会分配少许过年需用的东西给那些农夫们。想必那些农夫们一年之中最开心的事莫属过年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西周时期的生活已离我们远去了,我们现在依照文字来体会那时的生活,除了感触便是深深的感动了。
手,九月里苎麻种子留。多采苦菜多砍柴,养活自己忙不够。
九月里筑好打谷场,十月里喜把庄稼收。小米高粱和谷子,粟麻小麦加大豆。唉呀我们种田人,庄稼活儿没尽头,又为公家宫室修。白天野外割茅草,夜里搓绳忙不休。急忙上房盖屋顶,春要播种到田畴。
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藏进冰窖冷飕飕。二月里取出冰块行祭礼,韭菜羔羊供案头。九月霜降天气爽,十月里清扫场地把谷收。满斟美酒敬客人,宰杀羔羊争献酬。登上公堂同聚会,牛角杯儿举过头。高声齐祝万年寿!
这首诗描写了西周时期农耕的景象,西周时期是一个奴隶制社会,西周实行井田制。每个男性主要劳动力授田百亩(相当于现在31亩多),每隔3年耕作者之间更换一次分配的田地。当时普遍采用熟荒耕作制。那时的农民分到自己的田了,就每天守在田地里,那里便成了他的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官们操着腰,左边晃悠来,右边晃悠去,看到那些农夫们埋头在田里苦干,脸上就会露出喜悦的笑容,心想,看样子今年收成应该不错,如果看到某个农夫在休息,那他就惨了,说不定今年又要少分好多粮食。农夫们中午到了吃饭的时间都不能回家好好的休息一下,饭菜全靠妻子儿女提着篮子送过来,田梗便就是他们的饭桌。这么辛苦天天在田地里劳作,如得到的收获全是自己的,就算再辛苦也值得,可是这大片大片的田地不是自己的,每年收的粮食全部要上交,如果秋收的粮食全是自己的那该多好啊,可是他们是奴隶,这样的想法他们想都不敢想,他们每天勤劳的耕耘,一年下来,分到的也才够自己吃的而己。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
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农夫们在田里工作,攒回来一些吃的,而家里的妻子就每天呆在家里织布,日子在织布机那隆隆的声音中流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是付出的努力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的,但不付出努力,那么连那么一点点回报都没有,他们深知这一点,不管生活是多么的困难,不管是多么的无奈,他们已无从选择,只有学会适合这种生活方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转眼,天气变凉了,寒冷的朔风飕飕地吹,可是一年下来,不管妇女们怎样手不停的纺织,依然没有保暖的衣服穿,那些衣服刚一做好,就有官员来收走了,冬天将至一家人怎样挨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呢。都没有几件保暖的衣服,年关又如何过呢?“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他们无力反抗,只有在心里对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心生怨恨。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明媚的青光照着田野,寒冷的冬天已过,万物充满了生机,莺声呖呖,鸟雀啁啾。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行走在这无限的大自然中心情自然好起来了,脸上偶尔有笑容掠过,但她们从心底里还是害怕的,她们不是不敢出来抛头露面,而是怕自己的姿色引诱来一场灾难,她们去采桑不敢一个人前往,而是成群结队的,这样至少可以何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现在的女孩子喜欢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逛街,而在西周时期却恰恰相反,那些女孩们是不能打扮的,不是她们不想让自己更美,而是怕因为自己的美色引来灾祸。因当时的阶级关系,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农奴,他的儿子们对农家美貌女子也享有与其“同归”的特权。就是说,漂亮的女孩子只要那些豳公他们看上眼了,便就会抢夺过去。在那时,这是一种社会风气,平常得很。真可怜那些女孩子。
这里似乎让我们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这又使我们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农夫们忙了田地里的活儿,去到野外打猎,如打到的是狐狸,就要为贵族公子做衣裳,如果打到的是猪就要送给豳公他们吃,自己和家人只能吃剩下的残汤肉沫。七月反映了这个西周时期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诗中显示给我们读者的除了文字还有一幅幅农村图,其中包括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既表现了农家朴素又安详的生活又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风俗。
他们虽然一年忙到头没有给自己预备什么,但他们对于过年还是看得很重要的,这一点观念留传至今,一年的结尾不管家里是如何的贫寒,但依然要让自己快乐的过一个年。其实在西周那时期豳公们还是比较有人性的,也许是将心比心吧,在快到年终的时候他们会分配少许过年需用的东西给那些农夫们。想必那些农夫们一年之中最开心的事莫属过年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西周时期的生活已离我们远去了,我们现在依照文字来体会那时的生活,除了感触便是深深的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