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黄帝内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素问·上古天真论》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复杂、丰富、细腻的精神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但这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丰富情感感受的同时,也是导致人疾病丛生的缘由之处,《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相对于其它的致病因素,如外邪六淫、饮食不当、劳逸过度等对身体的损伤,《内经》更注重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对如何调养精神、神志,便论述得尤其详尽。《内经》的养生思想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对外顺应自然,即四气调神、法于阴阳的内容;对内注重精神心理的调养,即注重养心,《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本神》篇就充分阐述了精神养神的思想与方法,包括“美其食,任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等;中在强调节制起居劳逸与饮食,即注重养形。
一、恬淡虚无——保持心灵清虚宁静
恬淡,安静闲适,淡泊寡欲;虚无是心无杂念。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的安静、淡泊,才能使心灵轻松快乐。反观内省,我们的烦恼,均是源自欲望的充斥,欲望越多的人,烦恼就越多。中国古人说“无欲则刚”,坦荡的胸怀,来自没有私欲的内心世界。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对名、对利、对感情的无尽追求与奢望时,他的内心也往往同时会被烦恼、恐惧、嫉妒、仇恨所充斥,因为,世间的名利只有那么多,芸芸众生均趋之若鹭,更多的人是失败者。庄子说过“鹪鹩巢于树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在物质上的消耗实在有限,更多的时候,人只是被欲望主宰与控制的奴隶。因此,传统文化各个学派,均注重养心、调心,心性的修炼是养生第一要着。
(一)道家的“守虚”养心法
从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到庄子养生专篇《庄子·养生主》,再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道家学派乃至后世出现的道教,均是主张自然旷达、清静无为的世界观,将追求身心的舒适与精神的自由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道家学派的养生观中,虚无无为是其理论核心,这就是庄子提倡的“因虚而行”。庄子在其《养生主》中,借助于“庖丁解牛”的故事,阐释了其主体的养生思想,原文之“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即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养生思想,一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顺应自然的法则,这种顺应自然,主要是指顺应、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不要人为改变、刻意追求;一是“批大郤,导大窾……以无厚入有閒”的“因虚而行”的原则,人活在世,就要“因虚而行”。我们的身心就像是牛刀,要想保持她的完好无损,使其长久于世,在面对这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世界时,就要做到避开那些“盘根错节”的部位“筋脉”,避开那些折刀的大“骨骼”,而现代社会的名利场就是最损伤人身心的骨骼与筋脉关节。养生的“因虚而行”,就是要不断清除内心的那些杂念、欲望,欲望少了,烦恼就没有了,自然会变得快乐、安静,这个不断剔除内心之杂念、欲望的过程,即是“虚心”的养心修炼。为此,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等修心法术。
①心斋
“心斋”之语出自《庄子·人间世》,是一种剔除内心的各种思虑和欲望而达到内心清虚淡泊状态的一种精神修养方法。是庄子借用是孔子与颜回的一段对话,阐述其如何做到内心清虚的养心法。文中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要摒除杂念,专一心志,对于外界的事物不用耳去听而是用心去领悟,不是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静虚无的心才是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使心达到这种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②坐忘
“坐忘”亦是道家学派静心去欲的修炼养神法,是通过遗忘自己的形体、智慧与知识,将自己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法。“坐忘”出于《庄子·大宗师》,其中一段也是虚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阐释何为“坐忘”。根据这段文字记载,颜回对老师说:“回益也”,意思是说自己有了进步,孔子问什么进步?颜回告诉老师:“回忘礼乐矣”,孔子说,很好,但做得不够。过了几天,颜回又说“回忘仁义矣”。孔子仍然说很好,但还做的不够。到最后,颜回说“回坐忘矣”,孔子听了后,“蹴然(非常惊奇)问曰:何谓坐忘?”,因为在儒家的文献里没有“坐忘”这个概念。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为坐忘。”即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摆脱了自己的才智,离弃了本来的形体与获得的知识,与天地大道融为一体,这就叫坐忘。
至唐代,道教学派司马承祯专著《坐忘论》一卷,从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个步骤和层次,集中讲如何坐忘收心、主静去欲的修炼法,并又将这种修炼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是对“坐忘“修心的进一步发挥。
③缘督以为经
亦是道家养生法,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顺着,遵循。督,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身背之正中,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意指顺从自然之中道。经,常也。认为我们的行为方式应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远离名利与刑罚,使自己处于一种适意逍遥的状态。
(二)佛教的“禅定”静心法
“禅学”本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在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始于菩提达摩,但中国禅宗的真正奠基者是六祖慧能,他创立了独特的宗教体系,并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内容。“禅”之本意是独自面对神灵之义,是一种静思、内省以顿悟的修炼方式。“
”之本意,是指神灵。
在夏商周三代之前,人类文明处于萌芽阶段,对天地自然缺乏深入、透彻的认识,对天地间所有的自然现象均心存敬畏,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界天神的膜拜,祭祀天神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而天神的代表是太阳。小篆体以“示”字旁组成的字代表与神事活动相关的所有事物或活动,如祭祀、祈祷、祠堂、福、祸、祖宗等,在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大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为上),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即“示”所表达的,是从天上照射下来的日、月、星三光,而在甲骨文中,“示”写为“
”,只有一垂,这一垂自然是指太阳的光芒,意味着当时的人类,认为只有日光才是神的代表,因此,早期的神崇拜是太阳崇拜。我们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数量并不很多,但却多与天、日有关,象“夸父逐日”,“弈射九日”,“女娲补天”等等。由此产生的人类文明,如其后形成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均是基于对太阳的运行以及其相应的属性形成的。
中国禅宗是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世界观,认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世间万物,皆是我心所化,没有我心,就没有日月星辰、沧海桑田。要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就必须坐禅静修,以求渐悟或顿悟,挖掘人心本有的佛性。根据《坐禅三昧经》、《安般守意经》,坐禅有五大法门:
调息——是呼吸、初步冥想之意。修行者调整呼吸,使之不急不徐,冥想收心,专一精神。
不净——通过观察不净不洁之物,如尸体等,静思、分析其变化原由与过程,抑制内心的各种欲望。
慈悲——观察美好的事物、景象,获得宁静、愉悦的心境,抑制内心的愤怒、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
因缘——理性、冷静地分析所面对的、接触的所有事物,抑制内心的欲望。
念佛——想象佛祖的姿势,颂咏其名号,求得内心的安宁,战胜恐惧、不安、焦虑,达到清静平和的心境。
通过坐禅修行,可以逐渐达到“禅定”的四个不同的阶段:
初禅:排除了欲望的干扰,感受到从现实的困扰中摆脱出来的一种喜悦;
二禅:喜悦逐渐纯净,变为自身的自然属性;
三禅:带有外在世界色彩的喜悦逐渐消失,只留下一种纯净的心境、适意的乐趣;
四禅:这种乐趣也归于虚无,人心到达无欲无念、无喜无悲的境界,得到清澈的智慧,达到最高程度的“净”。
二、恬愉为务——以宁静愉快为人生要务
《内经》认为在七情五志中,喜乐是对人体最有益的情志,言“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在谈到圣人的养生秘诀时,也将精神的快乐列为主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阐述了四种养生高人的养生境界与法度,言“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素问·上古天真论》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复杂、丰富、细腻的精神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但这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丰富情感感受的同时,也是导致人疾病丛生的缘由之处,《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相对于其它的致病因素,如外邪六淫、饮食不当、劳逸过度等对身体的损伤,《内经》更注重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对如何调养精神、神志,便论述得尤其详尽。《内经》的养生思想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对外顺应自然,即四气调神、法于阴阳的内容;对内注重精神心理的调养,即注重养心,《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本神》篇就充分阐述了精神养神的思想与方法,包括“美其食,任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等;中在强调节制起居劳逸与饮食,即注重养形。
一、恬淡虚无——保持心灵清虚宁静
恬淡,安静闲适,淡泊寡欲;虚无是心无杂念。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的安静、淡泊,才能使心灵轻松快乐。反观内省,我们的烦恼,均是源自欲望的充斥,欲望越多的人,烦恼就越多。中国古人说“无欲则刚”,坦荡的胸怀,来自没有私欲的内心世界。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对名、对利、对感情的无尽追求与奢望时,他的内心也往往同时会被烦恼、恐惧、嫉妒、仇恨所充斥,因为,世间的名利只有那么多,芸芸众生均趋之若鹭,更多的人是失败者。庄子说过“鹪鹩巢于树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在物质上的消耗实在有限,更多的时候,人只是被欲望主宰与控制的奴隶。因此,传统文化各个学派,均注重养心、调心,心性的修炼是养生第一要着。
(一)道家的“守虚”养心法
从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到庄子养生专篇《庄子·养生主》,再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道家学派乃至后世出现的道教,均是主张自然旷达、清静无为的世界观,将追求身心的舒适与精神的自由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道家学派的养生观中,虚无无为是其理论核心,这就是庄子提倡的“因虚而行”。庄子在其《养生主》中,借助于“庖丁解牛”的故事,阐释了其主体的养生思想,原文之“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即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养生思想,一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顺应自然的法则,这种顺应自然,主要是指顺应、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不要人为改变、刻意追求;一是“批大郤,导大窾……以无厚入有閒”的“因虚而行”的原则,人活在世,就要“因虚而行”。我们的身心就像是牛刀,要想保持她的完好无损,使其长久于世,在面对这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世界时,就要做到避开那些“盘根错节”的部位“筋脉”,避开那些折刀的大“骨骼”,而现代社会的名利场就是最损伤人身心的骨骼与筋脉关节。养生的“因虚而行”,就是要不断清除内心的那些杂念、欲望,欲望少了,烦恼就没有了,自然会变得快乐、安静,这个不断剔除内心之杂念、欲望的过程,即是“虚心”的养心修炼。为此,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等修心法术。
①心斋
“心斋”之语出自《庄子·人间世》,是一种剔除内心的各种思虑和欲望而达到内心清虚淡泊状态的一种精神修养方法。是庄子借用是孔子与颜回的一段对话,阐述其如何做到内心清虚的养心法。文中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要摒除杂念,专一心志,对于外界的事物不用耳去听而是用心去领悟,不是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静虚无的心才是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使心达到这种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②坐忘
“坐忘”亦是道家学派静心去欲的修炼养神法,是通过遗忘自己的形体、智慧与知识,将自己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法。“坐忘”出于《庄子·大宗师》,其中一段也是虚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阐释何为“坐忘”。根据这段文字记载,颜回对老师说:“回益也”,意思是说自己有了进步,孔子问什么进步?颜回告诉老师:“回忘礼乐矣”,孔子说,很好,但做得不够。过了几天,颜回又说“回忘仁义矣”。孔子仍然说很好,但还做的不够。到最后,颜回说“回坐忘矣”,孔子听了后,“蹴然(非常惊奇)问曰:何谓坐忘?”,因为在儒家的文献里没有“坐忘”这个概念。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为坐忘。”即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摆脱了自己的才智,离弃了本来的形体与获得的知识,与天地大道融为一体,这就叫坐忘。
至唐代,道教学派司马承祯专著《坐忘论》一卷,从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个步骤和层次,集中讲如何坐忘收心、主静去欲的修炼法,并又将这种修炼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是对“坐忘“修心的进一步发挥。
③缘督以为经
亦是道家养生法,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顺着,遵循。督,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身背之正中,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意指顺从自然之中道。经,常也。认为我们的行为方式应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远离名利与刑罚,使自己处于一种适意逍遥的状态。
(二)佛教的“禅定”静心法
“禅学”本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在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始于菩提达摩,但中国禅宗的真正奠基者是六祖慧能,他创立了独特的宗教体系,并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内容。“禅”之本意是独自面对神灵之义,是一种静思、内省以顿悟的修炼方式。“
”之本意,是指神灵。
在夏商周三代之前,人类文明处于萌芽阶段,对天地自然缺乏深入、透彻的认识,对天地间所有的自然现象均心存敬畏,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界天神的膜拜,祭祀天神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而天神的代表是太阳。小篆体以“示”字旁组成的字代表与神事活动相关的所有事物或活动,如祭祀、祈祷、祠堂、福、祸、祖宗等,在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大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为上),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即“示”所表达的,是从天上照射下来的日、月、星三光,而在甲骨文中,“示”写为“
”,只有一垂,这一垂自然是指太阳的光芒,意味着当时的人类,认为只有日光才是神的代表,因此,早期的神崇拜是太阳崇拜。我们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数量并不很多,但却多与天、日有关,象“夸父逐日”,“弈射九日”,“女娲补天”等等。由此产生的人类文明,如其后形成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均是基于对太阳的运行以及其相应的属性形成的。
中国禅宗是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世界观,认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世间万物,皆是我心所化,没有我心,就没有日月星辰、沧海桑田。要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就必须坐禅静修,以求渐悟或顿悟,挖掘人心本有的佛性。根据《坐禅三昧经》、《安般守意经》,坐禅有五大法门:
调息——是呼吸、初步冥想之意。修行者调整呼吸,使之不急不徐,冥想收心,专一精神。
不净——通过观察不净不洁之物,如尸体等,静思、分析其变化原由与过程,抑制内心的各种欲望。
慈悲——观察美好的事物、景象,获得宁静、愉悦的心境,抑制内心的愤怒、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
因缘——理性、冷静地分析所面对的、接触的所有事物,抑制内心的欲望。
念佛——想象佛祖的姿势,颂咏其名号,求得内心的安宁,战胜恐惧、不安、焦虑,达到清静平和的心境。
通过坐禅修行,可以逐渐达到“禅定”的四个不同的阶段:
初禅:排除了欲望的干扰,感受到从现实的困扰中摆脱出来的一种喜悦;
二禅:喜悦逐渐纯净,变为自身的自然属性;
三禅:带有外在世界色彩的喜悦逐渐消失,只留下一种纯净的心境、适意的乐趣;
四禅:这种乐趣也归于虚无,人心到达无欲无念、无喜无悲的境界,得到清澈的智慧,达到最高程度的“净”。
二、恬愉为务——以宁静愉快为人生要务
《内经》认为在七情五志中,喜乐是对人体最有益的情志,言“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在谈到圣人的养生秘诀时,也将精神的快乐列为主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阐述了四种养生高人的养生境界与法度,言“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