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历史上的“至暗时刻”② (2/2)
3G中文网 www.3gzw.net,各朝代围观我刷的短视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觉很一般啊,因为有很多文人诗人在记在写,就搞得好像影响很大一样…>
<个人觉得安史之乱确实影响很大,但也不能说是至暗时刻吧,五胡乱华、蒙古入侵、满清入关哪儿不不至暗了?>
<相比起安史之乱,感觉还是五胡乱华对整个中华影响巨大。>
……
这个视频的评论区已经从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歪到了争论安史之乱到底算不算至暗时刻。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还真有人和古代帝王共情的???
李然然万分不理解并表示:你真该和那些想穿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一块儿回去…
————
唐 开元二十三年
这时的李隆基还算勤政有抱负,天幕出现后不仅吩咐大臣仔细记录还常在事后与臣子共同商议。
天幕开始播放视频时李隆基就邀了几个心腹大臣一同观看,互相交流下意见。
前面都还好好的,甚至是出现五胡乱华时,李隆基还能对着张九龄感叹,“百姓多艰。”
张九龄则劝谏,“陛下应效仿太宗皇帝'以史为镜'。”说完还继续补充,“应厉行节俭,万不可不逊民力!”
后半句话是张九龄委婉表达李隆基这段时日太过奢靡,不是明君所为。
果然,李隆基一听这话脸色顿变。本来是指着张九龄能夸自己,而不是又说些自己不是明君的话。
李林甫瞅准时机,给他上眼药道:“张大人,现下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大唐正是繁荣昌盛之际。陛下操劳日久,难道还不能与民同乐吗?”
张九龄最不喜李林甫这等不学无术只顾专营上的人,同样李林甫也很嫉妒张九龄的品行,两人暗中较劲。
李隆基敷衍着对张九龄道:“嗯,朕知道了。”但不想改。
直到这时天幕开始播放安史之乱,开头就是【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唐?这是后世哪儿个不孝子孙搞出的事情!!!”李隆基的愤怒不假,毕竟自己辛辛苦苦将大唐达到此时的高度无论如何都是相当满意和自得,还曾幻想百年后去见太宗陛下,太宗陛下对自己会是怎么赞赏。
等到视频播放至最后时,张九龄隐约感到不对。“安禄山,史思明?”
李隆基本人也清醒过来,安禄山不就是开元二十一年讨伐奚、契丹失败,要被执行死刑,然后张九龄极力劝说不能放过此贼,还断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其日后必反,但是最终自己还特赦了他…
“所以,玄宗?是朕?!”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朕开创了比肩贞观的盛世,大唐绝不会出现叛乱。”
“不可能,不可能,天幕欺朕!!!妖言惑众!!!”
李隆基此时还抱着侥幸心理,或许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死了是太子没有能力才致使安史之乱,果然太子不行,得废了。李隆基心绪转变,朕是天子、是圣人,,百姓无不敬仰歌颂朕的功德!
不过马上就被打脸了。
天幕的评论区充斥着李隆基三个字,都在说自己早死二十年就好,怎敢?这些后世人怎能如此诅咒朕!
李林甫等人看见李隆基情绪不对,都不敢随意安慰。
唯有张九龄对着李隆基道:“圣人,现在安史之乱还未发生,我们还在开元而不是天宝,既然已经得知未来之变,就应该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
李隆基回过神来感动的看着张九龄,“宰相真是大唐之柱石啊,朕是不可能做出逃的天子!”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张九龄想象不出来未来是何等的惨状…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现在还是太平盛世的大唐过个几十年将成为乱世。
李林甫知道自己错失了良机暗自懊恼,马上跟着表决心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是天幕说的对,臣等也愿为圣人肝脑涂地!护住这盛世天下。”
张九龄虽不喜李林甫但只要他走的是正途,那么自己也不会与他作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隆基跟着念了念,让人将这句话抄写下来挂在书房,时刻警醒自己。
感觉很一般啊,因为有很多文人诗人在记在写,就搞得好像影响很大一样…>
<个人觉得安史之乱确实影响很大,但也不能说是至暗时刻吧,五胡乱华、蒙古入侵、满清入关哪儿不不至暗了?>
<相比起安史之乱,感觉还是五胡乱华对整个中华影响巨大。>
……
这个视频的评论区已经从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歪到了争论安史之乱到底算不算至暗时刻。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还真有人和古代帝王共情的???
李然然万分不理解并表示:你真该和那些想穿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一块儿回去…
————
唐 开元二十三年
这时的李隆基还算勤政有抱负,天幕出现后不仅吩咐大臣仔细记录还常在事后与臣子共同商议。
天幕开始播放视频时李隆基就邀了几个心腹大臣一同观看,互相交流下意见。
前面都还好好的,甚至是出现五胡乱华时,李隆基还能对着张九龄感叹,“百姓多艰。”
张九龄则劝谏,“陛下应效仿太宗皇帝'以史为镜'。”说完还继续补充,“应厉行节俭,万不可不逊民力!”
后半句话是张九龄委婉表达李隆基这段时日太过奢靡,不是明君所为。
果然,李隆基一听这话脸色顿变。本来是指着张九龄能夸自己,而不是又说些自己不是明君的话。
李林甫瞅准时机,给他上眼药道:“张大人,现下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大唐正是繁荣昌盛之际。陛下操劳日久,难道还不能与民同乐吗?”
张九龄最不喜李林甫这等不学无术只顾专营上的人,同样李林甫也很嫉妒张九龄的品行,两人暗中较劲。
李隆基敷衍着对张九龄道:“嗯,朕知道了。”但不想改。
直到这时天幕开始播放安史之乱,开头就是【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唐?这是后世哪儿个不孝子孙搞出的事情!!!”李隆基的愤怒不假,毕竟自己辛辛苦苦将大唐达到此时的高度无论如何都是相当满意和自得,还曾幻想百年后去见太宗陛下,太宗陛下对自己会是怎么赞赏。
等到视频播放至最后时,张九龄隐约感到不对。“安禄山,史思明?”
李隆基本人也清醒过来,安禄山不就是开元二十一年讨伐奚、契丹失败,要被执行死刑,然后张九龄极力劝说不能放过此贼,还断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其日后必反,但是最终自己还特赦了他…
“所以,玄宗?是朕?!”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朕开创了比肩贞观的盛世,大唐绝不会出现叛乱。”
“不可能,不可能,天幕欺朕!!!妖言惑众!!!”
李隆基此时还抱着侥幸心理,或许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死了是太子没有能力才致使安史之乱,果然太子不行,得废了。李隆基心绪转变,朕是天子、是圣人,,百姓无不敬仰歌颂朕的功德!
不过马上就被打脸了。
天幕的评论区充斥着李隆基三个字,都在说自己早死二十年就好,怎敢?这些后世人怎能如此诅咒朕!
李林甫等人看见李隆基情绪不对,都不敢随意安慰。
唯有张九龄对着李隆基道:“圣人,现在安史之乱还未发生,我们还在开元而不是天宝,既然已经得知未来之变,就应该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
李隆基回过神来感动的看着张九龄,“宰相真是大唐之柱石啊,朕是不可能做出逃的天子!”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张九龄想象不出来未来是何等的惨状…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现在还是太平盛世的大唐过个几十年将成为乱世。
李林甫知道自己错失了良机暗自懊恼,马上跟着表决心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是天幕说的对,臣等也愿为圣人肝脑涂地!护住这盛世天下。”
张九龄虽不喜李林甫但只要他走的是正途,那么自己也不会与他作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隆基跟着念了念,让人将这句话抄写下来挂在书房,时刻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