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明末妖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和集体讨论,倪元璐终于把至公党的自白书交了上去,这份自白书总共有五万多字,分别从政治主张、军事主张、税收政策、人才选拔、流民安置、文化发展、河道治理、历法改革、国际关系九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每一项论述都有详尽理论支撑、有真实的论据佐证,和东林党的亲贤远佞、君贤臣节的自白书相比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崇祯拿着厚厚的一沓文字读了整整一天,又拿出朱笔在不解的地方做了批示,第二天竟然破天荒地停了早朝,只单独把倪元璐、刘慧明和张国维传进内宫问话。
崇祯端坐在御案前,面前摆着四份自白书,从右往左按厚度排列,至公党的自白书犹如鹤立鸡群,格外显眼。
崇祯指着其他三份对道,“陈演、蒋德璟、魏藻德三人的自荐书都在此,你们先看看吧。”
刘慧明三人一人拿着一本没多久就看完了,之后又相互交换各自翻看,三人的自白书大同小异都是孔孟礼教下的治国之策,和他们平时上的奏疏没什么两样,都是空话套话,没多少落地的政策。
刘慧明瞄了几眼就没有往下看的欲望了,而倪元璐和张国维却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天大的难题一般。
刘慧明莫名其妙地看着二人,二人却碍于皇帝在场不好当场提醒,只得装聋作哑。
刘慧明看了看崇祯,见崇祯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便笑了笑,自我解嘲道,“陛下恕罪,臣实在不明白其中关窍。”
崇祯看着倪元璐,道,“倪爱卿与刘先生解释一二吧。”
倪元璐指了指面前的四份自荐书,郑重地道,“刘学士没发现咱们这份自荐书和这三份差距太大吗,简直就像鹤立鸡群?”
“是啊!”刘慧明点点头,“咱们前后忙碌了两个多月,为了这个自荐书前后动员了几百人,比他们好不是应该的吗?”
张国维摇头不已,就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刘慧明,良久才叹气道,“德公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刘慧明这才恍然大悟,“合着他们合起火来给我们挖坑呢?”
现代的文化界对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过总结,大体是汉唐的读书人可敬,宋朝的读书人可爱,明朝的读书人可怕,明朝的读书人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的政治斗争水平,实在是太高超了。
刘慧明今日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他们的可怕,不禁恼怒道,“这帮人不做正事就知道整人,实在是太可恨了。”
崇祯见刘慧明像个官场初哥一样不由得笑道,“连朕都看出来了,先生竟然现在才知道,唉!”
刘慧明已经乱了阵脚,索性问道,“那咱们该怎么办?”
倪元璐和张国维面露难色,崇祯却呵呵一笑,“朕让他们回去重新写,写到朕满意为止。先生大可放心地去山西,有朕在他们不能对你怎么样的。”
倪元璐和张国维奏对完后,崇祯又留下刘慧明继续奏对,里面还有很多知识点他要单独和他谈。
崇祯翻到历法部分,问道,“想不到先生对历法也这么精通,为了新历之事朕可真是揪心不已。”
大明的历法又是一段公案,这个案子绵延明清两朝,直到康熙年间才彻底了结。
大明现在用的历法叫《大统历》,其实就是元朝钦天监鉴证郭守敬主持编写的《授时历》。《授时历》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但是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变很多东西已经不准确了,急需修正。
然而太祖朱重八同志是造反得的天下,他深知天象的重要性,因此他一得了天下就下令禁止民间人士研究天象和历法,只有世袭钦天监的人才有资格观天象,研究历法。照此逻辑,《人民的名义》里那个不作为的区长孙连成脑袋不知道掉了几百次了。
老朱的奇葩政策导致了中国天文学研究的极大退步,纵观整个明朝,钦天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修修补补,对天文的研究再无进展。到了崇祯朝,现行的历法已经漏洞百出了不仅预测不准,连日期都经常出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混乱。
崇祯忍无可忍之下,终于下定决心对历法来一次大修。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明已经两百多年没有修历了,早已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了。好在出了个徐光启,徐光启又结识了不少西洋人士,因为大明没有专业人才,西方恰好又迎来了天文学人才井喷的现象,崇祯没有办法只得让徐光启带着一帮洋人主持修历工作。
老徐接到任务之后就卷起袖子大干起来,他先从翻译西洋大神第谷、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开始入手,这一干就直接干到他油尽灯枯。老徐死后,副手李天经又接着干了一年多,直到崇祯七年才最终编纂成册并命名为《崇祯历书》。
搞笑的是,花了这... -->>
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和集体讨论,倪元璐终于把至公党的自白书交了上去,这份自白书总共有五万多字,分别从政治主张、军事主张、税收政策、人才选拔、流民安置、文化发展、河道治理、历法改革、国际关系九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每一项论述都有详尽理论支撑、有真实的论据佐证,和东林党的亲贤远佞、君贤臣节的自白书相比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崇祯拿着厚厚的一沓文字读了整整一天,又拿出朱笔在不解的地方做了批示,第二天竟然破天荒地停了早朝,只单独把倪元璐、刘慧明和张国维传进内宫问话。
崇祯端坐在御案前,面前摆着四份自白书,从右往左按厚度排列,至公党的自白书犹如鹤立鸡群,格外显眼。
崇祯指着其他三份对道,“陈演、蒋德璟、魏藻德三人的自荐书都在此,你们先看看吧。”
刘慧明三人一人拿着一本没多久就看完了,之后又相互交换各自翻看,三人的自白书大同小异都是孔孟礼教下的治国之策,和他们平时上的奏疏没什么两样,都是空话套话,没多少落地的政策。
刘慧明瞄了几眼就没有往下看的欲望了,而倪元璐和张国维却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天大的难题一般。
刘慧明莫名其妙地看着二人,二人却碍于皇帝在场不好当场提醒,只得装聋作哑。
刘慧明看了看崇祯,见崇祯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便笑了笑,自我解嘲道,“陛下恕罪,臣实在不明白其中关窍。”
崇祯看着倪元璐,道,“倪爱卿与刘先生解释一二吧。”
倪元璐指了指面前的四份自荐书,郑重地道,“刘学士没发现咱们这份自荐书和这三份差距太大吗,简直就像鹤立鸡群?”
“是啊!”刘慧明点点头,“咱们前后忙碌了两个多月,为了这个自荐书前后动员了几百人,比他们好不是应该的吗?”
张国维摇头不已,就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刘慧明,良久才叹气道,“德公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刘慧明这才恍然大悟,“合着他们合起火来给我们挖坑呢?”
现代的文化界对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过总结,大体是汉唐的读书人可敬,宋朝的读书人可爱,明朝的读书人可怕,明朝的读书人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的政治斗争水平,实在是太高超了。
刘慧明今日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他们的可怕,不禁恼怒道,“这帮人不做正事就知道整人,实在是太可恨了。”
崇祯见刘慧明像个官场初哥一样不由得笑道,“连朕都看出来了,先生竟然现在才知道,唉!”
刘慧明已经乱了阵脚,索性问道,“那咱们该怎么办?”
倪元璐和张国维面露难色,崇祯却呵呵一笑,“朕让他们回去重新写,写到朕满意为止。先生大可放心地去山西,有朕在他们不能对你怎么样的。”
倪元璐和张国维奏对完后,崇祯又留下刘慧明继续奏对,里面还有很多知识点他要单独和他谈。
崇祯翻到历法部分,问道,“想不到先生对历法也这么精通,为了新历之事朕可真是揪心不已。”
大明的历法又是一段公案,这个案子绵延明清两朝,直到康熙年间才彻底了结。
大明现在用的历法叫《大统历》,其实就是元朝钦天监鉴证郭守敬主持编写的《授时历》。《授时历》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但是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变很多东西已经不准确了,急需修正。
然而太祖朱重八同志是造反得的天下,他深知天象的重要性,因此他一得了天下就下令禁止民间人士研究天象和历法,只有世袭钦天监的人才有资格观天象,研究历法。照此逻辑,《人民的名义》里那个不作为的区长孙连成脑袋不知道掉了几百次了。
老朱的奇葩政策导致了中国天文学研究的极大退步,纵观整个明朝,钦天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修修补补,对天文的研究再无进展。到了崇祯朝,现行的历法已经漏洞百出了不仅预测不准,连日期都经常出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混乱。
崇祯忍无可忍之下,终于下定决心对历法来一次大修。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明已经两百多年没有修历了,早已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了。好在出了个徐光启,徐光启又结识了不少西洋人士,因为大明没有专业人才,西方恰好又迎来了天文学人才井喷的现象,崇祯没有办法只得让徐光启带着一帮洋人主持修历工作。
老徐接到任务之后就卷起袖子大干起来,他先从翻译西洋大神第谷、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开始入手,这一干就直接干到他油尽灯枯。老徐死后,副手李天经又接着干了一年多,直到崇祯七年才最终编纂成册并命名为《崇祯历书》。
搞笑的是,花了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