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空留史册说经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严嵩,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袁州府(新余市)分宜县介桥村人。
江西虽然不是苏杭那样的科举圣地,但诗书相传,有明一代出了很多的举人。
严嵩的高祖严孟衡便是其中之一。
严孟衡,字平庵,明永乐十三年进士,他也是分宜县介桥村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进士。严孟衡身材高大魁梧,最高做到四川右布政使,据传一生简朴、公正廉明。
想要公正廉明,尤其是做到一个廉字,在明洪武以及之后的永乐年间,只能辛苦自己的钱袋子了。
所以严孟衡做官三十余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餐只吃青菜,因此人送外号严青菜。
这可是传统意义上的清官啊。
严嵩据说也特别喜欢吃菜,六必居酱菜的招牌就是他写的,是不是祖上留下来的习惯呢?
营养不均衡,加上积劳成疾,严孟衡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病逝在四川。灵柩沿江而下,回到江西。
传说由于家里积蓄极少,船飘在长江上很是不稳,所以负责运送灵柩的家人只好弄了一块大石头来镇船,后人称这块石头为“布政石”。
当然,这只是传说。长江上哪家船户不知道压仓,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高。
虽然是书香门第,而且还出了一个从二品的大员,算不上是世家。但严家从严孟衡之后子孙科举并不顺利,日子过的也并不富裕。一直到严嵩的父亲严淮在成化年间屡次科举名落孙山,依旧没有改观。
严淮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天赋有限,于是便放弃科举一途,开始进入私塾当老师,养家糊口。
成化十六年,严嵩出生。
虽然自己没有天赋,但严淮依旧梦想着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像祖先一样高中进士。
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而且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品。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之后,严家终于迎来一个天才少年。
在严嵩五岁开始蒙学后,严淮就兴奋的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和其他传说中的天才一样,幼年的严嵩也是一般的过目不忘,走马观碑。蒙学的课程瞄一眼就能打一百分的那种。
严淮只教了几个月,就发现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已经无法满足儿子了。
自己要是再教孩子的话,那就属于误人子弟……误己子弟了。可是要请名师的话,可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这是一个幸福的苦恼,和老婆商量,两人做出了一个重大的绝对——严淮开始变卖家产,想要给严嵩请名师。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乡里乡亲都劝他省点钱,毕竟家里也不富裕,而且您老先生不也是“先生”么,干嘛要再请个先生呢?可是严淮这人却很倔,咬着牙宁肯倾家荡产,也要给严嵩请名师。
是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者也。
严嵩倒也争气,五岁在严氏祠堂启蒙,八岁过县试,成为一名童生。
一路顺风顺水,严淮大喜过望。可惜天不假年,严淮在弘治八年便撒手人寰,留下严嵩孤儿寡母。
此时严嵩正准备参加乡试,以他的文采来看下一次秋闱里金榜题名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可惜严淮去世,严嵩只好回乡守孝三年,错过了当年一科。
这倒不是因为严嵩孝顺,而是当时规矩,必须要守孝。
弘治十二年,三年孝满,严嵩也十八岁了。严嵩的母亲为他寻了一门亲事,迎娶欧阳家的姑娘欧阳淑端。
欧阳家在分宜县防里古村,属安福,宋雍熙元年分宜建县时纳为管辖。
防里村可要比介桥村风水好多了。
千百年来,防里村科甲蝉联,人文鹊起,先后出了19名进士、举人、诸贡、忠义之士近百人,其中正二品官员就有两个。而欧阳也是防里村的大姓,分宜县素有南有欧阳北有严的说法。
虽然对方欧阳淑端比严嵩大,但也算是门当户对,这门亲事就这么成了。
从此两人举案齐眉六十余载,相敬如宾,羡煞旁人。
严嵩一生只有欧阳一位妻子,从未纳妾,即便他站在帝国的山峰上,鸟瞰大千世界,生杀予夺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做。
什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在严嵩这里根本不存在。如果比较起来,大军事家戚继光戚帅瞒着自己媳妇在外面纳了几房小妾,倒更像是一个渣男。
结婚第二年,严嵩的夫人欧阳氏就产下一女,取名严咸宜。长女后嫁给同乡分宜人袁应枢,后来女婿当了工部员外郎。(严嵩真是对工部有兴趣,儿子在工部,女婿也在。说他贪,也不算冤枉。)
... -->>
严嵩,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袁州府(新余市)分宜县介桥村人。
江西虽然不是苏杭那样的科举圣地,但诗书相传,有明一代出了很多的举人。
严嵩的高祖严孟衡便是其中之一。
严孟衡,字平庵,明永乐十三年进士,他也是分宜县介桥村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进士。严孟衡身材高大魁梧,最高做到四川右布政使,据传一生简朴、公正廉明。
想要公正廉明,尤其是做到一个廉字,在明洪武以及之后的永乐年间,只能辛苦自己的钱袋子了。
所以严孟衡做官三十余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餐只吃青菜,因此人送外号严青菜。
这可是传统意义上的清官啊。
严嵩据说也特别喜欢吃菜,六必居酱菜的招牌就是他写的,是不是祖上留下来的习惯呢?
营养不均衡,加上积劳成疾,严孟衡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病逝在四川。灵柩沿江而下,回到江西。
传说由于家里积蓄极少,船飘在长江上很是不稳,所以负责运送灵柩的家人只好弄了一块大石头来镇船,后人称这块石头为“布政石”。
当然,这只是传说。长江上哪家船户不知道压仓,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高。
虽然是书香门第,而且还出了一个从二品的大员,算不上是世家。但严家从严孟衡之后子孙科举并不顺利,日子过的也并不富裕。一直到严嵩的父亲严淮在成化年间屡次科举名落孙山,依旧没有改观。
严淮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天赋有限,于是便放弃科举一途,开始进入私塾当老师,养家糊口。
成化十六年,严嵩出生。
虽然自己没有天赋,但严淮依旧梦想着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像祖先一样高中进士。
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而且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品。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之后,严家终于迎来一个天才少年。
在严嵩五岁开始蒙学后,严淮就兴奋的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和其他传说中的天才一样,幼年的严嵩也是一般的过目不忘,走马观碑。蒙学的课程瞄一眼就能打一百分的那种。
严淮只教了几个月,就发现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已经无法满足儿子了。
自己要是再教孩子的话,那就属于误人子弟……误己子弟了。可是要请名师的话,可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这是一个幸福的苦恼,和老婆商量,两人做出了一个重大的绝对——严淮开始变卖家产,想要给严嵩请名师。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乡里乡亲都劝他省点钱,毕竟家里也不富裕,而且您老先生不也是“先生”么,干嘛要再请个先生呢?可是严淮这人却很倔,咬着牙宁肯倾家荡产,也要给严嵩请名师。
是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者也。
严嵩倒也争气,五岁在严氏祠堂启蒙,八岁过县试,成为一名童生。
一路顺风顺水,严淮大喜过望。可惜天不假年,严淮在弘治八年便撒手人寰,留下严嵩孤儿寡母。
此时严嵩正准备参加乡试,以他的文采来看下一次秋闱里金榜题名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可惜严淮去世,严嵩只好回乡守孝三年,错过了当年一科。
这倒不是因为严嵩孝顺,而是当时规矩,必须要守孝。
弘治十二年,三年孝满,严嵩也十八岁了。严嵩的母亲为他寻了一门亲事,迎娶欧阳家的姑娘欧阳淑端。
欧阳家在分宜县防里古村,属安福,宋雍熙元年分宜建县时纳为管辖。
防里村可要比介桥村风水好多了。
千百年来,防里村科甲蝉联,人文鹊起,先后出了19名进士、举人、诸贡、忠义之士近百人,其中正二品官员就有两个。而欧阳也是防里村的大姓,分宜县素有南有欧阳北有严的说法。
虽然对方欧阳淑端比严嵩大,但也算是门当户对,这门亲事就这么成了。
从此两人举案齐眉六十余载,相敬如宾,羡煞旁人。
严嵩一生只有欧阳一位妻子,从未纳妾,即便他站在帝国的山峰上,鸟瞰大千世界,生杀予夺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做。
什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在严嵩这里根本不存在。如果比较起来,大军事家戚继光戚帅瞒着自己媳妇在外面纳了几房小妾,倒更像是一个渣男。
结婚第二年,严嵩的夫人欧阳氏就产下一女,取名严咸宜。长女后嫁给同乡分宜人袁应枢,后来女婿当了工部员外郎。(严嵩真是对工部有兴趣,儿子在工部,女婿也在。说他贪,也不算冤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