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冯承乾赶到的时候,御前会议已经开始了,参会的只有去年才就任帝国首相的西奥博尔德-冯-贝特曼,帝国总参谋长施利芬与副总参谋长赫尔穆斯-冯-毛奇,帝国海军参谋长霍尔岑多夫,帝国代理外交大臣约翰-冯-伯恩斯托夫。冯承乾是最后一个到达的重臣,会议随即进入核心话题。
议题只有一个:法国在摩洛哥越来越过分的独占行为。
虽然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之后,德法在摩洛哥问题上达成了和解协议,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让步之后,法国获得了不少的利益,但是在英国的暗中支持下,法国并不甘心与帝国分享利益。接下来的几年里,法国不断在摩洛哥制造事端,用各种手段开辟占领区,到最后甚至发展到想独吞摩洛哥的地步。
英国支持法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大力扩充海军有直接关系。
摩洛哥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北面就是直布罗陀海峡,既扼守着地中海的出口,还面向大西洋。如果摩洛哥落入德意志第二帝国手中,那么帝国海军就能在地中海与大西洋上获得前进基地。
显然,英国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是,法国的扩张举动,不但激怒了帝国,也激怒了摩洛哥人。
在法国的长期压迫之下,三天前,摩洛哥首都就爆发了反苏丹与反法国侵略者的人民起义。法国随即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占领摩洛哥首都及其他城市,此举严重违背了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签署的协议。
德皇在这个时候召开紧急御前会议,就是要商讨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是,仅仅是几个大臣商讨,就能解决问题吗?
会议上,小毛奇的态度最为坚决,认为应该借这个机会向法国宣战,哪怕不能彻底打败法国,也能打压法国的嚣张气焰,同时让暗中支持法国的英国认识到,法国根本不足以对帝国构成威胁。
只是,也只有小毛奇如此极端。
首相贝特曼较为理智,认为还没有到开战的地步,而且帝国在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别的不说,按照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签署的秘密协议,如果帝国向法国开战,这两个盟国都有理由置身事外。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帝国很有可能同时与法国、俄国开战,连英国也有可能参战。原因很简单,根据法俄军事同盟条约,在帝国主动进攻法国的情况下,俄国有义务出兵攻打帝国。如果英法也存在类似的秘密条约,那么英国也会出兵。即便没有,在法国支撑不住的时候,英国为了防止帝国坐大,也会借其他的理由参战。
施利芬与贝特曼有类似的看法,即认为战争时机还没有成熟。
最为保守的是帝国外交大臣伯恩斯托夫。
相对而言,冯承乾最不了解的,也是这个去年还在美国担任大使的外交大臣了。德皇为什么要任命伯恩斯托夫为代理外交大臣,冯承乾都没有想明白,因为他的能力并不出众,德皇还有更好的选择。
有趣的是,海军参谋长霍尔岑多夫也反对向法国开战。
虽然冯承乾是帝国海军战争大臣,但是属于文职官员,与帝国陆军战争大臣相当,无权管理参谋部。
显然,对于这样的讨论结果,德皇很不满意。
面对法国的挑衅行为,如果帝国忍气吞声,德皇丢了面子还是小事,今后在类似的事件上,帝国还有发言权吗?
德皇的意思很明白,就算不向法国开战,也要采取行动。
“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法国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当初的协议,等于单方面毁约。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今后如何处理国际事务,还有哪个国家会认为帝国的威严不可侵犯?”冯承乾看出了德皇的心思,也就顺着说道,“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哪怕是规模有限的军事行动。”
腓特烈三世点了点头,等着冯承乾说下去。
“当然,我也赞同首相、总参谋长、代理外交大臣的意见,现在还不是向法国宣战的时候。”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就算我们有把握在短期内击败法国,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理由而遭到谴责,俄国肯定会参战,英国也很有可能站在法国身后,哪怕不参战,也会为法国提供援助。再退一步,就算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又能得到什么?法国在摩洛哥的所做所为,本质上不是为了控制摩洛哥,而是英国为了阻止我们在北非与地中海扩张,从而对其前往苏伊士运河的战略航线构成威胁。说得再简单一点,就算我们打败了法国,英国也会出兵摩洛哥,而我们根本不可能抢在英... -->>
冯承乾赶到的时候,御前会议已经开始了,参会的只有去年才就任帝国首相的西奥博尔德-冯-贝特曼,帝国总参谋长施利芬与副总参谋长赫尔穆斯-冯-毛奇,帝国海军参谋长霍尔岑多夫,帝国代理外交大臣约翰-冯-伯恩斯托夫。冯承乾是最后一个到达的重臣,会议随即进入核心话题。
议题只有一个:法国在摩洛哥越来越过分的独占行为。
虽然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之后,德法在摩洛哥问题上达成了和解协议,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让步之后,法国获得了不少的利益,但是在英国的暗中支持下,法国并不甘心与帝国分享利益。接下来的几年里,法国不断在摩洛哥制造事端,用各种手段开辟占领区,到最后甚至发展到想独吞摩洛哥的地步。
英国支持法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大力扩充海军有直接关系。
摩洛哥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北面就是直布罗陀海峡,既扼守着地中海的出口,还面向大西洋。如果摩洛哥落入德意志第二帝国手中,那么帝国海军就能在地中海与大西洋上获得前进基地。
显然,英国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是,法国的扩张举动,不但激怒了帝国,也激怒了摩洛哥人。
在法国的长期压迫之下,三天前,摩洛哥首都就爆发了反苏丹与反法国侵略者的人民起义。法国随即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占领摩洛哥首都及其他城市,此举严重违背了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签署的协议。
德皇在这个时候召开紧急御前会议,就是要商讨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是,仅仅是几个大臣商讨,就能解决问题吗?
会议上,小毛奇的态度最为坚决,认为应该借这个机会向法国宣战,哪怕不能彻底打败法国,也能打压法国的嚣张气焰,同时让暗中支持法国的英国认识到,法国根本不足以对帝国构成威胁。
只是,也只有小毛奇如此极端。
首相贝特曼较为理智,认为还没有到开战的地步,而且帝国在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别的不说,按照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签署的秘密协议,如果帝国向法国开战,这两个盟国都有理由置身事外。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帝国很有可能同时与法国、俄国开战,连英国也有可能参战。原因很简单,根据法俄军事同盟条约,在帝国主动进攻法国的情况下,俄国有义务出兵攻打帝国。如果英法也存在类似的秘密条约,那么英国也会出兵。即便没有,在法国支撑不住的时候,英国为了防止帝国坐大,也会借其他的理由参战。
施利芬与贝特曼有类似的看法,即认为战争时机还没有成熟。
最为保守的是帝国外交大臣伯恩斯托夫。
相对而言,冯承乾最不了解的,也是这个去年还在美国担任大使的外交大臣了。德皇为什么要任命伯恩斯托夫为代理外交大臣,冯承乾都没有想明白,因为他的能力并不出众,德皇还有更好的选择。
有趣的是,海军参谋长霍尔岑多夫也反对向法国开战。
虽然冯承乾是帝国海军战争大臣,但是属于文职官员,与帝国陆军战争大臣相当,无权管理参谋部。
显然,对于这样的讨论结果,德皇很不满意。
面对法国的挑衅行为,如果帝国忍气吞声,德皇丢了面子还是小事,今后在类似的事件上,帝国还有发言权吗?
德皇的意思很明白,就算不向法国开战,也要采取行动。
“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法国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当初的协议,等于单方面毁约。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今后如何处理国际事务,还有哪个国家会认为帝国的威严不可侵犯?”冯承乾看出了德皇的心思,也就顺着说道,“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哪怕是规模有限的军事行动。”
腓特烈三世点了点头,等着冯承乾说下去。
“当然,我也赞同首相、总参谋长、代理外交大臣的意见,现在还不是向法国宣战的时候。”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就算我们有把握在短期内击败法国,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理由而遭到谴责,俄国肯定会参战,英国也很有可能站在法国身后,哪怕不参战,也会为法国提供援助。再退一步,就算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又能得到什么?法国在摩洛哥的所做所为,本质上不是为了控制摩洛哥,而是英国为了阻止我们在北非与地中海扩张,从而对其前往苏伊士运河的战略航线构成威胁。说得再简单一点,就算我们打败了法国,英国也会出兵摩洛哥,而我们根本不可能抢在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