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程茂苏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增加国际新闻,结果很多信息是拾人牙慧,既没有时效性,有没有特色。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方台只能囿于自己所在的地域,画地为牢。地方台只要条件允许,同样可以走出去,同样可以播发外地,甚至国外的信息。但这些信息要精,要适量,不要喧宾夺主。
不论哪级台站,要想办出名牌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一定要脚踏实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具有本地特色的节目上。可以说,最具地方特点的节目才能备受听众青睐。
八、送戏进城还是送戏下乡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各地掀起了一个送文化下乡的热潮。这对缺少文化娱乐的农民可谓是雪中送炭。
可这几天,从广播电视中又听到这样一类消息:农民纷纷送戏进城,活跃了城里人的文化生活。我不知道这些送戏进城的农民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我总觉得目前真正缺少文化娱乐的是农民。相对于农民来说,城里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已经够丰富了。再说,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是不是先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需要,让农民都看了一遍呢?恐怕没有。所以当务之急是走村串户,雪中送炭,送戏下乡,而不应是为城里人锦上添花,送戏进城。
我猜想新闻媒体报道这类消息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农民的精神面貌,但过多的报道是不是会引导更多的农民送戏进城呢?所幸,近几日,笔者看到的是全国各地送戏下乡的报道更多了。
九、农民也该唱主角
前几天,江西电视台“社会传真”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湖口县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唱主角的全是农民剧团。他们演唱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看完这条消息,心中不禁产生了诸多感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有的地方由于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放任自流,封建迷信、黄、赌、毒开始泛滥。有的地方虽然领导也注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抓得不对路,盲目引进城里的歌星、城市的娱乐方式。前不久,浙江某乡举行一个庆祝活动,竟花六万元钱请了位著名歌星来唱三首歌,最后还闹得不欢而散。如果当地政府把这笔钱用来组织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既繁荣了当地的文化艺术,又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该多么热闹!
十、小品请讲普通话
我们一家人最喜欢看电视晚会中的小品,也最怕看小品。喜欢的原因是它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怕的原因是似懂非懂的方言,碰到关键情节关键词没听明白,常让我们一家人争论猜测半天。儿子常常急得反问我,小品演员为什么不讲普通话。
小品演员不讲普通话好像习已成风,开始是东北方言,以后扩展到山东方言、陕西方言、四川方言似乎,方言成了小品的一大特色。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改革开放使全国各地人员交往空前增加,因此推广普通话成为一项越来越迫切的任务。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理应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强有力手段。可有一些电视晚会的编导却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各个方言区的人民。推广普通话是电视工作者的一大职责!
其实,一个小品的质量高低,并不取决于是否用方言,而在于内容是否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胡编乱造的小品无论用什么古怪的方言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只要内容有喜剧色彩,普通话也一样会让人哈哈大笑。用普通话表演的相声就是一个例证。
小品的作用和影响不小,它走进了千家万户,影响了人们的言行。因此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用普通话表演小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十一、文艺下基层能否两全其美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以后不久,中央电视台的“倪萍访谈录”对此专门进行了一次有演员、群众参加的座谈,话题是:“真正的知音在哪里?”座谈会上,艺术家们纷纷发言,谈艺术来源于人民,离不开人民,以后要多参加这样的演出这时,一位青年流行歌手谢津却“语出惊人”:“这样没报酬的演出偶尔可以,经常恐怕就不行。”这段不谐和音让我愕然。我当时觉得这个年轻人太没觉悟了。后来细细一琢磨,觉得谢津这番话也不无道理,并引发了另一个话题:艺术家下基层演出要不要收费?当然,一年几次到老区,贫困地区演出可以尽义务,也应该尽义务。但艺术家不能一年只演这几场呀,况且艺术家靠艺术表演来获取报酬。全部义演恐怕生计也会成问题。
现在艺术家深入基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义务演出;另一种是舆论议论纷纷的“走穴”应该说,这两种形式都没有解决“经常化”这个问题。前一种如经常化,演员吃不消;后一种票价太高,如经常化,群众吃不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法呢?这就是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演出价格,把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现在一些体制灵活的小剧团活跃在村镇,收费合理,有的一年演出几百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看来,这才是一条两全其美之路。
十二、批评性报道要有头有尾
江西电视台二套晚间800的一些批评性报道很受人们欢迎。但我觉得一个不足是批评性报道往往有头无尾,给人们留下不该有的遗憾。
比如,报道都昌县某地棉花掺杂使假。掺杂现场,寻找当事人,找有关领导解释,这些都拍得很好,记者现场的问话也很得体。可最后怎么处理呢?却没见下文。
还有一次报道南昌市场食用油掺假。几个掺假者在现场若无其事,检查人员也好像在例行公事。对这样的粮店,检查人员为什么不执法?为什么不查封?令人不解的是:电视里连把查出的掺假油销毁的场面也没有,人们不禁要问,检查人员走后,这些粮店是不是照卖不误呢?
这方面,我建议不妨学学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批评性报道,他们的报道就有头有尾。比如说,报道棉花掺杂使假事件,把犯罪者的结果报了出来,如戴上手铐,押进牢房,掺假的工厂被查封等。这样就起到了鼓舞人民,震慑罪犯的作用。其他如北京长城一日五游愚弄外地游客,上海手表厂用低廉的钻石冒充高贵钻石欺骗消费者等等,东方时空的记者均不满足于交待事实,而是追踪报道,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晚间800节目还刚刚起步,希望她步伐迈得更矫健,更踏实,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老百姓心中。
增加国际新闻,结果很多信息是拾人牙慧,既没有时效性,有没有特色。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方台只能囿于自己所在的地域,画地为牢。地方台只要条件允许,同样可以走出去,同样可以播发外地,甚至国外的信息。但这些信息要精,要适量,不要喧宾夺主。
不论哪级台站,要想办出名牌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一定要脚踏实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具有本地特色的节目上。可以说,最具地方特点的节目才能备受听众青睐。
八、送戏进城还是送戏下乡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各地掀起了一个送文化下乡的热潮。这对缺少文化娱乐的农民可谓是雪中送炭。
可这几天,从广播电视中又听到这样一类消息:农民纷纷送戏进城,活跃了城里人的文化生活。我不知道这些送戏进城的农民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我总觉得目前真正缺少文化娱乐的是农民。相对于农民来说,城里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已经够丰富了。再说,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是不是先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需要,让农民都看了一遍呢?恐怕没有。所以当务之急是走村串户,雪中送炭,送戏下乡,而不应是为城里人锦上添花,送戏进城。
我猜想新闻媒体报道这类消息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农民的精神面貌,但过多的报道是不是会引导更多的农民送戏进城呢?所幸,近几日,笔者看到的是全国各地送戏下乡的报道更多了。
九、农民也该唱主角
前几天,江西电视台“社会传真”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湖口县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唱主角的全是农民剧团。他们演唱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看完这条消息,心中不禁产生了诸多感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有的地方由于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放任自流,封建迷信、黄、赌、毒开始泛滥。有的地方虽然领导也注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抓得不对路,盲目引进城里的歌星、城市的娱乐方式。前不久,浙江某乡举行一个庆祝活动,竟花六万元钱请了位著名歌星来唱三首歌,最后还闹得不欢而散。如果当地政府把这笔钱用来组织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既繁荣了当地的文化艺术,又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该多么热闹!
十、小品请讲普通话
我们一家人最喜欢看电视晚会中的小品,也最怕看小品。喜欢的原因是它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怕的原因是似懂非懂的方言,碰到关键情节关键词没听明白,常让我们一家人争论猜测半天。儿子常常急得反问我,小品演员为什么不讲普通话。
小品演员不讲普通话好像习已成风,开始是东北方言,以后扩展到山东方言、陕西方言、四川方言似乎,方言成了小品的一大特色。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改革开放使全国各地人员交往空前增加,因此推广普通话成为一项越来越迫切的任务。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理应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强有力手段。可有一些电视晚会的编导却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各个方言区的人民。推广普通话是电视工作者的一大职责!
其实,一个小品的质量高低,并不取决于是否用方言,而在于内容是否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胡编乱造的小品无论用什么古怪的方言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只要内容有喜剧色彩,普通话也一样会让人哈哈大笑。用普通话表演的相声就是一个例证。
小品的作用和影响不小,它走进了千家万户,影响了人们的言行。因此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用普通话表演小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十一、文艺下基层能否两全其美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以后不久,中央电视台的“倪萍访谈录”对此专门进行了一次有演员、群众参加的座谈,话题是:“真正的知音在哪里?”座谈会上,艺术家们纷纷发言,谈艺术来源于人民,离不开人民,以后要多参加这样的演出这时,一位青年流行歌手谢津却“语出惊人”:“这样没报酬的演出偶尔可以,经常恐怕就不行。”这段不谐和音让我愕然。我当时觉得这个年轻人太没觉悟了。后来细细一琢磨,觉得谢津这番话也不无道理,并引发了另一个话题:艺术家下基层演出要不要收费?当然,一年几次到老区,贫困地区演出可以尽义务,也应该尽义务。但艺术家不能一年只演这几场呀,况且艺术家靠艺术表演来获取报酬。全部义演恐怕生计也会成问题。
现在艺术家深入基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义务演出;另一种是舆论议论纷纷的“走穴”应该说,这两种形式都没有解决“经常化”这个问题。前一种如经常化,演员吃不消;后一种票价太高,如经常化,群众吃不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法呢?这就是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演出价格,把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现在一些体制灵活的小剧团活跃在村镇,收费合理,有的一年演出几百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看来,这才是一条两全其美之路。
十二、批评性报道要有头有尾
江西电视台二套晚间800的一些批评性报道很受人们欢迎。但我觉得一个不足是批评性报道往往有头无尾,给人们留下不该有的遗憾。
比如,报道都昌县某地棉花掺杂使假。掺杂现场,寻找当事人,找有关领导解释,这些都拍得很好,记者现场的问话也很得体。可最后怎么处理呢?却没见下文。
还有一次报道南昌市场食用油掺假。几个掺假者在现场若无其事,检查人员也好像在例行公事。对这样的粮店,检查人员为什么不执法?为什么不查封?令人不解的是:电视里连把查出的掺假油销毁的场面也没有,人们不禁要问,检查人员走后,这些粮店是不是照卖不误呢?
这方面,我建议不妨学学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批评性报道,他们的报道就有头有尾。比如说,报道棉花掺杂使假事件,把犯罪者的结果报了出来,如戴上手铐,押进牢房,掺假的工厂被查封等。这样就起到了鼓舞人民,震慑罪犯的作用。其他如北京长城一日五游愚弄外地游客,上海手表厂用低廉的钻石冒充高贵钻石欺骗消费者等等,东方时空的记者均不满足于交待事实,而是追踪报道,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晚间800节目还刚刚起步,希望她步伐迈得更矫健,更踏实,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老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