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3gzw.net,明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常洵逃难到凤阳时,曾经受到凤阳巡抚马士英的热情接待,此后朱常洵继续走避扬州。 ]
崇祯缢死后,马士英深感时机来了,现在崇祯皇帝没有血亲在江南,福王朱常洵则成了最有可能继位的人选。
心思活了的马士英当即主动找到朱常洵,表态愿意拥护他继位,成为新君。
朱常洵自是大喜过望,同时与马士英联络了漕运总督刘荣嗣、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以及扬州知府史可法等人。
熊明遇被崇祯罢免了京师兵部尚书后不久,又被重新起用为南京兵部尚书,职权虽然大为缩水,但在现在的时局下,却成了南京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熊明遇虽然也是东林党人,但在拥立新皇一事上,却和张慎言等人有所不合,现在朱常洵、马士英联络了漕运总督刘荣嗣等人来拉自己入伙,权衡再三,熊明遇终是答应了。
为了确保拥立福王成功,熊明遇又说服了扬州知府史可法。同时,马士英又提出,应当积极联络更多的实权派,才能保证福王顺利即位。
于是,刚刚退到山东、拥兵十余万的朱大典就成了他们拉拢的对象。
朱大典本来对拥立谁做新皇并没有什么主见,见熊明遇、刘荣嗣、史可法等人均赞成拥立福王,想着尽快确立新皇便能组织、领导更多的大明子民抵抗逆贼李自成,于是便同意了。
而朱大典还建议福王极力拉拢湖广总督墨离和山海关总兵曹文诏等人,也加入到拥立福王的行列来,则天下大势可定。
为此,朱大典派使者前往襄阳,拜访墨离。
山东巡抚朱大典、漕运总督刘荣嗣、凤阳巡抚马士英等等几个极有分量的军方人物均赞成拥立福王朱常洵,这让以张慎言、钱谦益等人为的拥潞派紧张不已。
东林党人除了朱大典直接领兵十余万外,其他人手上基本上都没有兵将,但现在熊明遇、朱大典等人表明拥立福王,其他的东林党人手上无兵,难以再坚持拥立潞王朱常淓,变成一盘散沙。
为了早日确立大局,获得从龙之功,马士英还和刘荣嗣、朱大典商量,调动山东、江淮一带的兵力,齐聚扬州附近,给南京施加压力。
新年伊始,大年刚过,正月十七日,福王朱常淓在马士英、朱大典、刘荣嗣、熊明遇、史可法等人率领兵将的簇拥下,乘船南渡燕子矶,登上南京。
朱常洵到达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谒孝陵和奉先殿。
马士英等人大兵压境,南京东林党人不敢再坚持立潞王,于是纷纷迎奉福王朱常洵,共推朱常洵监国,为大行皇帝丧,并兴兵讨伐逆贼。
朱常洵继位后,改国号为“弘光”,任命马士英为户部尚书,熊明遇仍为兵部尚书,朱大典为山东、登莱两省总督,统率山东、登莱两地兵马准备北伐。
史可法也得到了封赏,出任兵部左侍郎,兼应天府尹,掌管南京卫戍部队。
至于刘荣嗣,则仍然担任漕运总督,但加了个内阁辅臣。
至于备受瞩... -->>
朱常洵逃难到凤阳时,曾经受到凤阳巡抚马士英的热情接待,此后朱常洵继续走避扬州。 ]
崇祯缢死后,马士英深感时机来了,现在崇祯皇帝没有血亲在江南,福王朱常洵则成了最有可能继位的人选。
心思活了的马士英当即主动找到朱常洵,表态愿意拥护他继位,成为新君。
朱常洵自是大喜过望,同时与马士英联络了漕运总督刘荣嗣、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以及扬州知府史可法等人。
熊明遇被崇祯罢免了京师兵部尚书后不久,又被重新起用为南京兵部尚书,职权虽然大为缩水,但在现在的时局下,却成了南京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熊明遇虽然也是东林党人,但在拥立新皇一事上,却和张慎言等人有所不合,现在朱常洵、马士英联络了漕运总督刘荣嗣等人来拉自己入伙,权衡再三,熊明遇终是答应了。
为了确保拥立福王成功,熊明遇又说服了扬州知府史可法。同时,马士英又提出,应当积极联络更多的实权派,才能保证福王顺利即位。
于是,刚刚退到山东、拥兵十余万的朱大典就成了他们拉拢的对象。
朱大典本来对拥立谁做新皇并没有什么主见,见熊明遇、刘荣嗣、史可法等人均赞成拥立福王,想着尽快确立新皇便能组织、领导更多的大明子民抵抗逆贼李自成,于是便同意了。
而朱大典还建议福王极力拉拢湖广总督墨离和山海关总兵曹文诏等人,也加入到拥立福王的行列来,则天下大势可定。
为此,朱大典派使者前往襄阳,拜访墨离。
山东巡抚朱大典、漕运总督刘荣嗣、凤阳巡抚马士英等等几个极有分量的军方人物均赞成拥立福王朱常洵,这让以张慎言、钱谦益等人为的拥潞派紧张不已。
东林党人除了朱大典直接领兵十余万外,其他人手上基本上都没有兵将,但现在熊明遇、朱大典等人表明拥立福王,其他的东林党人手上无兵,难以再坚持拥立潞王朱常淓,变成一盘散沙。
为了早日确立大局,获得从龙之功,马士英还和刘荣嗣、朱大典商量,调动山东、江淮一带的兵力,齐聚扬州附近,给南京施加压力。
新年伊始,大年刚过,正月十七日,福王朱常淓在马士英、朱大典、刘荣嗣、熊明遇、史可法等人率领兵将的簇拥下,乘船南渡燕子矶,登上南京。
朱常洵到达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谒孝陵和奉先殿。
马士英等人大兵压境,南京东林党人不敢再坚持立潞王,于是纷纷迎奉福王朱常洵,共推朱常洵监国,为大行皇帝丧,并兴兵讨伐逆贼。
朱常洵继位后,改国号为“弘光”,任命马士英为户部尚书,熊明遇仍为兵部尚书,朱大典为山东、登莱两省总督,统率山东、登莱两地兵马准备北伐。
史可法也得到了封赏,出任兵部左侍郎,兼应天府尹,掌管南京卫戍部队。
至于刘荣嗣,则仍然担任漕运总督,但加了个内阁辅臣。
至于备受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