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周相公。”
有人叫他,声音轻柔。
周大郎抬起头,一个面容秀净,头戴银丝云髻儿、穿白布衫儿、蓝布花裙的妇人看着他,手里拿着他正在找的帽子:“这是你丢的吧?”
这些天府里的客人多,周大郎听媳妇念叨过,戴银丝髻儿的妇人一般是别人家的妾室。
当下不敢多看,垂下眼帘,客客气气道:“是我的帽子,劳烦您了。”
接过帽子,戴在头上,走开时,忽然眉头一皱:这个年轻妇人,看起来好生面熟,不知道是不是李家的什么亲戚。
宝鹊看着周大郎头也不回地走远,神情怔愣。
脑子里像是有两个人在撕扯她的神经,一边是浓眉大眼、年轻憨厚的周大郎,一边是人到中年、喜怒不定的张大官人。
周大郎肯吃苦,嫁给他只是头几年受穷罢了,他现今跟着三小姐做事,还怕以后挣不到钱钞吗?
张大官人脾气暴躁,只对正妻张大少奶奶略有尊重,动辄打骂身边的丫头。张家规矩多,妾室不能上桌吃饭,不能抛头露面,不能和外人交谈。
明明离开李家没几年,宝鹊却觉得自己好像在张家过了十几年那么长。
如果早知道今天,当初她会拒绝太太的提议吗?
耳畔炸起一片轰鸣,新房的方向传出一阵阵爽朗的大笑声。
宝鹊摸了摸梳得紧绷绷的鬓角,转身走进内院。
李绮节今年的生日是在李家过的。
家里人都准备了礼物送她,连胖胖也凑热闹,摘了一大把喇叭花,巴巴送到她跟前,念出周桃姑教他的话,“祝姐姐身体常健,青春永驻!”
众人听了都笑,周氏把胖胖搂进怀里,摩挲他胖乎乎的脸蛋。
连张桂花也露了笑脸。
李绮节还真有些受宠若惊,张桂花出阁之前,何等高冷,对谁都不假辞色,如今却温柔和气,简直像变了个人。
大概李子恒实在太傻,想和他一起生活,张桂花必须先融化自己,免得把丈夫冻成冰渣。
不过张桂花还是那么直接率性,喜欢谁就和谁谈笑风生,不喜欢谁随便敷衍两句,就不搭理了。
她以前和李昭节关系和睦,来往密切,李昭节简直把她当成亲姐姐一样崇拜。不知怎么的,两人出阁后再度重逢,竟然变得生疏客气不少,按理说,从闺中好友变成嫂子小姑,不是应该比以前更亲密吗?
丫头送来刚出锅的巧果,张桂花和李昭节同时伸筷,刚好夹到同一块儿葫芦形状的。
张桂花立刻松手,李昭节冷笑一声,把巧果咬得嘎嘣响。
张桂花竟然主动退让?
李绮节眯起眼睛,目光在张桂花脸上盘旋。
张桂花被她盯着看了一会儿,有些微微发窘,一扭脖子,侧头和李九冬说话。
李绮节暗暗发笑,恍然大悟:张桂花没有利用李子恒报复李南宣,但她当初刻意接近李昭节,确实别有居心。后来她对李南宣死心,自然就和李昭节疏远了。
李昭节爱使性子,张桂花脾气冲,两人都是娇生惯养、不惯忍让的,如果不是张桂花有意接近,她们根本不可能成为闺中密友。
李昭节不明白里头的缘故,以为张桂花反复无常,一怒之下和她绝交。
张桂花心中有鬼,不敢说出实情,所以今天才会有如此表现。
难得看美人吃瘪,李绮节忍不住幸灾乐祸。
至于张桂花和李昭节能不能和好如初,不关她的事——涉及到李昭节,她绝不掺和。
作者有话要说:经不住夸的我,二更奉上。
眼睛好酸,要去睡一下。
☆、第123章结局章(2)
顺天府,外城。
已是申时三刻,日薄西山,云霞轻拢,院内的丁香树披着一身璀璨晖光,静静矗立。竹竿上晾了几件男子的外袍,在晴朗的日头下曝晒一天,衣袍已经干透,一个梳辫子的小丫头踮起脚跟,把衣裳一件件叠整齐,陆续收进竹篓里。
杨娴贞头梳桃心扁髻,簪双股银素钗,戴金丝狄髻,穿一件香纱地纳绣萱草石榴纹褙子,银红细布交领袄,毛青布百褶裙,坐在窗下,手里正飞针走线——她想给丈夫孟云晖做一只招文袋。
孟云晖是文官,每天去衙署报道,少不了要随身携带笔墨、文具、印章和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他不讲究,不管是文具还是碎银子,一股脑往衣袖里的小兜塞,要用的时候,掏掏摸摸,得翻找半天。不仅不方便,还容易遗失物件。
杨娴贞从小苦练女红,府里绣房的婆子都没她手艺好,不一会儿的工夫,她就把招文袋做好了,里层是皮革,外面是坚韧耐磨的厚布,没有绣上花纹,朴素大方,孟云晖应该会喜欢。
鸭蛋大的红日渐渐坠入翠微群山之中,罩在窗前的光线越来越暗淡,杨娴贞把招文袋放在雕刻福庆如意纹小炕桌上,幽幽地叹口气。
她是庶女,姨娘年老色衰,早被父亲忘在脑后,她性情愚笨,不会甜嘴哄长辈喜欢,也不受父亲喜爱。太太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一窝半大小子,闹得她天天犯头疼,实在没有精力照管庶出的儿女,干脆让各房姨娘自己教养子女。
她跟着姨娘长大,学着姨娘怎么讨好太太,怎么和府里的管事媳妇打交道,怎么在各房姨娘哥哥们的纷争中明哲保身。
那段日子,憋屈是憋屈,但她们母女相依为命,过得很快乐。
十一岁那年,姨娘对杨娴贞说:“贞儿,你不能再学我了,我生来下贱,只能给大官人做小老婆,一辈子做小伏低,抬不起头。你不一样,你是阁老家的孙女儿,以后肯定是富贵人家的正室太太,从今天开始,你得跟着太太学。太太是好人家的千金小姐,你能学到她的三成本事,姨娘就放心了。”
从那天开始,杨娴贞坚持每天去给太太请安,一年三百五十日,天天晨昏定省,风雨不辍。太太不赶她,她就厚着脸皮待在正房不走。
太太知道她年纪大了,该学些内宅的处事手段,由着她跟在身边学习,偶尔还会指点她几句。
十六岁时,杨娴贞出落得眉目清秀,亭亭玉立。同辈三十多个堂姐妹中,她的容貌只是中上,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受太太倚重信任的。
所以大官... -->>
“周相公。”
有人叫他,声音轻柔。
周大郎抬起头,一个面容秀净,头戴银丝云髻儿、穿白布衫儿、蓝布花裙的妇人看着他,手里拿着他正在找的帽子:“这是你丢的吧?”
这些天府里的客人多,周大郎听媳妇念叨过,戴银丝髻儿的妇人一般是别人家的妾室。
当下不敢多看,垂下眼帘,客客气气道:“是我的帽子,劳烦您了。”
接过帽子,戴在头上,走开时,忽然眉头一皱:这个年轻妇人,看起来好生面熟,不知道是不是李家的什么亲戚。
宝鹊看着周大郎头也不回地走远,神情怔愣。
脑子里像是有两个人在撕扯她的神经,一边是浓眉大眼、年轻憨厚的周大郎,一边是人到中年、喜怒不定的张大官人。
周大郎肯吃苦,嫁给他只是头几年受穷罢了,他现今跟着三小姐做事,还怕以后挣不到钱钞吗?
张大官人脾气暴躁,只对正妻张大少奶奶略有尊重,动辄打骂身边的丫头。张家规矩多,妾室不能上桌吃饭,不能抛头露面,不能和外人交谈。
明明离开李家没几年,宝鹊却觉得自己好像在张家过了十几年那么长。
如果早知道今天,当初她会拒绝太太的提议吗?
耳畔炸起一片轰鸣,新房的方向传出一阵阵爽朗的大笑声。
宝鹊摸了摸梳得紧绷绷的鬓角,转身走进内院。
李绮节今年的生日是在李家过的。
家里人都准备了礼物送她,连胖胖也凑热闹,摘了一大把喇叭花,巴巴送到她跟前,念出周桃姑教他的话,“祝姐姐身体常健,青春永驻!”
众人听了都笑,周氏把胖胖搂进怀里,摩挲他胖乎乎的脸蛋。
连张桂花也露了笑脸。
李绮节还真有些受宠若惊,张桂花出阁之前,何等高冷,对谁都不假辞色,如今却温柔和气,简直像变了个人。
大概李子恒实在太傻,想和他一起生活,张桂花必须先融化自己,免得把丈夫冻成冰渣。
不过张桂花还是那么直接率性,喜欢谁就和谁谈笑风生,不喜欢谁随便敷衍两句,就不搭理了。
她以前和李昭节关系和睦,来往密切,李昭节简直把她当成亲姐姐一样崇拜。不知怎么的,两人出阁后再度重逢,竟然变得生疏客气不少,按理说,从闺中好友变成嫂子小姑,不是应该比以前更亲密吗?
丫头送来刚出锅的巧果,张桂花和李昭节同时伸筷,刚好夹到同一块儿葫芦形状的。
张桂花立刻松手,李昭节冷笑一声,把巧果咬得嘎嘣响。
张桂花竟然主动退让?
李绮节眯起眼睛,目光在张桂花脸上盘旋。
张桂花被她盯着看了一会儿,有些微微发窘,一扭脖子,侧头和李九冬说话。
李绮节暗暗发笑,恍然大悟:张桂花没有利用李子恒报复李南宣,但她当初刻意接近李昭节,确实别有居心。后来她对李南宣死心,自然就和李昭节疏远了。
李昭节爱使性子,张桂花脾气冲,两人都是娇生惯养、不惯忍让的,如果不是张桂花有意接近,她们根本不可能成为闺中密友。
李昭节不明白里头的缘故,以为张桂花反复无常,一怒之下和她绝交。
张桂花心中有鬼,不敢说出实情,所以今天才会有如此表现。
难得看美人吃瘪,李绮节忍不住幸灾乐祸。
至于张桂花和李昭节能不能和好如初,不关她的事——涉及到李昭节,她绝不掺和。
作者有话要说:经不住夸的我,二更奉上。
眼睛好酸,要去睡一下。
☆、第123章结局章(2)
顺天府,外城。
已是申时三刻,日薄西山,云霞轻拢,院内的丁香树披着一身璀璨晖光,静静矗立。竹竿上晾了几件男子的外袍,在晴朗的日头下曝晒一天,衣袍已经干透,一个梳辫子的小丫头踮起脚跟,把衣裳一件件叠整齐,陆续收进竹篓里。
杨娴贞头梳桃心扁髻,簪双股银素钗,戴金丝狄髻,穿一件香纱地纳绣萱草石榴纹褙子,银红细布交领袄,毛青布百褶裙,坐在窗下,手里正飞针走线——她想给丈夫孟云晖做一只招文袋。
孟云晖是文官,每天去衙署报道,少不了要随身携带笔墨、文具、印章和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他不讲究,不管是文具还是碎银子,一股脑往衣袖里的小兜塞,要用的时候,掏掏摸摸,得翻找半天。不仅不方便,还容易遗失物件。
杨娴贞从小苦练女红,府里绣房的婆子都没她手艺好,不一会儿的工夫,她就把招文袋做好了,里层是皮革,外面是坚韧耐磨的厚布,没有绣上花纹,朴素大方,孟云晖应该会喜欢。
鸭蛋大的红日渐渐坠入翠微群山之中,罩在窗前的光线越来越暗淡,杨娴贞把招文袋放在雕刻福庆如意纹小炕桌上,幽幽地叹口气。
她是庶女,姨娘年老色衰,早被父亲忘在脑后,她性情愚笨,不会甜嘴哄长辈喜欢,也不受父亲喜爱。太太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一窝半大小子,闹得她天天犯头疼,实在没有精力照管庶出的儿女,干脆让各房姨娘自己教养子女。
她跟着姨娘长大,学着姨娘怎么讨好太太,怎么和府里的管事媳妇打交道,怎么在各房姨娘哥哥们的纷争中明哲保身。
那段日子,憋屈是憋屈,但她们母女相依为命,过得很快乐。
十一岁那年,姨娘对杨娴贞说:“贞儿,你不能再学我了,我生来下贱,只能给大官人做小老婆,一辈子做小伏低,抬不起头。你不一样,你是阁老家的孙女儿,以后肯定是富贵人家的正室太太,从今天开始,你得跟着太太学。太太是好人家的千金小姐,你能学到她的三成本事,姨娘就放心了。”
从那天开始,杨娴贞坚持每天去给太太请安,一年三百五十日,天天晨昏定省,风雨不辍。太太不赶她,她就厚着脸皮待在正房不走。
太太知道她年纪大了,该学些内宅的处事手段,由着她跟在身边学习,偶尔还会指点她几句。
十六岁时,杨娴贞出落得眉目清秀,亭亭玉立。同辈三十多个堂姐妹中,她的容貌只是中上,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受太太倚重信任的。
所以大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