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天汉之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主人道:“可不是如此!金兵生在苦寒之地,哪有见过我们宋人的好物?占了邓州,把周围的绸绢之类都抢了。再者说,现在正逢乱世,绸绢存起来可比金银。”
张均点头。叹了口气。
此时的绸绢不止是制作衣服的原料,还可当金银。与金银一样,绸绢被称为轻货。长途贩运的商人经常带着,作为自己的本金。
邓州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有大片平原,勉强算得上鱼米之乡。加上南边的襄阳,绸绢很多。不过张均只是拿此事做个借口,虽然买不到,也不发愁。
主人道:“其实邓州也不是没有绸绢,不过平常买不到。”
“为何?”张均抬起头来,随口问了一句。
主人道:“现在的绸绢都在官府,市面哪里见得到?知州是个伶俐人,知道乱世之中,绸绢是值钱东西,大多都收入了官库。市面上纵然是有,很快也被官府收走。”
张均点了点头:“也有道理。”
绸绢是用来做衣服的,但这衣服不是平常人穿的。此时的百姓穿的是布,所谓布衣,就是指寻常的百姓。当然,不是棉布,而是麻布。
现在非常时期,与金银一样,绸绢也被官府和富贵人家收起来。
主人道:“不过,若客官要买官府绸绢,也有办法。”
张均笑道:“官府的生意最难做。有什么办法?”
主人道:“就看你的本钱是什么子。若是用铜钱只怕不行。但若是金银,就不一样了。”
张均想了想,便就明白主人的意思。储存绸绢,怎么也比不过金银。自己若是拿着金银,纵然是官府,也会把绸绢卖给自己。
见主人看着自己,张均摇了摇头:“知道我有大笔金银,官府何必卖绸绢给我?他们有兵,直接抢了我的不就好?没本钱买卖,才是真的好买卖。”
主人家听了就笑:“客官说的什么话!知州是个本分人,不会做这种事的。”
张均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买绸绢只是自己的借口,没有必要多说。
见主人没走。张均心中一动,问道:“听说金兵攻破邓州,劫掠并不严重。自靖康时候起,朝廷就议论迁都来此,聚集物资不少。现在的邓州官库里,应该堆积如山吧?”
主人家摇头:“劫掠虽然不重,值钱的东西还是被抢走了。官库里剩下的,多是刀枪弓弩,值钱的一概没有。一州之地能养多少兵马?对知州没多少用处。”
张均听了暗暗点头。王宵猎最在意的,就是存在邓州的刀枪弓弩。什么金银宝货,王宵猎还不在意呢。有了武器,有了人,就有了武力。乱世之中,武力在手,什么抢不来?
说到这里,主人家叹了口气:“我家三儿,以前就在官府当差,与现在的知州熟识。现在得了知州的提携,也有官在身。可惜现在邓州商旅不通,市面萧条,却没多少在手。”
依宋朝制度,中上等户要服差役。这主人在城中繁华之地有一家客栈,有人在官府当差是必然。不过能与知州搭上关系,就是自己福气。不过看主人样子,当着这官,并没有捞到多少钱。
张均道:“乱世之中,留得性命就是福大。等金兵退了,一切自然都有。”
主人家听了摇头:“金兵如何能退?去年金军来袭,我看得分明,他们极是凶悍。小老儿活了五十多年,何曾见过那样凶悍的军队?我大宋的军队,万万比不过的!”
说完,看着远方,好似回忆当日情景。
张均却不发为然。都说金军强劲,自己却没有见过。王宵猎一军,连胜金军两次,自己可是见得多了。邓州靠南,以前就没有宋朝的强军驻这里。这老儿目光太短浅。
过了好一会,主人才道:“当日金军到了邓州,只向城头放了几箭,官军便就四散而去。金军几乎未死一人,便就占了这偌大的邓州城。如此厉害,如何抵挡!”
张均道:“那是城中没有合格将领,不敢迎战。若是紧闭城门,不信金军能攻下来。邓州城里又有人,又有军械,金军难道飞进去?”
主人听了,上上下下打量张均。摇了摇头:“你当过兵么?知道如何打仗吗?城里的官兵都知道打不过金兵,早早逃了,你一个百姓又知道什么!”
张均浑不在意,笑眯眯地看着主人。
攻破太原,特别是破了开封府之后,金军南下几乎没有遇到阻碍。在河东和河北,还有一些城池金军攻不下来。过了黄河之后,金军兵锋所指,几乎无人可挡。很多时候到了城前,向城上射一两箭,宋军就乖乖打开城门投降。真正望风披靡。
在很多宋朝百姓眼里,金军就如同恶魔一般,不可阻挡。听说金军来了,快快逃走就是,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念头。此时正是金军最强的时候,未遭败绩。
金军真这么厉害?未必见得。但风头正盛,对战斗力确实有很大加成。理性分析,宋军的人力物力都不弱于金军,只要真地有勇气与金军作战,金军不可能有这么大战果。但战争往往不是理性的。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很多时候与分析相差甚远。
从一触即溃,到后面慢慢开始敢与金军对抗,再到后面势均力敌,宋朝的改变是一步一步来的。历史上,先是和尚原,再是黄天荡,这两场大胜挫了金军锐气,给了宋军信心。有更多的将领,愿意站出来与金军死战。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双方局面。
第105章困惑
王宵猎坐在位子上,微闭双目。案上放着这几天吏人整理的文书,堆积如山。
文书包括以前的州县条例,实际实行的制度,各城、镇、渡口等等的揽子等等。还有仔细整理出来的包括各种苛捐杂税的税额,实际收的数额,各地城廓和乡下百姓的实际负担。除此之外,汝州到底有多少主户,多少客户,有多少形势户,五等户各有多少。不同的户等实际负担多少。
地方不大,这些内容却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整理清楚,实实在在是个大工程。更复杂的事情还在后面。苛捐杂税肯定要减少,许多名目要取消。但到底要减多少税,减哪项,数额怎么减,都要仔细地斟酌。各种名目的吏人、公人、差役,以及形形色色的揽头、监当官、专知官,还有那些斗子、称子、拣子和库子等等,哪些当省,哪些不能省,都要考虑。
必须明白,官府管理地方,一定是需要人手的。这些人手,要由地方百姓来养,也不容质疑。王宵猎要做的,是把人手降到最低,百姓负担尽量减少。同时,还要打击地方豪强。百姓收入增加的同时,官府的收入也增加。这些事情,千头万绪。
一直困扰王宵猎的,其实是一个理论问题。
前世学来的,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再之后呢?之后就不知道了。
坦白讲,这种把人类社会分阶段的办法,是根据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历史分析的。世界上的其他地区,都很难被套进去。是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强,还是西欧强,仅因为西欧被分类为资本主义,是很难说清楚的。社会阶段更高,就比低阶段的强?一败再败的宋,和刚刚走出原始社会没有多久的金,显然都不同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能如此简单。
中国的事情,还是要看中国的历史与事实。新中国的建立过程,教给王宵猎的,不是那几个社会阶段,而是几个重要的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换一种说法,就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同样,新中国也是人民当家作主。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站在人民一边,也就站在了胜利一边。只不过中国大部分的时期,人民主动或者被动缺席了而已。当人民站起来,团结成一体,也就真正左右了历史。
这个理论在中国文化中并不稀奇。从孟子就讲,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重视人民,发掘人民的力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
这个思想非常重要。欧洲的文艺革命,思想启蒙,同样也是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开始的。不管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还是议会、选票政治,都是一步一步,认识到普通人是政权的主人。
如果说在此之前,人类的政治权力从理论上来说是一个链条,人民登上政治舞台后,政治链条开始慢慢闭合成一个圆环。
政治链条,欧洲有君权神授,中国有受命于天。皇帝君主从天命或者是神那里得到统治权,而后有任命的官员,或者是分封的领主,统治整个国家。从神授或者天命到最底层的百姓,是一层一层传递下来的,如同一条链条。天子或者帝王,以及各级官员和封建领主,处于这条统治链条的各个位置。最上面的天或者神,与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交集。
这样开放的政治链条,决定了政治制度。不管怎么包装,用什么理论解释这种政治制度,都改变不了这种层层压制、层层分封的制度。只是在不同的制度中,天命或者神的地位不同,帝王、官员和领主们面对天命或者神的地位不同。最底层的百姓,基本没有政治权力。
当最底层的百姓,一步一步被融入政治中,天命或者神慢慢被移出政治。而由人民,来代替了原来天命或者神的地位。西方的议会和选票政治,从理论上,就是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同样的,后来的苏联和中国,采用了代表大会制度,也是用人民来代替了原来的天命或者神。
从开放的政治链条,变为闭合的政治圆环,是近现代政治体制跟以前的政治体制最大的不同。致于实行什么具体的制度,其实没那么重要。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分歧,更多的是... -->>
主人道:“可不是如此!金兵生在苦寒之地,哪有见过我们宋人的好物?占了邓州,把周围的绸绢之类都抢了。再者说,现在正逢乱世,绸绢存起来可比金银。”
张均点头。叹了口气。
此时的绸绢不止是制作衣服的原料,还可当金银。与金银一样,绸绢被称为轻货。长途贩运的商人经常带着,作为自己的本金。
邓州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有大片平原,勉强算得上鱼米之乡。加上南边的襄阳,绸绢很多。不过张均只是拿此事做个借口,虽然买不到,也不发愁。
主人道:“其实邓州也不是没有绸绢,不过平常买不到。”
“为何?”张均抬起头来,随口问了一句。
主人道:“现在的绸绢都在官府,市面哪里见得到?知州是个伶俐人,知道乱世之中,绸绢是值钱东西,大多都收入了官库。市面上纵然是有,很快也被官府收走。”
张均点了点头:“也有道理。”
绸绢是用来做衣服的,但这衣服不是平常人穿的。此时的百姓穿的是布,所谓布衣,就是指寻常的百姓。当然,不是棉布,而是麻布。
现在非常时期,与金银一样,绸绢也被官府和富贵人家收起来。
主人道:“不过,若客官要买官府绸绢,也有办法。”
张均笑道:“官府的生意最难做。有什么办法?”
主人道:“就看你的本钱是什么子。若是用铜钱只怕不行。但若是金银,就不一样了。”
张均想了想,便就明白主人的意思。储存绸绢,怎么也比不过金银。自己若是拿着金银,纵然是官府,也会把绸绢卖给自己。
见主人看着自己,张均摇了摇头:“知道我有大笔金银,官府何必卖绸绢给我?他们有兵,直接抢了我的不就好?没本钱买卖,才是真的好买卖。”
主人家听了就笑:“客官说的什么话!知州是个本分人,不会做这种事的。”
张均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买绸绢只是自己的借口,没有必要多说。
见主人没走。张均心中一动,问道:“听说金兵攻破邓州,劫掠并不严重。自靖康时候起,朝廷就议论迁都来此,聚集物资不少。现在的邓州官库里,应该堆积如山吧?”
主人家摇头:“劫掠虽然不重,值钱的东西还是被抢走了。官库里剩下的,多是刀枪弓弩,值钱的一概没有。一州之地能养多少兵马?对知州没多少用处。”
张均听了暗暗点头。王宵猎最在意的,就是存在邓州的刀枪弓弩。什么金银宝货,王宵猎还不在意呢。有了武器,有了人,就有了武力。乱世之中,武力在手,什么抢不来?
说到这里,主人家叹了口气:“我家三儿,以前就在官府当差,与现在的知州熟识。现在得了知州的提携,也有官在身。可惜现在邓州商旅不通,市面萧条,却没多少在手。”
依宋朝制度,中上等户要服差役。这主人在城中繁华之地有一家客栈,有人在官府当差是必然。不过能与知州搭上关系,就是自己福气。不过看主人样子,当着这官,并没有捞到多少钱。
张均道:“乱世之中,留得性命就是福大。等金兵退了,一切自然都有。”
主人家听了摇头:“金兵如何能退?去年金军来袭,我看得分明,他们极是凶悍。小老儿活了五十多年,何曾见过那样凶悍的军队?我大宋的军队,万万比不过的!”
说完,看着远方,好似回忆当日情景。
张均却不发为然。都说金军强劲,自己却没有见过。王宵猎一军,连胜金军两次,自己可是见得多了。邓州靠南,以前就没有宋朝的强军驻这里。这老儿目光太短浅。
过了好一会,主人才道:“当日金军到了邓州,只向城头放了几箭,官军便就四散而去。金军几乎未死一人,便就占了这偌大的邓州城。如此厉害,如何抵挡!”
张均道:“那是城中没有合格将领,不敢迎战。若是紧闭城门,不信金军能攻下来。邓州城里又有人,又有军械,金军难道飞进去?”
主人听了,上上下下打量张均。摇了摇头:“你当过兵么?知道如何打仗吗?城里的官兵都知道打不过金兵,早早逃了,你一个百姓又知道什么!”
张均浑不在意,笑眯眯地看着主人。
攻破太原,特别是破了开封府之后,金军南下几乎没有遇到阻碍。在河东和河北,还有一些城池金军攻不下来。过了黄河之后,金军兵锋所指,几乎无人可挡。很多时候到了城前,向城上射一两箭,宋军就乖乖打开城门投降。真正望风披靡。
在很多宋朝百姓眼里,金军就如同恶魔一般,不可阻挡。听说金军来了,快快逃走就是,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念头。此时正是金军最强的时候,未遭败绩。
金军真这么厉害?未必见得。但风头正盛,对战斗力确实有很大加成。理性分析,宋军的人力物力都不弱于金军,只要真地有勇气与金军作战,金军不可能有这么大战果。但战争往往不是理性的。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很多时候与分析相差甚远。
从一触即溃,到后面慢慢开始敢与金军对抗,再到后面势均力敌,宋朝的改变是一步一步来的。历史上,先是和尚原,再是黄天荡,这两场大胜挫了金军锐气,给了宋军信心。有更多的将领,愿意站出来与金军死战。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双方局面。
第105章困惑
王宵猎坐在位子上,微闭双目。案上放着这几天吏人整理的文书,堆积如山。
文书包括以前的州县条例,实际实行的制度,各城、镇、渡口等等的揽子等等。还有仔细整理出来的包括各种苛捐杂税的税额,实际收的数额,各地城廓和乡下百姓的实际负担。除此之外,汝州到底有多少主户,多少客户,有多少形势户,五等户各有多少。不同的户等实际负担多少。
地方不大,这些内容却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整理清楚,实实在在是个大工程。更复杂的事情还在后面。苛捐杂税肯定要减少,许多名目要取消。但到底要减多少税,减哪项,数额怎么减,都要仔细地斟酌。各种名目的吏人、公人、差役,以及形形色色的揽头、监当官、专知官,还有那些斗子、称子、拣子和库子等等,哪些当省,哪些不能省,都要考虑。
必须明白,官府管理地方,一定是需要人手的。这些人手,要由地方百姓来养,也不容质疑。王宵猎要做的,是把人手降到最低,百姓负担尽量减少。同时,还要打击地方豪强。百姓收入增加的同时,官府的收入也增加。这些事情,千头万绪。
一直困扰王宵猎的,其实是一个理论问题。
前世学来的,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再之后呢?之后就不知道了。
坦白讲,这种把人类社会分阶段的办法,是根据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历史分析的。世界上的其他地区,都很难被套进去。是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强,还是西欧强,仅因为西欧被分类为资本主义,是很难说清楚的。社会阶段更高,就比低阶段的强?一败再败的宋,和刚刚走出原始社会没有多久的金,显然都不同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能如此简单。
中国的事情,还是要看中国的历史与事实。新中国的建立过程,教给王宵猎的,不是那几个社会阶段,而是几个重要的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换一种说法,就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同样,新中国也是人民当家作主。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站在人民一边,也就站在了胜利一边。只不过中国大部分的时期,人民主动或者被动缺席了而已。当人民站起来,团结成一体,也就真正左右了历史。
这个理论在中国文化中并不稀奇。从孟子就讲,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重视人民,发掘人民的力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
这个思想非常重要。欧洲的文艺革命,思想启蒙,同样也是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开始的。不管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还是议会、选票政治,都是一步一步,认识到普通人是政权的主人。
如果说在此之前,人类的政治权力从理论上来说是一个链条,人民登上政治舞台后,政治链条开始慢慢闭合成一个圆环。
政治链条,欧洲有君权神授,中国有受命于天。皇帝君主从天命或者是神那里得到统治权,而后有任命的官员,或者是分封的领主,统治整个国家。从神授或者天命到最底层的百姓,是一层一层传递下来的,如同一条链条。天子或者帝王,以及各级官员和封建领主,处于这条统治链条的各个位置。最上面的天或者神,与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交集。
这样开放的政治链条,决定了政治制度。不管怎么包装,用什么理论解释这种政治制度,都改变不了这种层层压制、层层分封的制度。只是在不同的制度中,天命或者神的地位不同,帝王、官员和领主们面对天命或者神的地位不同。最底层的百姓,基本没有政治权力。
当最底层的百姓,一步一步被融入政治中,天命或者神慢慢被移出政治。而由人民,来代替了原来天命或者神的地位。西方的议会和选票政治,从理论上,就是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同样的,后来的苏联和中国,采用了代表大会制度,也是用人民来代替了原来的天命或者神。
从开放的政治链条,变为闭合的政治圆环,是近现代政治体制跟以前的政治体制最大的不同。致于实行什么具体的制度,其实没那么重要。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分歧,更多的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