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起树林也是个不容易的,自从小三儿上了学,他打猎回来也跟着认了不少字,还跟着周鑫学了算数,跟着周磊做农活。娘弱弟幼,这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仿佛在被父亲放弃的那一天就突然长大了。他竭尽全力汲取接触到的所有能立身的技能,试图把整个家都扛在自己肩上。
周琳一是想帮他,二也是他有能力有上进心,特意请了他来铺子里做个掌柜,每个月给他五十文底薪,卖出了东西还有抽成可拿。毕竟福生做雕刻做木工都需要时间和空间,不可能耗在铺子里。让树林来做这个掌柜,不但解放了福生,也能给姑姑家添个进项。小三儿以后上学的花费只会越来越多,树林过两年也得成家,杂货铺的那点分红现在还够用,以后就不好说了。
更何况,她听说家里的杂货铺生意并不太好,毕竟卖的东西没有什么特色,还有几家同行,又不能坏了规矩私自降价,优惠打折这些更不能天天搞。石头哥都说早知道还不如不来镇上呢,倒是周鑫不肯放弃,正在跟周琳商量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她这段时间也忙着,这下铺子也开起来了,得帮忙想想辙了。
一直忙到下午,从附近村子过来赶集的人不依不舍地回了家,铺子里顿时宽松起来。不过还是有不少住在镇上的居民,看人少了,就进来慢悠悠地晃荡起来。因为客人不多了,周琳就留了树林一个人看店,“树林,晚上别太晚关门,关了店别忘了吃点饭,累了一天了,晚上不吃点东西可扛不住。金子那边的杂货铺你也知道怎么走,回头跟他一起回去。”
周鑫最近在镇上自己租了一间房子,他一个人住,现在树林来了刚好跟他搭伙,表兄弟两个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等蒋铁林和蒋大回到家,陈氏迫不及待地问起来今天开张的情况怎样,还顺利吗?东西好不好卖?虽然她不知道儿子在铺子上具体投了多少银子,但是想也知道不是少数。这一天她心里都不踏实,就担心万一没什么人来买东西,把铺子砸手里了就坏事了。
蒋铁林向来是个笨口笨舌的,只能简单说几句“好得很”“买的人可多了”之类的话。蒋大赶紧上来描补,绘声绘色地跟陈氏描述了今天开张的盛况,简直要说出花来了。陈氏高兴之余还纳闷,这老二家铺子开张,怎么老大高兴得跟他自己的铺子一样?
可不是,经过了一个白天的心理建设,蒋大完全把“福记木坊”当成了自己的铺子。瞧这名字,“福”记,回头等过到自己名下,连招牌都不用换,自己名字里可也有一个“福”字呢。真是感谢老祖宗制定的家谱,自己这可不是有福得很吗?
等到陈氏回去之后,蒋大和吴春华两口子嘀嘀咕咕,有说有笑,得意得跟偷了油的耗子一样。此时臆想过度的两个人,在后来知道周琳怀孕后,登时就傻了眼。
这边福生一回了家,就又一头扎进工作室了。今天一天就下去不少存货,再不赶工,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没得卖了。周琳建议他多做点精品出来,哪怕卖得慢一点,但是赚得也多。这卖东西,越走高端路线,越是轻松又赚钱,要是只出大路货,哪怕薄利多销,但福生也就一个人,长此以往,活人也能累死,她可舍不得。
不过精品更需要时间细细雕琢,好木头成本也高,买一棵香樟树的钱都能买好几棵椿树了。眼下还是多做些价格适中的椿树工艺品吧,也好让铺子多撑一段时间,到时候腾出手来,再做一批好东西。
☆、第41章周鑫南下
虽然树林管理铺子是个生手,但是周琳已经给每样货物都定了价格,明码标价贴了上去。树林只要按价格结算就行,省了不少事儿,这也是他识了字的好处,不然字不识,数不认,周琳再同情他也不会请他来看铺子。
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刚跟着弟弟认字的时候不少人都笑话他,问他是不是要考个秀才去。最后事实证明,他到了镇上管铺子,笑话他的人依然在家里守着那几亩地。
铺子刚开业,周琳放心不下,就隔几天就去镇上看看,看着树林越做越顺手,就开始撒手不管了,只在月底和福生过来盘帐兼上新货。
自家的木坊是上了正轨,娘家的杂货铺却成了周琳的心病,她还没想到怎样改革才能把半死不活的杂货铺重新焕发生机。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周鑫做了一个让她震惊又意外的决定。
“二姐,我跟师兄决定跟着商队到南方贩货。去的时候带些咱们本地的货物,一路卖出去,回来的时候再带着南货回来,家里的铺子以后就改成南货铺子了。”南货在本地一向吃香,供不应求,过年的时候谁家走亲戚时带上两样南货,倍儿有面子。因此师兄一说要去南方,他就要求加入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现代,交通发达,坐个车天南海北的跑一遍也要不了多少时间。现在就算赶着牛车,去一趟南方也得十几天,要是路上再买卖货物,怕是一个月都打不了一个来回。这也是南货在北方吃香的原因,交通不便,物产交流就受限。
“虽然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兵祸,但是路上也是有山匪的,万一发生点什么意外,你让伯娘怎么受得了?对了,你是不是还没跟伯娘说?”周琳这才感觉不对,要是说了,家里早闹翻天了,她肯定也会知道的。
果然,周鑫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怕我娘不同意吗?我倒想留个信到时候直接走,她就是拦也拦不住了。可惜本钱得找她拿,用家里的牛车也得说一声,没办法,只能好好跟她商量了。”
“所以你来是让我帮你说好话的?”看到周鑫点点头,她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你再拿我当亲姐姐看,我也只是伯娘的侄女,我去劝她不太合适。还是得你想办法说服她,不管怎么都是亲母子,你好好说能跟她说通的。”
这种事可不好好掺合,她要是拍着胸脯保证这是个好事,万一金子到时候有点差错,她可要被大伯一家埋怨死了。再说,她也确实担心金子,放到现代一个还没成年的半大孩子,要跑到千里之外做买卖,很难让人放心。
周鑫却不以为然,他现在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想挣钱哪有不冒险的,再说了商队的人多了,路也是走熟了的,该打通的关节也都打通了,哪有那么多意外。”
“既然你这么有本事,就自己跟伯娘说去吧!”周琳又气又笑,说着就要撵他出去。
“姐夫,你就看着我这小舅子来一趟,水都没喝一口就被赶出去了?”周鑫扒着门框冲西屋喊着。
正忙着的福生抬头看了看这姐弟俩跟小孩子一样玩闹,笑了笑没有说话。就算玩闹,他也不会拆媳妇的台呢。小舅子怎么了,有媳妇他才是小舅子,没媳妇谁认识他是谁。
周鑫看这两口子一个鼻孔出气,只能耍赖了,跟个小孩子一样坐在地上不肯起来。看他为了留下来,这种贱招都使出来了,周琳只有投降了。周琳也就说说,没看一到中午,她就捉了一只嫩公鸡,和着晒干的山蘑菇,炖了满满一大盆小鸡炖蘑菇。
炖好后,周琳没有先吃,而是挑了好肉捡了一大碗给公婆端去了。从分家开始,但凡做了好吃的,她都隔三差五给那边送点,不然,照婆婆那俭省的性子,一年能吃上三五回肉就不错了。不过,为了不被婆婆说手松,她也不是每次都送就是了。
天气越来越冷,难得今天阳光正好,村里很多人都揣着手蹲在墙根晒太阳,看到周琳端着一大碗肉出来,纷纷开口跟她打招呼,“福生家的又改善生活了?”“又给你婆婆送肉吃了?”
周琳边走边回,“我娘家弟弟来了,炖了只鸡……”虽然她也挺烦这些人问东问西的,但更不想偷偷摸摸送过去,做好事就要让人知道,她可不想被人说公婆连饭都吃不饱,做儿子儿媳妇的却天天在家吃肉。真要那样,族里就该有人找自己“谈话”了。
“铁林两口子就是有福气啊,儿媳妇腰粗又孝顺,吃个肉还惦记着他们两口子……”一个婆子羡慕地说,她儿媳妇吃点好东西都要背了她去,自己做了好的,她跑得倒快。
“那前两年也不见你去提亲?”有人笑她。
“我只看她身板廉薄,娇娇弱弱,谁知道周家这么疼闺女呢?要不然,就是供着她也值了。”这婆子悔不当初,她也是考虑过周家这丫头的,一念之差,好儿媳就错过了。
周琳并没有听到身后的议论,径直去了老宅,“娘,做饭了吗?我弟弟今儿个过来,我炖了点肉,给您和爹端了一碗。”她一进院子就看到陈氏在院里打浆子,看样子是要纳鞋底做鞋子了。
陈氏放下手里的东西,站起来说,并不接周琳的碗,“你们自己吃就成了,别回回都跟我们送。”她回回都这样说,周琳回回也拒绝了,她把碗往堂屋桌上一放,跟陈氏说,“我们还没吃饭呢,就先回去了。回头您吃了让福亮把碗给我端回来就行。”
陈氏看儿媳妇放下碗就跑了,生怕自己再给她端回去,不由得笑了。唉,这个儿媳妇又懂事又孝顺,就是不太会过日子,一个月里都要吃上两三回肉,就像这一碗肉,要是换成粮食,够吃几天了。她不知道的是,她这个儿媳妇一个月可不是只吃两三回肉,平时周琳炒个肉丝肉片什么的,还没给她送呢。
吃过中午饭,周琳和福生就跟着周鑫一起回了周家村,周鑫要去南方贩货,这可是个大事,伯娘肯定得闹起来。要是闹大了,说得也得上前拦一下。
果然,等周鑫回家一说,李氏就炸了,拎着一个笤帚疙瘩上去就一通打,周鑫边跑边喊,“娘,有话好好说,咱别动不动就上手啊!”追了几圈,李氏气喘吁吁地放下笤帚,开始哭起来了,“从小你就不省心,刚生下来就磨人,白天不醒,晚上不睡,等大了一点,就成天跟村里的小子打架,天天有人带着孩子找上门……现在一声不吭,你就要跑到几千里外……”
周鑫听她娘都快把自己小时候尿床的事情都说出来了,姐夫和姐姐都在憋笑,只感觉一阵头大,“我的亲娘唉,哪有几千里,统共也不过一千多里,一个半月就回来了。我师傅的儿子这回也去。您想想,要是没把握,他会舍得自己唯一的儿子跟着去吗?”
听到刘师傅的儿子也去,李氏这才冷静了下来,不过儿行千里母担忧,她有点拿不定注意,只能问自家男人。周德全从一开始就在考虑,作为男人,他是理解自己儿子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也跟李氏一样忧心。
周鑫看爹娘的态度有些软化,就加了一把火,“爹、娘,我眼看也得订亲了,现在就守着家里不景气的铺子,有了喜欢的人,也没脸上门提亲啊。”
李氏一听自己儿子居然自己看上了一个姑娘,赶紧追问,生怕是镇上什么不三不四的女人,趁他年幼勾坏了他。周鑫赶紧解释,他看上的是他师傅的小女儿,闺名叫刘婉婉,还闺名还是他偷听人家兄妹俩说话知道的。刘婉婉从小就被师傅当作男孩子教养,性子活泼,开朗大方,经常穿了男装跟他们一起上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男孩子。
周鑫觉得这姑娘太对他的胃口了,试探了下,姑娘对他应该也不讨厌。不过,两个人明显门户不对,他想等自己做出点能拿出手的事来,再去求娶,不然凭什么让师傅同意把女儿嫁给一个乡下的小子。
乡下的人对能当先生的人总是怀有莫大的敬意,李氏一听就很满意,就是有点担心,“就你这样的,刘师傅能看得上吗?”
“你是我亲娘吗?这么埋汰自己儿子,我是捡来的吧!”周鑫夸张地哀嚎一声,随后正经起来,认真地跟爹娘说,“所以我才想拼一拼,做出一番事业,也能好让师傅放心把婉婉交给我。”
关系到儿子的终身大事,李氏终于艰难地点头同意了。看堂弟一个人就搞定了伯父伯母,周琳和福生就没再说别的,只说周鑫出门要备的东西。
穷家富路,既然要出远门,周琳就提醒伯娘多给周鑫备点银钱,“出门在外,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好办。但是钱最好别放在一起,除了铜钱,最好再换点碎银子,缝到衣服里,可以应急,也不用担心被人摸了去。”
眼看离出行没有几天了,李氏又忙着赶了两套衣服出来,路上洗衣服不方便,多备几套换着穿。怕风餐露宿的,儿子吃不好睡不好,又做了一堆干粮给他带上。周琳的娘赵氏也帮着一起做,就连周琳也做了一小袋子肉干给他带上,吃饭不方便的时候,嚼几根补充体力。
... -->>
说起树林也是个不容易的,自从小三儿上了学,他打猎回来也跟着认了不少字,还跟着周鑫学了算数,跟着周磊做农活。娘弱弟幼,这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仿佛在被父亲放弃的那一天就突然长大了。他竭尽全力汲取接触到的所有能立身的技能,试图把整个家都扛在自己肩上。
周琳一是想帮他,二也是他有能力有上进心,特意请了他来铺子里做个掌柜,每个月给他五十文底薪,卖出了东西还有抽成可拿。毕竟福生做雕刻做木工都需要时间和空间,不可能耗在铺子里。让树林来做这个掌柜,不但解放了福生,也能给姑姑家添个进项。小三儿以后上学的花费只会越来越多,树林过两年也得成家,杂货铺的那点分红现在还够用,以后就不好说了。
更何况,她听说家里的杂货铺生意并不太好,毕竟卖的东西没有什么特色,还有几家同行,又不能坏了规矩私自降价,优惠打折这些更不能天天搞。石头哥都说早知道还不如不来镇上呢,倒是周鑫不肯放弃,正在跟周琳商量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她这段时间也忙着,这下铺子也开起来了,得帮忙想想辙了。
一直忙到下午,从附近村子过来赶集的人不依不舍地回了家,铺子里顿时宽松起来。不过还是有不少住在镇上的居民,看人少了,就进来慢悠悠地晃荡起来。因为客人不多了,周琳就留了树林一个人看店,“树林,晚上别太晚关门,关了店别忘了吃点饭,累了一天了,晚上不吃点东西可扛不住。金子那边的杂货铺你也知道怎么走,回头跟他一起回去。”
周鑫最近在镇上自己租了一间房子,他一个人住,现在树林来了刚好跟他搭伙,表兄弟两个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等蒋铁林和蒋大回到家,陈氏迫不及待地问起来今天开张的情况怎样,还顺利吗?东西好不好卖?虽然她不知道儿子在铺子上具体投了多少银子,但是想也知道不是少数。这一天她心里都不踏实,就担心万一没什么人来买东西,把铺子砸手里了就坏事了。
蒋铁林向来是个笨口笨舌的,只能简单说几句“好得很”“买的人可多了”之类的话。蒋大赶紧上来描补,绘声绘色地跟陈氏描述了今天开张的盛况,简直要说出花来了。陈氏高兴之余还纳闷,这老二家铺子开张,怎么老大高兴得跟他自己的铺子一样?
可不是,经过了一个白天的心理建设,蒋大完全把“福记木坊”当成了自己的铺子。瞧这名字,“福”记,回头等过到自己名下,连招牌都不用换,自己名字里可也有一个“福”字呢。真是感谢老祖宗制定的家谱,自己这可不是有福得很吗?
等到陈氏回去之后,蒋大和吴春华两口子嘀嘀咕咕,有说有笑,得意得跟偷了油的耗子一样。此时臆想过度的两个人,在后来知道周琳怀孕后,登时就傻了眼。
这边福生一回了家,就又一头扎进工作室了。今天一天就下去不少存货,再不赶工,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没得卖了。周琳建议他多做点精品出来,哪怕卖得慢一点,但是赚得也多。这卖东西,越走高端路线,越是轻松又赚钱,要是只出大路货,哪怕薄利多销,但福生也就一个人,长此以往,活人也能累死,她可舍不得。
不过精品更需要时间细细雕琢,好木头成本也高,买一棵香樟树的钱都能买好几棵椿树了。眼下还是多做些价格适中的椿树工艺品吧,也好让铺子多撑一段时间,到时候腾出手来,再做一批好东西。
☆、第41章周鑫南下
虽然树林管理铺子是个生手,但是周琳已经给每样货物都定了价格,明码标价贴了上去。树林只要按价格结算就行,省了不少事儿,这也是他识了字的好处,不然字不识,数不认,周琳再同情他也不会请他来看铺子。
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刚跟着弟弟认字的时候不少人都笑话他,问他是不是要考个秀才去。最后事实证明,他到了镇上管铺子,笑话他的人依然在家里守着那几亩地。
铺子刚开业,周琳放心不下,就隔几天就去镇上看看,看着树林越做越顺手,就开始撒手不管了,只在月底和福生过来盘帐兼上新货。
自家的木坊是上了正轨,娘家的杂货铺却成了周琳的心病,她还没想到怎样改革才能把半死不活的杂货铺重新焕发生机。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周鑫做了一个让她震惊又意外的决定。
“二姐,我跟师兄决定跟着商队到南方贩货。去的时候带些咱们本地的货物,一路卖出去,回来的时候再带着南货回来,家里的铺子以后就改成南货铺子了。”南货在本地一向吃香,供不应求,过年的时候谁家走亲戚时带上两样南货,倍儿有面子。因此师兄一说要去南方,他就要求加入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现代,交通发达,坐个车天南海北的跑一遍也要不了多少时间。现在就算赶着牛车,去一趟南方也得十几天,要是路上再买卖货物,怕是一个月都打不了一个来回。这也是南货在北方吃香的原因,交通不便,物产交流就受限。
“虽然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兵祸,但是路上也是有山匪的,万一发生点什么意外,你让伯娘怎么受得了?对了,你是不是还没跟伯娘说?”周琳这才感觉不对,要是说了,家里早闹翻天了,她肯定也会知道的。
果然,周鑫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怕我娘不同意吗?我倒想留个信到时候直接走,她就是拦也拦不住了。可惜本钱得找她拿,用家里的牛车也得说一声,没办法,只能好好跟她商量了。”
“所以你来是让我帮你说好话的?”看到周鑫点点头,她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你再拿我当亲姐姐看,我也只是伯娘的侄女,我去劝她不太合适。还是得你想办法说服她,不管怎么都是亲母子,你好好说能跟她说通的。”
这种事可不好好掺合,她要是拍着胸脯保证这是个好事,万一金子到时候有点差错,她可要被大伯一家埋怨死了。再说,她也确实担心金子,放到现代一个还没成年的半大孩子,要跑到千里之外做买卖,很难让人放心。
周鑫却不以为然,他现在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想挣钱哪有不冒险的,再说了商队的人多了,路也是走熟了的,该打通的关节也都打通了,哪有那么多意外。”
“既然你这么有本事,就自己跟伯娘说去吧!”周琳又气又笑,说着就要撵他出去。
“姐夫,你就看着我这小舅子来一趟,水都没喝一口就被赶出去了?”周鑫扒着门框冲西屋喊着。
正忙着的福生抬头看了看这姐弟俩跟小孩子一样玩闹,笑了笑没有说话。就算玩闹,他也不会拆媳妇的台呢。小舅子怎么了,有媳妇他才是小舅子,没媳妇谁认识他是谁。
周鑫看这两口子一个鼻孔出气,只能耍赖了,跟个小孩子一样坐在地上不肯起来。看他为了留下来,这种贱招都使出来了,周琳只有投降了。周琳也就说说,没看一到中午,她就捉了一只嫩公鸡,和着晒干的山蘑菇,炖了满满一大盆小鸡炖蘑菇。
炖好后,周琳没有先吃,而是挑了好肉捡了一大碗给公婆端去了。从分家开始,但凡做了好吃的,她都隔三差五给那边送点,不然,照婆婆那俭省的性子,一年能吃上三五回肉就不错了。不过,为了不被婆婆说手松,她也不是每次都送就是了。
天气越来越冷,难得今天阳光正好,村里很多人都揣着手蹲在墙根晒太阳,看到周琳端着一大碗肉出来,纷纷开口跟她打招呼,“福生家的又改善生活了?”“又给你婆婆送肉吃了?”
周琳边走边回,“我娘家弟弟来了,炖了只鸡……”虽然她也挺烦这些人问东问西的,但更不想偷偷摸摸送过去,做好事就要让人知道,她可不想被人说公婆连饭都吃不饱,做儿子儿媳妇的却天天在家吃肉。真要那样,族里就该有人找自己“谈话”了。
“铁林两口子就是有福气啊,儿媳妇腰粗又孝顺,吃个肉还惦记着他们两口子……”一个婆子羡慕地说,她儿媳妇吃点好东西都要背了她去,自己做了好的,她跑得倒快。
“那前两年也不见你去提亲?”有人笑她。
“我只看她身板廉薄,娇娇弱弱,谁知道周家这么疼闺女呢?要不然,就是供着她也值了。”这婆子悔不当初,她也是考虑过周家这丫头的,一念之差,好儿媳就错过了。
周琳并没有听到身后的议论,径直去了老宅,“娘,做饭了吗?我弟弟今儿个过来,我炖了点肉,给您和爹端了一碗。”她一进院子就看到陈氏在院里打浆子,看样子是要纳鞋底做鞋子了。
陈氏放下手里的东西,站起来说,并不接周琳的碗,“你们自己吃就成了,别回回都跟我们送。”她回回都这样说,周琳回回也拒绝了,她把碗往堂屋桌上一放,跟陈氏说,“我们还没吃饭呢,就先回去了。回头您吃了让福亮把碗给我端回来就行。”
陈氏看儿媳妇放下碗就跑了,生怕自己再给她端回去,不由得笑了。唉,这个儿媳妇又懂事又孝顺,就是不太会过日子,一个月里都要吃上两三回肉,就像这一碗肉,要是换成粮食,够吃几天了。她不知道的是,她这个儿媳妇一个月可不是只吃两三回肉,平时周琳炒个肉丝肉片什么的,还没给她送呢。
吃过中午饭,周琳和福生就跟着周鑫一起回了周家村,周鑫要去南方贩货,这可是个大事,伯娘肯定得闹起来。要是闹大了,说得也得上前拦一下。
果然,等周鑫回家一说,李氏就炸了,拎着一个笤帚疙瘩上去就一通打,周鑫边跑边喊,“娘,有话好好说,咱别动不动就上手啊!”追了几圈,李氏气喘吁吁地放下笤帚,开始哭起来了,“从小你就不省心,刚生下来就磨人,白天不醒,晚上不睡,等大了一点,就成天跟村里的小子打架,天天有人带着孩子找上门……现在一声不吭,你就要跑到几千里外……”
周鑫听她娘都快把自己小时候尿床的事情都说出来了,姐夫和姐姐都在憋笑,只感觉一阵头大,“我的亲娘唉,哪有几千里,统共也不过一千多里,一个半月就回来了。我师傅的儿子这回也去。您想想,要是没把握,他会舍得自己唯一的儿子跟着去吗?”
听到刘师傅的儿子也去,李氏这才冷静了下来,不过儿行千里母担忧,她有点拿不定注意,只能问自家男人。周德全从一开始就在考虑,作为男人,他是理解自己儿子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也跟李氏一样忧心。
周鑫看爹娘的态度有些软化,就加了一把火,“爹、娘,我眼看也得订亲了,现在就守着家里不景气的铺子,有了喜欢的人,也没脸上门提亲啊。”
李氏一听自己儿子居然自己看上了一个姑娘,赶紧追问,生怕是镇上什么不三不四的女人,趁他年幼勾坏了他。周鑫赶紧解释,他看上的是他师傅的小女儿,闺名叫刘婉婉,还闺名还是他偷听人家兄妹俩说话知道的。刘婉婉从小就被师傅当作男孩子教养,性子活泼,开朗大方,经常穿了男装跟他们一起上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男孩子。
周鑫觉得这姑娘太对他的胃口了,试探了下,姑娘对他应该也不讨厌。不过,两个人明显门户不对,他想等自己做出点能拿出手的事来,再去求娶,不然凭什么让师傅同意把女儿嫁给一个乡下的小子。
乡下的人对能当先生的人总是怀有莫大的敬意,李氏一听就很满意,就是有点担心,“就你这样的,刘师傅能看得上吗?”
“你是我亲娘吗?这么埋汰自己儿子,我是捡来的吧!”周鑫夸张地哀嚎一声,随后正经起来,认真地跟爹娘说,“所以我才想拼一拼,做出一番事业,也能好让师傅放心把婉婉交给我。”
关系到儿子的终身大事,李氏终于艰难地点头同意了。看堂弟一个人就搞定了伯父伯母,周琳和福生就没再说别的,只说周鑫出门要备的东西。
穷家富路,既然要出远门,周琳就提醒伯娘多给周鑫备点银钱,“出门在外,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好办。但是钱最好别放在一起,除了铜钱,最好再换点碎银子,缝到衣服里,可以应急,也不用担心被人摸了去。”
眼看离出行没有几天了,李氏又忙着赶了两套衣服出来,路上洗衣服不方便,多备几套换着穿。怕风餐露宿的,儿子吃不好睡不好,又做了一堆干粮给他带上。周琳的娘赵氏也帮着一起做,就连周琳也做了一小袋子肉干给他带上,吃饭不方便的时候,嚼几根补充体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