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惺惺相惜 (2/2)
3G中文网 www.3gzw.net,凤凰涅槃不再是传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就先动筷子吧。”
“别急,杨局长,酒还没烫好呢。”张副厅长又动任营岩的想法了,“等酒的功夫,我想问一下你们三位,中国古代和鱼有关的故事,你们谁听说过?”
一听张副厅长这么问,杨洪就知道他又是要考任营岩的学问了,于是连忙挡在前面说:“厅长你见多识广,我们怎么能跟你比呢,你就别难为我们了,好不好?”
“你这个杨局长,你怎么就知道人家回答不上来?人家两个年轻人,说不定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还多呢,”张副厅长堵住了杨洪的嘴后,又转向任营岩和小赵司机,既鼓励又启发地说:“你们俩好好想想,其实你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这样的故事。”
受张副厅长启发,小赵年轻脑子转得快,马上想到一个:“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算得上一个吧?”
“怎么样?杨局长,小赵这不是说出一个了。”张副厅长笑着肯定了小赵的话。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鱼我所欲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任营岩考虑问题自然要比小赵周到一些,这篇文章他以前也背诵过,只是想到张副厅长现在绝不可能有兴趣谈舍生取义的事情,所以他想找一个历史典故,能够确切地表达出张副厅长的意思。这个典故还真让他想到了:“我也想到一个,战国时韩非子有篇文章《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原文是这样的: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任营岩抑扬顿挫的背完这篇文章后,张副厅长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杨洪和小赵却云里雾里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意思,杨洪是局长身份,自然不好说自己没听明白,小赵是年轻人,马上问道:“任厂长,你叽里咕噜念了一大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我来给你们翻译一下,”张副厅长正在兴头上,抢先讲起这个故事:“东周的时候有个叫公孙仪的人,这个公孙仪有个习惯就是特别爱吃鱼,后来他做了鲁国的大官,地位相当于宰相,巴结他的人、想求他办事的人都投其所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却一条也不接受。他门下的人就不理解了,想着不就是一条鱼嘛,何必这么认真呢?就问他说:‘您既然喜欢吃鱼,为什么又不接受别人送你的鱼呢?’公孙仪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这些人送我的鱼;你们想一下,假如我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不按法规办事,不按法规办事就会被罢免相位,关在监狱里;到那个时候,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一定不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只有没鱼吃了。如果我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这样的话,我这爱吃鱼的人,就能够长期吃自己买的鱼了。’韩非子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人们,做人做事不能迷恋于眼前利益,要从长远考虑。”张副厅长用白话讲完这个故事,又问任营岩:“怎么样?小任,我讲的有差错吗?”
其实任营岩心里明白,如果从字面上解释,韩非子最后一句话“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讲的意思是“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让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但是张副厅长的解释,虽然不是原文本意,但是显然比韩非子境界来得更高一些,尤其是现在官场上的人,像张副厅长这样懂得这个道理、又能够用这个道理来律身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所以任营岩很恭敬地回答张副厅长:“你讲的太好了!不但讲得好,做的也到家,我现在更理解你对办事送礼为什么那么反感了!”
张副厅长欣赏任营岩的古文底子,任营岩敬佩张副厅长的高风亮节,二人真可谓是惺惺相惜了。
说话之间,老板娘把烫好的酒端上来了,她斟了三杯,分别放在张副厅长、杨洪和任营岩面前,又把一罐饮料递给了司机小赵。
“张厅长,这酒也烫好了,故事也讲完了,你也该开鱼了,我们赶了一路,也该填填肚皮了。”杨洪看到任营岩过了张副厅长这一关,心里挺高兴,便笑着轻松地说。
“别急,杨局长,我们说完正事再吃饭。”张副厅长再次用话挡住了杨洪。(未完待续。)
你就先动筷子吧。”
“别急,杨局长,酒还没烫好呢。”张副厅长又动任营岩的想法了,“等酒的功夫,我想问一下你们三位,中国古代和鱼有关的故事,你们谁听说过?”
一听张副厅长这么问,杨洪就知道他又是要考任营岩的学问了,于是连忙挡在前面说:“厅长你见多识广,我们怎么能跟你比呢,你就别难为我们了,好不好?”
“你这个杨局长,你怎么就知道人家回答不上来?人家两个年轻人,说不定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还多呢,”张副厅长堵住了杨洪的嘴后,又转向任营岩和小赵司机,既鼓励又启发地说:“你们俩好好想想,其实你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这样的故事。”
受张副厅长启发,小赵年轻脑子转得快,马上想到一个:“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算得上一个吧?”
“怎么样?杨局长,小赵这不是说出一个了。”张副厅长笑着肯定了小赵的话。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鱼我所欲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任营岩考虑问题自然要比小赵周到一些,这篇文章他以前也背诵过,只是想到张副厅长现在绝不可能有兴趣谈舍生取义的事情,所以他想找一个历史典故,能够确切地表达出张副厅长的意思。这个典故还真让他想到了:“我也想到一个,战国时韩非子有篇文章《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原文是这样的: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任营岩抑扬顿挫的背完这篇文章后,张副厅长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杨洪和小赵却云里雾里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意思,杨洪是局长身份,自然不好说自己没听明白,小赵是年轻人,马上问道:“任厂长,你叽里咕噜念了一大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我来给你们翻译一下,”张副厅长正在兴头上,抢先讲起这个故事:“东周的时候有个叫公孙仪的人,这个公孙仪有个习惯就是特别爱吃鱼,后来他做了鲁国的大官,地位相当于宰相,巴结他的人、想求他办事的人都投其所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却一条也不接受。他门下的人就不理解了,想着不就是一条鱼嘛,何必这么认真呢?就问他说:‘您既然喜欢吃鱼,为什么又不接受别人送你的鱼呢?’公孙仪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这些人送我的鱼;你们想一下,假如我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不按法规办事,不按法规办事就会被罢免相位,关在监狱里;到那个时候,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一定不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只有没鱼吃了。如果我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这样的话,我这爱吃鱼的人,就能够长期吃自己买的鱼了。’韩非子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人们,做人做事不能迷恋于眼前利益,要从长远考虑。”张副厅长用白话讲完这个故事,又问任营岩:“怎么样?小任,我讲的有差错吗?”
其实任营岩心里明白,如果从字面上解释,韩非子最后一句话“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讲的意思是“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让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但是张副厅长的解释,虽然不是原文本意,但是显然比韩非子境界来得更高一些,尤其是现在官场上的人,像张副厅长这样懂得这个道理、又能够用这个道理来律身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所以任营岩很恭敬地回答张副厅长:“你讲的太好了!不但讲得好,做的也到家,我现在更理解你对办事送礼为什么那么反感了!”
张副厅长欣赏任营岩的古文底子,任营岩敬佩张副厅长的高风亮节,二人真可谓是惺惺相惜了。
说话之间,老板娘把烫好的酒端上来了,她斟了三杯,分别放在张副厅长、杨洪和任营岩面前,又把一罐饮料递给了司机小赵。
“张厅长,这酒也烫好了,故事也讲完了,你也该开鱼了,我们赶了一路,也该填填肚皮了。”杨洪看到任营岩过了张副厅长这一关,心里挺高兴,便笑着轻松地说。
“别急,杨局长,我们说完正事再吃饭。”张副厅长再次用话挡住了杨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