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大国崛起164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西伯利亚大片领土,让满人眼馋,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满清八旗再度“复合”,并正式与沙俄就西伯利亚地区,展开激烈的角逐。
阿济格从东北离开,带走了所有青壮,剩余的老弱病残,好歹也算是自己的族人,不可能就这样将他们遗弃。
于是经过一番考虑,阿济格将仅剩的三千汉八旗留在朵颜三卫,并让福王朱由崧,主管这东北的大片地区。
能和满清走到现在的,都是在明朝混不下去了的汉人,也就是所谓的“铁杆汉奸”,阿济格丝毫不担心这些人叛回明朝,加上这些人打仗纯粹是累赘,倒是治理地方反而比满人更精明。
让其留在后方,一来可以照顾剩余的族人,二来可以作为与明朝的缓冲,以免前线与沙俄打得火热,明军从后方捅刀子。
为此,临行前,阿济格还特意交代过,如今要以低调蛰伏为主,切不可轻易招惹明军,实在不行,连朵颜三卫也可以放弃。
然而........朱由崧要是能听阿济格的就好了。
满八旗离开后,朵颜三卫就是汉八旗的天下,朱由崧虽是一个傀儡,但架不住周围的阿谀奉承之辈,尤其是从明朝境内来人之后,朱由崧明白朱由检的好日子到头了,明朝如今都是“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管得到东北?
你努尔哈赤十三副兵甲能起兵,我朱由崧三千精兵为何不能复明?
于是有了大明境内势力撑腰后,朱由崧开始飘飘然了,更何况还有西北的巴图尔珲台吉愿意与他“联合”,共谋“复明大业”,这无异于给朱由崧吃了颗定心丸。
阿济格是很强,但他现在管不到朵颜三卫,只要能趁着这个档口,在东北站稳脚跟,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朱由崧行事之高调,就差没有派使臣前往北京宣读“圣旨”了,司徒燕派出的情报人员,想不知道都难。
“对付区区一个朱由崧,我可没想过派大军,直接派一队特种兵,不消十天,就能将他的人头带回北京!”李鸿飞冷冷地说道。
别说三万战兵,在知晓东北如今的局势后,李鸿飞连一万人都懒得派遣,毕竟西北局势不稳,国内又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内战,有限的后勤系统,还是应该用在刀刃上。
“我现在担心的是,这个所谓的沙皇俄国,究竟能否抗住满清二十万铁骑的侵略,万一我们这边还没开始,沙俄就顶不住,到时候我们面对的,就不仅仅是朱由崧这伙叛臣贼子,而是二十万满清铁骑了!”李定国担心道。
不得不说,如今的大明,对外情报能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国内对身边这个“北极熊”的了解,甚至还不如对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人的了解。
这也难怪,明朝对北方最在意的,或许就是蒙古了,毕竟成吉思汗的子孙,无论如今衰落成什么样,明朝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警惕。
在明朝大多数人看来,比蒙古更加遥远的北方,怎么可能会出现更强大的部落?
不仅是明朝,就算是后来统一了华夏的满清,在最初面对沙俄的时候,也是抱着轻蔑的态度,直到来回交手好几次,这才予以重视。
尼布楚条约虽然是一个平等条约,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清朝与沙俄的真实实力。
清朝的中央枢纽在北方,兵力也自然是北方最强,沙俄仅用才征服不久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兵力,便与清朝北方地区的军队打成平手,其中孰强孰弱不言而喻。
“放心吧,老毛子很能打,满清要吞下西伯利亚可不容易,最好等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从中获取渔人之利。”李鸿飞十分肯定道。
如今满清的实力,虽与另一个时空四十年后的清朝相差甚远,但沙俄在西伯利亚的实力,也并没有达到鼎盛,双方真要打起来,同样也是半斤对八两。
为了让满清没有后顾之忧,李鸿飞更是放弃了派遣大军进入东北的打算,只是派出一支特种部队,替阿济格清除两方之间“不和谐”的声音。
“老毛子?”李定国不解。
“额.........你应该知道,越往北方,这天气也就越冷,能在极寒之地生存下来的人,身上都会跟动物一样,长出厚厚的绒毛,所以我将这种人,称为老毛子。”李鸿飞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原来是这样啊!长那么多毛,岂不是跟野人无异?”
“!@~#%..........”
搞清楚了东北方面的事宜,李鸿飞终于能放下心来实施军制改革。
而这时,国安一处也通过飞鸽传书,带来好消息:目前已有部分参与“叛国”的将领被查证,参与此次事件的军中高层并不多,而且这些人中有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兵权,甚至可以说不在现役的军队序列里。
一句不在现役军队序列里,让李鸿飞送了一口气,这至少证明,他南京军事学院院长这个职务没白当,那些中下级军官,基本没有参与此事。
而这些闹事之人真要算起来,还是当初围剿李自成的农民军时期,各地大肆扩军形成的军阀。
朱由检在南方掌权时,已经将其削弱,不少将领的兵权,早在名义上被取缔了,如今他们一家手上能有个万把私兵,算是比较富裕的将领了。
毕竟朝廷停止下拨军费后,还能以自己财力蓄养私兵的,真没几个,而李鸿飞之前担心的沐王府并未参与其中。
别看沐斌实力不怎么样,但他的号召力却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在西南地区,沐王府一句话,比朝廷还管用,甚至缅甸越南等仆从国,都完全听从沐王府差遣,只要沐斌一句话,随便借个五六万仆从军,跟好玩似的。
沐王府能偏安一隅近三百年,靠的也就是这种审时度势的圆滑,对外战争沐王府从不胆怯,但在内部权力争夺时,他们又总能置身事外。
沐王府的军队,或许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军。
bsp; 西伯利亚大片领土,让满人眼馋,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满清八旗再度“复合”,并正式与沙俄就西伯利亚地区,展开激烈的角逐。
阿济格从东北离开,带走了所有青壮,剩余的老弱病残,好歹也算是自己的族人,不可能就这样将他们遗弃。
于是经过一番考虑,阿济格将仅剩的三千汉八旗留在朵颜三卫,并让福王朱由崧,主管这东北的大片地区。
能和满清走到现在的,都是在明朝混不下去了的汉人,也就是所谓的“铁杆汉奸”,阿济格丝毫不担心这些人叛回明朝,加上这些人打仗纯粹是累赘,倒是治理地方反而比满人更精明。
让其留在后方,一来可以照顾剩余的族人,二来可以作为与明朝的缓冲,以免前线与沙俄打得火热,明军从后方捅刀子。
为此,临行前,阿济格还特意交代过,如今要以低调蛰伏为主,切不可轻易招惹明军,实在不行,连朵颜三卫也可以放弃。
然而........朱由崧要是能听阿济格的就好了。
满八旗离开后,朵颜三卫就是汉八旗的天下,朱由崧虽是一个傀儡,但架不住周围的阿谀奉承之辈,尤其是从明朝境内来人之后,朱由崧明白朱由检的好日子到头了,明朝如今都是“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管得到东北?
你努尔哈赤十三副兵甲能起兵,我朱由崧三千精兵为何不能复明?
于是有了大明境内势力撑腰后,朱由崧开始飘飘然了,更何况还有西北的巴图尔珲台吉愿意与他“联合”,共谋“复明大业”,这无异于给朱由崧吃了颗定心丸。
阿济格是很强,但他现在管不到朵颜三卫,只要能趁着这个档口,在东北站稳脚跟,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朱由崧行事之高调,就差没有派使臣前往北京宣读“圣旨”了,司徒燕派出的情报人员,想不知道都难。
“对付区区一个朱由崧,我可没想过派大军,直接派一队特种兵,不消十天,就能将他的人头带回北京!”李鸿飞冷冷地说道。
别说三万战兵,在知晓东北如今的局势后,李鸿飞连一万人都懒得派遣,毕竟西北局势不稳,国内又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内战,有限的后勤系统,还是应该用在刀刃上。
“我现在担心的是,这个所谓的沙皇俄国,究竟能否抗住满清二十万铁骑的侵略,万一我们这边还没开始,沙俄就顶不住,到时候我们面对的,就不仅仅是朱由崧这伙叛臣贼子,而是二十万满清铁骑了!”李定国担心道。
不得不说,如今的大明,对外情报能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国内对身边这个“北极熊”的了解,甚至还不如对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人的了解。
这也难怪,明朝对北方最在意的,或许就是蒙古了,毕竟成吉思汗的子孙,无论如今衰落成什么样,明朝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警惕。
在明朝大多数人看来,比蒙古更加遥远的北方,怎么可能会出现更强大的部落?
不仅是明朝,就算是后来统一了华夏的满清,在最初面对沙俄的时候,也是抱着轻蔑的态度,直到来回交手好几次,这才予以重视。
尼布楚条约虽然是一个平等条约,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清朝与沙俄的真实实力。
清朝的中央枢纽在北方,兵力也自然是北方最强,沙俄仅用才征服不久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兵力,便与清朝北方地区的军队打成平手,其中孰强孰弱不言而喻。
“放心吧,老毛子很能打,满清要吞下西伯利亚可不容易,最好等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从中获取渔人之利。”李鸿飞十分肯定道。
如今满清的实力,虽与另一个时空四十年后的清朝相差甚远,但沙俄在西伯利亚的实力,也并没有达到鼎盛,双方真要打起来,同样也是半斤对八两。
为了让满清没有后顾之忧,李鸿飞更是放弃了派遣大军进入东北的打算,只是派出一支特种部队,替阿济格清除两方之间“不和谐”的声音。
“老毛子?”李定国不解。
“额.........你应该知道,越往北方,这天气也就越冷,能在极寒之地生存下来的人,身上都会跟动物一样,长出厚厚的绒毛,所以我将这种人,称为老毛子。”李鸿飞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原来是这样啊!长那么多毛,岂不是跟野人无异?”
“!@~#%..........”
搞清楚了东北方面的事宜,李鸿飞终于能放下心来实施军制改革。
而这时,国安一处也通过飞鸽传书,带来好消息:目前已有部分参与“叛国”的将领被查证,参与此次事件的军中高层并不多,而且这些人中有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兵权,甚至可以说不在现役的军队序列里。
一句不在现役军队序列里,让李鸿飞送了一口气,这至少证明,他南京军事学院院长这个职务没白当,那些中下级军官,基本没有参与此事。
而这些闹事之人真要算起来,还是当初围剿李自成的农民军时期,各地大肆扩军形成的军阀。
朱由检在南方掌权时,已经将其削弱,不少将领的兵权,早在名义上被取缔了,如今他们一家手上能有个万把私兵,算是比较富裕的将领了。
毕竟朝廷停止下拨军费后,还能以自己财力蓄养私兵的,真没几个,而李鸿飞之前担心的沐王府并未参与其中。
别看沐斌实力不怎么样,但他的号召力却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在西南地区,沐王府一句话,比朝廷还管用,甚至缅甸越南等仆从国,都完全听从沐王府差遣,只要沐斌一句话,随便借个五六万仆从军,跟好玩似的。
沐王府能偏安一隅近三百年,靠的也就是这种审时度势的圆滑,对外战争沐王府从不胆怯,但在内部权力争夺时,他们又总能置身事外。
沐王府的军队,或许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