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南国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上的柏乡之战,梁军惨败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骑兵缺乏,不过除了缺少骑兵以外,梁军在指挥上的混乱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景仁(王茂章)作为一个降将,即便朱温对他极为看好,但在梁军之中他却没有什么资历威望,根本不足以让李思安、韩勍二人心服。
若是对付那些较为弱小的敌人,这一点隐患还不足以致命,比如杨师厚、刘知俊当年作为新人指挥梁军作战时,他们面临的就是王师范或者李茂贞的军队,都不算多强的军队。
所以两人都能较好的度过这个“新秀”期,从而逐渐建立自己的威信。
而王景仁却在一开始就需要和李存勖、周德威指挥的晋军精锐交战,他的威信不足这个问题就有些致命了。
而如今王景仁还留在吴国,朱温任命王彦章来指挥梁军。
相比于王景仁,王彦章在天下的名气更小,毕竟王景仁早已经在青州之战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后来更是官居宁国节度使。
而王彦章在此前都只是一个中上层将领,一直没有获得独自领兵的机会,自然不会有什么名气。
不过王彦章的优势却在于,他乃是梁国培养出来的将领,从一开始的低层军官,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受到朱温的看重,这才有了这一次的领兵机会。
而王景仁则仅仅是一个落难来投的降将,在梁军之中更加没有根基。
“梁军在指挥上应该有些混乱,所以这次推演,你们几个负责统领梁军的可以各自畅言,自行决定该如何行动。”
“而晋军一方则由李承嗣将军负责,史俨将军,你们三人只能听从李将军的军令!”
“在兵力配置上,梁军一方有步兵七万,骑兵一千,其中四万人为龙骧军、神捷军精锐,另外三万为邢、洺等州驻军以及部分魏博军,战力相对较低。”
“晋军一方,共有五万大军,其中晋军步兵约两万,骑兵约八千人,王处直的义武军五千人,其他一万七千人为王镕的赵军。赵军与义武军的战力与魏博军等相当……”杨渥细细宣布着设定和交战规则。
毕竟只是一次“纸上谈兵”,杨渥自然不会将规矩定得太严格,在设定上也没有严格按照实际情况来。
毕竟两军的实际配置,这些都是机密,长剑都的密探能够打探到两军的总兵力和相关将领人选等信息就算不错了,具体的消息自然没法打探到。
好在对众人来说,大家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可不是军校里的那些高级学员,一个个都经验丰富,就算只是给出这些基本的设定信息,他们也能对双方的实力有个大致的判断。
如果说一开始大家还神色轻松,没有对这次推演太重视,但等到推演真的开始,众将对两方的实力深入思考之后,却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杨渥作为裁判,首先为两方将领确定战场:“从距离上讲,梁军若是离开邢州向北进军,那么晋军得知消息后同样从赵州出兵,最后双方交战的地点应该是在这里。”
“柏乡!”杨渥指了指沙盘上的一个小县城道。
对梁军来说,他们乃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而对晋军来说,他们虽然处于防守一方,但他们显然不可能坐守城池,将主动权交给梁军,那只是那些不懂兵法的人才会做的选择。
所以当梁军向北进军时,晋军的选择一定是从赵州南下,主动在野外展开大战,以便于骑兵发挥。
而柏乡距离邢州和赵州的距离都不算远,若是两家分别从邢州和赵州进兵,等到他们相遇时,大致上就应当在柏乡附近。
此外,柏乡境内有一条河流名为野河,是漳河的支流,河水并不深,不过作为两方隔河对峙的基础却是足够了。
再加上历史上的情形,所以杨渥判断两军交战的战场应该还是在柏乡。
众将纷纷点头,显然都极为赞同杨渥的判断。
“诸位将军,在柏乡隔河对峙以后,接下来你们会如何行动,就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决定了,各自拿主意吧!”杨渥最后宣布,将沙盘交给了双方将领。
李承嗣作为当年的河东骁将,尤其擅长指挥骑兵作战。
当年他就是统领三千精锐沙陀骑兵作为先锋借道魏博,前往救援朱瑾,李克用准备亲自统领主力作为后应随后出动。
结果没想到的是,后来李克用竟然和魏博节度使罗绍威闹翻了,没法继续借道,这样一来李承嗣回河东的道路被截断,在朱瑾战败后只能南下投靠淮南,让杨行密捡了个大便宜。
所以在指挥骑兵作战方面,李承嗣绝对算是一个大行家,再加上史俨、侯瓒、郭崇韬三人配合,将骑兵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 -->>
历史上的柏乡之战,梁军惨败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骑兵缺乏,不过除了缺少骑兵以外,梁军在指挥上的混乱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景仁(王茂章)作为一个降将,即便朱温对他极为看好,但在梁军之中他却没有什么资历威望,根本不足以让李思安、韩勍二人心服。
若是对付那些较为弱小的敌人,这一点隐患还不足以致命,比如杨师厚、刘知俊当年作为新人指挥梁军作战时,他们面临的就是王师范或者李茂贞的军队,都不算多强的军队。
所以两人都能较好的度过这个“新秀”期,从而逐渐建立自己的威信。
而王景仁却在一开始就需要和李存勖、周德威指挥的晋军精锐交战,他的威信不足这个问题就有些致命了。
而如今王景仁还留在吴国,朱温任命王彦章来指挥梁军。
相比于王景仁,王彦章在天下的名气更小,毕竟王景仁早已经在青州之战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后来更是官居宁国节度使。
而王彦章在此前都只是一个中上层将领,一直没有获得独自领兵的机会,自然不会有什么名气。
不过王彦章的优势却在于,他乃是梁国培养出来的将领,从一开始的低层军官,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受到朱温的看重,这才有了这一次的领兵机会。
而王景仁则仅仅是一个落难来投的降将,在梁军之中更加没有根基。
“梁军在指挥上应该有些混乱,所以这次推演,你们几个负责统领梁军的可以各自畅言,自行决定该如何行动。”
“而晋军一方则由李承嗣将军负责,史俨将军,你们三人只能听从李将军的军令!”
“在兵力配置上,梁军一方有步兵七万,骑兵一千,其中四万人为龙骧军、神捷军精锐,另外三万为邢、洺等州驻军以及部分魏博军,战力相对较低。”
“晋军一方,共有五万大军,其中晋军步兵约两万,骑兵约八千人,王处直的义武军五千人,其他一万七千人为王镕的赵军。赵军与义武军的战力与魏博军等相当……”杨渥细细宣布着设定和交战规则。
毕竟只是一次“纸上谈兵”,杨渥自然不会将规矩定得太严格,在设定上也没有严格按照实际情况来。
毕竟两军的实际配置,这些都是机密,长剑都的密探能够打探到两军的总兵力和相关将领人选等信息就算不错了,具体的消息自然没法打探到。
好在对众人来说,大家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可不是军校里的那些高级学员,一个个都经验丰富,就算只是给出这些基本的设定信息,他们也能对双方的实力有个大致的判断。
如果说一开始大家还神色轻松,没有对这次推演太重视,但等到推演真的开始,众将对两方的实力深入思考之后,却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杨渥作为裁判,首先为两方将领确定战场:“从距离上讲,梁军若是离开邢州向北进军,那么晋军得知消息后同样从赵州出兵,最后双方交战的地点应该是在这里。”
“柏乡!”杨渥指了指沙盘上的一个小县城道。
对梁军来说,他们乃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而对晋军来说,他们虽然处于防守一方,但他们显然不可能坐守城池,将主动权交给梁军,那只是那些不懂兵法的人才会做的选择。
所以当梁军向北进军时,晋军的选择一定是从赵州南下,主动在野外展开大战,以便于骑兵发挥。
而柏乡距离邢州和赵州的距离都不算远,若是两家分别从邢州和赵州进兵,等到他们相遇时,大致上就应当在柏乡附近。
此外,柏乡境内有一条河流名为野河,是漳河的支流,河水并不深,不过作为两方隔河对峙的基础却是足够了。
再加上历史上的情形,所以杨渥判断两军交战的战场应该还是在柏乡。
众将纷纷点头,显然都极为赞同杨渥的判断。
“诸位将军,在柏乡隔河对峙以后,接下来你们会如何行动,就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决定了,各自拿主意吧!”杨渥最后宣布,将沙盘交给了双方将领。
李承嗣作为当年的河东骁将,尤其擅长指挥骑兵作战。
当年他就是统领三千精锐沙陀骑兵作为先锋借道魏博,前往救援朱瑾,李克用准备亲自统领主力作为后应随后出动。
结果没想到的是,后来李克用竟然和魏博节度使罗绍威闹翻了,没法继续借道,这样一来李承嗣回河东的道路被截断,在朱瑾战败后只能南下投靠淮南,让杨行密捡了个大便宜。
所以在指挥骑兵作战方面,李承嗣绝对算是一个大行家,再加上史俨、侯瓒、郭崇韬三人配合,将骑兵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