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仗剑江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江南端着茶,细细咀嚼唐如磬说的话,而这位两鬓已白的老人却是想着当年初见那位年轻人的场景,一个读书人,却堂而皇之的用别人写的诗溜进唐府混吃混喝,后来被人发现之后,还义正言辞的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他抄抄又何妨?实在是有辱斯文,可他就是没想到,这么一个有辱斯文的年轻人,竟然骗走了唐府的千金明珠,就连他爹也是勃然大怒。
他和宋燕花是门当户对娶进门的,宋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是个朝廷官宦世家,他在洞房花烛夜的晚上才第一次见到这在当时还年轻温婉的女子,要说喜欢肯定谈不上,但要说不喜欢,也不至于,可忤逆他爹的想法,他这辈子就没敢在他爹面前说过一个不字,于是二人平平淡淡过了几十年,相敬如宾,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所以当时在看出唐瑾儿喜欢上那个穷破书生的时候,虽说不悦,但远远没到像世人说的那般不近人情。
他爹的身体不好,他甚至可以等到老人仙去之后同意这门婚事,当然徐暄得立业立功在先,他可以准许唐瑾儿等徐暄,但徐暄想要从唐府将人接走,至少得带个五品乌纱,不然他好生养了十多年的心头肉,总不能说嫁到你家跟你穿荆衣,喝西北风吧?这在他看来已然是最大让步。
只不过他万万没想到,这名读书人选择了最不明智的举动,可能是关心则乱,又可能正巧当年年轻,血气方刚,总要做上几件冲动事情,不然像这种世事都能算尽的人,唐如磬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也是觉得像个妖孽。
其实能让唐如磬开始欣赏徐暄的理由,便是徐暄当年那桩美谈,救下金陵三十万黎民,还有后来二人开诚布公说的那些,徐暄不求生路,有一理由便是给那位叫纳兰的年轻人让路,术业专攻,上马打天下得重药,下药的恶人他已经做了,而如今药效温吞开始起作用,他只能当这个药引,看火候的那人便是纳兰。
这种态度,就算他唐如磬有,但做不出这种事,徐暄临死也为西夏谋,他曾经在徐暄临走的时候问他,这么帮西夏打江山,帮陈铮治江山,不后悔?徐暄只是笑着摇头,他当年还当真如某些人说的,士为知己者死,以国士之态死西夏,不过后来他似乎觉得自己错了,徐暄的摇头,并不是说自己不后悔,而是说自己开始问的那些话,便是一个错误的问题,读书人无论文采风流,还是明理治国,都是为了卖与帝王家。
而徐暄则是卖与天下人,就这么一个年轻人,已经走在了他望其项背的位置上,他做不到不答应,他教书育人,在一个教字上,而且很多东西他说的是圣人之道,自己并做不出来,徐暄不是人师,却用这样的态度给天下人上了一课,虽说隐晦,而且隐晦到不能说出口,因为一旦说了出来,只会有人恼羞成怒,而无人感激,可是他知道,若有人能记住徐暄百年,千年,又或者到后面,总有一日,会有人能看出他的苦心,而今他就等着拭目以待,看徐暄说的天下大定,究竟准还是不准,至于其他,例如徐暄得了个国贼名衔,他被世人谩骂嘲讽,已不足为念,心境阔则云淡风轻。
只是这些,他都不会同徐江南说,徐江南之前说了如今金陵知道他的存在,而这种浅显局势,他也能想到,就算是错,官家也只能将错就错,而他总不能说你爹当年是自愿的,劝自己外孙去引颈待戮吧?而且再者又说,这事错本就不在徐家,徐暄当年也没说让自己的这个后人放下包袱,他不知道是何用意,也就不去多想,但冥冥中觉得这是一个天下的转折点。
这个全身家当只有一本圣人书的读书人,一生短暂却光芒耀眼,生前玩世不恭,却在用最恶劣的手段做天下最善的善举,最关键的就是他即便做了好事也不会说,更不会承认,只会嬉皮笑脸搪塞过去,尤其在金陵之时,他那般刁难,他也不以为意,依旧厚着脸皮喊着岳父,着实搞笑,就连他自己也是憋着笑,板着脸,强行给演了下去,不过笑完之后,余下的时间和气氛便是敬佩,如今死了也这么不安分。
面前这位年轻人,也是这般,他察言观色的本领就算不是高屋建瓴,那也到了信手拈来的位置,也明白他虽然带气而来,如今气消,但不好意思将态度扳正过来,老人也不急,知道这是一个时间问题。
尤其十多年后临死之时,唐如磬再次回想当初,也是庆幸自己没有说出这番话,这才看到了天下最为繁盛的场景。
老人说的有些多了,神色也是有些累,身体上可能有些承受不住,尤其如今一时沉默了下来,便有些昏昏欲睡。
徐暄的话语就算是不懂,徐江南也全盘记下,他当下还有很多疑问要问过这个老人,抬起头,刚要出声,却瞧见老人撑在桌上眯着眼困倦姿态,桌边灯笼里的烛光昏沉摇曳,外... -->>
徐江南端着茶,细细咀嚼唐如磬说的话,而这位两鬓已白的老人却是想着当年初见那位年轻人的场景,一个读书人,却堂而皇之的用别人写的诗溜进唐府混吃混喝,后来被人发现之后,还义正言辞的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他抄抄又何妨?实在是有辱斯文,可他就是没想到,这么一个有辱斯文的年轻人,竟然骗走了唐府的千金明珠,就连他爹也是勃然大怒。
他和宋燕花是门当户对娶进门的,宋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是个朝廷官宦世家,他在洞房花烛夜的晚上才第一次见到这在当时还年轻温婉的女子,要说喜欢肯定谈不上,但要说不喜欢,也不至于,可忤逆他爹的想法,他这辈子就没敢在他爹面前说过一个不字,于是二人平平淡淡过了几十年,相敬如宾,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所以当时在看出唐瑾儿喜欢上那个穷破书生的时候,虽说不悦,但远远没到像世人说的那般不近人情。
他爹的身体不好,他甚至可以等到老人仙去之后同意这门婚事,当然徐暄得立业立功在先,他可以准许唐瑾儿等徐暄,但徐暄想要从唐府将人接走,至少得带个五品乌纱,不然他好生养了十多年的心头肉,总不能说嫁到你家跟你穿荆衣,喝西北风吧?这在他看来已然是最大让步。
只不过他万万没想到,这名读书人选择了最不明智的举动,可能是关心则乱,又可能正巧当年年轻,血气方刚,总要做上几件冲动事情,不然像这种世事都能算尽的人,唐如磬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也是觉得像个妖孽。
其实能让唐如磬开始欣赏徐暄的理由,便是徐暄当年那桩美谈,救下金陵三十万黎民,还有后来二人开诚布公说的那些,徐暄不求生路,有一理由便是给那位叫纳兰的年轻人让路,术业专攻,上马打天下得重药,下药的恶人他已经做了,而如今药效温吞开始起作用,他只能当这个药引,看火候的那人便是纳兰。
这种态度,就算他唐如磬有,但做不出这种事,徐暄临死也为西夏谋,他曾经在徐暄临走的时候问他,这么帮西夏打江山,帮陈铮治江山,不后悔?徐暄只是笑着摇头,他当年还当真如某些人说的,士为知己者死,以国士之态死西夏,不过后来他似乎觉得自己错了,徐暄的摇头,并不是说自己不后悔,而是说自己开始问的那些话,便是一个错误的问题,读书人无论文采风流,还是明理治国,都是为了卖与帝王家。
而徐暄则是卖与天下人,就这么一个年轻人,已经走在了他望其项背的位置上,他做不到不答应,他教书育人,在一个教字上,而且很多东西他说的是圣人之道,自己并做不出来,徐暄不是人师,却用这样的态度给天下人上了一课,虽说隐晦,而且隐晦到不能说出口,因为一旦说了出来,只会有人恼羞成怒,而无人感激,可是他知道,若有人能记住徐暄百年,千年,又或者到后面,总有一日,会有人能看出他的苦心,而今他就等着拭目以待,看徐暄说的天下大定,究竟准还是不准,至于其他,例如徐暄得了个国贼名衔,他被世人谩骂嘲讽,已不足为念,心境阔则云淡风轻。
只是这些,他都不会同徐江南说,徐江南之前说了如今金陵知道他的存在,而这种浅显局势,他也能想到,就算是错,官家也只能将错就错,而他总不能说你爹当年是自愿的,劝自己外孙去引颈待戮吧?而且再者又说,这事错本就不在徐家,徐暄当年也没说让自己的这个后人放下包袱,他不知道是何用意,也就不去多想,但冥冥中觉得这是一个天下的转折点。
这个全身家当只有一本圣人书的读书人,一生短暂却光芒耀眼,生前玩世不恭,却在用最恶劣的手段做天下最善的善举,最关键的就是他即便做了好事也不会说,更不会承认,只会嬉皮笑脸搪塞过去,尤其在金陵之时,他那般刁难,他也不以为意,依旧厚着脸皮喊着岳父,着实搞笑,就连他自己也是憋着笑,板着脸,强行给演了下去,不过笑完之后,余下的时间和气氛便是敬佩,如今死了也这么不安分。
面前这位年轻人,也是这般,他察言观色的本领就算不是高屋建瓴,那也到了信手拈来的位置,也明白他虽然带气而来,如今气消,但不好意思将态度扳正过来,老人也不急,知道这是一个时间问题。
尤其十多年后临死之时,唐如磬再次回想当初,也是庆幸自己没有说出这番话,这才看到了天下最为繁盛的场景。
老人说的有些多了,神色也是有些累,身体上可能有些承受不住,尤其如今一时沉默了下来,便有些昏昏欲睡。
徐暄的话语就算是不懂,徐江南也全盘记下,他当下还有很多疑问要问过这个老人,抬起头,刚要出声,却瞧见老人撑在桌上眯着眼困倦姿态,桌边灯笼里的烛光昏沉摇曳,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