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大明首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此时,应天巡抚张佳胤刚下了庐山,到了九江。他进士及第后就加入了文坛盟主王世贞的诗社,拜在他的门下。如今张佳胤巡抚江南,驻节苏州,而王世贞正在苏州赋闲,正值春夏之交,遂命张佳胤陪他到庐山一行。刚下山,阖城官员都想一睹文坛盟主风采,在九江城设宴款待。酒席尚未开,九江兵备道慌慌张张赶来,把安庆兵变的消息知会张佳胤,道:“本道不便干涉邻府事,请抚台老大人调兵戡乱。”
张佳胤闻此大惊,顾不得吃饭,带着亲兵夜趣潜山,差人连夜到安庆传令:“军门旦夕至,官兵人等,倶不得妄动,须静听军门处分。”
与此同时,南京兵部尚书王之诰,也接到了查志隆的禀报,火速派兵前往弹压。张志学本无心闹大,接到巡抚张佳胤的檄牌,就自动解散了。张佳胤已赶到了铜陵,在江面官船上与来自南京的一千余官军会合,下令将张志学等人械逮南京勘问。
王之诰接到羽书,八百里加急向朝廷呈去塘报,又给高拱投书,请示处置办法。
高拱刚把广东巡抚弹劾侯必登一事处分停当,一看王之诰的书函,得知安庆卫指挥张志学,因与知府有隙,竟率部卒四百余,闭城大噪,围困府衙,三日始散,不觉又惊又气,说了声“这还了得!”便提笔给王之诰回书:
盖自振武之变,朝廷法度不行,以致恶类效尤,跳梁不息。今是何时,敢尚如此!须先将有罪各官并各军舍拿获待命,庶临时不敢疏虞。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戡乱之道,古今如此。只在处置得宜,以伸国威,靖地方。即以号令天下,使从今知有朝廷之法,亦是一机也。惟行之速而密焉,斯善矣!
次日早,高拱一到内阁,在回廊里便听高声问:“南京兵部塘报何在?”
内阁接本书办跑过来禀报:“已送张阁老。”
高拱即知必是王之诰也有书给张居正,张居正一早就把塘报拿去阅看,也就不再着急。待三阁臣中堂会揖,张居正先把南京兵部的塘报读了一遍。
“此事,当重治不贷!”高拱一拍书案,怒气冲冲地说,“不必兵部题覆,拟旨:械张志学等至京鞫治!”
高仪道:“新郑,与以往兵变相比,安庆这件事,委实算不得大事,在南京勘问足矣,不必逮京了吧?”
高拱眼一瞪,道:“不成!非逮京不可!”
“赞成!”张居正接言道,“自昔嘉靖初年,连有大同叛卒之变,不能正法;尔后,遂有辽东兵变,又不能正法;遂有山西兵变,又不能正法;遂有振武兵变,还是不能正法!而今安庆兵变作矣,假使此前有一次处置得宜,则国威有在,人知所惩,安得复有今日之事?!”
“能不能正法与是不是逮京勘问,没有关系吧?”高仪坚持说。
“所谓不能正法者,非不行法也。”高拱道,“彼时也有叛卒受刑者,可真正罪魁祸首,却逍遥法外,只是找几个龌龊之流做替罪羊以图了事。此非叛卒知之,天下人无不知之。正因如此,恶类敢效尤矣!今是何时,尚敢如此!绝不能图了事而袭故套。要拿京来问,查个水落石出,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无论涉及到谁,必一查到底,不惟严惩责任者,还要以此为镜,堵塞漏洞,杜绝此类事再次发生!”他又一拍书案,高声道,“我当国,绝不允许此类事再现!”
见高拱与张居正怒气冲冲,一唱一和,高仪不再说话。张居正照高拱所示,提笔拟旨。写毕,交书办收走,又拿起一份文牍,只看了一眼,叹息道:“唉,又是一件恼人的事!”
; 此时,应天巡抚张佳胤刚下了庐山,到了九江。他进士及第后就加入了文坛盟主王世贞的诗社,拜在他的门下。如今张佳胤巡抚江南,驻节苏州,而王世贞正在苏州赋闲,正值春夏之交,遂命张佳胤陪他到庐山一行。刚下山,阖城官员都想一睹文坛盟主风采,在九江城设宴款待。酒席尚未开,九江兵备道慌慌张张赶来,把安庆兵变的消息知会张佳胤,道:“本道不便干涉邻府事,请抚台老大人调兵戡乱。”
张佳胤闻此大惊,顾不得吃饭,带着亲兵夜趣潜山,差人连夜到安庆传令:“军门旦夕至,官兵人等,倶不得妄动,须静听军门处分。”
与此同时,南京兵部尚书王之诰,也接到了查志隆的禀报,火速派兵前往弹压。张志学本无心闹大,接到巡抚张佳胤的檄牌,就自动解散了。张佳胤已赶到了铜陵,在江面官船上与来自南京的一千余官军会合,下令将张志学等人械逮南京勘问。
王之诰接到羽书,八百里加急向朝廷呈去塘报,又给高拱投书,请示处置办法。
高拱刚把广东巡抚弹劾侯必登一事处分停当,一看王之诰的书函,得知安庆卫指挥张志学,因与知府有隙,竟率部卒四百余,闭城大噪,围困府衙,三日始散,不觉又惊又气,说了声“这还了得!”便提笔给王之诰回书:
盖自振武之变,朝廷法度不行,以致恶类效尤,跳梁不息。今是何时,敢尚如此!须先将有罪各官并各军舍拿获待命,庶临时不敢疏虞。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戡乱之道,古今如此。只在处置得宜,以伸国威,靖地方。即以号令天下,使从今知有朝廷之法,亦是一机也。惟行之速而密焉,斯善矣!
次日早,高拱一到内阁,在回廊里便听高声问:“南京兵部塘报何在?”
内阁接本书办跑过来禀报:“已送张阁老。”
高拱即知必是王之诰也有书给张居正,张居正一早就把塘报拿去阅看,也就不再着急。待三阁臣中堂会揖,张居正先把南京兵部的塘报读了一遍。
“此事,当重治不贷!”高拱一拍书案,怒气冲冲地说,“不必兵部题覆,拟旨:械张志学等至京鞫治!”
高仪道:“新郑,与以往兵变相比,安庆这件事,委实算不得大事,在南京勘问足矣,不必逮京了吧?”
高拱眼一瞪,道:“不成!非逮京不可!”
“赞成!”张居正接言道,“自昔嘉靖初年,连有大同叛卒之变,不能正法;尔后,遂有辽东兵变,又不能正法;遂有山西兵变,又不能正法;遂有振武兵变,还是不能正法!而今安庆兵变作矣,假使此前有一次处置得宜,则国威有在,人知所惩,安得复有今日之事?!”
“能不能正法与是不是逮京勘问,没有关系吧?”高仪坚持说。
“所谓不能正法者,非不行法也。”高拱道,“彼时也有叛卒受刑者,可真正罪魁祸首,却逍遥法外,只是找几个龌龊之流做替罪羊以图了事。此非叛卒知之,天下人无不知之。正因如此,恶类敢效尤矣!今是何时,尚敢如此!绝不能图了事而袭故套。要拿京来问,查个水落石出,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无论涉及到谁,必一查到底,不惟严惩责任者,还要以此为镜,堵塞漏洞,杜绝此类事再次发生!”他又一拍书案,高声道,“我当国,绝不允许此类事再现!”
见高拱与张居正怒气冲冲,一唱一和,高仪不再说话。张居正照高拱所示,提笔拟旨。写毕,交书办收走,又拿起一份文牍,只看了一眼,叹息道:“唉,又是一件恼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