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唐朝好地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小一根火绳,却是大唐军方的战略物资,制作方法极为极密,工艺配方是国家机密。
这个制作工艺当然是李超拿出来的,然后献给朝廷。李世民还特别下了一道圣旨进行褒奖,还赏了李超五百贯钱。
在历史上,火绳可是还得数百年之后才出现的。
不过其实,这东西也不难。就是把几股麻搓成绳,然后用醋煮过或浸以助燃物的溶液之后再烘干。
这种火绳制成后,燃烧的时候便是阴燃,燃的极慢,不过点起来也难。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火绳,后来才有了火绳枪。
在此之前,是直接拿烧红铁丝或者木炭去点火门里的火药的。
而现在李超有火绳也有导火索,当然不需要再那么麻烦了。
坐在船上,一路顺江而下,偶尔也上岸休整,补充粮草等。李超这些天,就天天在船上研究他的火门枪,或者说是火绳枪。
历史上,火门枪最初发明的时候都极大,得两个操作。后来,有人把火绳枪改改的更短小,并且在枪身上挂上了绳子,这样一来,作战的时候,士兵可以把枪挂在脖子上,然后左手持枪瞄准,右手点火。
船上就有随军的铁匠,这些人本来是修补铠甲和兵器的,李超把他们叫来,向他们仔细的讲解自己需要的东西。
枪管,刺刀。
还找来木匠,让他们按自己的要求制作枪身。
历史上的火门枪,其实就是一个棍子上套一截枪管。
这种直棍的枪身,持作起来很不方便,不利于瞄准。李超干脆也来个拿来主义,把本来七八尺长的长枪,改成只有三尺。
其实这个长度,都是远超后世的步枪了,毕竟多数步枪都只有不到三尺长。但李超考虑到这个时候,肯定还要近身博斗的,因此最后采用三尺长。
枪托也采用了那种步枪枪托形状,还在枪管上加了准星。
不过这枪经不了后世的火绳枪,李超这枪枪管很短,因为枪管越长工艺越难,另外,李超这枪也没有枪机,自然也就不能直接扳动扳机就带着火绳点火。
说白了,还是火绳枪要求的工艺太高,制造难度和成本大。
也许以后李超会改进为火绳枪,但现在肯定还是只能先研究制造火门枪。另外,枪上还增加了背绳以及套筒刺刀。
工匠们手艺很精,他们不知道火枪的作用,但李超吩咐下来了,他们就按着打制。
一样样的按着图纸尺寸手工打造。
因为是火门枪,枪管很短,因此倒不是后来的那些鸟铳枪管那么难打。明清时期的鸟铳,已经是很先进的火绳枪。不但枪机的构造多、复杂,而且枪管很长,枪管越长越难打造,为了保证不炸膛,得用钻膛法钻出枪膛来,十分缓慢,合格率也低。
但李超现在让工匠们打造的枪管,只有很短一截,因此工艺上难度不大。
这样的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子弹也没有太多要求,不比鸟铳,子弹得合枪管,一般一把枪得专门配个铅弹模子,士兵自己拿铅块熔铸铅弹。等到了后来线膛枪的时候,子弹就要求更严了。
而现在,铁砂、石子什么的都能用,填充进去就行,不一定非得合枪管的子弹。
在铁匠们的仔细研究打造下,尤其是有李超这个设计师给他们指点关键之处,火门枪制造的很顺利。
长城七号,是第七把试验品,也是目前最符合李超心意的一把枪。
外观上,几乎和明朝时的火绳枪一样了,有准星有照门,有可以抵肩射击的枪托,还有利于瞄准的枪身。
只不过,这把枪没有枪机部份,这把枪上有火门,里面装有火药,射击时需要先手持火绳点燃火门里的火药,然后引燃枪膛里的火药,将枪膛里的子弹发射出去。
其实要加一个枪机,也并不是有那么的难。
长城六号,就是一把有枪机的火绳枪。那把枪,工匠们按李超的图纸,在枪托的外则开了一个凹槽,槽内装有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能夹住火绳。
枪管的后端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只要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便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子弹射出。
不过在仔细的盘算过后,李超觉得长城六号加了枪机之后,射速确实能变快,但一把枪的制造成本和难度却是直线上升。
最终,李超还是决定慢点来,火绳枪再快,可如果枪管跟不上,那其实射程了有限,指望着一把这样的火绳枪就能成为战场主力,是不现实的。
减去枪机这部分,也不用引火索,而是直接手持火绳去点燃火门里的火药,李超觉得简单了许多,尤其是制造的时间、难度和成本,都是直线下降的。
战争史上,并不是那些威力越强的武器应用越广,相反,很多简陋的武器地淘汰了那些强大的武器,就比如许多普通兵种,把一些强大的兵种给淘汰了一些。
南北朝时期盛行的甲骑具装,最后却被那些长矛兵给取代了。马槊那种昂贵犀利的武器,也被木杆长枪取代了。
只因为性价比三... -->>
小小一根火绳,却是大唐军方的战略物资,制作方法极为极密,工艺配方是国家机密。
这个制作工艺当然是李超拿出来的,然后献给朝廷。李世民还特别下了一道圣旨进行褒奖,还赏了李超五百贯钱。
在历史上,火绳可是还得数百年之后才出现的。
不过其实,这东西也不难。就是把几股麻搓成绳,然后用醋煮过或浸以助燃物的溶液之后再烘干。
这种火绳制成后,燃烧的时候便是阴燃,燃的极慢,不过点起来也难。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火绳,后来才有了火绳枪。
在此之前,是直接拿烧红铁丝或者木炭去点火门里的火药的。
而现在李超有火绳也有导火索,当然不需要再那么麻烦了。
坐在船上,一路顺江而下,偶尔也上岸休整,补充粮草等。李超这些天,就天天在船上研究他的火门枪,或者说是火绳枪。
历史上,火门枪最初发明的时候都极大,得两个操作。后来,有人把火绳枪改改的更短小,并且在枪身上挂上了绳子,这样一来,作战的时候,士兵可以把枪挂在脖子上,然后左手持枪瞄准,右手点火。
船上就有随军的铁匠,这些人本来是修补铠甲和兵器的,李超把他们叫来,向他们仔细的讲解自己需要的东西。
枪管,刺刀。
还找来木匠,让他们按自己的要求制作枪身。
历史上的火门枪,其实就是一个棍子上套一截枪管。
这种直棍的枪身,持作起来很不方便,不利于瞄准。李超干脆也来个拿来主义,把本来七八尺长的长枪,改成只有三尺。
其实这个长度,都是远超后世的步枪了,毕竟多数步枪都只有不到三尺长。但李超考虑到这个时候,肯定还要近身博斗的,因此最后采用三尺长。
枪托也采用了那种步枪枪托形状,还在枪管上加了准星。
不过这枪经不了后世的火绳枪,李超这枪枪管很短,因为枪管越长工艺越难,另外,李超这枪也没有枪机,自然也就不能直接扳动扳机就带着火绳点火。
说白了,还是火绳枪要求的工艺太高,制造难度和成本大。
也许以后李超会改进为火绳枪,但现在肯定还是只能先研究制造火门枪。另外,枪上还增加了背绳以及套筒刺刀。
工匠们手艺很精,他们不知道火枪的作用,但李超吩咐下来了,他们就按着打制。
一样样的按着图纸尺寸手工打造。
因为是火门枪,枪管很短,因此倒不是后来的那些鸟铳枪管那么难打。明清时期的鸟铳,已经是很先进的火绳枪。不但枪机的构造多、复杂,而且枪管很长,枪管越长越难打造,为了保证不炸膛,得用钻膛法钻出枪膛来,十分缓慢,合格率也低。
但李超现在让工匠们打造的枪管,只有很短一截,因此工艺上难度不大。
这样的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子弹也没有太多要求,不比鸟铳,子弹得合枪管,一般一把枪得专门配个铅弹模子,士兵自己拿铅块熔铸铅弹。等到了后来线膛枪的时候,子弹就要求更严了。
而现在,铁砂、石子什么的都能用,填充进去就行,不一定非得合枪管的子弹。
在铁匠们的仔细研究打造下,尤其是有李超这个设计师给他们指点关键之处,火门枪制造的很顺利。
长城七号,是第七把试验品,也是目前最符合李超心意的一把枪。
外观上,几乎和明朝时的火绳枪一样了,有准星有照门,有可以抵肩射击的枪托,还有利于瞄准的枪身。
只不过,这把枪没有枪机部份,这把枪上有火门,里面装有火药,射击时需要先手持火绳点燃火门里的火药,然后引燃枪膛里的火药,将枪膛里的子弹发射出去。
其实要加一个枪机,也并不是有那么的难。
长城六号,就是一把有枪机的火绳枪。那把枪,工匠们按李超的图纸,在枪托的外则开了一个凹槽,槽内装有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能夹住火绳。
枪管的后端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只要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便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子弹射出。
不过在仔细的盘算过后,李超觉得长城六号加了枪机之后,射速确实能变快,但一把枪的制造成本和难度却是直线上升。
最终,李超还是决定慢点来,火绳枪再快,可如果枪管跟不上,那其实射程了有限,指望着一把这样的火绳枪就能成为战场主力,是不现实的。
减去枪机这部分,也不用引火索,而是直接手持火绳去点燃火门里的火药,李超觉得简单了许多,尤其是制造的时间、难度和成本,都是直线下降的。
战争史上,并不是那些威力越强的武器应用越广,相反,很多简陋的武器地淘汰了那些强大的武器,就比如许多普通兵种,把一些强大的兵种给淘汰了一些。
南北朝时期盛行的甲骑具装,最后却被那些长矛兵给取代了。马槊那种昂贵犀利的武器,也被木杆长枪取代了。
只因为性价比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