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王府宠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她不光和伯府家的太太一同合伙放印子钱,和另外两户人家的太太也有合作。不过就如同那位伯府家的三太太所言那样,李氏是不管事的,甚至可能根本不清楚里面具体情况。只知道是合伙做生意,不用她掏本钱,只管坐等着红利就好。
这些人故意给李氏下套,李氏也不是不知道,她只需要知道两件事就好,她可以得到银子,这些人是有求于她才会主动给自己送银子。至于会造成什么后果,一律不在李氏的考虑范围内,在她来想,天是不会塌掉的。
这些所谓的口供一式两份,一份被送进了宫,一份被送到姚家。
姚成看完这些他娘的‘心里话’,陷入沉默。
蕙娘一改早先态度,并未说什么,甚至避了出去,留给他独处思考的空间。如同以往,姚成并没有让她失望,在李氏被送回来后,就开始着手去办送她回晋州乡下的老家事宜。
李氏自然是不愿,唯一撑着她从那大牢里走出来的就是,她只要撑过这一阵就没事了的念想。可惜这次无论她怎么哀求、哭泣、痛骂,都无法阻止姚成要将她送回乡下的决定。
终于将李氏送走后,姚成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对蕙娘道:“你说的对,继续将她留在京城,会害死咱们一家人。”
蕙娘安慰他道:“也不要这么说,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若是咱们不在京里,她就在那小地方也折腾不出什么来。可这是京里,天子脚下,时时刻刻都能招来大祸。我倒是曾想过和你一同归家,侍候娘终老,可一来妹妹爹娘大哥都在这里,我不舍;二来,明哥儿他们在京中,日后的前途肯定会比在晋州好,尤其三个孩子读书都是紧要关头,我自是就着孩子们的。”
“你说的都对。”
*
而就在姚家这边将李氏送走的同时,晋安帝去了一趟乾清宫。
没人知道他和太上皇说了什么,不过次日太上皇就将赵祚叫进了宫。
赵祚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过太上皇了,距离上一次还是年节,平时无论他怎么求见,太上皇都以龙体不适、修养等借口,将他拒在殿门外。
其实赵祚知道太上皇并没有龙体不适,不过是不想见他罢了。那殿中孩子的笑声、吵闹声及鼓板三弦声,他站在殿外都能隐约听见,说白了就是他如今已经不再是太上皇最宠爱的孙儿了。
就看你们能得宠多久!许多时候,赵祚都是如此不甘而又妒忌的想着。
今日太上皇突然破天荒的召他入宫,赵祚很是吃惊,他不由心虚地想起某件事。转瞬他又觉得不可能是那件事,他做的隐秘,不会有人发现。
种种心绪在见到炕上盘坐的太上皇时,都化为满脸的孺慕之情。太上皇气色很好,甚至比他以前他未大病之前都好。眉间舒散,面色红润,一看就是身心舒畅下的结果。
“皇祖父……”声音中包含着悲怆、委屈、甚至不解、哀怨,等等等等。
太上皇在听到这个声音,也不免有些感叹,这大抵是他活了这么大年纪,听到的含义最多的声音之一。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这个‘不是好东西’是相对太上皇而言。
“起来吧。李德全,赐座。”
不知什么时候,祖孙二人相处的情形就变了,以往赵祚来到乾清宫从不将自己当外人,现如今却是有礼而拘谨。
太上皇恍惚回忆,似乎就是在太子被废那时,到底他变了,还是对方变了,谁也不知。
“最近可有读过什么书?吴氏可是有好消息?你和吴氏成婚的日子也不短了,万事当以子嗣为重。”
赵祚一一回答:“孙儿最近闲来无事,正在看《论语注疏》,翻开那册书才想起,这本书当年是孙儿刚读四书时,祖父您老人家赏给孙儿的,上面还有许多皇祖父写的注释,让孙儿如获至宝,再读一遍感慨良多。
“至于吴氏——”
他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厌恶,口气却是依旧恭敬:“孙儿自是希望吴氏能早日诞下麟儿,可惜至今尚无喜讯。”话到尾端,音调黯淡了下来。
太上皇没有说话,赵祚不禁抬头看了对方一眼,瞳孔一阵紧缩。
太上皇竟没有在听他说话,而是拿着根玉杆在拨逗着炕桌上瓷盆里的鱼,看得出太上皇很专注,眼神并没有看向他这里。
赵祚顿时有一种俏媚眼做给瞎子看的憋屈感,可他什么也不敢说,只能隐忍的低着头。
过了一瞬,还是两瞬,太上皇放下手中的玉杆,慢悠悠地道:“你能静下来看书也是好的,无事少胡思乱想,多学学你那几个皇叔。”
接着他打了个哈欠,招招手,又指了指赵祚,便有人领着赵祚下去了。
一直到出了殿门,赵祚还没明白太上皇的意思。
他有一种羞恼感,感觉太上皇就是在耍自己,将他召入宫,却什么话也不说。他正想着,突然从不远处呼呼啦啦走过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两个走路还不稳当的小娃儿。
这对小娃儿是一男一女,长得并不相像,却是粉雕玉琢,可爱得不行。他们的步履有些急促,总是让人怕他们会摔了,却又不让旁边的宫女太监们抱,甚至搀扶一下,还要用小手推开。
这一群人很快就来到赵祚面前,又越过他进了殿门。赵祚眼前身边都是人,耳朵里也全是人声,这些声音并不响亮,却是宛如苍蝇般嗡嗡的让人心中烦躁。
“小公主您可慢些,被摔着了……”
“三皇子,您慢些走……”
一直到这些人进了殿门,声音才淡了去,可是很快赵祚又听到一阵小娃儿独有的有些尖锐的喜悦声,其中还夹杂着老者浑厚的朗笑声。
这笑声是太上皇的。皇祖父从来没对自己这么笑过,哪怕是他幼年的时候。
赵祚有些愣神,却又满心的憋屈与羞恼,对比之前自己的待遇,这一切就宛如一个巴掌狠狠地打在他的脸上。
他愤怒不甘,可哪有怎样呢?他现在根本做不了什么,什么也做不了。
他的耳旁又响起太上皇之前的话——
“……多学学你几位皇叔……”
学他们做什么?曾经不屑鄙夷甚至是死敌的人,如今却要对他卑躬屈膝,甚至是趋炎讨好?
也许他回去后该努力生个儿子,最好是龙凤胎,皇祖父不是喜欢孩子么?
……
送走了两个直吵着要去乾清宫的磨人精,瑶娘才和晋安帝说话:“这事告诉父皇也好,也免得你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轻也不是重也不是,说不定还会生了埋怨。”
所谓的这事,自然是指之前那事背地里有人做手脚。晋安帝终究还不是不放心瑶娘去办这种事,所以在答允了她的同时,也让暗一出手了。
谁曾想暗一竟会查到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
那伙儿负责去收债的地痞们,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从来没出过人命,谁曾想这次偏偏出了疏漏。他们也觉得十分冤枉、晦气,殊不知那人并不是他们打死的,不过是有人暗地里动了手脚。
以惠王府如今的势力,也就只能背地里干些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却没想到还是被人发现了。
不过晋安帝却并没有出手去处置赵祚,反而将这件事扔给了太上皇,瑶娘的话恰恰应在此处。
“这事你不用太过上心,掀不起什么风浪,只是委屈你了。”
“委屈什么,苍蝇不叮无缝蛋,怎么没见他去叮我大哥他们。不过能把李氏送回去也好,也免得我姐她总是受她的气。”
晋安帝微微颔首,目光在她光洁的脸上打了一个转,突然一下子心情变得极好。
“好了,不说这些,我们说点别的。”
“说什么?”
在眼睛撞到他的眼神之时,她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瑶娘的驭夫有道,很多都是跟姐姐学来的。
姚成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例如他心眼多,有野心,想往上爬,觉得富贵是个好东西,在富贵面前和亲娘面前,只要给他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他就能很轻易的选择出应有的选择。
可恰恰姚成也是很多普通人中的一个,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而且在大方向上他没有错过。这和良心有关,当然也和蕙娘驭夫有道有关。
~~~~
至于安王和赵祚等人,我见有留言说为什么不处置他们,当初那么对付堂子害堂子,恶人该有恶报。实际上众观历史,很多时候这种方法并不通用皇族,尤其曾经是竞争对手的兄弟们。他们同样接受皇族最精英的教育,也许资质有别,可懂眼色识趣是必备点亮技能。
所以在晋安帝登基之后,明知道不可抗拒,很多人都变了态度,只是为了不让人说凑字数,所以面面没有细写,只是以鲁王和赵祚做了标志性代表人物侧面反应一下。,
例如鲁王让庆王欠自己人情,在晋安帝面前刷了脸,例如赵祚一直还致力于讨好太上皇。算是两个极端吧,所以太上皇才会让赵祚学学自己的几个皇叔。可赵祚不屑,早在之前就说了,他掉进死胡同里了。不想着做一些正确的自己该做的事,而总是走偏门左道,做徒劳无用功。
话题回到前面,晋安帝为何不处置他们?他本就登顶了,一个生性高傲的人并不是睚眦必报,而是以绝对的实力彻底碾压尔等。再从实际上来讲,就如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雍正,倒是把所有兄弟都干死了,结果被骂了多少年?也许雍正并不想如此,只是当初登基的时机不是太好,他也没有绝对实力去碾压众人,才会显得手段狠辣过了。
不论对错,面面是亲妈,还是不要让堂子被人骂了。
p; 她不光和伯府家的太太一同合伙放印子钱,和另外两户人家的太太也有合作。不过就如同那位伯府家的三太太所言那样,李氏是不管事的,甚至可能根本不清楚里面具体情况。只知道是合伙做生意,不用她掏本钱,只管坐等着红利就好。
这些人故意给李氏下套,李氏也不是不知道,她只需要知道两件事就好,她可以得到银子,这些人是有求于她才会主动给自己送银子。至于会造成什么后果,一律不在李氏的考虑范围内,在她来想,天是不会塌掉的。
这些所谓的口供一式两份,一份被送进了宫,一份被送到姚家。
姚成看完这些他娘的‘心里话’,陷入沉默。
蕙娘一改早先态度,并未说什么,甚至避了出去,留给他独处思考的空间。如同以往,姚成并没有让她失望,在李氏被送回来后,就开始着手去办送她回晋州乡下的老家事宜。
李氏自然是不愿,唯一撑着她从那大牢里走出来的就是,她只要撑过这一阵就没事了的念想。可惜这次无论她怎么哀求、哭泣、痛骂,都无法阻止姚成要将她送回乡下的决定。
终于将李氏送走后,姚成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对蕙娘道:“你说的对,继续将她留在京城,会害死咱们一家人。”
蕙娘安慰他道:“也不要这么说,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若是咱们不在京里,她就在那小地方也折腾不出什么来。可这是京里,天子脚下,时时刻刻都能招来大祸。我倒是曾想过和你一同归家,侍候娘终老,可一来妹妹爹娘大哥都在这里,我不舍;二来,明哥儿他们在京中,日后的前途肯定会比在晋州好,尤其三个孩子读书都是紧要关头,我自是就着孩子们的。”
“你说的都对。”
*
而就在姚家这边将李氏送走的同时,晋安帝去了一趟乾清宫。
没人知道他和太上皇说了什么,不过次日太上皇就将赵祚叫进了宫。
赵祚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过太上皇了,距离上一次还是年节,平时无论他怎么求见,太上皇都以龙体不适、修养等借口,将他拒在殿门外。
其实赵祚知道太上皇并没有龙体不适,不过是不想见他罢了。那殿中孩子的笑声、吵闹声及鼓板三弦声,他站在殿外都能隐约听见,说白了就是他如今已经不再是太上皇最宠爱的孙儿了。
就看你们能得宠多久!许多时候,赵祚都是如此不甘而又妒忌的想着。
今日太上皇突然破天荒的召他入宫,赵祚很是吃惊,他不由心虚地想起某件事。转瞬他又觉得不可能是那件事,他做的隐秘,不会有人发现。
种种心绪在见到炕上盘坐的太上皇时,都化为满脸的孺慕之情。太上皇气色很好,甚至比他以前他未大病之前都好。眉间舒散,面色红润,一看就是身心舒畅下的结果。
“皇祖父……”声音中包含着悲怆、委屈、甚至不解、哀怨,等等等等。
太上皇在听到这个声音,也不免有些感叹,这大抵是他活了这么大年纪,听到的含义最多的声音之一。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这个‘不是好东西’是相对太上皇而言。
“起来吧。李德全,赐座。”
不知什么时候,祖孙二人相处的情形就变了,以往赵祚来到乾清宫从不将自己当外人,现如今却是有礼而拘谨。
太上皇恍惚回忆,似乎就是在太子被废那时,到底他变了,还是对方变了,谁也不知。
“最近可有读过什么书?吴氏可是有好消息?你和吴氏成婚的日子也不短了,万事当以子嗣为重。”
赵祚一一回答:“孙儿最近闲来无事,正在看《论语注疏》,翻开那册书才想起,这本书当年是孙儿刚读四书时,祖父您老人家赏给孙儿的,上面还有许多皇祖父写的注释,让孙儿如获至宝,再读一遍感慨良多。
“至于吴氏——”
他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厌恶,口气却是依旧恭敬:“孙儿自是希望吴氏能早日诞下麟儿,可惜至今尚无喜讯。”话到尾端,音调黯淡了下来。
太上皇没有说话,赵祚不禁抬头看了对方一眼,瞳孔一阵紧缩。
太上皇竟没有在听他说话,而是拿着根玉杆在拨逗着炕桌上瓷盆里的鱼,看得出太上皇很专注,眼神并没有看向他这里。
赵祚顿时有一种俏媚眼做给瞎子看的憋屈感,可他什么也不敢说,只能隐忍的低着头。
过了一瞬,还是两瞬,太上皇放下手中的玉杆,慢悠悠地道:“你能静下来看书也是好的,无事少胡思乱想,多学学你那几个皇叔。”
接着他打了个哈欠,招招手,又指了指赵祚,便有人领着赵祚下去了。
一直到出了殿门,赵祚还没明白太上皇的意思。
他有一种羞恼感,感觉太上皇就是在耍自己,将他召入宫,却什么话也不说。他正想着,突然从不远处呼呼啦啦走过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两个走路还不稳当的小娃儿。
这对小娃儿是一男一女,长得并不相像,却是粉雕玉琢,可爱得不行。他们的步履有些急促,总是让人怕他们会摔了,却又不让旁边的宫女太监们抱,甚至搀扶一下,还要用小手推开。
这一群人很快就来到赵祚面前,又越过他进了殿门。赵祚眼前身边都是人,耳朵里也全是人声,这些声音并不响亮,却是宛如苍蝇般嗡嗡的让人心中烦躁。
“小公主您可慢些,被摔着了……”
“三皇子,您慢些走……”
一直到这些人进了殿门,声音才淡了去,可是很快赵祚又听到一阵小娃儿独有的有些尖锐的喜悦声,其中还夹杂着老者浑厚的朗笑声。
这笑声是太上皇的。皇祖父从来没对自己这么笑过,哪怕是他幼年的时候。
赵祚有些愣神,却又满心的憋屈与羞恼,对比之前自己的待遇,这一切就宛如一个巴掌狠狠地打在他的脸上。
他愤怒不甘,可哪有怎样呢?他现在根本做不了什么,什么也做不了。
他的耳旁又响起太上皇之前的话——
“……多学学你几位皇叔……”
学他们做什么?曾经不屑鄙夷甚至是死敌的人,如今却要对他卑躬屈膝,甚至是趋炎讨好?
也许他回去后该努力生个儿子,最好是龙凤胎,皇祖父不是喜欢孩子么?
……
送走了两个直吵着要去乾清宫的磨人精,瑶娘才和晋安帝说话:“这事告诉父皇也好,也免得你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轻也不是重也不是,说不定还会生了埋怨。”
所谓的这事,自然是指之前那事背地里有人做手脚。晋安帝终究还不是不放心瑶娘去办这种事,所以在答允了她的同时,也让暗一出手了。
谁曾想暗一竟会查到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
那伙儿负责去收债的地痞们,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从来没出过人命,谁曾想这次偏偏出了疏漏。他们也觉得十分冤枉、晦气,殊不知那人并不是他们打死的,不过是有人暗地里动了手脚。
以惠王府如今的势力,也就只能背地里干些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却没想到还是被人发现了。
不过晋安帝却并没有出手去处置赵祚,反而将这件事扔给了太上皇,瑶娘的话恰恰应在此处。
“这事你不用太过上心,掀不起什么风浪,只是委屈你了。”
“委屈什么,苍蝇不叮无缝蛋,怎么没见他去叮我大哥他们。不过能把李氏送回去也好,也免得我姐她总是受她的气。”
晋安帝微微颔首,目光在她光洁的脸上打了一个转,突然一下子心情变得极好。
“好了,不说这些,我们说点别的。”
“说什么?”
在眼睛撞到他的眼神之时,她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瑶娘的驭夫有道,很多都是跟姐姐学来的。
姚成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例如他心眼多,有野心,想往上爬,觉得富贵是个好东西,在富贵面前和亲娘面前,只要给他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他就能很轻易的选择出应有的选择。
可恰恰姚成也是很多普通人中的一个,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而且在大方向上他没有错过。这和良心有关,当然也和蕙娘驭夫有道有关。
~~~~
至于安王和赵祚等人,我见有留言说为什么不处置他们,当初那么对付堂子害堂子,恶人该有恶报。实际上众观历史,很多时候这种方法并不通用皇族,尤其曾经是竞争对手的兄弟们。他们同样接受皇族最精英的教育,也许资质有别,可懂眼色识趣是必备点亮技能。
所以在晋安帝登基之后,明知道不可抗拒,很多人都变了态度,只是为了不让人说凑字数,所以面面没有细写,只是以鲁王和赵祚做了标志性代表人物侧面反应一下。,
例如鲁王让庆王欠自己人情,在晋安帝面前刷了脸,例如赵祚一直还致力于讨好太上皇。算是两个极端吧,所以太上皇才会让赵祚学学自己的几个皇叔。可赵祚不屑,早在之前就说了,他掉进死胡同里了。不想着做一些正确的自己该做的事,而总是走偏门左道,做徒劳无用功。
话题回到前面,晋安帝为何不处置他们?他本就登顶了,一个生性高傲的人并不是睚眦必报,而是以绝对的实力彻底碾压尔等。再从实际上来讲,就如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雍正,倒是把所有兄弟都干死了,结果被骂了多少年?也许雍正并不想如此,只是当初登基的时机不是太好,他也没有绝对实力去碾压众人,才会显得手段狠辣过了。
不论对错,面面是亲妈,还是不要让堂子被人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