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赢家六条基本法则
★知道大众在想什么,你就拥有了市场。
★建立一个情绪分析模式,再对号入座,永远都准备有预案。
★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组成了一种复杂的操纵关系。借助各种心理、情绪、言行和游戏规则控制对方,这是聪明人在做的事情。
★能够引导某种趋势,你就控制了人们的情绪,成为他们的“导师”。
★如果面临集体反对怎么办?
1.等他们掉进“火坑”;2.再拉他们上来。
★所有的心理操纵都为了一个目的:让人们积极地为你效力。除此之外的任何说辞都是一种谎言。
利用公众情绪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引爆点”的概念:在许多难以理解的流行潮的背后,我们能从中发现关键的因素,它们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有人抓住了某些引爆大众情绪的“雷管”并且把它点燃,从而轻易地推动起了一个又一个流行潮。
引导公众情绪,可以让自己永远处在“大多数人支持”的阵营中,而且始终保持正确。商家对消费者的洗脑体现了这一理论的精髓,许多营销高手都非常擅长抓住公众的内心需求,将它们汇聚在一起,成功地开拓出巨大的市场。
“流行”是怎么发生的呢?通常有三种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联系人”角色:他们喜欢搜集朋友,并且认识了很多人,随时与自己的关系网保持联系。这一角色具备了某种优势:他们可以把信息快速地散布出去。因为他们人脉丰富,众人对这些信息经常深信不疑,这就导致了信息的大面积和迅速地传播。
2.专业人士: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在公众的眼中“什么都懂”。他们是某一种知识的达人,能够不厌其烦地把相关的知识拿出来和朋友分享,还能表达出很好的说服力。当他们对某一件事情很狂热时,就能发掘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并让公众相信“这是真实的”。比如,一些名人和专业者对于某件商品的推销所产生的广告效应,公众常在他们的推荐和研究下,产生大面积地购买这件商品的消费行为。
3.产品营销从业者:推销员似乎“什么人都能够说服”,虽然这种人没有很深的知识,但是有特殊的能力让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就交付信任。这个角色能够把内行发现的东西与人们以简易的语言沟通,然后促成购买。
他们活动在第一线,直接促使交易的产生。
这表明了“信息传递者”环境的巨大威力,与其说服某些个别的人,不如改变和利用他们所处的环境。因为任何流行的趋势都需要一个发展的温床,它们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通过长期酝酿,在条件合适时才突然爆发的。
聪明人懂得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时机,或者知道如何观察并推动这种环境的形成。
当一个带有某种倾向的环境形成的时候,个人的因素就不重要了——个别的反对者和“清醒”的旁观者,很难在此时改变公众的喜好,影响这种趋势的发生。就像在一个非作弊不可的环境中,不论是哪种家庭出身的学生都会倾向于去通过作弊来获得好成绩,老师的劝说和个别同学的阻止,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直到这个环境发生改变,人们才会集体反省自己的行为。
这便是大众情绪的特点,他们具有盲从性,不加以深入思考,一旦被引导上路,产生惯性,很轻易地就能被引爆,产生强大的效果。在大众情绪的世界,只要一件物品或一个观念拥有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形成一个风潮。那么,如果你掌握到了这个趋势,就可以让一个趋势引爆起来,为你所用。
公众的情绪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擅长洗脑的人都是高明的“情绪推手”,他们无比深刻地了解群体的情绪是怎么回事,能够聪明而冷静地利用这一点。
在现实世界中,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舆论和媒体平台,你会发现它具备一个脱离客观和总是向某个倾向性滑落的特点。媒体声音时常在两极之间飘摇不定,它并不想告诉你真实的信息,而公众的情绪恰好又喜欢极端的信息,他们不断地被感动和激怒。
可以说,一旦公众情绪被引导,就会形成巨大的声浪:流行的趋势或对于某一意见的强力表达。政客和营销大师对此十分在行,他们天生便是这种声浪的制造者!
《乌合之众》的作者、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者勒庞便对此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斯蒂芬·P·罗宾斯是美国圣迭戈大学管理学教授,他长期从事管理学研究并撰写大量管理教科书。他的著作《组织行为学》是洗脑方面的经典作品,这本书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三个层面探讨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阐述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群体思维现象有多种症状表现:
1.群体成员把他们所做出假设的任何反对意见合理化;
2.对于那些时不时怀疑群体共同观点的人,或怀疑大家信奉的论据的人,群体成员对他们施加直接压力;
3.那些持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往往通过保持沉默,甚至降低自己看法的重要性,来尽力避免与群体观点不一致;
4.好像存在一种无异议错觉,如果某个人保持沉默,大家往往认为他表示赞成。
公众情绪就是拥有这样的异常突出的特点,它极为简单而夸张。对于真相和细节,无法做出、也不想做出细致的区分。“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有没有特别的原因?”当你想让公众仔细思考中间的过渡状态时,你立刻就遭到失败。
集体情绪的夸张随着“事实”的不断强化而得到巩固,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通过公众平台向人们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地传播,其所展示的明确的目标性就会吸引更多的力量,直到所有人都对此深表认同或深感反思。
●它全然不知怀疑
公众情绪就像女人,引爆之后,就会瞬间陷入极端。人们集体认为正确的事情,容不得一丝怀疑,它通常是不容辩驳的。
●充满了不确定性
除了高明的引导者和幕后的推动者,身在公众群体中的个体,对此都有“不确定性”的迷惑。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一步会走向哪个方向。比如,今天人们喜欢一条加宽的无兜牛仔裤,以至于销售到了缺货的程度,但你知道下个月会流行哪种款式的衣服吗?
你很难静下心来预测明天的趋势。就算你深知这是一些人推动的流行浪潮,你也无法跳出来看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正是因为公众情绪具备上述两个特点,它才容易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政客喜欢这种特点,那些演讲高手和擅长表演的候选人,他们在感动选民时通常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且不断地重复。
他们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因为他们深知,想引导和利用公众情绪为自己牟利,就绝不可以以理性的面目出现。他们惯用一些极端的论说技巧,来点燃人们内心的虚弱之处,赢得掌声和拥戴。
判断和引导趋势
如果你不知道 99个人想干什么,不懂得引导他们的方法,你就控制不了最后那一个人——你只能控制你自己。当然,当人在不经过充分的思考的时候,仅仅依靠自己的直觉往往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可是只限于某些局部反应,整体战略性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只依靠所谓天才般的直觉远远无法解决。
>
赢家六条基本法则
★知道大众在想什么,你就拥有了市场。
★建立一个情绪分析模式,再对号入座,永远都准备有预案。
★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组成了一种复杂的操纵关系。借助各种心理、情绪、言行和游戏规则控制对方,这是聪明人在做的事情。
★能够引导某种趋势,你就控制了人们的情绪,成为他们的“导师”。
★如果面临集体反对怎么办?
1.等他们掉进“火坑”;2.再拉他们上来。
★所有的心理操纵都为了一个目的:让人们积极地为你效力。除此之外的任何说辞都是一种谎言。
利用公众情绪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引爆点”的概念:在许多难以理解的流行潮的背后,我们能从中发现关键的因素,它们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有人抓住了某些引爆大众情绪的“雷管”并且把它点燃,从而轻易地推动起了一个又一个流行潮。
引导公众情绪,可以让自己永远处在“大多数人支持”的阵营中,而且始终保持正确。商家对消费者的洗脑体现了这一理论的精髓,许多营销高手都非常擅长抓住公众的内心需求,将它们汇聚在一起,成功地开拓出巨大的市场。
“流行”是怎么发生的呢?通常有三种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联系人”角色:他们喜欢搜集朋友,并且认识了很多人,随时与自己的关系网保持联系。这一角色具备了某种优势:他们可以把信息快速地散布出去。因为他们人脉丰富,众人对这些信息经常深信不疑,这就导致了信息的大面积和迅速地传播。
2.专业人士: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在公众的眼中“什么都懂”。他们是某一种知识的达人,能够不厌其烦地把相关的知识拿出来和朋友分享,还能表达出很好的说服力。当他们对某一件事情很狂热时,就能发掘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并让公众相信“这是真实的”。比如,一些名人和专业者对于某件商品的推销所产生的广告效应,公众常在他们的推荐和研究下,产生大面积地购买这件商品的消费行为。
3.产品营销从业者:推销员似乎“什么人都能够说服”,虽然这种人没有很深的知识,但是有特殊的能力让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就交付信任。这个角色能够把内行发现的东西与人们以简易的语言沟通,然后促成购买。
他们活动在第一线,直接促使交易的产生。
这表明了“信息传递者”环境的巨大威力,与其说服某些个别的人,不如改变和利用他们所处的环境。因为任何流行的趋势都需要一个发展的温床,它们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通过长期酝酿,在条件合适时才突然爆发的。
聪明人懂得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时机,或者知道如何观察并推动这种环境的形成。
当一个带有某种倾向的环境形成的时候,个人的因素就不重要了——个别的反对者和“清醒”的旁观者,很难在此时改变公众的喜好,影响这种趋势的发生。就像在一个非作弊不可的环境中,不论是哪种家庭出身的学生都会倾向于去通过作弊来获得好成绩,老师的劝说和个别同学的阻止,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直到这个环境发生改变,人们才会集体反省自己的行为。
这便是大众情绪的特点,他们具有盲从性,不加以深入思考,一旦被引导上路,产生惯性,很轻易地就能被引爆,产生强大的效果。在大众情绪的世界,只要一件物品或一个观念拥有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形成一个风潮。那么,如果你掌握到了这个趋势,就可以让一个趋势引爆起来,为你所用。
公众的情绪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擅长洗脑的人都是高明的“情绪推手”,他们无比深刻地了解群体的情绪是怎么回事,能够聪明而冷静地利用这一点。
在现实世界中,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舆论和媒体平台,你会发现它具备一个脱离客观和总是向某个倾向性滑落的特点。媒体声音时常在两极之间飘摇不定,它并不想告诉你真实的信息,而公众的情绪恰好又喜欢极端的信息,他们不断地被感动和激怒。
可以说,一旦公众情绪被引导,就会形成巨大的声浪:流行的趋势或对于某一意见的强力表达。政客和营销大师对此十分在行,他们天生便是这种声浪的制造者!
《乌合之众》的作者、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者勒庞便对此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斯蒂芬·P·罗宾斯是美国圣迭戈大学管理学教授,他长期从事管理学研究并撰写大量管理教科书。他的著作《组织行为学》是洗脑方面的经典作品,这本书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三个层面探讨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阐述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群体思维现象有多种症状表现:
1.群体成员把他们所做出假设的任何反对意见合理化;
2.对于那些时不时怀疑群体共同观点的人,或怀疑大家信奉的论据的人,群体成员对他们施加直接压力;
3.那些持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往往通过保持沉默,甚至降低自己看法的重要性,来尽力避免与群体观点不一致;
4.好像存在一种无异议错觉,如果某个人保持沉默,大家往往认为他表示赞成。
公众情绪就是拥有这样的异常突出的特点,它极为简单而夸张。对于真相和细节,无法做出、也不想做出细致的区分。“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有没有特别的原因?”当你想让公众仔细思考中间的过渡状态时,你立刻就遭到失败。
集体情绪的夸张随着“事实”的不断强化而得到巩固,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通过公众平台向人们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地传播,其所展示的明确的目标性就会吸引更多的力量,直到所有人都对此深表认同或深感反思。
●它全然不知怀疑
公众情绪就像女人,引爆之后,就会瞬间陷入极端。人们集体认为正确的事情,容不得一丝怀疑,它通常是不容辩驳的。
●充满了不确定性
除了高明的引导者和幕后的推动者,身在公众群体中的个体,对此都有“不确定性”的迷惑。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一步会走向哪个方向。比如,今天人们喜欢一条加宽的无兜牛仔裤,以至于销售到了缺货的程度,但你知道下个月会流行哪种款式的衣服吗?
你很难静下心来预测明天的趋势。就算你深知这是一些人推动的流行浪潮,你也无法跳出来看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正是因为公众情绪具备上述两个特点,它才容易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政客喜欢这种特点,那些演讲高手和擅长表演的候选人,他们在感动选民时通常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且不断地重复。
他们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因为他们深知,想引导和利用公众情绪为自己牟利,就绝不可以以理性的面目出现。他们惯用一些极端的论说技巧,来点燃人们内心的虚弱之处,赢得掌声和拥戴。
判断和引导趋势
如果你不知道 99个人想干什么,不懂得引导他们的方法,你就控制不了最后那一个人——你只能控制你自己。当然,当人在不经过充分的思考的时候,仅仅依靠自己的直觉往往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可是只限于某些局部反应,整体战略性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只依靠所谓天才般的直觉远远无法解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