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彻底的革命性,等等。
我认为,这不是真实的朱重八。
作为一个正常人,在作出一个可能会掉脑袋的选择时,是绝对不会如此轻率的,如果朱重八真的是这样莽撞的一个人,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朱重八是一个有畏惧心理的人,他遭受过极大的痛苦,对元有着刻骨的仇恨,但他也知道生的可贵,一旦选择了造反,就没有回头路。
知道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在死亡的恐惧中不断挣扎,却仍然能战胜自己,选择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气。
这样的朱重八才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战胜自己、不畏惧死亡的英雄。
朱重八在庙里的生活是枯燥而有规律的,但这枯燥而规律的生活被起义的熊熊烈火打乱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具体打乱这一切的并不是起义军,而是那些元的官吏。
在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中,如果吃了败仗,是要被上司处罚的,但镇压起义的任务又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元朝的官吏们毅然决然地决定,拿老百姓开刀;既然无法打败起义军,那就把那些可以欺负的老百姓抓去交差,把他们当起义军杀掉。
从这个角度来看,元的腐朽官吏为推翻元朝的统治实在是不遗余力,立了大功。
此时摆在朱重八面前的形势严重了。如果不去起义,很有可能被某一个官吏抓去当起义者杀掉,然后冠以张三或者李四的名字。但投奔起义军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元军打败,也是性命难保。
就在此时,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幼年时候的朋友汤和写了一封信给他,信的内容是自己做了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朱重八看过后,不动声色,将信烧掉了。他还没有去参加起义的心理准备。
参考消息
汤和
汤和与朱元璋两人自幼结识。《明史》记载,汤和年幼时就颇为与众不同,有抱负(幼有奇志),会骑射(嬉戏尝习骑射),在一帮小孩中也很有号召力(部勒群儿)。成年后,更是英姿倜傥,有勇有谋。汤和年长朱元璋三岁,在造反的道路上也先行了一步,1352年二月,二十七岁的汤和率领十几名壮士,投奔了起事的郭子兴起义军。因作战有功,被授为千户。
然而晚上,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他看义军信件的事情,准备去告发他。
朱重八终于被逼上了绝路。
接下来的是痛苦的思考和抉择,朱重八面前有三条路:一、守在寺庙里;二、逃跑;三、造反。
朱重八也拿不定主意,他找到了一个人,问他的意见。这个人叫周德兴,我们后面还要经常提到他。
周德兴似乎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他给朱重八的建议是算一卦(这是什么主意),看哪一条路合适。
算卦的结果是“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意思是逃跑、待在这里都不吉利,去造反还可能没事。
朱重八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自己不过想要老老实实地过日子、种两亩地、孝敬父母,却做不到。父母负担着沉重的田赋和徭役,没有一天不是勤勤恳恳地干活,还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躲到寺庙里不过想混口饭吃,如今又被人告发,可能要掉脑袋。
忍无可忍。
那就反了吧!反他娘的!
没人愿意打仗,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逼上梁山,是他们唯一的宿命。
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也许不是那么厚道,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各种打算,但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汤和就这样成了朱重八的第一个战友。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将陪同朱重八一起走完这条艰苦的道路。
然而汤和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是唯一一个陪他走完这条路的人。
参考消息
皇帝的简历
历来史书,向有神话帝王之举措。不过朱元璋因为“淮右布衣”的出身,让著书人十分为难:从朱元璋往上追封的四代祖皇帝,都目不识丁,想编出点有深度的东西是有难度的。后来不得已,在朱元璋的爷爷——裕皇帝朱初一身上附会了一则“折柳试龙气”的故事,来侧面证明朱家的天命所归。
彻底的革命性,等等。
我认为,这不是真实的朱重八。
作为一个正常人,在作出一个可能会掉脑袋的选择时,是绝对不会如此轻率的,如果朱重八真的是这样莽撞的一个人,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朱重八是一个有畏惧心理的人,他遭受过极大的痛苦,对元有着刻骨的仇恨,但他也知道生的可贵,一旦选择了造反,就没有回头路。
知道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在死亡的恐惧中不断挣扎,却仍然能战胜自己,选择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气。
这样的朱重八才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战胜自己、不畏惧死亡的英雄。
朱重八在庙里的生活是枯燥而有规律的,但这枯燥而规律的生活被起义的熊熊烈火打乱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具体打乱这一切的并不是起义军,而是那些元的官吏。
在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中,如果吃了败仗,是要被上司处罚的,但镇压起义的任务又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元朝的官吏们毅然决然地决定,拿老百姓开刀;既然无法打败起义军,那就把那些可以欺负的老百姓抓去交差,把他们当起义军杀掉。
从这个角度来看,元的腐朽官吏为推翻元朝的统治实在是不遗余力,立了大功。
此时摆在朱重八面前的形势严重了。如果不去起义,很有可能被某一个官吏抓去当起义者杀掉,然后冠以张三或者李四的名字。但投奔起义军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元军打败,也是性命难保。
就在此时,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幼年时候的朋友汤和写了一封信给他,信的内容是自己做了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朱重八看过后,不动声色,将信烧掉了。他还没有去参加起义的心理准备。
参考消息
汤和
汤和与朱元璋两人自幼结识。《明史》记载,汤和年幼时就颇为与众不同,有抱负(幼有奇志),会骑射(嬉戏尝习骑射),在一帮小孩中也很有号召力(部勒群儿)。成年后,更是英姿倜傥,有勇有谋。汤和年长朱元璋三岁,在造反的道路上也先行了一步,1352年二月,二十七岁的汤和率领十几名壮士,投奔了起事的郭子兴起义军。因作战有功,被授为千户。
然而晚上,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他看义军信件的事情,准备去告发他。
朱重八终于被逼上了绝路。
接下来的是痛苦的思考和抉择,朱重八面前有三条路:一、守在寺庙里;二、逃跑;三、造反。
朱重八也拿不定主意,他找到了一个人,问他的意见。这个人叫周德兴,我们后面还要经常提到他。
周德兴似乎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他给朱重八的建议是算一卦(这是什么主意),看哪一条路合适。
算卦的结果是“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意思是逃跑、待在这里都不吉利,去造反还可能没事。
朱重八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自己不过想要老老实实地过日子、种两亩地、孝敬父母,却做不到。父母负担着沉重的田赋和徭役,没有一天不是勤勤恳恳地干活,还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躲到寺庙里不过想混口饭吃,如今又被人告发,可能要掉脑袋。
忍无可忍。
那就反了吧!反他娘的!
没人愿意打仗,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逼上梁山,是他们唯一的宿命。
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也许不是那么厚道,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各种打算,但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汤和就这样成了朱重八的第一个战友。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将陪同朱重八一起走完这条艰苦的道路。
然而汤和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是唯一一个陪他走完这条路的人。
参考消息
皇帝的简历
历来史书,向有神话帝王之举措。不过朱元璋因为“淮右布衣”的出身,让著书人十分为难:从朱元璋往上追封的四代祖皇帝,都目不识丁,想编出点有深度的东西是有难度的。后来不得已,在朱元璋的爷爷——裕皇帝朱初一身上附会了一则“折柳试龙气”的故事,来侧面证明朱家的天命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