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汉末武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效仿曹操,却比曹操更加主动。
他不仅要将羌人部落聚集在一起,还要收服羌人部落为己用。
一百五十万的羌人,若都能为关羽所用,他至少能够聚集二十万精锐。
关羽来自后世,那个时候有五十六个民族相互融合,只要都认同一个中国,关羽对少数民族并无任何歧视,甚至认识的几个少数民族朋友,都感觉对方与汉人无异。
若能收服羌人,将其彻底融合在华夏民族之中,关羽也不愿造太多杀戮。
更何况,杀戮永远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叛乱,只会长年累积仇恨。
当然,该杀的时候,关羽也绝对不会手软。
否则,就会如同东汉朝廷那般,自掘坟墓。
百余年来,面对羌人的屡次叛乱,东汉朝廷在处理问题上也有些问题。
东汉前期,对待羌患的手段,主要是镇压和内迁。
然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哪怕汉军装备精良、骁勇善战,在与羌人作战的过程中,也有兵败的时候。
汉和帝去世不久,朝廷征发千余羌人戍边西域。
这些羌人不遵调令,半路上就都逃跑了。
官府派人前来抓逃兵,结果这些羌人跑到塞外,内外羌人一同起事,西北边境顿时天翻地覆。
当时的大将军邓骘调集五万部队征剿羌人,反被打得大败。
胜利使得羌人更加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有些比较强大的部落首领,甚至自称‘天子’。
羌人部落以为汉军不堪一击,更是联合起来抄掠边地,汉室的河西走廊被切断,甚至连三辅之地也蒙受其难。
羌人性格的确有些欺软怕硬,关羽想要控制、融合羌人,就必须展露出自身强大的实力。
只有先打怕他们,才能谈收服以及融合的事情。
不过关羽经过查阅史料,也知道那些羌人之所以不遵调令逃跑,最终酿成大规模叛乱。
究其原因,还是朝廷对汉人的歧视,以及贪官污吏的压迫。
那些被征调的羌人军队,不仅没有拥有汉军同样的待遇,反而还要自备战马、武器。
冒着生命危险替汉王朝打仗,没有军饷反而饱受歧视,任何人都可能会叛乱。
朝廷基本平定叛乱以后,迫于财政压力,放弃了继续用兵,决定将那里的汉人内迁,彻底丢弃凉州。
然而。
自从武帝开始,那里的汉人已经在当地扎根,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园和财富?
于是乎,西北的汉人也开始反叛。
当时著名的羌人领袖杜季贡,就是一个地地道道汉人。
羌人叛军与汉人叛军勾搭在一起之后,羌人部落首领才发现,汉人的脑子真的非常好用。
并且有汉人当领头羊,他们遭受本地汉人百姓的抵抗,也不会那么强烈。
更为重要的是:若战败,他们就可以将罪行都推到汉人身上,自己却能够留住性命。
自那以后,羌人造反,推举汉人之中有名望的人当做首领,就成为了传统。
这也是为什么,北宫伯玉等人反叛,会挟持凉州名士边章、韩遂,让他们充当首领了。
那些被推举的汉人领袖也发现,假如朝廷奈何不得自己,只要自己最终率领羌人投降,就会得到高官厚禄。
须知,平常这些人想要成为一方太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
只要带领羌人叛乱,朝廷招安的时候,自然会笼络他们这些所谓的首领,对他们进行封官赐爵。
因此,这些汉人也心甘情愿带领羌人造反。当他们接受招安,成为一方官吏以后,仍旧与羌人私底下勾结。
这真是应了后世的一句话:要升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历史上董卓能够崛起凉州,最终祸乱朝纲,也正是利用了这个思路。
只不过,当时由于段颎的出现,一度更改了朝廷对待羌人绥靖的政策,变成了血腥杀戮。
直到段颎死后,韩遂、边章再度叛乱的时候,董卓才有了崛起的机会。
事实却也证明,段颎血腥镇压的策略,除非彻底将羌人屠戮殆尽,否则仍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至于韩遂、马腾,他们历史上拥有那般官职、地位,也与带领羌人叛乱不无关系。
朝廷为了避免大规模战争,消耗无数的钱粮,就使用绥靖政策,不停利用官职、钱粮平息羌患。
至于羌人,以及一些凉州名士,却将叛乱当成了自己的发财之路、晋升之阶。
若继续纵容下去,羌人叛乱势必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就如同班彪所言那般:羌人叛乱不可怕,可怕的是某些人利用羌人叛乱,满足自己的野心,以及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正是洞彻了这些,关羽才毫不犹豫撕碎了韩遂、马腾表文,拒绝二人投降的请求。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效仿曹操,却比曹操更加主动。
他不仅要将羌人部落聚集在一起,还要收服羌人部落为己用。
一百五十万的羌人,若都能为关羽所用,他至少能够聚集二十万精锐。
关羽来自后世,那个时候有五十六个民族相互融合,只要都认同一个中国,关羽对少数民族并无任何歧视,甚至认识的几个少数民族朋友,都感觉对方与汉人无异。
若能收服羌人,将其彻底融合在华夏民族之中,关羽也不愿造太多杀戮。
更何况,杀戮永远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叛乱,只会长年累积仇恨。
当然,该杀的时候,关羽也绝对不会手软。
否则,就会如同东汉朝廷那般,自掘坟墓。
百余年来,面对羌人的屡次叛乱,东汉朝廷在处理问题上也有些问题。
东汉前期,对待羌患的手段,主要是镇压和内迁。
然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哪怕汉军装备精良、骁勇善战,在与羌人作战的过程中,也有兵败的时候。
汉和帝去世不久,朝廷征发千余羌人戍边西域。
这些羌人不遵调令,半路上就都逃跑了。
官府派人前来抓逃兵,结果这些羌人跑到塞外,内外羌人一同起事,西北边境顿时天翻地覆。
当时的大将军邓骘调集五万部队征剿羌人,反被打得大败。
胜利使得羌人更加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有些比较强大的部落首领,甚至自称‘天子’。
羌人部落以为汉军不堪一击,更是联合起来抄掠边地,汉室的河西走廊被切断,甚至连三辅之地也蒙受其难。
羌人性格的确有些欺软怕硬,关羽想要控制、融合羌人,就必须展露出自身强大的实力。
只有先打怕他们,才能谈收服以及融合的事情。
不过关羽经过查阅史料,也知道那些羌人之所以不遵调令逃跑,最终酿成大规模叛乱。
究其原因,还是朝廷对汉人的歧视,以及贪官污吏的压迫。
那些被征调的羌人军队,不仅没有拥有汉军同样的待遇,反而还要自备战马、武器。
冒着生命危险替汉王朝打仗,没有军饷反而饱受歧视,任何人都可能会叛乱。
朝廷基本平定叛乱以后,迫于财政压力,放弃了继续用兵,决定将那里的汉人内迁,彻底丢弃凉州。
然而。
自从武帝开始,那里的汉人已经在当地扎根,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园和财富?
于是乎,西北的汉人也开始反叛。
当时著名的羌人领袖杜季贡,就是一个地地道道汉人。
羌人叛军与汉人叛军勾搭在一起之后,羌人部落首领才发现,汉人的脑子真的非常好用。
并且有汉人当领头羊,他们遭受本地汉人百姓的抵抗,也不会那么强烈。
更为重要的是:若战败,他们就可以将罪行都推到汉人身上,自己却能够留住性命。
自那以后,羌人造反,推举汉人之中有名望的人当做首领,就成为了传统。
这也是为什么,北宫伯玉等人反叛,会挟持凉州名士边章、韩遂,让他们充当首领了。
那些被推举的汉人领袖也发现,假如朝廷奈何不得自己,只要自己最终率领羌人投降,就会得到高官厚禄。
须知,平常这些人想要成为一方太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
只要带领羌人叛乱,朝廷招安的时候,自然会笼络他们这些所谓的首领,对他们进行封官赐爵。
因此,这些汉人也心甘情愿带领羌人造反。当他们接受招安,成为一方官吏以后,仍旧与羌人私底下勾结。
这真是应了后世的一句话:要升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历史上董卓能够崛起凉州,最终祸乱朝纲,也正是利用了这个思路。
只不过,当时由于段颎的出现,一度更改了朝廷对待羌人绥靖的政策,变成了血腥杀戮。
直到段颎死后,韩遂、边章再度叛乱的时候,董卓才有了崛起的机会。
事实却也证明,段颎血腥镇压的策略,除非彻底将羌人屠戮殆尽,否则仍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至于韩遂、马腾,他们历史上拥有那般官职、地位,也与带领羌人叛乱不无关系。
朝廷为了避免大规模战争,消耗无数的钱粮,就使用绥靖政策,不停利用官职、钱粮平息羌患。
至于羌人,以及一些凉州名士,却将叛乱当成了自己的发财之路、晋升之阶。
若继续纵容下去,羌人叛乱势必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就如同班彪所言那般:羌人叛乱不可怕,可怕的是某些人利用羌人叛乱,满足自己的野心,以及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正是洞彻了这些,关羽才毫不犹豫撕碎了韩遂、马腾表文,拒绝二人投降的请求。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