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股权架构,发行渠道 (2/2)
69中文网 3gzw.net,我本港岛电影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了造血能力。
再加上港岛本土市场的大幅萎缩,彻底断了港岛电影最后的机会。1993年观影人数比1988年少2ooo多万人次,再加上盗版光碟的出现……院线都一个一个的倒闭。
97金融风暴,彻底让港片市场失去了希望。
港片的繁荣,本身人才的涌现占一部分,最主要还是大量投资的涌入!事实证明,没有钱,他们什么都做不成!这一点到了后世,他们才幡然醒悟,可惜已经晚了!
后世内地电影的繁荣也再次证明了资本对于娱乐行业的影响之大!然后,再大势之下和官方的默许、支持下,崔老师这才能够完身而退。小钢炮、王家兄弟也都知道这一点。
资本就像是不听话的孩子,总要时不时勒一勒,紧一紧!
允许你割股民的钱,但你敢偷国家的钱?哼哼!(这段本就是资本市场的共同认知,不要4o4!)
…
公司一层,并不像许多现代办公场所那样只是前台。
《雨夜屠夫》、《古惑仔》系列、《双雄》、《恐惧斗室》、《嫌疑人》、《靓妹正传》、《旺角卡门》……一众电影的周边,从海报到一些小道具都有。
电影拍摄中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道具都摆放在一楼大厅。让人有种进入博物馆而不是公司的感觉。
吴孝祖本身不是很喜欢严肃的公司范围。
整个公司划分为八个职能部门。
制作部、行政管理部、财务部、人事资源部、发行部、策划创意部(编辑部)、市场公关部和法务部。
江嘉华担任一零二四火车头副总经理,主抓财务部和市场公关部。
张家振则负责发行部,担任发行部门经理。蒋二少负责制作部,苏黎耀协作法务部。乐怡灵负责行政管理部。至于策划创意部则并没有太好人选,也就先放一放,吴孝祖本人暂时先盯着。
其中,制作部、发行部算是电影公司最为主要的两个部门。
蒋志强和张家振算是前世运作影片的高手。一个善于统筹制作电影,一个特别擅长发行。
吴孝祖有心以后把一零二四火车头电影公司、江湖救急影业、恒星娱乐、寰宇国际规整到一起,当然并不是单纯的融入,那样就乱套了。而是公司小集团化。
e7文化如果成功,到时候可以试一试这种模式。
“振哥,本地发行和湾湾发行我们现在不缺。之前上映的几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也证明了我们的发行能力。
但是海外发行渠道至关重要。我之前让二少负责去沟通,但是渠道并不好打通……”吴孝祖开门见山。
他分股份给张家振,看的就是对方在发行市场上的能力和人脉。
“没问题,东南亚地区我们可以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发行渠道。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当地片商的抵触。
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方面,我会先去同之前合作过的片商联络,看看有没有可能进行合作。”张家振也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不遮掩。
反而他对吴孝祖更加高看一眼。
在之前,他欣赏吴孝祖,那是因为才华。但现在看来,其眼光和胸怀也非同一般。
其他电影公司最多只是盯着院线。
但实际上,院线这种硬资产并不适合推广。这只是港岛市场特殊环境下的产物。
随着新宝院线的出现,已经打破了这种固话。
谁在认为院线无敌,那纯属是痴人说梦,人云己云。
当然,如果时机允许,吴孝祖不介意自己拿下一个院线,但实际上价值并不大。
尤其是在他知道未来港片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零二四火车头的出路在发行上。
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
“海外发行必须建立,同时……”吴孝祖顿了顿,原本他还没特意的去关注身后这片市场。
但是李莲傑亏的一塌糊涂的《中华英雄》却提醒了他。
现在是内地与港岛合拍片最火热的开始。这时候内地还并没有加强限制,倒是一个合适的开始。也很迅速的进入内地市场。
从1994年开始进口大片以海外分账形式在内地上映,好莱坞电影《亡命天涯》是第一部进口片,于1994年11月12日在内地上映,总票房达到258o万。
然后1995年定下了1o部的限制,这到了1999年才放松为2o部。
那年票房冠军是老司机卡梅隆携手州长阿诺的《真实的谎言》,11亿票房。龙叔的《红番区》经过嘉禾运作,成为当年亚军,拿下了95oo万左右的票房。那年季军是文文的荷尔蒙青春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你看看,我们的青春片堕落的多快,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变成了一堆屎尿屁。
合拍片相对复杂,分为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和委托摄制。不过,后两个不用了解,因为三种合拍片类型中,只有联合摄制片是能够享受国产片待遇的合拍片,没有配额限制,分账比例较高,甚至能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所以再说合拍片一般都值得是联合摄制片。
最重要,港澳台地区的影片在属性上虽然属于进口片,但却不占用配额。
当然,也要看能不能引进……
“关注一下内地合拍片!”
自从1982年第一部中港合拍片《少林寺》开始,近年来中港合拍片不断在增加。
中港合拍片虽然也是合拍片,但比其他地区的合拍片要优势很大。申请后可以在港岛进行后期制作,也可以在港岛冲印。
97临近,全港人都迷茫,吴孝祖可不迷茫!
外片分账是13,但合拍片可以享受到43的优待!纵然内地市场很恶劣,但白赚何必不赚,而且赚钱是小,最主要可以培育市场啊!
想一想后世。
自己装装穷,几亿看着自己电影长大的影迷,在自己每部电影上映的时候还不都喊出“欠吴导演一张电影票”的情怀感动?
自己简直太善良友爱了!
这时候谁会知道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速度和成就?
最起码在2ooo年的时候都没人会对国产电影有信心!
原本吴孝祖还挺担心……
现在想想——
自己先坑坑港民,然后港片衰落后自己靠着发行赚赚钱,或者去北美镀镀金顺便坑坑美国人民,反正他们有钱。最后——那时候内地市场也差不多了,自己那时候几十岁的老艺术家回归……想想都涌出一身使不完的精力,海绵体都生机勃勃!
坐在椅子上的吴艺术家有点神游难收。
弄得张家振、乐怡灵两人莫名其妙,看看没当回事的蒋二少和江嘉华,显然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了。
吴逼王也把寰宇国际‘收编’的具体事情交给了新晋的公司高层张家振去负责,也算是对他的一个初步考察好了。毕竟以后,线下录像带发行是最重要的一环。
有了造血能力。
再加上港岛本土市场的大幅萎缩,彻底断了港岛电影最后的机会。1993年观影人数比1988年少2ooo多万人次,再加上盗版光碟的出现……院线都一个一个的倒闭。
97金融风暴,彻底让港片市场失去了希望。
港片的繁荣,本身人才的涌现占一部分,最主要还是大量投资的涌入!事实证明,没有钱,他们什么都做不成!这一点到了后世,他们才幡然醒悟,可惜已经晚了!
后世内地电影的繁荣也再次证明了资本对于娱乐行业的影响之大!然后,再大势之下和官方的默许、支持下,崔老师这才能够完身而退。小钢炮、王家兄弟也都知道这一点。
资本就像是不听话的孩子,总要时不时勒一勒,紧一紧!
允许你割股民的钱,但你敢偷国家的钱?哼哼!(这段本就是资本市场的共同认知,不要4o4!)
…
公司一层,并不像许多现代办公场所那样只是前台。
《雨夜屠夫》、《古惑仔》系列、《双雄》、《恐惧斗室》、《嫌疑人》、《靓妹正传》、《旺角卡门》……一众电影的周边,从海报到一些小道具都有。
电影拍摄中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道具都摆放在一楼大厅。让人有种进入博物馆而不是公司的感觉。
吴孝祖本身不是很喜欢严肃的公司范围。
整个公司划分为八个职能部门。
制作部、行政管理部、财务部、人事资源部、发行部、策划创意部(编辑部)、市场公关部和法务部。
江嘉华担任一零二四火车头副总经理,主抓财务部和市场公关部。
张家振则负责发行部,担任发行部门经理。蒋二少负责制作部,苏黎耀协作法务部。乐怡灵负责行政管理部。至于策划创意部则并没有太好人选,也就先放一放,吴孝祖本人暂时先盯着。
其中,制作部、发行部算是电影公司最为主要的两个部门。
蒋志强和张家振算是前世运作影片的高手。一个善于统筹制作电影,一个特别擅长发行。
吴孝祖有心以后把一零二四火车头电影公司、江湖救急影业、恒星娱乐、寰宇国际规整到一起,当然并不是单纯的融入,那样就乱套了。而是公司小集团化。
e7文化如果成功,到时候可以试一试这种模式。
“振哥,本地发行和湾湾发行我们现在不缺。之前上映的几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也证明了我们的发行能力。
但是海外发行渠道至关重要。我之前让二少负责去沟通,但是渠道并不好打通……”吴孝祖开门见山。
他分股份给张家振,看的就是对方在发行市场上的能力和人脉。
“没问题,东南亚地区我们可以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发行渠道。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当地片商的抵触。
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方面,我会先去同之前合作过的片商联络,看看有没有可能进行合作。”张家振也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不遮掩。
反而他对吴孝祖更加高看一眼。
在之前,他欣赏吴孝祖,那是因为才华。但现在看来,其眼光和胸怀也非同一般。
其他电影公司最多只是盯着院线。
但实际上,院线这种硬资产并不适合推广。这只是港岛市场特殊环境下的产物。
随着新宝院线的出现,已经打破了这种固话。
谁在认为院线无敌,那纯属是痴人说梦,人云己云。
当然,如果时机允许,吴孝祖不介意自己拿下一个院线,但实际上价值并不大。
尤其是在他知道未来港片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零二四火车头的出路在发行上。
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
“海外发行必须建立,同时……”吴孝祖顿了顿,原本他还没特意的去关注身后这片市场。
但是李莲傑亏的一塌糊涂的《中华英雄》却提醒了他。
现在是内地与港岛合拍片最火热的开始。这时候内地还并没有加强限制,倒是一个合适的开始。也很迅速的进入内地市场。
从1994年开始进口大片以海外分账形式在内地上映,好莱坞电影《亡命天涯》是第一部进口片,于1994年11月12日在内地上映,总票房达到258o万。
然后1995年定下了1o部的限制,这到了1999年才放松为2o部。
那年票房冠军是老司机卡梅隆携手州长阿诺的《真实的谎言》,11亿票房。龙叔的《红番区》经过嘉禾运作,成为当年亚军,拿下了95oo万左右的票房。那年季军是文文的荷尔蒙青春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你看看,我们的青春片堕落的多快,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变成了一堆屎尿屁。
合拍片相对复杂,分为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和委托摄制。不过,后两个不用了解,因为三种合拍片类型中,只有联合摄制片是能够享受国产片待遇的合拍片,没有配额限制,分账比例较高,甚至能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所以再说合拍片一般都值得是联合摄制片。
最重要,港澳台地区的影片在属性上虽然属于进口片,但却不占用配额。
当然,也要看能不能引进……
“关注一下内地合拍片!”
自从1982年第一部中港合拍片《少林寺》开始,近年来中港合拍片不断在增加。
中港合拍片虽然也是合拍片,但比其他地区的合拍片要优势很大。申请后可以在港岛进行后期制作,也可以在港岛冲印。
97临近,全港人都迷茫,吴孝祖可不迷茫!
外片分账是13,但合拍片可以享受到43的优待!纵然内地市场很恶劣,但白赚何必不赚,而且赚钱是小,最主要可以培育市场啊!
想一想后世。
自己装装穷,几亿看着自己电影长大的影迷,在自己每部电影上映的时候还不都喊出“欠吴导演一张电影票”的情怀感动?
自己简直太善良友爱了!
这时候谁会知道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速度和成就?
最起码在2ooo年的时候都没人会对国产电影有信心!
原本吴孝祖还挺担心……
现在想想——
自己先坑坑港民,然后港片衰落后自己靠着发行赚赚钱,或者去北美镀镀金顺便坑坑美国人民,反正他们有钱。最后——那时候内地市场也差不多了,自己那时候几十岁的老艺术家回归……想想都涌出一身使不完的精力,海绵体都生机勃勃!
坐在椅子上的吴艺术家有点神游难收。
弄得张家振、乐怡灵两人莫名其妙,看看没当回事的蒋二少和江嘉华,显然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了。
吴逼王也把寰宇国际‘收编’的具体事情交给了新晋的公司高层张家振去负责,也算是对他的一个初步考察好了。毕竟以后,线下录像带发行是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