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奋斗在洪武末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元璋把所有人都叫到了宫里,有三位皇子在,他也只能在后面打酱油,本来柳淳是不想跟着的,奈何一瞧到那几位姑娘吃人的目光,还是跟着老朱算了,最多挨骂,不会有别的风险不是……
事实上柳淳也真是打酱油的,到了大殿外面,他、蓝玉、李景隆、徐增寿都被留在了外面。
老朱只把三个儿子叫了进去。
“你们说说吧,这个事情要怎么处置?”
朱元璋先问朱橚,“你的看法呢?”
“回父皇,儿臣以为官吏欺压匠户,为非作歹,辜负皇恩,决不能饶恕,应该彻查工部,凡是有盘剥匠户的官吏,一律发配充军,全家贬为奴仆。他们不是能霸占别人的妻子吗,就该让他们尝尝同样的滋味!”
朱橚咬牙切齿说着,他善良不假,可善良也不能是非不分啊,该处置的不能手软。
朱元璋微微颔首,似乎有些满意。
太子朱标向来反对杀戮,他急忙道:“父皇,万寿盛典就在眼前,如果这时候掀起大狱,实在是太不吉利了。儿臣斗胆恳请父皇,在大典之后,再行处置。另外工匠生存艰难,应该下旨,严禁官员使用匠户为自己做事,否则以贪墨论处!另外可以增加匠户每月的粮米两斗,以示皇恩浩荡,普天同庆。”
朱标不愧是处置国政多年,做起事来,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就连朱元璋都找不出什么毛病。
老朱沉吟了许久,才把目光落在朱棣的身上。
“你也说说吧!”
朱棣面前凝重,他能在父皇面前说话的机会不多,必须珍惜才是!
“父皇,儿臣记得,在洪武七年,有个地方的知府向父皇上书,请求赐予一名妇人贞节牌坊,彰显十年守节之功,还说这是我大明教化,哪怕寻常妇人,都知道遵循纲常。”
朱元璋颔首,“的确有此事,可你知道父皇是怎么处理的吗?”
“父皇降旨,严词训斥地方官吏,还要求尽快让妇人成家!”
“对,那你知道父皇的心思吗?”
朱棣朗声道:“儿臣斗胆猜测,国初民生凋敝,户口空虚,好多地方,千里无鸡鸣。一个大好年华的妇人,不赶快成亲,却苦苦守节,假如人人都像她一样,大明岂不是国将不国!”
“没错,国初历经战乱,遍地都是寡妇,如果人人守节,谁还替朕耕田戍边!”
朱棣笑道:“父皇英明,儿臣还记得,又过了三年,同样是地方的一个妇人,她要求守节,地方官吏不许,父皇知道之后,勃然大怒,将地方官吏处斩,想要娶此妇的人家,被发配充军!”
同样的案子,老朱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难道是老朱糊涂了,还是三年的功夫,大明就人口充裕,可以允许妇人守节了?
都不是!
后一个案子,另有内情。
那个妇人死了丈夫,小叔子趁机想要娶嫂子,地方官吏居然支持小叔子的要求,同意这桩婚事,驳回了妇人守节的请求。
判决结果送到了京城,老朱怒不可遏,他怒在哪里?弟娶其嫂,这是元朝留下的遗风,朱元璋登基之后,恢复华夏衣冠,极力扫除前朝弊政,不遗余力。可当了十多年皇帝,居然还有官吏犯这个错误,以前朝的风俗来判案,老朱砍了他的脑袋,都是便宜的。
朱棣此刻把这两个案子拿出来,用意再明显不过了。
“父皇,匠户之制,是承袭前朝。早些年,父皇征战天下,耗费巨资,不得不为。如今国泰民安,朝廷府库丰盈,足以出钱雇佣工匠,如果继续保留匠户,只会任由前朝的弊政,蔓延肆虐,残害无辜百姓!”
“父皇,儿臣曾参与辽东之战。柳淳在白羊口,改良火药,制作新的军粮。他以雇佣之法,生产出来的物资质量好,速度快,在军中广受好评。父皇可以询问宋国公和梁国公,就知道孩儿所言不虚。孩儿以为,既然此法堪用,不如就推行开……借着这一次万寿,加恩匠户,让数百万的子民,感受到父皇如天之仁!”
朱棣说完,撩起袍子,跪在了地上。
朱橚稍微迟疑,也赶快跟着四哥一起跪倒。
“父皇天恩,儿臣拜求父皇!”
一下子跪下两个儿子,朱标思忖了一下,也道:“父皇,四弟和五弟的看法的确有理,只是骤然废掉匠户,会引起很多波折。不如这样,... -->>
朱元璋把所有人都叫到了宫里,有三位皇子在,他也只能在后面打酱油,本来柳淳是不想跟着的,奈何一瞧到那几位姑娘吃人的目光,还是跟着老朱算了,最多挨骂,不会有别的风险不是……
事实上柳淳也真是打酱油的,到了大殿外面,他、蓝玉、李景隆、徐增寿都被留在了外面。
老朱只把三个儿子叫了进去。
“你们说说吧,这个事情要怎么处置?”
朱元璋先问朱橚,“你的看法呢?”
“回父皇,儿臣以为官吏欺压匠户,为非作歹,辜负皇恩,决不能饶恕,应该彻查工部,凡是有盘剥匠户的官吏,一律发配充军,全家贬为奴仆。他们不是能霸占别人的妻子吗,就该让他们尝尝同样的滋味!”
朱橚咬牙切齿说着,他善良不假,可善良也不能是非不分啊,该处置的不能手软。
朱元璋微微颔首,似乎有些满意。
太子朱标向来反对杀戮,他急忙道:“父皇,万寿盛典就在眼前,如果这时候掀起大狱,实在是太不吉利了。儿臣斗胆恳请父皇,在大典之后,再行处置。另外工匠生存艰难,应该下旨,严禁官员使用匠户为自己做事,否则以贪墨论处!另外可以增加匠户每月的粮米两斗,以示皇恩浩荡,普天同庆。”
朱标不愧是处置国政多年,做起事来,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就连朱元璋都找不出什么毛病。
老朱沉吟了许久,才把目光落在朱棣的身上。
“你也说说吧!”
朱棣面前凝重,他能在父皇面前说话的机会不多,必须珍惜才是!
“父皇,儿臣记得,在洪武七年,有个地方的知府向父皇上书,请求赐予一名妇人贞节牌坊,彰显十年守节之功,还说这是我大明教化,哪怕寻常妇人,都知道遵循纲常。”
朱元璋颔首,“的确有此事,可你知道父皇是怎么处理的吗?”
“父皇降旨,严词训斥地方官吏,还要求尽快让妇人成家!”
“对,那你知道父皇的心思吗?”
朱棣朗声道:“儿臣斗胆猜测,国初民生凋敝,户口空虚,好多地方,千里无鸡鸣。一个大好年华的妇人,不赶快成亲,却苦苦守节,假如人人都像她一样,大明岂不是国将不国!”
“没错,国初历经战乱,遍地都是寡妇,如果人人守节,谁还替朕耕田戍边!”
朱棣笑道:“父皇英明,儿臣还记得,又过了三年,同样是地方的一个妇人,她要求守节,地方官吏不许,父皇知道之后,勃然大怒,将地方官吏处斩,想要娶此妇的人家,被发配充军!”
同样的案子,老朱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难道是老朱糊涂了,还是三年的功夫,大明就人口充裕,可以允许妇人守节了?
都不是!
后一个案子,另有内情。
那个妇人死了丈夫,小叔子趁机想要娶嫂子,地方官吏居然支持小叔子的要求,同意这桩婚事,驳回了妇人守节的请求。
判决结果送到了京城,老朱怒不可遏,他怒在哪里?弟娶其嫂,这是元朝留下的遗风,朱元璋登基之后,恢复华夏衣冠,极力扫除前朝弊政,不遗余力。可当了十多年皇帝,居然还有官吏犯这个错误,以前朝的风俗来判案,老朱砍了他的脑袋,都是便宜的。
朱棣此刻把这两个案子拿出来,用意再明显不过了。
“父皇,匠户之制,是承袭前朝。早些年,父皇征战天下,耗费巨资,不得不为。如今国泰民安,朝廷府库丰盈,足以出钱雇佣工匠,如果继续保留匠户,只会任由前朝的弊政,蔓延肆虐,残害无辜百姓!”
“父皇,儿臣曾参与辽东之战。柳淳在白羊口,改良火药,制作新的军粮。他以雇佣之法,生产出来的物资质量好,速度快,在军中广受好评。父皇可以询问宋国公和梁国公,就知道孩儿所言不虚。孩儿以为,既然此法堪用,不如就推行开……借着这一次万寿,加恩匠户,让数百万的子民,感受到父皇如天之仁!”
朱棣说完,撩起袍子,跪在了地上。
朱橚稍微迟疑,也赶快跟着四哥一起跪倒。
“父皇天恩,儿臣拜求父皇!”
一下子跪下两个儿子,朱标思忖了一下,也道:“父皇,四弟和五弟的看法的确有理,只是骤然废掉匠户,会引起很多波折。不如这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