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大唐虎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长安百姓的一路欢送之下,以李渊为首的浩瀚队伍由承天门进入宫中,前往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
古人对于祭拜天地祖先视为一件神圣的事情,也因故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说。
但凡出征凯旋,逢年佳节都要告奠天地祖先。
罗士信作为后世人,有些不喜欢繁杂的礼节,但是古人重礼并不是全无因由,盲目的寻求礼法。他们的每一个礼节,都有一定的意义,都能体会古人在道德上的重视。反观后世少了礼节,少了礼法,论及文明素质,修身养性的素养,现代人与古人相差何止千里。
奠天地祖先因为重视,也由此显得格外庄严肃重。
上香祭拜,叙事问好,每一个环节都要诚心对待。
祭祖完毕,已经过了正午时分。
接下来也是最为关键重要的一个环节献俘仪式。
这献俘仪式自古就有之,两周遗留下来的记载中就包含着无数献俘礼节。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衍变为一个习俗习惯,唯有在取得盛大战果的时候,才有必要举办献俘仪式。
唐朝自立国起,也只有武德四年,李世民攻略河南,力擒王世充、窦建德两大枭雄,一统中原北地举行过献俘仪式。而今李靖、罗士信他们攻灭突厥取得的战果比之李世民当年的大胜,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献俘仪式也格外隆重盛大。
此战遭受俘虏的突厥酋长、左右厢察、左右贤王、十六设以及所有突厥贵族,都要以白练捆缚跪拜与太庙、太社面前,先向天地祖先请罪,而后还要前往承天门瞪顺天楼接受献俘。
一切依照礼法来定。李渊在承天门顺天楼前楹当中设帐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献俘将校在楼下左右班立,楼前稍南设献俘之位。百官到齐后,侍臣将班齐牌用红丝绳袋提升上楼,报知皇帝。皇帝就座。百官三呼万岁行礼。侍臣宣布“引献俘”,将校把被俘者带到献俘位。
李渊坐在高处,看着下方为首的突厥可汗颉利以及他身后的上百突厥贵族,心情就忍不住愉悦。自从起事处,他便受到突厥的钳制,不得不委曲求全。依照他的最初想法是如八百年前的汉朝一样。经过长时间的积蓄凝聚,带国力强盛以后,在出现一个类似于汉武帝一样的人物,以他们打下的根基来洗刷他们所收到的耻辱: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如此风光。能够看着不可一世的突厥倒在自己的面前。看到威风八面的突厥可汗跪伏在他的面前请罪。
成王败寇!
战败者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的,即便是颉利这样曾经威震一方的突厥汗王,此时此刻也只能羞辱的跪伏在万众之前,拜倒在李渊足下。以颉利这种身份,他是不甘心受此侮辱的,但是死他一人确实容易,可他的族人都会因此而受到牵连。颉利作为突厥的汗王,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子民以是一种罪过。到了这个地步。他哪有颜面一死逃脱一切。
只能跪伏在地,耳中还不能不听着侍臣当众宣读大唐取胜的战报。
这宣读战报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叫法,叫做“露布”。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成为东汉。东汉时,官员把那些不是很重要不需要用特殊手段封口的文件称为“露布”。后魏以“露布”发表战胜消息,每当攻战克捷,便以露布的形势传达消息,以漆竿上张缣帛。写上捷报,使天下遍知。这种办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露布渐渐就成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献捷之书”。
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仪。但凡取得大胜,则在广阳门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读露布。这宣读完毕,还要百官舞蹈再拜行礼。
大唐取胜的经过早已由“露布”制度,宣告天下,然而在当下依然要宣读战报,以赞美己方将士浴血奋战换取来的功效,所出征的武将也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战报中为荣。
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三位出征主将名字出现的次数自然不在少数,余下的尉迟敬德、薛万彻、薛万均、张公瑾、高甑生等三大将的副将也逐一出现,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却不是他们。除了三大将之外,罗士信麾下的苏定方是点名最多的将领,战绩也是极为可人:破乌部落斩杀部落酋长,参与粘怗部落的战斗... -->>
在长安百姓的一路欢送之下,以李渊为首的浩瀚队伍由承天门进入宫中,前往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
古人对于祭拜天地祖先视为一件神圣的事情,也因故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说。
但凡出征凯旋,逢年佳节都要告奠天地祖先。
罗士信作为后世人,有些不喜欢繁杂的礼节,但是古人重礼并不是全无因由,盲目的寻求礼法。他们的每一个礼节,都有一定的意义,都能体会古人在道德上的重视。反观后世少了礼节,少了礼法,论及文明素质,修身养性的素养,现代人与古人相差何止千里。
奠天地祖先因为重视,也由此显得格外庄严肃重。
上香祭拜,叙事问好,每一个环节都要诚心对待。
祭祖完毕,已经过了正午时分。
接下来也是最为关键重要的一个环节献俘仪式。
这献俘仪式自古就有之,两周遗留下来的记载中就包含着无数献俘礼节。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衍变为一个习俗习惯,唯有在取得盛大战果的时候,才有必要举办献俘仪式。
唐朝自立国起,也只有武德四年,李世民攻略河南,力擒王世充、窦建德两大枭雄,一统中原北地举行过献俘仪式。而今李靖、罗士信他们攻灭突厥取得的战果比之李世民当年的大胜,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献俘仪式也格外隆重盛大。
此战遭受俘虏的突厥酋长、左右厢察、左右贤王、十六设以及所有突厥贵族,都要以白练捆缚跪拜与太庙、太社面前,先向天地祖先请罪,而后还要前往承天门瞪顺天楼接受献俘。
一切依照礼法来定。李渊在承天门顺天楼前楹当中设帐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献俘将校在楼下左右班立,楼前稍南设献俘之位。百官到齐后,侍臣将班齐牌用红丝绳袋提升上楼,报知皇帝。皇帝就座。百官三呼万岁行礼。侍臣宣布“引献俘”,将校把被俘者带到献俘位。
李渊坐在高处,看着下方为首的突厥可汗颉利以及他身后的上百突厥贵族,心情就忍不住愉悦。自从起事处,他便受到突厥的钳制,不得不委曲求全。依照他的最初想法是如八百年前的汉朝一样。经过长时间的积蓄凝聚,带国力强盛以后,在出现一个类似于汉武帝一样的人物,以他们打下的根基来洗刷他们所收到的耻辱: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如此风光。能够看着不可一世的突厥倒在自己的面前。看到威风八面的突厥可汗跪伏在他的面前请罪。
成王败寇!
战败者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的,即便是颉利这样曾经威震一方的突厥汗王,此时此刻也只能羞辱的跪伏在万众之前,拜倒在李渊足下。以颉利这种身份,他是不甘心受此侮辱的,但是死他一人确实容易,可他的族人都会因此而受到牵连。颉利作为突厥的汗王,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子民以是一种罪过。到了这个地步。他哪有颜面一死逃脱一切。
只能跪伏在地,耳中还不能不听着侍臣当众宣读大唐取胜的战报。
这宣读战报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叫法,叫做“露布”。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成为东汉。东汉时,官员把那些不是很重要不需要用特殊手段封口的文件称为“露布”。后魏以“露布”发表战胜消息,每当攻战克捷,便以露布的形势传达消息,以漆竿上张缣帛。写上捷报,使天下遍知。这种办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露布渐渐就成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献捷之书”。
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仪。但凡取得大胜,则在广阳门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读露布。这宣读完毕,还要百官舞蹈再拜行礼。
大唐取胜的经过早已由“露布”制度,宣告天下,然而在当下依然要宣读战报,以赞美己方将士浴血奋战换取来的功效,所出征的武将也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战报中为荣。
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三位出征主将名字出现的次数自然不在少数,余下的尉迟敬德、薛万彻、薛万均、张公瑾、高甑生等三大将的副将也逐一出现,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却不是他们。除了三大将之外,罗士信麾下的苏定方是点名最多的将领,战绩也是极为可人:破乌部落斩杀部落酋长,参与粘怗部落的战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