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清末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江道泉虽然是帝国的传统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下头有着相当多的保守派支持江道泉,并对帝国的很多激进改革政策提出反对意见,但是江道泉虽然保守并不代表他对教育事业保守。
相反,江道泉非常清楚教育事业才是他的大本营所在,他在官场内的威望,甚至陛下对他才华能力的肯定都是建立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
所以这几年他为了发展国内教育是花费了诸多心思的!
“今年上半年毕业的帝国大学毕业生中,很多在没有正式毕业之前就已经被诸多机构部门和企业预定,很多企业言明现在帝国的高等人才过于稀缺,让他们无法招聘到足够的人才,只能是花费大代价从国外聘请!”
“同时我手头上的另外一份报告也表明,在过去两年内,帝国的数所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随江道泉收集的诸多资料报告被摆了出来,那些内阁大臣们也是一个个暗自思索了起来,这到底该不该支持看教育部的大规模扩张计划。
毕竟这份扩张计划的花费实在太大,头年的经费投入就是五百万之巨,明年、后年以及以后肯定还是持续投入的,总花费少说也得几千万之多。
而中央财政的经费是有限的,让教育部拿走了这么多,其他部门肯定就拿的少了。
但是如果不支持教育部的发展计划,他们也是很清楚目前帝国的中高等技术人才的缺乏已经是严重影响到了帝国工商业的发展。
比如说工商部要搞工商业,让企业们开工厂,这工厂不是有钱有设备就可以开的起来的,你还得有人啊,普通工人简单,随便招来农民培训几个月就行了,但是那些技术人员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目前为帝国的工商业提供高等技术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这也是很多大企业最常用的方式,第二个就是从帝国大学,那些高等中学毕业生里招聘,这些人的底子都比较好,学习个一两年基本都可以当骨干使用。第三个则是上海多家大企业,比如林德机器厂等联合主办的上海工商学校,这所学校除了提供会计,行政管理等现代企业所需的人才外,也培训技术人员,不过这些技术人员的能力比较有限,最多只能充当中级技术人员。更关键的是,上海工商学校不对外招生,乃是属于那些几家大企业的下属学校,只培养他们的员工学校,其他企业根本不可能从这里获得技术人才。
然后帝国的另外一所大学江南大学虽然已经开办,但是第一期学生都还没有毕业呢!
总体而言,目前帝国自主培养的技术人才是相当缺乏的,而这给目前的帝国工商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按照教育部的发展计划,他们除了进一步调整维持现有的县小学、府中学这两级基础教育制度外,将会进一步扩充高等中学的数量,争取在1865年以前让国内的高等中学数量达到五十家以上。
同时为了接纳这些高等中学的学生,帝国会新建两所大学,人家江道泉连名字地点和都取好了,一所是预备在天津设立的直隶大学,另外一所则是在广州设立南广大学,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城市的理由也简单,直隶和广东这两个省份的极力拉拢教育部在他们的辖区办大学,为此提出了诸多地方财政支持,比如广东那边就是承诺如果开办南广大学,省财政将会投入至少三十万圆,而广州府的地方财政也会支持十万圆以上。
不过仅仅四所大学还是不够的,对此江道泉打算对现有的师范学校进行深入改革,在规模较大,师资力量比较深厚的师范学校里选择五家到八家左右,并将其改革为高等师范学校,其学制从一年延长到三年,学生从只学单一科目转为学习多个科目。
学制比正式的大学要少一年,而且师范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就算好一些,但是和正式大学对比还是远远不如,所以学校效果肯定是要差一些的。
但是这将会极大程度上缓解目前高等教育规模过小的问题,短时间内为帝国提供更多的精英人才。
这些计划都是教育部方面推出关于扶持开办官办学校的计划,同时教育部还计划推出政策甚至资金上的扶持,让民间广泛参与到办学事业上。
目前帝国的民办教育主要是集中在学前教育上,即启蒙类的私塾上!
此外还有少量几家高等中学,比如福州高等中学,苏州高等中学等,然后还有一家比较特殊的企业学校,即上海工商学校。
而现在教育部显然是对此不满的,启蒙教育倒还好,民间的参与力度相当广泛,但是在高等教育上就少了许多。(未完待续。)
江道泉虽然是帝国的传统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下头有着相当多的保守派支持江道泉,并对帝国的很多激进改革政策提出反对意见,但是江道泉虽然保守并不代表他对教育事业保守。
相反,江道泉非常清楚教育事业才是他的大本营所在,他在官场内的威望,甚至陛下对他才华能力的肯定都是建立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
所以这几年他为了发展国内教育是花费了诸多心思的!
“今年上半年毕业的帝国大学毕业生中,很多在没有正式毕业之前就已经被诸多机构部门和企业预定,很多企业言明现在帝国的高等人才过于稀缺,让他们无法招聘到足够的人才,只能是花费大代价从国外聘请!”
“同时我手头上的另外一份报告也表明,在过去两年内,帝国的数所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随江道泉收集的诸多资料报告被摆了出来,那些内阁大臣们也是一个个暗自思索了起来,这到底该不该支持看教育部的大规模扩张计划。
毕竟这份扩张计划的花费实在太大,头年的经费投入就是五百万之巨,明年、后年以及以后肯定还是持续投入的,总花费少说也得几千万之多。
而中央财政的经费是有限的,让教育部拿走了这么多,其他部门肯定就拿的少了。
但是如果不支持教育部的发展计划,他们也是很清楚目前帝国的中高等技术人才的缺乏已经是严重影响到了帝国工商业的发展。
比如说工商部要搞工商业,让企业们开工厂,这工厂不是有钱有设备就可以开的起来的,你还得有人啊,普通工人简单,随便招来农民培训几个月就行了,但是那些技术人员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目前为帝国的工商业提供高等技术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这也是很多大企业最常用的方式,第二个就是从帝国大学,那些高等中学毕业生里招聘,这些人的底子都比较好,学习个一两年基本都可以当骨干使用。第三个则是上海多家大企业,比如林德机器厂等联合主办的上海工商学校,这所学校除了提供会计,行政管理等现代企业所需的人才外,也培训技术人员,不过这些技术人员的能力比较有限,最多只能充当中级技术人员。更关键的是,上海工商学校不对外招生,乃是属于那些几家大企业的下属学校,只培养他们的员工学校,其他企业根本不可能从这里获得技术人才。
然后帝国的另外一所大学江南大学虽然已经开办,但是第一期学生都还没有毕业呢!
总体而言,目前帝国自主培养的技术人才是相当缺乏的,而这给目前的帝国工商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按照教育部的发展计划,他们除了进一步调整维持现有的县小学、府中学这两级基础教育制度外,将会进一步扩充高等中学的数量,争取在1865年以前让国内的高等中学数量达到五十家以上。
同时为了接纳这些高等中学的学生,帝国会新建两所大学,人家江道泉连名字地点和都取好了,一所是预备在天津设立的直隶大学,另外一所则是在广州设立南广大学,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城市的理由也简单,直隶和广东这两个省份的极力拉拢教育部在他们的辖区办大学,为此提出了诸多地方财政支持,比如广东那边就是承诺如果开办南广大学,省财政将会投入至少三十万圆,而广州府的地方财政也会支持十万圆以上。
不过仅仅四所大学还是不够的,对此江道泉打算对现有的师范学校进行深入改革,在规模较大,师资力量比较深厚的师范学校里选择五家到八家左右,并将其改革为高等师范学校,其学制从一年延长到三年,学生从只学单一科目转为学习多个科目。
学制比正式的大学要少一年,而且师范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就算好一些,但是和正式大学对比还是远远不如,所以学校效果肯定是要差一些的。
但是这将会极大程度上缓解目前高等教育规模过小的问题,短时间内为帝国提供更多的精英人才。
这些计划都是教育部方面推出关于扶持开办官办学校的计划,同时教育部还计划推出政策甚至资金上的扶持,让民间广泛参与到办学事业上。
目前帝国的民办教育主要是集中在学前教育上,即启蒙类的私塾上!
此外还有少量几家高等中学,比如福州高等中学,苏州高等中学等,然后还有一家比较特殊的企业学校,即上海工商学校。
而现在教育部显然是对此不满的,启蒙教育倒还好,民间的参与力度相当广泛,但是在高等教育上就少了许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