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3gzw.net,雷霆反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郑辉在调整倍率后,看到了前方2个目标从自西向东飞行,似乎要横穿提斯普尔,印度飞行员要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要么就是导航有问题?
“我们动手来不及了,便宜地空导弹部队了。”
“好像是他们的攻击机,冲着大桥去的,8000米飞行,胆子够大的。”
所有人都在知道,提斯普尔的红旗16系统马上就会起作用,两个印度飞行眼在如此高的高度飞行,显然毫无突然性。但是预警机捕捉到的目标的飞行速度度数一直在上升,很快就到了1.5马赫以上。
“真的是攻击机?”郑辉想,如果哪架攻击机想在这么高的速度下展开攻击,最后一定打不中。
提斯普尔北岸的防空阵地上,雷达早就捕捉到了从高空直插大桥的两个目标,其中一架向北转弯离开了,但是这样徐晃动作不可能骗过地面的指挥员,他沉着地紧盯着另一架爬升到了8300米,并且还在加速冲刺,情况有些出乎预料,这不是常见的任见的攻击,几乎是在自杀。
导弹阵地指挥员耐心地等着对手进入攻击范围,他判断对手为苏30战机,企图接近并轰炸大桥。他按照经验,在最佳的距离上下令开火,两枚导弹雷鸣般直刺天空,按照指令进行拦截。
指挥员才发现自己的命令早了,对手的速度骤然提升到了2.2马赫,转瞬间就大大压缩了导弹的攻击包线,并且仍然在加速中,抵消一个G重力,而爬升的导弹,可能没有足够时间占领较高高度,进而展开有效拦截了。
“2.3马赫?导弹要扑空了。”
坐镇指挥车的林淮生意识到对方是冲着大桥来的,但是出乎预料对方没有投弹,它就像一枚火箭一下从大桥南侧飞过,直接穿透了自己精心布置的防控网。
印度的米格25R直接从高空穿越了提斯普尔,完成了照相侦察,同时飞行员看到了下方的滚滚浓烟和对岸炮兵阵地开火时的阵阵火光,他知道战斗仍然在进行,并且规模不小。提斯普尔存在的反抗,还有多大规模,这是起飞时,上级希望搞清楚的事情。
原则上说,这是一种不应该存在于战场的飞机,正当中国指挥部计算着印度方面的每一架战机损耗,并以此来判断其最终的抵抗限度时,它出现了。
完成了侦察,正在进行巨大转弯的米格25,出现在了郑辉11点钟区域,他的雷达一直完整捕获对手的动向,距离47公里,数字还在进一步减小,预计很快就会从眼前一闪而过。
指挥机没有给予郑辉任何命令,她单独给了右侧的歼10编队下达了拦截命令。
那些歼10自信十足地丢掉油箱,加速直扑过去,郑辉也机会射击,但是他按捺住了,他知道这样的射击完全徒劳,歼10的冲击会不会有效果,等会儿就知道了。
“三倍音速”中队的印度飞行员完全知道自己的处境,虽然他没有预警机支援,但是从各个方向的雷达跟踪上,他还是能够大致判断出自己的处境,他知道敌人的大致位置,不过距离信息不详,他所能做的只是死死推住节流阀,以不变应万变。此刻能够拯救他的不是任何的规避机动,而是这架老掉牙飞机的速度。
北方至少有两个中国机群在紧盯着这架战机,情势甚是紧迫。
这架飞机刚刚从糟糕的封存状态中恢复过来,甚至只进行了短暂的地面试车,而来不及进行必要的飞行测试,就接受了本次的侦察攻击任务。当然三倍音速中队也不是浪得虚名,老将出马,侦察任务转瞬完成,照相仓窗口拍摄到了大桥上开进的中国部队,也拍到了集结南岸的车队,以及至少两处直升机集中起降地。
在被至少20部中国空中和地面的雷达紧盯后,飞行员看到了从侧面云层下升起的导弹,目测距离很大,它们迅速转向自己,但是没有抢到先机,而是被甩到了后面,十秒钟后就不见了,显然这些导弹是应对大过载中低空机动目标设计的,对付高空高速目标,自有其缺陷。
预备役役飞行员拉巴迪亚,怀着满腔的报国豪情,重新回到空军的第一个月,就完成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苏30战机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情况下,他完成了这次侦察。实际上,新德里的国防部甚至不知道提斯普尔还有几千人在抵抗,中国人使用电磁干扰和钻地炸弹,准确地摧毁了地上地下的大部分通讯通道,没有内奸的话,这种事情解释不通。
不过事情显然没有完,现在对于拉巴迪亚而言,还必须躲开北面中国飞机的打击,他与提前转弯干扰敌方的僚机已经失去了联系,一切靠自己了。
拉巴迪亚小心地推动节流阀,同时慢慢向南转了几度,过载迅速达到了5.5。
必要的时候他可以借助一下俯冲提速,不过眼下还没有必要。HUD上的速度读数迅速到达了2.05,他在提斯普尔冲刺的太猛,速度一度达到了2.39马赫,以至于当时他很担心这样的速度可能导致这架老飞机报废追悔,但是现在看来,老伙计还行。
他仔细观察着北面的一片天空,在云层上飞行的一个好处,就是背景较为单纯,可以看到多数靠近的飞行器的痕迹,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办法知道敌人是否已经发起攻击。
3架歼10企图迅速爬升到11000米,然后在尽量高的高度和速度下发射中距导弹,但是这架飞机在1马赫前的提速相当不错,随后就显得有些疲软,过早地扔掉了油箱,固然有增加了速度,但是也使得加力飞行变成了一件奢侈的耗油比拼,燃油消耗的指针,时刻提醒飞行员适可而止。他们只有一次机会,当敌机从机头前过去的时候,孤注一掷展开攻击。
一道细细的航迹在远处的天际,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延伸着,就在8.5公里外,迅速通过前每架歼10的平视显示器,高度不到10000米。可以说拦截的距离非常不理想。3架歼10,无法占据更好的位置,几乎同时发射了总共6枚中距导弹,这样的齐射显得有些多余,如果能追上,一枚就就足够了,追不上多射无意义。
郑辉在调整倍率后,看到了前方2个目标从自西向东飞行,似乎要横穿提斯普尔,印度飞行员要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要么就是导航有问题?
“我们动手来不及了,便宜地空导弹部队了。”
“好像是他们的攻击机,冲着大桥去的,8000米飞行,胆子够大的。”
所有人都在知道,提斯普尔的红旗16系统马上就会起作用,两个印度飞行眼在如此高的高度飞行,显然毫无突然性。但是预警机捕捉到的目标的飞行速度度数一直在上升,很快就到了1.5马赫以上。
“真的是攻击机?”郑辉想,如果哪架攻击机想在这么高的速度下展开攻击,最后一定打不中。
提斯普尔北岸的防空阵地上,雷达早就捕捉到了从高空直插大桥的两个目标,其中一架向北转弯离开了,但是这样徐晃动作不可能骗过地面的指挥员,他沉着地紧盯着另一架爬升到了8300米,并且还在加速冲刺,情况有些出乎预料,这不是常见的任见的攻击,几乎是在自杀。
导弹阵地指挥员耐心地等着对手进入攻击范围,他判断对手为苏30战机,企图接近并轰炸大桥。他按照经验,在最佳的距离上下令开火,两枚导弹雷鸣般直刺天空,按照指令进行拦截。
指挥员才发现自己的命令早了,对手的速度骤然提升到了2.2马赫,转瞬间就大大压缩了导弹的攻击包线,并且仍然在加速中,抵消一个G重力,而爬升的导弹,可能没有足够时间占领较高高度,进而展开有效拦截了。
“2.3马赫?导弹要扑空了。”
坐镇指挥车的林淮生意识到对方是冲着大桥来的,但是出乎预料对方没有投弹,它就像一枚火箭一下从大桥南侧飞过,直接穿透了自己精心布置的防控网。
印度的米格25R直接从高空穿越了提斯普尔,完成了照相侦察,同时飞行员看到了下方的滚滚浓烟和对岸炮兵阵地开火时的阵阵火光,他知道战斗仍然在进行,并且规模不小。提斯普尔存在的反抗,还有多大规模,这是起飞时,上级希望搞清楚的事情。
原则上说,这是一种不应该存在于战场的飞机,正当中国指挥部计算着印度方面的每一架战机损耗,并以此来判断其最终的抵抗限度时,它出现了。
完成了侦察,正在进行巨大转弯的米格25,出现在了郑辉11点钟区域,他的雷达一直完整捕获对手的动向,距离47公里,数字还在进一步减小,预计很快就会从眼前一闪而过。
指挥机没有给予郑辉任何命令,她单独给了右侧的歼10编队下达了拦截命令。
那些歼10自信十足地丢掉油箱,加速直扑过去,郑辉也机会射击,但是他按捺住了,他知道这样的射击完全徒劳,歼10的冲击会不会有效果,等会儿就知道了。
“三倍音速”中队的印度飞行员完全知道自己的处境,虽然他没有预警机支援,但是从各个方向的雷达跟踪上,他还是能够大致判断出自己的处境,他知道敌人的大致位置,不过距离信息不详,他所能做的只是死死推住节流阀,以不变应万变。此刻能够拯救他的不是任何的规避机动,而是这架老掉牙飞机的速度。
北方至少有两个中国机群在紧盯着这架战机,情势甚是紧迫。
这架飞机刚刚从糟糕的封存状态中恢复过来,甚至只进行了短暂的地面试车,而来不及进行必要的飞行测试,就接受了本次的侦察攻击任务。当然三倍音速中队也不是浪得虚名,老将出马,侦察任务转瞬完成,照相仓窗口拍摄到了大桥上开进的中国部队,也拍到了集结南岸的车队,以及至少两处直升机集中起降地。
在被至少20部中国空中和地面的雷达紧盯后,飞行员看到了从侧面云层下升起的导弹,目测距离很大,它们迅速转向自己,但是没有抢到先机,而是被甩到了后面,十秒钟后就不见了,显然这些导弹是应对大过载中低空机动目标设计的,对付高空高速目标,自有其缺陷。
预备役役飞行员拉巴迪亚,怀着满腔的报国豪情,重新回到空军的第一个月,就完成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苏30战机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情况下,他完成了这次侦察。实际上,新德里的国防部甚至不知道提斯普尔还有几千人在抵抗,中国人使用电磁干扰和钻地炸弹,准确地摧毁了地上地下的大部分通讯通道,没有内奸的话,这种事情解释不通。
不过事情显然没有完,现在对于拉巴迪亚而言,还必须躲开北面中国飞机的打击,他与提前转弯干扰敌方的僚机已经失去了联系,一切靠自己了。
拉巴迪亚小心地推动节流阀,同时慢慢向南转了几度,过载迅速达到了5.5。
必要的时候他可以借助一下俯冲提速,不过眼下还没有必要。HUD上的速度读数迅速到达了2.05,他在提斯普尔冲刺的太猛,速度一度达到了2.39马赫,以至于当时他很担心这样的速度可能导致这架老飞机报废追悔,但是现在看来,老伙计还行。
他仔细观察着北面的一片天空,在云层上飞行的一个好处,就是背景较为单纯,可以看到多数靠近的飞行器的痕迹,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办法知道敌人是否已经发起攻击。
3架歼10企图迅速爬升到11000米,然后在尽量高的高度和速度下发射中距导弹,但是这架飞机在1马赫前的提速相当不错,随后就显得有些疲软,过早地扔掉了油箱,固然有增加了速度,但是也使得加力飞行变成了一件奢侈的耗油比拼,燃油消耗的指针,时刻提醒飞行员适可而止。他们只有一次机会,当敌机从机头前过去的时候,孤注一掷展开攻击。
一道细细的航迹在远处的天际,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延伸着,就在8.5公里外,迅速通过前每架歼10的平视显示器,高度不到10000米。可以说拦截的距离非常不理想。3架歼10,无法占据更好的位置,几乎同时发射了总共6枚中距导弹,这样的齐射显得有些多余,如果能追上,一枚就就足够了,追不上多射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