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3gzw.net,雷霆反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巴基斯坦的雷电来进行反击,总不可能看着美机继续砸雷达站。
萨米逼退美空军预警机后,驾机在西部群山中穿梭,他暂时失去了数据链支持,不过通过刚才的联络知道敌人是冲着苏莱曼山区的远程雷达去的,并且中国空军可能不会参战,他根据敌机位置,大致能判断出,该怎么出现在敌人后方,只要在最后一刻升高高度,就能恢复与通讯找到目标。
2架沉默鹰渐渐接近目标,突然间目标雷达就关机乐,这显然不是敌人反击的前兆,但是似乎敌人有所警觉了。不过他们决定不放弃攻击;他们发射的不是反辐射导弹,而是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目标数据早就储存在JDAM弹药储存器中,只要通电初始化,就能投弹。
总的来说,目标关机,对于打开弹仓时的威胁反而要小一些,能不能击中,需要全球鹰或者卫星来侦察。
2架沉默鹰同时打开两侧弹仓,RCS陡然增加,这使得80公里外的刘兆林几乎看到了2架不隐身的飞机(他也不敢靠太近,生怕被的E3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乎已经满足了R77导弹开火的全部条件,R77的导引头完全可以在20公里内捕捉到如此明显的目标。但是此刻还必须冷静,他得等着鬼头鬼脑的萨米冒出来,届时最好是萨米先动手,这样他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偷偷下手,而不被E3看见。
即使战绩送人,也值得一搏。巴基斯坦的东部地区被印军占领后,形成了比以往更狭长的一条国土,要在这样狭长的地带腾挪闪转,还要不被看到,无论对于刘兆林还是美国飞行员而言,都是非常困难的。
苏35编队中最靠南的一架,突然发现了新批次的敌机,刚才对手迎面飞来,他没有能够发现,但是对手在莫克兰山脉转弯后,才显露出马脚。看来美军制定航线也和你麻烦,需要同时提防巴中部以及伊朗东南的雷达,这个舞台对于隐形飞机而而言也足够局促,够险恶的。实际上如果不是巴陆军在南方丢失了一些关键高地,从而无法形成雷达网,美国飞机其实很难从海上飞进来。
雷达无法识别新出现的目标,并且数量不详。看路线,也是从西而来。刘兆林怀疑是F35,因为情报表明本地区并没有F15se以及F35以外的,其余的隐型飞机。
随即第4批次目标从中部山区跃出,是萨米的雷电,他非常精确地向投弹后正在转弯的F15SE扑了过去,企图截断后路。
“黑蜘蛛队长,你的航线需要修正到方位55,可以占据敌后半球有利方位角。”
刘兆林通过电台喊话,他知道萨米要做什么,所以没有废话。
“距离?”萨米回复道。
“你在指示方位打开雷达,我保证你能看到他们。”
萨米的这个动作,显然会被阿富汗的美军预警机看到了,所以可以预料,投弹转弯的沉默鹰必然会同步知道萨米的位置,所以老头子知道自己必须快,他倒不担心自己数量处于劣势,那些沉默鹰深入纵深地带,四周都是防空设施,他们应该深陷恐惧才对。至于中国空军是否作壁上观,他才不在乎。
果然按照刘兆林的指示,雷达第一时间就看到了50公里外,急速转弯的2个目标,显然他们优先避让的不是萨米,而是东部的红旗9导弹。这使得萨米可以利用更加紧凑的转弯逼近对手,待敌人终于绕开地面雷达时,已经被萨米追到只有25公里了。F15双机开始迅猛地提速,企图甩掉对手。但是它们立即遭到了来自东部空中的强大的火控雷达连续照射,这是刘兆林故意而为之,他尽量将敌人向萨米的方向驱赶。
敌机简单加速逃跑的方案果然被打断,在四面危急的情况下,美军飞行员当然能够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避开东部未知的敌机,是首要的,而雷电战斗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对手,根据情报,通常这些飞机都是由赶着投胎的巴基斯坦菜鸟在飞。
两架F15se来自于美军第64“侵略者”中队,该中队在一般情况下承担假想敌模拟任务,由于近期的“假想敌”也研制出了隐形飞机,所以他们索性接收了一些原本提供给以色列的沉默鹰,作为模拟假想敌的战机,之所以选择这种飞机,主要是美空军高层认为,中国或者俄罗斯的隐形技术,刚刚起步,不至于强悍到F22水平,应该有更多的三代机特征。用四代机模拟有些小题大做。而美国也希望通过实战,来促使改型飞机打开国际市场,这是它们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在本次攻击中,这些沉默鹰在F35编队砸掉前沿远程雷达之后,进行比较稳妥的“第二波”打击,当然既然属于“鹰”一族,他们也一直保持着该系列战机,从未被击落过的荣誉。现在,他们撞到了萨米的枪口上。
萨米的雷达从敌人5点钟方位紧紧咬住对手,对手在东面苏35的压迫下,只能减速侧转,他们的目的,大概是朝着海岸飞去,也许那里会有海军的咆哮者掩护。暂时,对手在战场情报上处于劣势,而在空战的位置态势上的劣势,更大一些。
萨米紧紧盯住HUD,看着代表目标位置的虚拟的连线,他没有携带中距弹,因为他总觉得视距外打击,其实是在撞大运,而飞机挂的满满当当,其实并不适合真正的战斗。
丢掉副油箱后,萨米将距离缩短到9公里,暂时还看不见云层上的目标。敌人仍然在以S型航线飞行,还在试图利用外形,避开那些地面防空系统的跟踪,其应变策略显得十分笨拙。显然他们已经无法按照事先制定的,以良好角度应对地面雷达的路线脱离,但是鉴于战术思想以及训练的桎梏,即使在险象环生的境地,飞行员仍然在想用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来应对,他们唯一不愿意认真应对的,是后防逼近的雷电战机。
巴基斯坦的雷电来进行反击,总不可能看着美机继续砸雷达站。
萨米逼退美空军预警机后,驾机在西部群山中穿梭,他暂时失去了数据链支持,不过通过刚才的联络知道敌人是冲着苏莱曼山区的远程雷达去的,并且中国空军可能不会参战,他根据敌机位置,大致能判断出,该怎么出现在敌人后方,只要在最后一刻升高高度,就能恢复与通讯找到目标。
2架沉默鹰渐渐接近目标,突然间目标雷达就关机乐,这显然不是敌人反击的前兆,但是似乎敌人有所警觉了。不过他们决定不放弃攻击;他们发射的不是反辐射导弹,而是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目标数据早就储存在JDAM弹药储存器中,只要通电初始化,就能投弹。
总的来说,目标关机,对于打开弹仓时的威胁反而要小一些,能不能击中,需要全球鹰或者卫星来侦察。
2架沉默鹰同时打开两侧弹仓,RCS陡然增加,这使得80公里外的刘兆林几乎看到了2架不隐身的飞机(他也不敢靠太近,生怕被的E3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乎已经满足了R77导弹开火的全部条件,R77的导引头完全可以在20公里内捕捉到如此明显的目标。但是此刻还必须冷静,他得等着鬼头鬼脑的萨米冒出来,届时最好是萨米先动手,这样他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偷偷下手,而不被E3看见。
即使战绩送人,也值得一搏。巴基斯坦的东部地区被印军占领后,形成了比以往更狭长的一条国土,要在这样狭长的地带腾挪闪转,还要不被看到,无论对于刘兆林还是美国飞行员而言,都是非常困难的。
苏35编队中最靠南的一架,突然发现了新批次的敌机,刚才对手迎面飞来,他没有能够发现,但是对手在莫克兰山脉转弯后,才显露出马脚。看来美军制定航线也和你麻烦,需要同时提防巴中部以及伊朗东南的雷达,这个舞台对于隐形飞机而而言也足够局促,够险恶的。实际上如果不是巴陆军在南方丢失了一些关键高地,从而无法形成雷达网,美国飞机其实很难从海上飞进来。
雷达无法识别新出现的目标,并且数量不详。看路线,也是从西而来。刘兆林怀疑是F35,因为情报表明本地区并没有F15se以及F35以外的,其余的隐型飞机。
随即第4批次目标从中部山区跃出,是萨米的雷电,他非常精确地向投弹后正在转弯的F15SE扑了过去,企图截断后路。
“黑蜘蛛队长,你的航线需要修正到方位55,可以占据敌后半球有利方位角。”
刘兆林通过电台喊话,他知道萨米要做什么,所以没有废话。
“距离?”萨米回复道。
“你在指示方位打开雷达,我保证你能看到他们。”
萨米的这个动作,显然会被阿富汗的美军预警机看到了,所以可以预料,投弹转弯的沉默鹰必然会同步知道萨米的位置,所以老头子知道自己必须快,他倒不担心自己数量处于劣势,那些沉默鹰深入纵深地带,四周都是防空设施,他们应该深陷恐惧才对。至于中国空军是否作壁上观,他才不在乎。
果然按照刘兆林的指示,雷达第一时间就看到了50公里外,急速转弯的2个目标,显然他们优先避让的不是萨米,而是东部的红旗9导弹。这使得萨米可以利用更加紧凑的转弯逼近对手,待敌人终于绕开地面雷达时,已经被萨米追到只有25公里了。F15双机开始迅猛地提速,企图甩掉对手。但是它们立即遭到了来自东部空中的强大的火控雷达连续照射,这是刘兆林故意而为之,他尽量将敌人向萨米的方向驱赶。
敌机简单加速逃跑的方案果然被打断,在四面危急的情况下,美军飞行员当然能够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避开东部未知的敌机,是首要的,而雷电战斗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对手,根据情报,通常这些飞机都是由赶着投胎的巴基斯坦菜鸟在飞。
两架F15se来自于美军第64“侵略者”中队,该中队在一般情况下承担假想敌模拟任务,由于近期的“假想敌”也研制出了隐形飞机,所以他们索性接收了一些原本提供给以色列的沉默鹰,作为模拟假想敌的战机,之所以选择这种飞机,主要是美空军高层认为,中国或者俄罗斯的隐形技术,刚刚起步,不至于强悍到F22水平,应该有更多的三代机特征。用四代机模拟有些小题大做。而美国也希望通过实战,来促使改型飞机打开国际市场,这是它们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在本次攻击中,这些沉默鹰在F35编队砸掉前沿远程雷达之后,进行比较稳妥的“第二波”打击,当然既然属于“鹰”一族,他们也一直保持着该系列战机,从未被击落过的荣誉。现在,他们撞到了萨米的枪口上。
萨米的雷达从敌人5点钟方位紧紧咬住对手,对手在东面苏35的压迫下,只能减速侧转,他们的目的,大概是朝着海岸飞去,也许那里会有海军的咆哮者掩护。暂时,对手在战场情报上处于劣势,而在空战的位置态势上的劣势,更大一些。
萨米紧紧盯住HUD,看着代表目标位置的虚拟的连线,他没有携带中距弹,因为他总觉得视距外打击,其实是在撞大运,而飞机挂的满满当当,其实并不适合真正的战斗。
丢掉副油箱后,萨米将距离缩短到9公里,暂时还看不见云层上的目标。敌人仍然在以S型航线飞行,还在试图利用外形,避开那些地面防空系统的跟踪,其应变策略显得十分笨拙。显然他们已经无法按照事先制定的,以良好角度应对地面雷达的路线脱离,但是鉴于战术思想以及训练的桎梏,即使在险象环生的境地,飞行员仍然在想用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来应对,他们唯一不愿意认真应对的,是后防逼近的雷电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