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3gzw.net,大学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难道他能中了头名会元。
不过,殿试事关重大,一般考生拿到题目都是珍而重之,反复琢磨,不花上半天工夫也不肯轻易下笔。让孙淡一个时辰交卷,还真是为难人啊!
看样子,这个新科会元这次要糟。
孙淡却不以为然,说起来,殿试的考题对他来说真的很简单。不过是一道策问,题长不过两三百字,最多不许超过一千。要让他写这种东西,可谓举手就来,须臾写毕。
而嘉靖皇帝对孙淡的才华也是非常信任的,并不觉得一个时辰的时间不够用。
孙淡正想着怎么提前交卷呢,怕就怕引起考官的不快,让他们觉得自己狂妄,恶意压自己的分数。如今,有皇帝的圣旨在,自然是最好不过,可以名正言顺地提前出场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欢喜,道了一声:“是,孙淡谨遵圣命。”
进得殿中,孙淡找到自己座位,就发现今科殿试的几个副主考都已经来了。会试时的几个考官在会试结束之后自从卸职,如今殿试的主考官自然又当今天子担任,三个副主考则是内阁三大辅臣杨廷和、蒋冕和毛纪,主要阅卷工作就由这三人来做。另外,三人旁边则是五个三品以上的大员,都是饱学之士。加上杨首辅三人,这八人则是这一科的读卷官。
剩余的十几个礼部的官员则负责其他杂务。
过了一会久违的嘉靖皇帝也来了。
自然是三呼万岁。
又是一通忙乱,接下来的程序就是,点名、散卷、赞拜、行礼。
最后,才开始发策论题目,折腾了将近一个时辰,殿试总算开始了。
今科殿试的题目对有些考生来说有点难度,而且颇有针对性。
主要是说,当今大明朝财政困难,官员数目众多而且腐败,让考生说一说如何整顿吏治,如何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回想起昨天去拜访座师时赵尚书所说过的话,孙淡不觉点了点头:这个老赵还真是精明,果然说中了。
如果没猜错,这个题目应该是杨廷和与皇帝一同搞出来的。
皇帝想的是如何减少国家财政开支,而杨廷和则认为大明朝的公务员实在太多,需要罢休一批,精简精简机构。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索性抛出这道题目来,让考生自由发挥。
只不过,皇帝的心思是要改革,却不想砸文官们的饭碗,动摇自己的统治。而老杨则想的是如何让吃官饭的人数少一点,再少一点,皇帝的那点心思,他是最明白不过。既然皇帝你不想当恶人,干脆就让考生来桶破这层窗户纸吧。
可惜,孙淡已经将皇帝的心思揣摩个透,怎么可以依着杨首辅的意思去写,自己给自己过不去呢?
不过,若不按照杨廷和的心意来写,只怕得分也不会太高。
这就让人为难了。
孙淡心中踌躇,一时竟无法动笔。
同孙淡一样,殿中其他考生也没人动笔,他们还不知道这道题目的厉害之处,都提着笔冥思苦想着开始打腹稿。
如果没猜错,这些人的答案应该有不少花样。
比如整顿吏治一项,有的人会说,整顿吏治的法子是加强刑罚,从太祖时的老路;有的人则认为已经加强教化;或者有人会回答说,设置监督部门。
至于如何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答案也多。比如开源节流,至于如何开源节流,却不好说;比如增加赋税;还有人会回答说,开辟新的税种。
这样的回答固然有一定道理,可却离皇帝或者杨廷和希望听到的声音有一段距离。
孙淡一心要拿个高分,中一个状元给世人看看,自然不可能同其他考生一样人云亦云。
可要按照皇帝的意思写吧,在卷子上大谈税改,杨首辅那里可不好过关。杨阁老非常激进,只恨不得先将天下的官员先砍去一半再说,对税改却不甚上心,觉得这事推广起来有难度,见效也晚,没人意义。实际上,张居正后来的改革也是在实行了十多年之后才算走上了正规,其间还采用了许多非常规手段。老杨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对新税改也兴趣缺缺。
可若依着杨廷和的意思写吧,又要得罪皇帝。
这事情还真有些难办。
时间还早,天还黑着,大殿里掌着烛,照得通明。
刚开始的时候,皇帝还坐在须弥座上笑吟吟地看着殿中各位贡士,一脸的兴奋。这毕竟是少年天子主持的第一次国家大典,到处都透着新鲜感。
而且,在座的这些考生将来可都是他的天子门生,是自己在位以来所选拔的第一批人才。
他有一种掌握他人前途命运的快感。
确实如先前毕云所说的,他有要事找孙淡,这才让毕竟去传旨让孙淡一个时辰之内交卷。
可看现在孙淡一副苦苦思索的模样,久久也没动笔,皇帝却有些着急。
他也顾不得其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端着一只蜡烛走到孙淡案前,将蜡烛放在他的桌子上。
孙淡没想到皇帝竟然亲自走过来给自己掌灯,心中有些惊讶,也知道皇帝是在催促自己。他心中却有些恼火:慌什么,慌什么,再慌也得等我把题答完啊。这次殿试可关系到孙淡能不能进一甲前三名,这可是老子的前程。你这个皇帝这么急,估计也有要事,可你也不能这么自私啊。
皇帝温和地小声问孙淡:“可是看不太清楚,来来来,朕亲自为你秉烛。”
不过,皇帝此举还是让所有的考生都惊住了,大家都将目光落到皇帝身上,然后同时惊慌地低下头去,眼睛突然有些湿润,并为皇帝如此重视人才重视科举而感动。
已经有人的眼泪连串地落到纸上,肩膀不住耸动。
受到这个气场的影响,孙淡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感动的模样,将嗓子里的一口痰提起来,涌到喉头上,低声道:“陛下。”
看孙淡一副感激涕淋模样,皇帝心中也是好笑:这个孙淡乃是自己夺嫡时的首席智囊,本就是个名士派头,一副以天下为己任的样子,最是傲气。他那心胸间只有计算,只有琢磨,若说要感动,那可是谋士所应有的东西。偏偏这家伙还装成这模样,还真是让人无语啊。
皇帝鼻子里用只有二人才能听到声音哼了一声,也不离开,就那么守在孙淡身边。
显然,他所遇到的那事却是十分要紧,否则也不可能这么着急让孙淡快点答题。
孙淡无奈,只得提起笔来。心想,杨阁老要减员增效,皇帝要立即改革,以便在短时间内搂一大笔钱。我孙淡无论如何回答,都合不了他们的心思。索性写别的,老子不同你们玩了。
你们出的题目不是要整顿吏治吗,好我就给你们一条思路。
于是,孙淡立即写了起来。
皇帝只看了两句,眼睛突然大亮,不觉捏紧了拳头。
孙淡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要整顿吏治就得提高官员的收入,以高薪养廉。我大明朝官员的俸禄自太祖以来好象就没什么增加,而官员们的开支却日益浩大。于是,朝廷只能默许官员们另外想办法凑钱,这就产生了腐败的土壤。只要国家给官员们发养廉银子,官员们就自然廉洁起来了。
当然,国家是没那么多钱来养廉的,这得另外想办法。
我的办法就是:实行货币税制,一概赋税以白银结算,白银的火耗归官员所有用做日常
sp; 难道他能中了头名会元。
不过,殿试事关重大,一般考生拿到题目都是珍而重之,反复琢磨,不花上半天工夫也不肯轻易下笔。让孙淡一个时辰交卷,还真是为难人啊!
看样子,这个新科会元这次要糟。
孙淡却不以为然,说起来,殿试的考题对他来说真的很简单。不过是一道策问,题长不过两三百字,最多不许超过一千。要让他写这种东西,可谓举手就来,须臾写毕。
而嘉靖皇帝对孙淡的才华也是非常信任的,并不觉得一个时辰的时间不够用。
孙淡正想着怎么提前交卷呢,怕就怕引起考官的不快,让他们觉得自己狂妄,恶意压自己的分数。如今,有皇帝的圣旨在,自然是最好不过,可以名正言顺地提前出场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欢喜,道了一声:“是,孙淡谨遵圣命。”
进得殿中,孙淡找到自己座位,就发现今科殿试的几个副主考都已经来了。会试时的几个考官在会试结束之后自从卸职,如今殿试的主考官自然又当今天子担任,三个副主考则是内阁三大辅臣杨廷和、蒋冕和毛纪,主要阅卷工作就由这三人来做。另外,三人旁边则是五个三品以上的大员,都是饱学之士。加上杨首辅三人,这八人则是这一科的读卷官。
剩余的十几个礼部的官员则负责其他杂务。
过了一会久违的嘉靖皇帝也来了。
自然是三呼万岁。
又是一通忙乱,接下来的程序就是,点名、散卷、赞拜、行礼。
最后,才开始发策论题目,折腾了将近一个时辰,殿试总算开始了。
今科殿试的题目对有些考生来说有点难度,而且颇有针对性。
主要是说,当今大明朝财政困难,官员数目众多而且腐败,让考生说一说如何整顿吏治,如何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回想起昨天去拜访座师时赵尚书所说过的话,孙淡不觉点了点头:这个老赵还真是精明,果然说中了。
如果没猜错,这个题目应该是杨廷和与皇帝一同搞出来的。
皇帝想的是如何减少国家财政开支,而杨廷和则认为大明朝的公务员实在太多,需要罢休一批,精简精简机构。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索性抛出这道题目来,让考生自由发挥。
只不过,皇帝的心思是要改革,却不想砸文官们的饭碗,动摇自己的统治。而老杨则想的是如何让吃官饭的人数少一点,再少一点,皇帝的那点心思,他是最明白不过。既然皇帝你不想当恶人,干脆就让考生来桶破这层窗户纸吧。
可惜,孙淡已经将皇帝的心思揣摩个透,怎么可以依着杨首辅的意思去写,自己给自己过不去呢?
不过,若不按照杨廷和的心意来写,只怕得分也不会太高。
这就让人为难了。
孙淡心中踌躇,一时竟无法动笔。
同孙淡一样,殿中其他考生也没人动笔,他们还不知道这道题目的厉害之处,都提着笔冥思苦想着开始打腹稿。
如果没猜错,这些人的答案应该有不少花样。
比如整顿吏治一项,有的人会说,整顿吏治的法子是加强刑罚,从太祖时的老路;有的人则认为已经加强教化;或者有人会回答说,设置监督部门。
至于如何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答案也多。比如开源节流,至于如何开源节流,却不好说;比如增加赋税;还有人会回答说,开辟新的税种。
这样的回答固然有一定道理,可却离皇帝或者杨廷和希望听到的声音有一段距离。
孙淡一心要拿个高分,中一个状元给世人看看,自然不可能同其他考生一样人云亦云。
可要按照皇帝的意思写吧,在卷子上大谈税改,杨首辅那里可不好过关。杨阁老非常激进,只恨不得先将天下的官员先砍去一半再说,对税改却不甚上心,觉得这事推广起来有难度,见效也晚,没人意义。实际上,张居正后来的改革也是在实行了十多年之后才算走上了正规,其间还采用了许多非常规手段。老杨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对新税改也兴趣缺缺。
可若依着杨廷和的意思写吧,又要得罪皇帝。
这事情还真有些难办。
时间还早,天还黑着,大殿里掌着烛,照得通明。
刚开始的时候,皇帝还坐在须弥座上笑吟吟地看着殿中各位贡士,一脸的兴奋。这毕竟是少年天子主持的第一次国家大典,到处都透着新鲜感。
而且,在座的这些考生将来可都是他的天子门生,是自己在位以来所选拔的第一批人才。
他有一种掌握他人前途命运的快感。
确实如先前毕云所说的,他有要事找孙淡,这才让毕竟去传旨让孙淡一个时辰之内交卷。
可看现在孙淡一副苦苦思索的模样,久久也没动笔,皇帝却有些着急。
他也顾不得其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端着一只蜡烛走到孙淡案前,将蜡烛放在他的桌子上。
孙淡没想到皇帝竟然亲自走过来给自己掌灯,心中有些惊讶,也知道皇帝是在催促自己。他心中却有些恼火:慌什么,慌什么,再慌也得等我把题答完啊。这次殿试可关系到孙淡能不能进一甲前三名,这可是老子的前程。你这个皇帝这么急,估计也有要事,可你也不能这么自私啊。
皇帝温和地小声问孙淡:“可是看不太清楚,来来来,朕亲自为你秉烛。”
不过,皇帝此举还是让所有的考生都惊住了,大家都将目光落到皇帝身上,然后同时惊慌地低下头去,眼睛突然有些湿润,并为皇帝如此重视人才重视科举而感动。
已经有人的眼泪连串地落到纸上,肩膀不住耸动。
受到这个气场的影响,孙淡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感动的模样,将嗓子里的一口痰提起来,涌到喉头上,低声道:“陛下。”
看孙淡一副感激涕淋模样,皇帝心中也是好笑:这个孙淡乃是自己夺嫡时的首席智囊,本就是个名士派头,一副以天下为己任的样子,最是傲气。他那心胸间只有计算,只有琢磨,若说要感动,那可是谋士所应有的东西。偏偏这家伙还装成这模样,还真是让人无语啊。
皇帝鼻子里用只有二人才能听到声音哼了一声,也不离开,就那么守在孙淡身边。
显然,他所遇到的那事却是十分要紧,否则也不可能这么着急让孙淡快点答题。
孙淡无奈,只得提起笔来。心想,杨阁老要减员增效,皇帝要立即改革,以便在短时间内搂一大笔钱。我孙淡无论如何回答,都合不了他们的心思。索性写别的,老子不同你们玩了。
你们出的题目不是要整顿吏治吗,好我就给你们一条思路。
于是,孙淡立即写了起来。
皇帝只看了两句,眼睛突然大亮,不觉捏紧了拳头。
孙淡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要整顿吏治就得提高官员的收入,以高薪养廉。我大明朝官员的俸禄自太祖以来好象就没什么增加,而官员们的开支却日益浩大。于是,朝廷只能默许官员们另外想办法凑钱,这就产生了腐败的土壤。只要国家给官员们发养廉银子,官员们就自然廉洁起来了。
当然,国家是没那么多钱来养廉的,这得另外想办法。
我的办法就是:实行货币税制,一概赋税以白银结算,白银的火耗归官员所有用做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