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3gzw.net,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百三十八章 明皇之死
成都,李亨的军队抵达益州已经快一个月了,这期间,李亨一直表现得相当低调,他似乎吸取了多年前做太子的教训,一直便住在城外的军营内,没有拜访任何成都的官员,也没有私见掌握军权的高仙芝,每天傍晚,他都会准时前往南明宫,也不进宫,就在宫门前深深一跪,哽咽着说一声,”祝父皇身体康健!”
他每天一跪,风雨无阻,确实也赢得了许多民众的交口称赞,今天又是黄昏,李亨和往常一样,驰车来到了南明宫前,他走下马车,快步来到了宫门前,数百名侍卫守护在他左右,警惕地望着周围的情况,这时,李亨缓缓跪下,对着南明宫父亲的寝殿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流着泪水道:“祝父皇永保龙体,千秋万载!”
南明宫前便是一条宽阔的大街,是成都最主要的干道,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李亨在宫门前一跪,立刻引来了无数人的远远围观,人群中窃窃私语,大多是褒赞之词。
“难道他一片孝心,已经一个月了,天天都来拜见父亲,昨天下那么大的雨,他居然也来了,不错!不错!百善孝为先。”
“我也听说他在长安名声不好,今天看来,长安流言也未必是真,就是这种诚恳,想装也装不来。”
.......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辆马车从旁边经过,马车内坐的是刚刚接替了杨国忠南唐右相之位的崔圆,他也是刚下朝准备回府,路过这里,正好看见了李亨在大街上跪拜李隆基,崔圆不由冷冷一笑,李亨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他不齿,为什么不进去跪,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下跪,这是在做给谁看呢?
崔圆对李亨并不是很感冒,尤其他不是李亨的嫡系,这次李亨来蜀,带来了九十多名北唐重臣,包括王珙、李麟、令狐飞等重要人物,这些人都曾是北唐的政事堂相国,那么一旦李亨登基,他会重用自己吗?即使短暂重用,他一旦稳住局面,还是会抛弃自己。
崔圆心中既对李亨的不屑,同时又充满了忧心,他知道王珙和令狐飞等人都在成都暗自活动,结交了许多大臣,他还为此向李隆基密报,但李隆基已经昏庸之极,竟然告诉自己,李亨早晚登基,他结交大臣也是正常,警告崔圆不要挑拨他们父子间的关系,这让崔圆无话可说。
崔圆望着李亨闹剧般的表演,他摇了摇头,便命马车加快速度,离开了南明宫。
崔圆的府邸离南明宫不远,走几条街便到了,马车缓缓停在府门前,这时,一名心腹家人飞奔上前禀报道:“崔相国,长安有信送来了。”
崔圆微微一怔,问道:“是谁送来的信?”
家人低声道:“是长安崔二老爷!”
崔二老爷便是崔涣,是崔圆的族兄,崔圆心中一惊,连忙道:“信在哪里?”
“信已经送到老爷的内书房。”
崔圆点点头,便快步走进府去了,他来到内书房里,书房的桌上放着一封信,他拾起信,信皮上写得很简单:弟崔圆亲启,一看便是崔涣的笔迹,这还是崔涣今年以来第一次给他写信。
崔圆心中似乎有所感觉,他拆开了信,信的内容不多,就是和他商量明年正月家族十年祭拜之事,崔涣希望崔圆届时也能回长安一趟。
‘回一趟长安?’崔圆沉思起来,这句话,话有话,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他慢慢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片片浓绿,眼中若有所思。
.....
李亨拜完父亲后,便又回到了大营,这时天已经黑了,李亨换了一身衣服,坐在小桌边慢慢喝茶,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一个人来拜见他,他中午接到消息,他兄弟李璘的秘使已经抵达成都,马上就要到军营了,他并不着急,不慌不忙地喝茶,心中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李亨当然不会真的祝福父皇长命百岁,他来成都是做什么的?可不是当什么太子,他是堂堂的北唐皇帝,却跑来南唐当太子,这不让人笑话吗?他之所以不肯进城,其实就是想直接进城称帝。
李亨来南唐已经近一个月了,虽然他不进城居住,也很少出军营,但是他的心腹王珙和令狐飞等人却在秘密活动,不仅很多大臣都愿意支持他,甚至连手握重军的高仙芝也表了态,他支持南唐皇帝,不管是谁登基他都支持,也就是说,高仙芝不会参与皇位的交替斗争。
有了高仙芝这句话,李亨便完全放下心来,随着时间过去了一个月,时机也渐渐地成熟了,现在他还在等最后的一个条件,一旦条件实现,便是动手的时机到了。
这时,帐外传来了侍卫的奔跑声,李亨腾地站了起来,紧张地望着帐外,侍卫快步跑来禀报道:“殿下,他来了!”
“好!快快请他进来。”
来人是吴王李璘的特使,十六子李璘是郭顺仪所生,自幼母亡,便由李亨抚养他长大,怀抱他而眠,他们虽名为兄弟,但情同父子,李亨早在长安登基后,便得到了李璘的密信,支持兄长为北唐皇帝 ,这次李亨辗转前来南唐,他更希望兄弟能支持他登基,亲笔信已经写去了,他一直便在等候兄弟的正式答复。
片刻,李璘的特使被领进了大帐,只见来使凤目长鼻,气宇不凡,李亨顿时愣住了,他见过此人,而且很熟悉,来使竟然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太白。
来使确实是李白,李白自离开长安后便四处游历,从齐鲁回来后,便又再去杭州吊唁贺知章,他喜欢江南景色,便在江南一带长住下来,李璘听说李白住在江南,他便派人前去请李白出世为官,却被李白婉拒,李璘并不放弃,第二次又派人前去,还是被婉拒,当第三次李璘亲自前往余杭相请,终于打动了多年来郁郁不得志的李白,李白感其诚意,便答应为他幕僚,出世辅佐李璘。
由于李亨这件事事关重大,再加之李白便在巴蜀长大,李璘便派李白出使成都,替他完成这个重大的任务。
李白上前躬身施礼道:“吴王帐下幕僚李白参见太子殿下!”
李亨连忙还礼笑道:“原来是太白先生,我们已经多年未见了吧!”
李白也笑道:“最后一次见面是天宝四年,我们在大明宫的新年宴会上相见,这一晃就过去了十年,殿下风采依旧啊!”
“哪里!我是一年年变老喽!”
李亨哈哈大笑,连忙摆手道:“太白先生,请坐下吧!”
李白也不客气,坐了下来,不等李亨开口,他便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给了李亨,“这是吴王殿下的亲笔信,请殿下过目。”
李亨急忙拆开信,仔细看了起来,信中李璘不仅明确表示支持他为帝,还愿意出兵西进,配合他共同剿灭荆王李瑁。
李亨心中大喜,捋须长笑道:“我就知道我的兄弟不会让我失望。”
李白也微微笑道:“吴王还有口信让我带给殿下。”
“你快说,什么口信?”
“吴王说巴蜀偏靠一域,不利于实力壮大,也不利于对江南的控制,他希望殿下能尽早迁都荆襄,利用北唐对付安禄山无暇南顾之机,广收钱粮,训练兵甲,那时才能和北唐抗衡,更希望殿下不要急于北攻长安,现在我们还远远不是李庆安的对手。”
&nb...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明皇之死
成都,李亨的军队抵达益州已经快一个月了,这期间,李亨一直表现得相当低调,他似乎吸取了多年前做太子的教训,一直便住在城外的军营内,没有拜访任何成都的官员,也没有私见掌握军权的高仙芝,每天傍晚,他都会准时前往南明宫,也不进宫,就在宫门前深深一跪,哽咽着说一声,”祝父皇身体康健!”
他每天一跪,风雨无阻,确实也赢得了许多民众的交口称赞,今天又是黄昏,李亨和往常一样,驰车来到了南明宫前,他走下马车,快步来到了宫门前,数百名侍卫守护在他左右,警惕地望着周围的情况,这时,李亨缓缓跪下,对着南明宫父亲的寝殿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流着泪水道:“祝父皇永保龙体,千秋万载!”
南明宫前便是一条宽阔的大街,是成都最主要的干道,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李亨在宫门前一跪,立刻引来了无数人的远远围观,人群中窃窃私语,大多是褒赞之词。
“难道他一片孝心,已经一个月了,天天都来拜见父亲,昨天下那么大的雨,他居然也来了,不错!不错!百善孝为先。”
“我也听说他在长安名声不好,今天看来,长安流言也未必是真,就是这种诚恳,想装也装不来。”
.......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辆马车从旁边经过,马车内坐的是刚刚接替了杨国忠南唐右相之位的崔圆,他也是刚下朝准备回府,路过这里,正好看见了李亨在大街上跪拜李隆基,崔圆不由冷冷一笑,李亨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他不齿,为什么不进去跪,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下跪,这是在做给谁看呢?
崔圆对李亨并不是很感冒,尤其他不是李亨的嫡系,这次李亨来蜀,带来了九十多名北唐重臣,包括王珙、李麟、令狐飞等重要人物,这些人都曾是北唐的政事堂相国,那么一旦李亨登基,他会重用自己吗?即使短暂重用,他一旦稳住局面,还是会抛弃自己。
崔圆心中既对李亨的不屑,同时又充满了忧心,他知道王珙和令狐飞等人都在成都暗自活动,结交了许多大臣,他还为此向李隆基密报,但李隆基已经昏庸之极,竟然告诉自己,李亨早晚登基,他结交大臣也是正常,警告崔圆不要挑拨他们父子间的关系,这让崔圆无话可说。
崔圆望着李亨闹剧般的表演,他摇了摇头,便命马车加快速度,离开了南明宫。
崔圆的府邸离南明宫不远,走几条街便到了,马车缓缓停在府门前,这时,一名心腹家人飞奔上前禀报道:“崔相国,长安有信送来了。”
崔圆微微一怔,问道:“是谁送来的信?”
家人低声道:“是长安崔二老爷!”
崔二老爷便是崔涣,是崔圆的族兄,崔圆心中一惊,连忙道:“信在哪里?”
“信已经送到老爷的内书房。”
崔圆点点头,便快步走进府去了,他来到内书房里,书房的桌上放着一封信,他拾起信,信皮上写得很简单:弟崔圆亲启,一看便是崔涣的笔迹,这还是崔涣今年以来第一次给他写信。
崔圆心中似乎有所感觉,他拆开了信,信的内容不多,就是和他商量明年正月家族十年祭拜之事,崔涣希望崔圆届时也能回长安一趟。
‘回一趟长安?’崔圆沉思起来,这句话,话有话,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他慢慢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片片浓绿,眼中若有所思。
.....
李亨拜完父亲后,便又回到了大营,这时天已经黑了,李亨换了一身衣服,坐在小桌边慢慢喝茶,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一个人来拜见他,他中午接到消息,他兄弟李璘的秘使已经抵达成都,马上就要到军营了,他并不着急,不慌不忙地喝茶,心中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李亨当然不会真的祝福父皇长命百岁,他来成都是做什么的?可不是当什么太子,他是堂堂的北唐皇帝,却跑来南唐当太子,这不让人笑话吗?他之所以不肯进城,其实就是想直接进城称帝。
李亨来南唐已经近一个月了,虽然他不进城居住,也很少出军营,但是他的心腹王珙和令狐飞等人却在秘密活动,不仅很多大臣都愿意支持他,甚至连手握重军的高仙芝也表了态,他支持南唐皇帝,不管是谁登基他都支持,也就是说,高仙芝不会参与皇位的交替斗争。
有了高仙芝这句话,李亨便完全放下心来,随着时间过去了一个月,时机也渐渐地成熟了,现在他还在等最后的一个条件,一旦条件实现,便是动手的时机到了。
这时,帐外传来了侍卫的奔跑声,李亨腾地站了起来,紧张地望着帐外,侍卫快步跑来禀报道:“殿下,他来了!”
“好!快快请他进来。”
来人是吴王李璘的特使,十六子李璘是郭顺仪所生,自幼母亡,便由李亨抚养他长大,怀抱他而眠,他们虽名为兄弟,但情同父子,李亨早在长安登基后,便得到了李璘的密信,支持兄长为北唐皇帝 ,这次李亨辗转前来南唐,他更希望兄弟能支持他登基,亲笔信已经写去了,他一直便在等候兄弟的正式答复。
片刻,李璘的特使被领进了大帐,只见来使凤目长鼻,气宇不凡,李亨顿时愣住了,他见过此人,而且很熟悉,来使竟然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太白。
来使确实是李白,李白自离开长安后便四处游历,从齐鲁回来后,便又再去杭州吊唁贺知章,他喜欢江南景色,便在江南一带长住下来,李璘听说李白住在江南,他便派人前去请李白出世为官,却被李白婉拒,李璘并不放弃,第二次又派人前去,还是被婉拒,当第三次李璘亲自前往余杭相请,终于打动了多年来郁郁不得志的李白,李白感其诚意,便答应为他幕僚,出世辅佐李璘。
由于李亨这件事事关重大,再加之李白便在巴蜀长大,李璘便派李白出使成都,替他完成这个重大的任务。
李白上前躬身施礼道:“吴王帐下幕僚李白参见太子殿下!”
李亨连忙还礼笑道:“原来是太白先生,我们已经多年未见了吧!”
李白也笑道:“最后一次见面是天宝四年,我们在大明宫的新年宴会上相见,这一晃就过去了十年,殿下风采依旧啊!”
“哪里!我是一年年变老喽!”
李亨哈哈大笑,连忙摆手道:“太白先生,请坐下吧!”
李白也不客气,坐了下来,不等李亨开口,他便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给了李亨,“这是吴王殿下的亲笔信,请殿下过目。”
李亨急忙拆开信,仔细看了起来,信中李璘不仅明确表示支持他为帝,还愿意出兵西进,配合他共同剿灭荆王李瑁。
李亨心中大喜,捋须长笑道:“我就知道我的兄弟不会让我失望。”
李白也微微笑道:“吴王还有口信让我带给殿下。”
“你快说,什么口信?”
“吴王说巴蜀偏靠一域,不利于实力壮大,也不利于对江南的控制,他希望殿下能尽早迁都荆襄,利用北唐对付安禄山无暇南顾之机,广收钱粮,训练兵甲,那时才能和北唐抗衡,更希望殿下不要急于北攻长安,现在我们还远远不是李庆安的对手。”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