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3gzw.net,绍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抛开这种殿试侠的行为,少见失态的赵官家继续看下去,却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再一次沉思了起来。
因为这个‘新科榜眼’在文章的最后,针对最后一问,重新泛泛讨论了君王的治道,却是对他这个官家最近明显流露出的学说兴趣提出了严肃批评,他认为眼下这个情势,天子不该讨论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而应该采用传统的、简朴的,所谓更有实效性的方法来笼络人心。
比如,祭祀祖宗,主动向金国发出严肃声音,要求他们无条件归还被掳掠的二圣、赵氏族人、以及当日同时被扣押掳掠的忠义大臣。
这些事情,简单直接,不管结果如何,做了以后,总是能起到广泛的安定人心作用,而且一般而言是立竿见影的。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
时隔数月,赵玖又一次‘听’到了这句略显刺耳的话,然后依然不得不在心底暗暗承认它极为正确……尤其是考虑到时代的备注。
今天是建炎三年的八月初十,距离满清都还差着整整一个蒙元和大明呢。
甚至按照吴夫人家中所引荐海商们提供的那些乱七八糟讯息,再以赵玖自己从某些低端游戏里得来的地理知识相互验证,此时此刻,自东至西,似乎整个世界岛都乱成一团……刚刚在集英殿中,他好险没把‘宋金全面交战之时’给说成‘战国之时’。
这种时候,往祖宗礼法上走确实是能很快安稳人心的。
而且说实话,赵玖自己也心知肚明,这位新科进士的建议和那位皇叔的建议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人家赵皇叔是出于宗法的本能,而这个新科进士说的很清楚,此人认为这些举措相对而言更有实效性。
但是很可惜,赵玖不愿意选择更有实效性的方式。
原因有二:
一则,就是他这个穿越者基于另一个时空历史认知而产生的任性心理……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他赵玖为了个人好恶而不顾大局,所谓口口声声劝别人相忍为国,到他本人却总是忍不住跟那些姓赵的置气。
当然了,可能也有穿越者特有的个人身份认知问题,但这个样本太少,不好说。
二则,乃是说身为一个工科狗,赵玖天生更喜欢先进一点的东西,也更喜欢简单直接一点的东西。
这个新科进士说的很好,道学、气学、理学,乃至于新学那些东西,也就是儒家内部意识形态的问题,在眼下战争时期大肆讨论,看起来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但是,这似乎也仅仅是不合时宜罢了。
因为建设一个新的儒家意识形态,本身就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想要长治久安的基础……赵玖并不懂得什么深奥的社会学知识,他不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是儒家自己发展的必然历程,还是跟人口数量增长、生产力发展有直接关系?
可毫无疑问,他最起码知道历史进程,知道这个趋势,知道道学或者说是理学,很快就会成为儒家内部的无冕之王,继而成为有冕之王……不仅是这样,赵玖在实际统治的时候,在与文官们尝试交流促进的时候,也已经切实感觉到了下方的跃跃欲试。
换言之,一个新的儒家意识形态是必然要出现的。
而这个位置,他赵玖不去占领,只会让别人来占领。
甚至,赵官家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他内心隐隐中已经将这件事情视为仅次于抗金大业的重要事端。那么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因为什么不合时宜而放弃掉呢?
有机会还是要尽量推进一下的,没时间推进,也要固守才行。
转回到皇仪殿内,话说,赵玖坐在那里看着这篇文章,先是啧啧称奇,然后是惊艳一时,再是失态大笑,最后沉思不定,早已经引得殿中上下重臣一起侧目,不晓得是何等文章。
而赵玖看完之后,回过神来,也毫不在意,只是将此文交给了首相吕好问来看。
吕好问一目十行,大略一看,略显尴尬之余却也不由哂然:“臣焉能比晏殊、王珪?倒是许相公,凡都省庶务一应尽心尽力,辛苦维持……臣以为,其人虽不敢比范文正公之纯美,却也有一番忧乐天下之心;还有汪枢相,自河北负弓相随,久为陛下肱股,多历军事,数经悬危,虽不敢比韩琦,亦可称有断了……这篇文章,到底是显得有些刻薄了。”
说着,这吕相公却又将文章递给了身侧许景衡,并直接指出了那段。
那汪伯彦、许景衡便是没看,只听吕好问言语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却是一面去看原文,一面想着如何谦让和维护同僚。
不过,不等这二人开口,坐在案后的赵官家便连连摆手,干脆直言:“朕也不瞒几位相公,一开始朕看他言辞勤恳,言之有物,更兼万字长篇一气呵成,本意点他做状元,后来看到他这般轻视当朝宰执,却也不能容他如此放肆……若这般人物做了状元,文章再贴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误会?降到一等最后一名吧!”
吕好问等人见到官家如此直白,面面相觑之余也不好多言……实际上,殿试的规矩便是‘美’与‘刺’,讲的便是宽宏大量,连犯了忌讳这种明显错漏之人都只是降等到第五甲,何论是这般人?
而既然不能降等,那便只能放在第一甲最后一名了。
而这,已经表明了官家对宰执们的维护态度了。
于是乎,既然天子、宰执共同议定,此人乃是今朝殿试第五名,那在场礼部官员便不再犹疑,直接打开糊名,誊抄名榜……却是一个唤做胡铨的吉州人。
没错,这里必须要多说一句。
&n... -->>
抛开这种殿试侠的行为,少见失态的赵官家继续看下去,却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再一次沉思了起来。
因为这个‘新科榜眼’在文章的最后,针对最后一问,重新泛泛讨论了君王的治道,却是对他这个官家最近明显流露出的学说兴趣提出了严肃批评,他认为眼下这个情势,天子不该讨论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而应该采用传统的、简朴的,所谓更有实效性的方法来笼络人心。
比如,祭祀祖宗,主动向金国发出严肃声音,要求他们无条件归还被掳掠的二圣、赵氏族人、以及当日同时被扣押掳掠的忠义大臣。
这些事情,简单直接,不管结果如何,做了以后,总是能起到广泛的安定人心作用,而且一般而言是立竿见影的。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
时隔数月,赵玖又一次‘听’到了这句略显刺耳的话,然后依然不得不在心底暗暗承认它极为正确……尤其是考虑到时代的备注。
今天是建炎三年的八月初十,距离满清都还差着整整一个蒙元和大明呢。
甚至按照吴夫人家中所引荐海商们提供的那些乱七八糟讯息,再以赵玖自己从某些低端游戏里得来的地理知识相互验证,此时此刻,自东至西,似乎整个世界岛都乱成一团……刚刚在集英殿中,他好险没把‘宋金全面交战之时’给说成‘战国之时’。
这种时候,往祖宗礼法上走确实是能很快安稳人心的。
而且说实话,赵玖自己也心知肚明,这位新科进士的建议和那位皇叔的建议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人家赵皇叔是出于宗法的本能,而这个新科进士说的很清楚,此人认为这些举措相对而言更有实效性。
但是很可惜,赵玖不愿意选择更有实效性的方式。
原因有二:
一则,就是他这个穿越者基于另一个时空历史认知而产生的任性心理……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他赵玖为了个人好恶而不顾大局,所谓口口声声劝别人相忍为国,到他本人却总是忍不住跟那些姓赵的置气。
当然了,可能也有穿越者特有的个人身份认知问题,但这个样本太少,不好说。
二则,乃是说身为一个工科狗,赵玖天生更喜欢先进一点的东西,也更喜欢简单直接一点的东西。
这个新科进士说的很好,道学、气学、理学,乃至于新学那些东西,也就是儒家内部意识形态的问题,在眼下战争时期大肆讨论,看起来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但是,这似乎也仅仅是不合时宜罢了。
因为建设一个新的儒家意识形态,本身就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想要长治久安的基础……赵玖并不懂得什么深奥的社会学知识,他不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是儒家自己发展的必然历程,还是跟人口数量增长、生产力发展有直接关系?
可毫无疑问,他最起码知道历史进程,知道这个趋势,知道道学或者说是理学,很快就会成为儒家内部的无冕之王,继而成为有冕之王……不仅是这样,赵玖在实际统治的时候,在与文官们尝试交流促进的时候,也已经切实感觉到了下方的跃跃欲试。
换言之,一个新的儒家意识形态是必然要出现的。
而这个位置,他赵玖不去占领,只会让别人来占领。
甚至,赵官家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他内心隐隐中已经将这件事情视为仅次于抗金大业的重要事端。那么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因为什么不合时宜而放弃掉呢?
有机会还是要尽量推进一下的,没时间推进,也要固守才行。
转回到皇仪殿内,话说,赵玖坐在那里看着这篇文章,先是啧啧称奇,然后是惊艳一时,再是失态大笑,最后沉思不定,早已经引得殿中上下重臣一起侧目,不晓得是何等文章。
而赵玖看完之后,回过神来,也毫不在意,只是将此文交给了首相吕好问来看。
吕好问一目十行,大略一看,略显尴尬之余却也不由哂然:“臣焉能比晏殊、王珪?倒是许相公,凡都省庶务一应尽心尽力,辛苦维持……臣以为,其人虽不敢比范文正公之纯美,却也有一番忧乐天下之心;还有汪枢相,自河北负弓相随,久为陛下肱股,多历军事,数经悬危,虽不敢比韩琦,亦可称有断了……这篇文章,到底是显得有些刻薄了。”
说着,这吕相公却又将文章递给了身侧许景衡,并直接指出了那段。
那汪伯彦、许景衡便是没看,只听吕好问言语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却是一面去看原文,一面想着如何谦让和维护同僚。
不过,不等这二人开口,坐在案后的赵官家便连连摆手,干脆直言:“朕也不瞒几位相公,一开始朕看他言辞勤恳,言之有物,更兼万字长篇一气呵成,本意点他做状元,后来看到他这般轻视当朝宰执,却也不能容他如此放肆……若这般人物做了状元,文章再贴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误会?降到一等最后一名吧!”
吕好问等人见到官家如此直白,面面相觑之余也不好多言……实际上,殿试的规矩便是‘美’与‘刺’,讲的便是宽宏大量,连犯了忌讳这种明显错漏之人都只是降等到第五甲,何论是这般人?
而既然不能降等,那便只能放在第一甲最后一名了。
而这,已经表明了官家对宰执们的维护态度了。
于是乎,既然天子、宰执共同议定,此人乃是今朝殿试第五名,那在场礼部官员便不再犹疑,直接打开糊名,誊抄名榜……却是一个唤做胡铨的吉州人。
没错,这里必须要多说一句。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