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3gzw.net,网游之全民领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筹的姿态。
杜如晦暗中摇头,许攸会谋事,但不会谋人。换而言之,许攸过于自傲,而且为人贪婪,个人品行不好,终究难以出相入将。
不过楚天攻下豫州以后,下一步就是平定河北,因此杜如晦必须要为楚天留下许攸,哪怕是暂时满足许攸的性格缺陷。
至于攻下豫州,许攸显得不那么重要以后,再看许攸是否会做人吧……
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下限,而性格,决定上限。
杜如晦私底下让周亚夫将许攸奉为幕僚,自己甘愿担任守势军团的第二号谋士,同时将部分战利品分为许攸和他的家人,满足许攸对于名利的渴望。
许攸大为满意,他从邺城逃出时被乱兵抢走不少财产,杜如晦的慷慨,让他对楚天势力万分满意,感受到了楚天的诚意。
实际上,这只是杜如晦的独断。
房谋杜断,杜如晦的决断能力极强。
换而言之,即使没有楚天的命令,他也可以根据形势作出判断,哪怕是对于人事的决断,杜如晦同样判断准确。
现在的许攸一来到黎阳,就被杜如晦稳住,认为楚天已经尽释前嫌,求贤若渴,而他许攸就是楚天缺少的人才。
从取冀州的战略目的来看,许攸还真是楚天必须要拿下的人才不可。
“黎阳位于河北,主公军势位于河南以及徐州,如若赵龙击败胡马,南攻黎阳,则黎阳随时可能被攻陷。子远之家人,应当送至兖州……不,将来即使是兖州,也不安全。不如送至徐州,避开战乱。徐州已经多年没有战事,百姓安居乐业,可保子远家人无忧。”
杜如晦提出将许攸的家人送至徐州避难。
虽说是避难,更像是人质。
目前曹操的族人,全部在夏城居住,同时被监视。
许攸也知道这一点,但他已经被杜如晦的一系列举动所打动,再加上作为人质之事,并不罕见,于是同意将家人送至徐州,由周亚夫派出一支小队护送,南渡黄河。
杜如晦目送许攸的家人离开,知道许攸只能为楚天卖命,否则他会失去家人。
不仅如此,杜如晦还修书一封给楚天,提议对许攸许之以高官厚禄。
周亚夫则开始整备部队,准备奇袭邺城。
邺城,赵龙率领一队文臣武将,看向黎阳的方向。
黎阳被周亚夫占据,成为了河北的钉子户,让赵龙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刘备、田齐同意出兵,但要求在击败胡马以后,获得更多的封地。否则,他们不愿出兵。”
出使刘备、田齐势力的一个大臣回来,向赵龙报告出使之事。
赵龙徘徊,最终下定了决心:“如果可以击败胡马,我可给刘备河间国,给田齐清河国。使他们有两个郡国之封地招募兵马。将来若是入主中原,则可封其为异姓王,他们现在的领土,就是以后的封国,决不食言!”
赵龙为了尽快弥补与楚天的差距,只能选择向刘备和田齐妥协。
刘备和田齐有可能会倒向楚天那边,唯一可以拉拢他们的就是更多的封地。尽管这样的做法极其危险,但赵龙不得不行之。
投靠楚天,楚天不会裂土封王,任何被楚天吞并的诸侯,基本有名无权,唯一一个有权力的曹操还被卫青压制,同时指挥的本部兵马数量不多。
赵龙却可以容忍刘备和田齐拥兵自重。
这就是刘备和田齐还在他的阵营的缘故,因为他们的领土全部在河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楚天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势力之内还有未完全屈服于自己的诸侯。
这是赵龙和楚天最大的不同。
当然,赵龙也知道自己的做法相当危险,一旦刘备和田齐背叛,他就是下一个袁绍或者下一个袁术。
刘备不可能甘心被楚天完全吞并,所以赵龙不担心在给予刘备两个郡国的前提下,刘备会投靠楚天。
唯一的变数在于田齐。
田齐如果是刘备式的人物,那么他会坚持到最后一城,如果是张鲁式的人物,那么很有可能在楚天的大军抵达河北以后,立刻投降。
因人而异。
两个郡国,应该可以暂时稳住田齐。
对于失去的领土,赵龙从袁绍和胡马那里夺回来。
只要他在河北保持霸主地位,可以指挥几个小弟即可。
沮授说道:“许子远为河南世家,此次消失,定当是投靠河南的楚子谋。如此想来,黎阳兵马必定会偷袭邺城。”
赵龙点头:“我已料到,此次留高颎(隋朝宰相)、审配二人守城,再以韩擒虎为将,邺城可保无恙。许攸背弃我等,他多半参与刺杀于我,怕我降罪。”
赵龙将刺客事件的罪名全部扣在袁绍和许攸身上。
许攸不辞而别,袁绍被软禁,冀州世家们均认为袁绍和许攸谋划刺杀功高震主的功臣赵龙。许攸离开,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赵龙竟然获得了冀州世家们的好感,因为赵龙清除了袁绍带来的河南世家,河北世家独大。
平原,刘备得到赵龙的承诺,在击败胡马以后,可以获得河间国与渤海国,两个郡国,作为容身之所。
刘备使用了从国战带回来的随机招募令,获得一个谋士,与异人谋士陈溪并列。
现在的刘备谋士和武将集团开始膨胀,在暗中积蓄力量,他还不甘心放弃匡扶汉室、逐鹿中原。
“天下大势未定,陈溪所言甚是,主公可暗中结交冀州士人。以主公的魅力,礼贤下士,则渤海、河间士人皆会跟随主公而走。或许冀州还不是主公的立身之所。”
新来的谋士这般对刘备说道。
刘备奇道:“我生于北方,自当以冀州、幽州为之重,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我刘玄德的容身之所?”
那个谋士说道:“不然。主公帐下人才济济,武将百员,却缺少机遇。不妨暗中积攒力量,广交四方诸侯。北方多虎,南方孱弱,如果将来无法在北方立足,何不到南方一试?只要时来运转,主公必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刘备思索良久:“景略所言甚是。”
一筹的姿态。
杜如晦暗中摇头,许攸会谋事,但不会谋人。换而言之,许攸过于自傲,而且为人贪婪,个人品行不好,终究难以出相入将。
不过楚天攻下豫州以后,下一步就是平定河北,因此杜如晦必须要为楚天留下许攸,哪怕是暂时满足许攸的性格缺陷。
至于攻下豫州,许攸显得不那么重要以后,再看许攸是否会做人吧……
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下限,而性格,决定上限。
杜如晦私底下让周亚夫将许攸奉为幕僚,自己甘愿担任守势军团的第二号谋士,同时将部分战利品分为许攸和他的家人,满足许攸对于名利的渴望。
许攸大为满意,他从邺城逃出时被乱兵抢走不少财产,杜如晦的慷慨,让他对楚天势力万分满意,感受到了楚天的诚意。
实际上,这只是杜如晦的独断。
房谋杜断,杜如晦的决断能力极强。
换而言之,即使没有楚天的命令,他也可以根据形势作出判断,哪怕是对于人事的决断,杜如晦同样判断准确。
现在的许攸一来到黎阳,就被杜如晦稳住,认为楚天已经尽释前嫌,求贤若渴,而他许攸就是楚天缺少的人才。
从取冀州的战略目的来看,许攸还真是楚天必须要拿下的人才不可。
“黎阳位于河北,主公军势位于河南以及徐州,如若赵龙击败胡马,南攻黎阳,则黎阳随时可能被攻陷。子远之家人,应当送至兖州……不,将来即使是兖州,也不安全。不如送至徐州,避开战乱。徐州已经多年没有战事,百姓安居乐业,可保子远家人无忧。”
杜如晦提出将许攸的家人送至徐州避难。
虽说是避难,更像是人质。
目前曹操的族人,全部在夏城居住,同时被监视。
许攸也知道这一点,但他已经被杜如晦的一系列举动所打动,再加上作为人质之事,并不罕见,于是同意将家人送至徐州,由周亚夫派出一支小队护送,南渡黄河。
杜如晦目送许攸的家人离开,知道许攸只能为楚天卖命,否则他会失去家人。
不仅如此,杜如晦还修书一封给楚天,提议对许攸许之以高官厚禄。
周亚夫则开始整备部队,准备奇袭邺城。
邺城,赵龙率领一队文臣武将,看向黎阳的方向。
黎阳被周亚夫占据,成为了河北的钉子户,让赵龙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刘备、田齐同意出兵,但要求在击败胡马以后,获得更多的封地。否则,他们不愿出兵。”
出使刘备、田齐势力的一个大臣回来,向赵龙报告出使之事。
赵龙徘徊,最终下定了决心:“如果可以击败胡马,我可给刘备河间国,给田齐清河国。使他们有两个郡国之封地招募兵马。将来若是入主中原,则可封其为异姓王,他们现在的领土,就是以后的封国,决不食言!”
赵龙为了尽快弥补与楚天的差距,只能选择向刘备和田齐妥协。
刘备和田齐有可能会倒向楚天那边,唯一可以拉拢他们的就是更多的封地。尽管这样的做法极其危险,但赵龙不得不行之。
投靠楚天,楚天不会裂土封王,任何被楚天吞并的诸侯,基本有名无权,唯一一个有权力的曹操还被卫青压制,同时指挥的本部兵马数量不多。
赵龙却可以容忍刘备和田齐拥兵自重。
这就是刘备和田齐还在他的阵营的缘故,因为他们的领土全部在河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楚天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势力之内还有未完全屈服于自己的诸侯。
这是赵龙和楚天最大的不同。
当然,赵龙也知道自己的做法相当危险,一旦刘备和田齐背叛,他就是下一个袁绍或者下一个袁术。
刘备不可能甘心被楚天完全吞并,所以赵龙不担心在给予刘备两个郡国的前提下,刘备会投靠楚天。
唯一的变数在于田齐。
田齐如果是刘备式的人物,那么他会坚持到最后一城,如果是张鲁式的人物,那么很有可能在楚天的大军抵达河北以后,立刻投降。
因人而异。
两个郡国,应该可以暂时稳住田齐。
对于失去的领土,赵龙从袁绍和胡马那里夺回来。
只要他在河北保持霸主地位,可以指挥几个小弟即可。
沮授说道:“许子远为河南世家,此次消失,定当是投靠河南的楚子谋。如此想来,黎阳兵马必定会偷袭邺城。”
赵龙点头:“我已料到,此次留高颎(隋朝宰相)、审配二人守城,再以韩擒虎为将,邺城可保无恙。许攸背弃我等,他多半参与刺杀于我,怕我降罪。”
赵龙将刺客事件的罪名全部扣在袁绍和许攸身上。
许攸不辞而别,袁绍被软禁,冀州世家们均认为袁绍和许攸谋划刺杀功高震主的功臣赵龙。许攸离开,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赵龙竟然获得了冀州世家们的好感,因为赵龙清除了袁绍带来的河南世家,河北世家独大。
平原,刘备得到赵龙的承诺,在击败胡马以后,可以获得河间国与渤海国,两个郡国,作为容身之所。
刘备使用了从国战带回来的随机招募令,获得一个谋士,与异人谋士陈溪并列。
现在的刘备谋士和武将集团开始膨胀,在暗中积蓄力量,他还不甘心放弃匡扶汉室、逐鹿中原。
“天下大势未定,陈溪所言甚是,主公可暗中结交冀州士人。以主公的魅力,礼贤下士,则渤海、河间士人皆会跟随主公而走。或许冀州还不是主公的立身之所。”
新来的谋士这般对刘备说道。
刘备奇道:“我生于北方,自当以冀州、幽州为之重,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我刘玄德的容身之所?”
那个谋士说道:“不然。主公帐下人才济济,武将百员,却缺少机遇。不妨暗中积攒力量,广交四方诸侯。北方多虎,南方孱弱,如果将来无法在北方立足,何不到南方一试?只要时来运转,主公必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刘备思索良久:“景略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