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住持的想法是好的,不过遗憾的是每次寄居寺院中的学子不要说高中头名状元了,就是进士也没出过几个。眼下大水倒灌开封冲毁官私庐舍无数,遇仙寺在城外还不至于像狄青府邸那样直接被泡在水里,但也有两间房舍因为年久失修碰上大雨而倒塌,幸好只是厨房和存放杂物所用的房舍没有闹出人命来。不过眼下开封城里那些房舍倒塌无家可归者都纷纷向道观寺院集中求得庇护,遇仙寺也是人满为患。
王景范和狄惠就乘坐牛车到了遇仙寺门口,刚下车寺院中的一个小和尚便走上前双手合十喧了声佛号:“施主,我寺收留了很多灾民,实在是没有办法再收留百姓了,还请施主见谅”
原来这遇仙寺也如同大相国寺一般人满为患,寺中的和尚便派个小和尚来挡人。王景范说道:“这位师傅,我们这次前来时访友的,还请行个方便。听闻寺中寄居着一批蜀中赴考学子,在下想要打探一下其中一位友人的下落”
狄惠在旁边冷眼相观,他非常确信王景范绝对不认识那个所谓的“苏氏三父子”因为在路上他曾试探过王景范又没有苏氏三父子的诗文,王景范却避而不答——别说友人了,那个所谓的“听闻苏氏三父子文章高绝”之语都是假的!这会看着王景范和小和尚周旋说起谎话来是面不改色,就好像是真的一般,这也让狄惠心中有些别扭,不过心中却更添了一分敬畏——如果真的从这里找到了那个苏氏三父子,而且他们的文章才学确实又令人惊叹,那眼前这个王景范可能真的如同京师开封城中那些说书艺人口中能掐会算的神人了!
王景范不知道旁边的狄惠对自己有些敬畏之心,他虽然对苏氏三父子的诗文倒背如流,但书中却没有记述他们早期的文章。狄惠问自己苏氏三父子有哪些文章的时候,他自然是无法答出来。
“本寺确实有赴考蜀中学子寄宿,只是不知施主找寻何人?”小和尚不为所动。
王景范笑着说道:“在下要找的人很好认,他们是蜀中眉山人士乃父子,父亲苏洵苏明允,两个儿子为苏轼苏子瞻和苏辙苏子由。”
小和尚听后答道:“这三人确实是寄居在本寺中,请这边走。”
小和尚将王景范和狄惠两人引入寺中,遇仙寺也算是有年头了京师开封又是天下财货聚所,正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这遇仙寺在香客的捐助下扩建了不少。王景范边走边打量着这座有些年头的寺院,其实几个月前他第一次离乡从渭州来到京师开封,这一路上倒是有大半都寄居在沿途的寺庙中,西北的驿站不比京师附近,皆是破落不堪无法寄住也就寺庙还可以凑合一夜。
“小师傅,看来你们这里寄住的人也不少啊!”王景范说道。
小和尚愁眉苦脸大倒苦水的答道:“可不是,原本这寺院中寄住了不到三十个蜀中赴考的学子还有几间余房的,这大雨一下倒灌京师,城中房舍被毁的百姓便四处寄住,住持将这些学子的房间挤了挤,可是架不住前来投靠的百姓多啊!要命的是连厨房和存放杂物的房舍也倒塌了,做饭还可以凑合一下,但寺中原本存放的粮食却被泡了小半,加上人这么多,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要断粮了”
狄惠听后从旁小声问道:“见复,白沙书院那边可有存粮?如若不够可从府中运些”
王景范答道:“鸿江兄放心,白沙书院的存粮足够百多人一年所用,距离书院不远就是白沙村,那里可以供应书院肉食蔬菜”
狄惠心中咯噔一下,刚从路上他才得知这书院不过是两个月前开工的,本来一下子就建好百多间房舍就已经够惊人的,要知道当年四大书院的应天府书院当初校舍不过一百五十余间,白沙书院连个书院的样子都没有就一口气建了百多间就已经实属惊人了。现在狄惠不过是随口一问想要施惠于王景范,在遭受大水倒灌京师之后市面上粮食不说价格贵也许连买都不好买,但这绝对难不倒狄家,没想到白沙书院连粮食都存了这么多。
“难道这个王景范真的已经预料到有大水倒灌京师,先提前建好房舍存好粮食,就等着大雨过后好为书院招揽一些名士?!”狄惠心中暗自想到。虽然他并不清楚白沙书院那边的具体情况,但这并不影响他根据所知道的进行判断,狄惠毕竟是出身将门之家虽已弃武从文,不过有些习惯已经成为本能。
等走到后院的时候,便看到一些书生打扮的人聚集在一小亭下在谈论着什么,不时的传来一阵笑声。小和尚朝那里扫了一眼带着王景范两人继续往里走,在一门前停下来上前敲门,房门打开后,一位面容清俊的年轻人问道:“小师傅,有何事?”
小和尚双手合十答道:“苏施主,这两位施主前来拜访,若是无事小僧先告辞了。”
王景范打量了一下这位年轻人,见其年龄与自己相仿,且根据书中所载诗文风格,心中做了个计较便上前拱手说道:“这位可是眉山苏辙苏子由?在下渭州王景范,草字见复,这位是狄惠狄鸿江,早闻眉山苏氏三父子才学了得,在下心生向往今ri冒昧前来拜访。”
这年轻人显然不是苏洵,从书中人物小传上王景范得知现在苏辙正好与自己同岁,而苏轼则大两岁今年二十,书中所载的苏轼诗文大气磅礴肆意洒脱,开宋词豪放一脉。虽然二十岁的苏轼要想写出书中所载的诗词显然不可能,但观其文也能猜想出这苏轼多半是xing格狂放的才子,而眼前这位年轻人给人的感觉颇为稳重,所以王景范猜想这位应该是和自己同岁的苏辙。
小和尚一听撇撇嘴,心中虽有不满但人家看样子不是来投宿的,也就没说什么,将人带到后便转身走了。
年轻人面色有些犹疑答道:“在下正是眉山苏辙苏子由,才学了得愧不敢当”
虽然苏辙一头雾水,不过毕竟是少年心xing听到对方夸奖自己和父兄才学了得,心中也是颇为欣喜,当下便将王景范和狄青让进房中,并对着屋内说道:“父亲、大哥,有人来访。”
王景范和狄惠走入房中,房间并不大却用青砖垒了个通铺这便占去了几乎半个房间,加上桌椅和墙角堆放的行李,这房间也就剩不下什么空间了。屋内床边坐着一位面容清矍的中年人,而一年轻人正伏案疾书,因背对着房门看不清面容。
王景范心中便明了那中年人是苏洵,而背对着自己的年轻人便是名传千古的苏轼了。书中记载苏洵二十七岁始发愤为学,效法先秦两汉和唐人韩愈文风十年便学有所成,只是年纪大了错过了科举考试的最佳年龄,加上命运不济碰上了西昆体大行其道的时候,科举只能是屡试不中。苏洵应该比狄青小两岁,虽是文武不同,但看那模样气色比自己上午刚见过的狄青不可同ri而语。
书中遇仙寺是虚构,书中所记开封府府试之后,苏氏三父子寄宿在开封城兴国寺中,准备应考礼部试。
住持的想法是好的,不过遗憾的是每次寄居寺院中的学子不要说高中头名状元了,就是进士也没出过几个。眼下大水倒灌开封冲毁官私庐舍无数,遇仙寺在城外还不至于像狄青府邸那样直接被泡在水里,但也有两间房舍因为年久失修碰上大雨而倒塌,幸好只是厨房和存放杂物所用的房舍没有闹出人命来。不过眼下开封城里那些房舍倒塌无家可归者都纷纷向道观寺院集中求得庇护,遇仙寺也是人满为患。
王景范和狄惠就乘坐牛车到了遇仙寺门口,刚下车寺院中的一个小和尚便走上前双手合十喧了声佛号:“施主,我寺收留了很多灾民,实在是没有办法再收留百姓了,还请施主见谅”
原来这遇仙寺也如同大相国寺一般人满为患,寺中的和尚便派个小和尚来挡人。王景范说道:“这位师傅,我们这次前来时访友的,还请行个方便。听闻寺中寄居着一批蜀中赴考学子,在下想要打探一下其中一位友人的下落”
狄惠在旁边冷眼相观,他非常确信王景范绝对不认识那个所谓的“苏氏三父子”因为在路上他曾试探过王景范又没有苏氏三父子的诗文,王景范却避而不答——别说友人了,那个所谓的“听闻苏氏三父子文章高绝”之语都是假的!这会看着王景范和小和尚周旋说起谎话来是面不改色,就好像是真的一般,这也让狄惠心中有些别扭,不过心中却更添了一分敬畏——如果真的从这里找到了那个苏氏三父子,而且他们的文章才学确实又令人惊叹,那眼前这个王景范可能真的如同京师开封城中那些说书艺人口中能掐会算的神人了!
王景范不知道旁边的狄惠对自己有些敬畏之心,他虽然对苏氏三父子的诗文倒背如流,但书中却没有记述他们早期的文章。狄惠问自己苏氏三父子有哪些文章的时候,他自然是无法答出来。
“本寺确实有赴考蜀中学子寄宿,只是不知施主找寻何人?”小和尚不为所动。
王景范笑着说道:“在下要找的人很好认,他们是蜀中眉山人士乃父子,父亲苏洵苏明允,两个儿子为苏轼苏子瞻和苏辙苏子由。”
小和尚听后答道:“这三人确实是寄居在本寺中,请这边走。”
小和尚将王景范和狄惠两人引入寺中,遇仙寺也算是有年头了京师开封又是天下财货聚所,正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这遇仙寺在香客的捐助下扩建了不少。王景范边走边打量着这座有些年头的寺院,其实几个月前他第一次离乡从渭州来到京师开封,这一路上倒是有大半都寄居在沿途的寺庙中,西北的驿站不比京师附近,皆是破落不堪无法寄住也就寺庙还可以凑合一夜。
“小师傅,看来你们这里寄住的人也不少啊!”王景范说道。
小和尚愁眉苦脸大倒苦水的答道:“可不是,原本这寺院中寄住了不到三十个蜀中赴考的学子还有几间余房的,这大雨一下倒灌京师,城中房舍被毁的百姓便四处寄住,住持将这些学子的房间挤了挤,可是架不住前来投靠的百姓多啊!要命的是连厨房和存放杂物的房舍也倒塌了,做饭还可以凑合一下,但寺中原本存放的粮食却被泡了小半,加上人这么多,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要断粮了”
狄惠听后从旁小声问道:“见复,白沙书院那边可有存粮?如若不够可从府中运些”
王景范答道:“鸿江兄放心,白沙书院的存粮足够百多人一年所用,距离书院不远就是白沙村,那里可以供应书院肉食蔬菜”
狄惠心中咯噔一下,刚从路上他才得知这书院不过是两个月前开工的,本来一下子就建好百多间房舍就已经够惊人的,要知道当年四大书院的应天府书院当初校舍不过一百五十余间,白沙书院连个书院的样子都没有就一口气建了百多间就已经实属惊人了。现在狄惠不过是随口一问想要施惠于王景范,在遭受大水倒灌京师之后市面上粮食不说价格贵也许连买都不好买,但这绝对难不倒狄家,没想到白沙书院连粮食都存了这么多。
“难道这个王景范真的已经预料到有大水倒灌京师,先提前建好房舍存好粮食,就等着大雨过后好为书院招揽一些名士?!”狄惠心中暗自想到。虽然他并不清楚白沙书院那边的具体情况,但这并不影响他根据所知道的进行判断,狄惠毕竟是出身将门之家虽已弃武从文,不过有些习惯已经成为本能。
等走到后院的时候,便看到一些书生打扮的人聚集在一小亭下在谈论着什么,不时的传来一阵笑声。小和尚朝那里扫了一眼带着王景范两人继续往里走,在一门前停下来上前敲门,房门打开后,一位面容清俊的年轻人问道:“小师傅,有何事?”
小和尚双手合十答道:“苏施主,这两位施主前来拜访,若是无事小僧先告辞了。”
王景范打量了一下这位年轻人,见其年龄与自己相仿,且根据书中所载诗文风格,心中做了个计较便上前拱手说道:“这位可是眉山苏辙苏子由?在下渭州王景范,草字见复,这位是狄惠狄鸿江,早闻眉山苏氏三父子才学了得,在下心生向往今ri冒昧前来拜访。”
这年轻人显然不是苏洵,从书中人物小传上王景范得知现在苏辙正好与自己同岁,而苏轼则大两岁今年二十,书中所载的苏轼诗文大气磅礴肆意洒脱,开宋词豪放一脉。虽然二十岁的苏轼要想写出书中所载的诗词显然不可能,但观其文也能猜想出这苏轼多半是xing格狂放的才子,而眼前这位年轻人给人的感觉颇为稳重,所以王景范猜想这位应该是和自己同岁的苏辙。
小和尚一听撇撇嘴,心中虽有不满但人家看样子不是来投宿的,也就没说什么,将人带到后便转身走了。
年轻人面色有些犹疑答道:“在下正是眉山苏辙苏子由,才学了得愧不敢当”
虽然苏辙一头雾水,不过毕竟是少年心xing听到对方夸奖自己和父兄才学了得,心中也是颇为欣喜,当下便将王景范和狄青让进房中,并对着屋内说道:“父亲、大哥,有人来访。”
王景范和狄惠走入房中,房间并不大却用青砖垒了个通铺这便占去了几乎半个房间,加上桌椅和墙角堆放的行李,这房间也就剩不下什么空间了。屋内床边坐着一位面容清矍的中年人,而一年轻人正伏案疾书,因背对着房门看不清面容。
王景范心中便明了那中年人是苏洵,而背对着自己的年轻人便是名传千古的苏轼了。书中记载苏洵二十七岁始发愤为学,效法先秦两汉和唐人韩愈文风十年便学有所成,只是年纪大了错过了科举考试的最佳年龄,加上命运不济碰上了西昆体大行其道的时候,科举只能是屡试不中。苏洵应该比狄青小两岁,虽是文武不同,但看那模样气色比自己上午刚见过的狄青不可同ri而语。
书中遇仙寺是虚构,书中所记开封府府试之后,苏氏三父子寄宿在开封城兴国寺中,准备应考礼部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