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残年老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首枚枣红色1角券纸币开始标志着第三套人民币开始流通。至2000年7月1日,该套纸币停止使用,正式退出流通领域,终于完成其历史使命。在长达38年的漫长时间里,第三套人民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活跃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挥过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在新中国货币发行史上,该套纸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第三套人民币为什么要停止流通呢?1962年4月20日至2000年7月,已形成第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多版流通的状况。为了调整人民币券别种类,便于流通使用,减轻银行分版清分票币的工作量,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限期兑换,势在必行。如今,虽然退出流通才七年多的时间,鉴于人们对其比较熟悉,记忆犹新,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许多人都难以舍割对这套纸币的钟爱之情,留下一、二套作纪念。从收藏角度来看,现在收集该套纸币还是极佳时机。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防伪能力;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货币制度,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套纸币是我国政府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且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套。这套纸币始发于我国三年经济特困时期,其后经历了“暴风骤雨”式的文革动乱时代,后来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历经38年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
这套纸币为1元、2元、5元、10元四种主币和1角、2角、5角三种辅币,共有7种面额,全套合计18.80元。其告别有9种(1角券有3种告别)。由于流通使用时间特别长,经人民银行长期的回收与销毁,其存世稀少。特别是流通使用时间不长、币龄较短,人们称之为第三套纸币中的“币王”——枣红色1角券和墨绿色1角券这两种纸币更是难以觅寻的珍品。
人民币是艺术与价值的结晶。小小票幅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潜在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收集钱币,也是对知识的吸取与学习。就三套人民币而言,有反映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也有刻画极富时代鲜明特色的工农商学兵各阶层人物的风采,还有描绘伟大祖国万里河山的辽阔壮美,以及反映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丰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你看我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风姿,就展现在2角券的正面主图上,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胜利通车,向世人豪迈地宣告:水深流急的万里长江从此天堑变通途,画面的远景是宽阔的长江,江面上鸣笛急驰的轮船正劈波斩浪驶向前方;在1元券的背面图案上,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千里大草原水草丰美的大牧场和勤劳勇敢的蒙古民族的放牧生活的生动画面,蓝天白云底下是千百只小肥羊正在欢快地吃着嫩草;再细看5元券的背面图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沸腾的矿山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运煤的列车呼啸奔驰;而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基地甘肃玉门千里戈壁大油田石油生产的主要场景又呈现在2元券背面彩图上;七个券种,七个画面,各具特色,个个醒目。这些图案集人物、机械、劳动场面于一图,生动活泼,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小小画面展现出宽阔而深远、精美而活泼的时代气息,加上精湛的印刷效果,将时代生活、历史进程浓缩其中,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的状况,集史料性、艺术性、观赏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观赏这一枚枚纸币,让人们对流逝的岁月勾起沉沉的追忆,又给人们留下艺术美感的享受。唤起人们强烈的收藏欲望。
人民币从图案设计、纸张选用,到印刷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向来都是十分讲究、十分认真的。第三套纸币无论从整体设计、主图构思,还是版式选用、文字书法、暗记设置、水印印制、纹饰色彩等诸方面,都突出新颖而活泼、严谨而别致、和谐而统一、明快而清晰的主调。尤其是整体设计方面,在突出时代节奏感的同时而注重连贯性,虚实相映,动感性强,整个画面显得气韵浑厚、丰富多彩。
其无穷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和吸引着钱币收藏爱好者。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前进,曾为新中国的发展与壮大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第三套人民币虽已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成为历史遗物,但却产生了具有典型文物特征和社会史料研究价值而成为人们钟爱的收藏珍品,并完全进入到收藏领域。
凡群众性的收藏品(珍稀度高的票券除外)大致都会经历:舆论造势炒作暴涨价格下跌价格合理回归稳定增值,这样几个阶段。第三套人民币也不例外回顾十年收藏史,早在1997年,第三套人民币价格踏上高峰,面临停用,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由于利益驱使,某些失去原则者纷纷挖库向市场抛售,致使其价格急竭下跌,之后随着抛售逐渐减弱,以小全套为例,1997年高峰之时每套500多元,2000年跌至底谷,每套60多元。沉寂几年之久的三套人民币市场才有起色,随着收藏者的逐渐增多,其价格才慢缓上扬(小全套2002年80元,2004年120元,2006年230元,2008年是580元)。今后将可能是永恒攀升。全国各地行家、市场人士和投资者纷纷看好第三套人民币的收藏、投资价值,认为目前至今后一段相当时间,是收藏、投资第三套人民币的难得机遇。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收藏热方兴未艾的兴盛年代,第三套人民币必将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热门精品。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首枚枣红色1角券纸币开始标志着第三套人民币开始流通。至2000年7月1日,该套纸币停止使用,正式退出流通领域,终于完成其历史使命。在长达38年的漫长时间里,第三套人民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活跃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挥过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在新中国货币发行史上,该套纸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第三套人民币为什么要停止流通呢?1962年4月20日至2000年7月,已形成第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多版流通的状况。为了调整人民币券别种类,便于流通使用,减轻银行分版清分票币的工作量,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限期兑换,势在必行。如今,虽然退出流通才七年多的时间,鉴于人们对其比较熟悉,记忆犹新,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许多人都难以舍割对这套纸币的钟爱之情,留下一、二套作纪念。从收藏角度来看,现在收集该套纸币还是极佳时机。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防伪能力;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货币制度,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套纸币是我国政府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且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套。这套纸币始发于我国三年经济特困时期,其后经历了“暴风骤雨”式的文革动乱时代,后来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历经38年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
这套纸币为1元、2元、5元、10元四种主币和1角、2角、5角三种辅币,共有7种面额,全套合计18.80元。其告别有9种(1角券有3种告别)。由于流通使用时间特别长,经人民银行长期的回收与销毁,其存世稀少。特别是流通使用时间不长、币龄较短,人们称之为第三套纸币中的“币王”——枣红色1角券和墨绿色1角券这两种纸币更是难以觅寻的珍品。
人民币是艺术与价值的结晶。小小票幅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潜在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收集钱币,也是对知识的吸取与学习。就三套人民币而言,有反映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也有刻画极富时代鲜明特色的工农商学兵各阶层人物的风采,还有描绘伟大祖国万里河山的辽阔壮美,以及反映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丰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你看我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风姿,就展现在2角券的正面主图上,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胜利通车,向世人豪迈地宣告:水深流急的万里长江从此天堑变通途,画面的远景是宽阔的长江,江面上鸣笛急驰的轮船正劈波斩浪驶向前方;在1元券的背面图案上,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千里大草原水草丰美的大牧场和勤劳勇敢的蒙古民族的放牧生活的生动画面,蓝天白云底下是千百只小肥羊正在欢快地吃着嫩草;再细看5元券的背面图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沸腾的矿山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运煤的列车呼啸奔驰;而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基地甘肃玉门千里戈壁大油田石油生产的主要场景又呈现在2元券背面彩图上;七个券种,七个画面,各具特色,个个醒目。这些图案集人物、机械、劳动场面于一图,生动活泼,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小小画面展现出宽阔而深远、精美而活泼的时代气息,加上精湛的印刷效果,将时代生活、历史进程浓缩其中,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的状况,集史料性、艺术性、观赏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观赏这一枚枚纸币,让人们对流逝的岁月勾起沉沉的追忆,又给人们留下艺术美感的享受。唤起人们强烈的收藏欲望。
人民币从图案设计、纸张选用,到印刷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向来都是十分讲究、十分认真的。第三套纸币无论从整体设计、主图构思,还是版式选用、文字书法、暗记设置、水印印制、纹饰色彩等诸方面,都突出新颖而活泼、严谨而别致、和谐而统一、明快而清晰的主调。尤其是整体设计方面,在突出时代节奏感的同时而注重连贯性,虚实相映,动感性强,整个画面显得气韵浑厚、丰富多彩。
其无穷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和吸引着钱币收藏爱好者。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前进,曾为新中国的发展与壮大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第三套人民币虽已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成为历史遗物,但却产生了具有典型文物特征和社会史料研究价值而成为人们钟爱的收藏珍品,并完全进入到收藏领域。
凡群众性的收藏品(珍稀度高的票券除外)大致都会经历:舆论造势炒作暴涨价格下跌价格合理回归稳定增值,这样几个阶段。第三套人民币也不例外回顾十年收藏史,早在1997年,第三套人民币价格踏上高峰,面临停用,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由于利益驱使,某些失去原则者纷纷挖库向市场抛售,致使其价格急竭下跌,之后随着抛售逐渐减弱,以小全套为例,1997年高峰之时每套500多元,2000年跌至底谷,每套60多元。沉寂几年之久的三套人民币市场才有起色,随着收藏者的逐渐增多,其价格才慢缓上扬(小全套2002年80元,2004年120元,2006年230元,2008年是580元)。今后将可能是永恒攀升。全国各地行家、市场人士和投资者纷纷看好第三套人民币的收藏、投资价值,认为目前至今后一段相当时间,是收藏、投资第三套人民币的难得机遇。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收藏热方兴未艾的兴盛年代,第三套人民币必将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热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