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女学生的男老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袁芳说:“赵先生,我今天离家到学校去了,打电话向你告别。”
“什么?今天就去吗?事先我一点不知道啊,为什么不通知我一下?”
“爸爸妈妈说,你马上要到报社报到了,这几天对你来说是最关键的几天,你要随时待命,不能分心,不能打岔。所以爸爸妈妈说先不告诉你,免得让你送。”
“你现在在哪儿?”
“我在火车站。”
“那我去送你。”
“不了!你赶不上的!火车几分钟就来了,你能跑得比火车还快吗?”
“谁送你到学校啊?”
“爸爸送我到学校,到校后我会打电话给你,你要多保重啊!正式到报社上班,告诉我一下。”
“是的,是的。你乘车要注意安全,到学校要防贼!”
“大学里哪有贼啊?”
“偷心贼!”
“不和你说了,我挂了――”
袁芳挂了电话。
袁芳走了,赵电立刻就有了一种失落感和虚无感,思念之情很快就像澎湃的潮水,袭上心头。
下午,许老师又来了。
许老师说:“赵老师,你现在成了大红人,都是找你的电话。”
这次是报社张社长打的。他叫赵电明天上午到报社报到,下午参加报社的一个重要会议。他还透露,报社社会新闻部的原主任调走了,报社要让赵电接替,负责报纸第三版的采编。
第二天上午,赵电来到社长办公室,在张社长的带领下,办理了报道手续。
下午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张社长向报社员工隆重介绍赵电,并宣布:任命赵电为社会新闻部主任,兼报纸第三版的责任编辑,负责社会新闻的采编。社会新闻部的人员,除了主任外,还有五个通讯员,一个美工,一个校对,一个联络员。也就是说赵电手下有八个人,赵电和这八个人组成了一个团队。
必须一提的是,美工就是张社长的女儿张小会。
会后,张社长带赵电到报社给他安排的办公室和宿舍看看。
社会新闻部的办公室在三楼,报社特自给赵电买一张崭新的办公桌,办公桌上有电话和一台386的电脑。在办公室,张社长笑着说:“我女儿和你在一个办公室,你要多给她指导啊。”
赵电谦虚了一下:“哪里!她是老职工,我是新手,应是她指导我。”
赵电的宿舍被安排在职工宿舍楼三楼,里面的陈设很简单,只有一张简易床和一张桌子。但赵电已经很满意了。
在宿舍里,张社长说:“从今以后,你的家就在这儿了。”
赵电说:“这个家比我以前的家好多了,这我要感谢张社长的照顾。”
“说哪里的话!一家人嘛。”
下楼时,张社长说:“小赵,从今以后,你的身份变了,不再是老师了,而是记者和编辑。你的职位也变了,你是主任了,而且是我们报社最年轻的主任。”
晚上,张社长请赵电就在报社吃饭,赵电说要到学校处理一些事情,准备搬家。
赵电回到学校,立刻就拨通了袁叔叔的大哥大。袁叔叔送袁芳上学,还在北京。当他得知赵电被任命为社会新闻部主任时,非常高兴,并把电话交给袁芳,让袁芳也和赵电讲了两句。不用说,袁芳那晚肯定激动得睡不着了――
――那晚,是赵电在西林三中住宿的最后一晚。
三天后,赵电正式到报社主持社会新闻部工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社会新闻部会议。
第一次以主任的身份主持会议,赵电非常重视。为了显示自己的严肃和庄重,他一改以往不修边幅的做派,特自把自己打扮了一下:头发油光可鉴;黑色的裤子配以白色的衬衫,再用红色的领带点缀;手腕上戴着一块新买的宝石花夜光手表。
――整个人,显得干练而持重。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显得精神,都更有朝气,都更自信。
会议在报社的小会务室里召开。
会议开始了,赵电正正身子,说:
“各位同事:下午好!这是由我主持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感谢大家准时入会。”说完,赵电对入会者点了一下头,大家报以掌声。
赵电接着说:“本人讨厌文山会海,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我主持社会新闻部工作期间,我们尽量少开会,开短会。但,必要的会议还是要开的,当然要言简意赅。今天的会议就是必要的会议。本次会议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和大家认识一下。第二个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我所负责的社会新闻部的工作构想和具体安排。”
赵电讲话时,很专注地看着每个人的表情、反应。他发现,有一个漂亮的女孩总是面带微笑,不停地对他点头。
赵电说:“我的构想是:西林日报社会新闻版,即第三版的主题是:民生.民声。”
赵电怕大家不知道是哪两个词,他向大家展开一张大纸,上用毛笔写着:民生、民声。
他接着说:“为什么要定这个主题呢?大家知道,西林日报面临着转型,不再吃皇粮了,它要面向市场,要追求发行量。怎么办?得到群众的喜爱是不二法门!面向市场就是面向百姓。只有群众喜爱,他们才会买啊!怎样得到群众的喜爱呢?要得到群众的喜爱,就要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代言人。我们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心声。我们要用我们的传媒力量,让他们浮出水面:让他们的名字浮出来,让他们的事迹浮出来,让他们的声音浮出来。我的目的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惊喜: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会上报!而且是大报!我的理想是:要大量的让群众的名字上报!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很普遍的。各位兄弟姐妹,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朴实的,在中国,也是微如草芥的,他们以前根本没有机会上报。现在,我们给他们提供机会,我们让他们上报。老百姓肯定会感激我们的,一定会替我们扬名的。西林市有那么多的人,如果广大的民众都在宣传我们,我们的报纸能不畅销吗?朋友们,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的办报理念是:让我们的报纸真正变成民众的报纸!内容写民众,宣传靠民众,购买由民众。”
赵电喝了一口茶。他停下来,观察一下大家的反应,发现全场的人都陷入沉思。
“下面我宣布第三版的栏目设置。栏目有五个:大众评理、百姓呼声、小百姓大美德、小民大智、悄悄话大声说。”
赵电对社会新闻部九个工作人员做了工作分工,他说:“罗小力,是我报驻龙城县记者;张传青,是我报驻厘荡县记者;王绘,是我报驻新竹县记者;张孔崖,是我报驻西长县记者;李成盛,是我报驻群戏县记者。我本人负责西林市区的采访报道,并对所有稿件进行审核和统筹,进行总体把关。版面设计是张小会,校对是苏初,联络员是朱小花。”
完了,赵电问:“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大家摇摇头。
赵电说:“那好,散会!”
这次会议,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几个通讯员说,这是他们在报社开的时间最短的会。
一散会,赵电就向办公室走去,刚刚接过社会新闻部的工作,有许多事要处理。那个在会上总是面带微笑的美女通讯员王绘跟上来,说:“赵主任!”
赵电一回头,笑了笑,说:“纠正一下,以后不要叫我什么主任,我不习惯这么叫。我的真正工作是编辑,叫我编辑好了。报社不是习惯简称吗?你就叫我赵编吧。”
王绘点点头,说道:“赵编,我们一个月要交给你多少稿件啊?你还没有给我们下达采访指标呢。”
赵电说:“现在流行下达指标的做法,但我不想这么做。因为如果给员工下达硬性指标,不排除部分员工为了完成指标而造假。我宁愿你们完不成采访任务,也不愿你们写假新闻砸报社的牌子。所以我不给你们下达采访指标,希望你们敬业就好。”
“没有指标,你怎么去衡量一个记者敬业不敬业呢?”王绘问。
“我有我的办法。”赵电说。
“什么办法?”王绘侧望着赵电问。
“比如说,到时,我可以针对各人所负责的那个县的社情民意,问几个问题。一个敬业的驻站记者,不可能答不上来的。当然,稿件也是很重要的,你总不能一个月都交不出一篇稿子吧。”
王绘没做声,抿着嘴笑了。
赵电说:“王绘,你是驻新竹县的记者,新竹县是我半个故乡,或者说是第二故乡,你可要用点心哟。”
“半个故乡?你是在那儿长大的吗,还是在那儿读过书?”
“既不是在那里长大的,也没在那里读过书。”
“那为什么说是半个故乡?”
“这个吗,暂时不跟你解释。”赵电一副神秘的样子。
俗话说:男怕干错了行,女怕嫁错了郎。干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对男人来说至关重要。赵电当初高考填志愿,填的是南开大学,没考取,莫名其妙地被师范大学录取了――当时的师范大学是冷门学校,招不到人,只好到处“抓壮丁”搞“拉郎配”赵电就是被抓的“壮丁”之一,是其中的“郎”之一。然而,赵电的志愿不在当教师上。干了自己不想干的行当,就像掉入一个无底的黑洞,就会产生如入深渊般的痛苦。你会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看不到人生的阳光,你会天天生活在黑暗之中,觉得毫无奔头。于是,消极、苦闷、彷徨、迷茫的情绪,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心头,永远都不会散去,直到终老!
生活总是阴差阳错。正当赵电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完蛋的时候,却被莫名其妙地调到报社,而从事报业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真是无意插柳柳成阴啊!赵电在中学时就喜欢看报,他家在农村,没有报纸看。他有个舅舅在龙城师范工作,舅舅把看过的旧报纸带给赵电看,赵电如获至宝,看了一遍又一遍,有些内容几乎能背!当时他看的最多的报纸是上海的文汇报。那时,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在他的心中萌生了,那就是成为一家大报的主编。现在,他终于向自己的美好理想靠近了。
赵电一旦干上了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就会以超乎别人想象的热情、干劲去工作,而且不计报酬。只要自己有兴趣,钱是次要的。再苦再累也是情愿的!卖力是不用说的,甚至卖命!女人应死在自己所挚爱的男人上,男人应死在自己所挚爱的岗位上――这才是最幸福的死法,这才死得其所!
赵电拼命地工作。白天,他走街串巷,到西林市的各个角落,去感受生活,和底层民众接触,挖掘新闻线索。晚上,他就在办公室里编辑稿件。每天晚上,他办公室的灯光是最后一个熄灭。
后来,袁芳知道他熬夜工作,担心他的身体,就叮嘱他晚上要早睡。赵电嘴上答应了,其实丝毫未改。袁芳为了试探赵电是不是真的早睡,经常在夜12点之后打电话,看赵电在不在办公室,结果,赵电依然在!把个袁芳急得直跺脚。
后来,赵电为了表明自己不再熬夜,袁芳在12点之前打的电话,他接;12点之后打的电话一概不接。
――袁芳终于放心了,在电话那头发出爽朗的笑声,不再跺脚了。
赵电夜以继日地工作,所引起的关注,来自三方人士。袁芳是一方,报社是一方,还有社会上的。
报社的某些人说赵电之所以通宵达旦地工作,主要是想在领导面前表现,好让领导提拔他。他们那里知道赵电的真心啊!
更大的影响产生在社会上。以前西林日报的内容假大空,严重脱离群众,很少有人看。赵电任第三版的责任编辑后,大量报道群众的事情,而且百姓的名字全大写,反响热烈。
老百姓生活生产中的困难,能见报了,看一看“百姓呼声”就知道。
老百姓中的好人好事,能见报了,看一看“小百姓大美德”就知道。
老百姓中的致富妙招,能见报了,看一看“小民大智”就知道。
老百姓中的带有普遍性的矛盾纠纷,也能见报,谁是谁非,让大家评说,看一看“大众评理”就知道了。
老百姓要表达对某个亲人的爱,平时又不好意思当面表达,这下可通过报纸来表达了,看一看“悄悄话大声说”就知道了――
西林的民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始关注西林日报,因为西林日报关注他们!
曾有很多人打电话给宣传部,赞美西林日报说:“这才是我们的报纸啊!”宣传部李部长就打电话告诉张社长,兴奋的说:“你看,他们开始用‘我们’来称你们的报纸了!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呀!”
张社长很高兴,说:“这主要是我报的社会新闻部工作得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社会新闻部的主任是个新来的,很有思想,很有追求,很有干劲。李部长,用人很重要啊,用对一个人,就能救活一方,用错一个人,就会治死一方。”
“那是,那是!”
br /> 袁芳说:“赵先生,我今天离家到学校去了,打电话向你告别。”
“什么?今天就去吗?事先我一点不知道啊,为什么不通知我一下?”
“爸爸妈妈说,你马上要到报社报到了,这几天对你来说是最关键的几天,你要随时待命,不能分心,不能打岔。所以爸爸妈妈说先不告诉你,免得让你送。”
“你现在在哪儿?”
“我在火车站。”
“那我去送你。”
“不了!你赶不上的!火车几分钟就来了,你能跑得比火车还快吗?”
“谁送你到学校啊?”
“爸爸送我到学校,到校后我会打电话给你,你要多保重啊!正式到报社上班,告诉我一下。”
“是的,是的。你乘车要注意安全,到学校要防贼!”
“大学里哪有贼啊?”
“偷心贼!”
“不和你说了,我挂了――”
袁芳挂了电话。
袁芳走了,赵电立刻就有了一种失落感和虚无感,思念之情很快就像澎湃的潮水,袭上心头。
下午,许老师又来了。
许老师说:“赵老师,你现在成了大红人,都是找你的电话。”
这次是报社张社长打的。他叫赵电明天上午到报社报到,下午参加报社的一个重要会议。他还透露,报社社会新闻部的原主任调走了,报社要让赵电接替,负责报纸第三版的采编。
第二天上午,赵电来到社长办公室,在张社长的带领下,办理了报道手续。
下午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张社长向报社员工隆重介绍赵电,并宣布:任命赵电为社会新闻部主任,兼报纸第三版的责任编辑,负责社会新闻的采编。社会新闻部的人员,除了主任外,还有五个通讯员,一个美工,一个校对,一个联络员。也就是说赵电手下有八个人,赵电和这八个人组成了一个团队。
必须一提的是,美工就是张社长的女儿张小会。
会后,张社长带赵电到报社给他安排的办公室和宿舍看看。
社会新闻部的办公室在三楼,报社特自给赵电买一张崭新的办公桌,办公桌上有电话和一台386的电脑。在办公室,张社长笑着说:“我女儿和你在一个办公室,你要多给她指导啊。”
赵电谦虚了一下:“哪里!她是老职工,我是新手,应是她指导我。”
赵电的宿舍被安排在职工宿舍楼三楼,里面的陈设很简单,只有一张简易床和一张桌子。但赵电已经很满意了。
在宿舍里,张社长说:“从今以后,你的家就在这儿了。”
赵电说:“这个家比我以前的家好多了,这我要感谢张社长的照顾。”
“说哪里的话!一家人嘛。”
下楼时,张社长说:“小赵,从今以后,你的身份变了,不再是老师了,而是记者和编辑。你的职位也变了,你是主任了,而且是我们报社最年轻的主任。”
晚上,张社长请赵电就在报社吃饭,赵电说要到学校处理一些事情,准备搬家。
赵电回到学校,立刻就拨通了袁叔叔的大哥大。袁叔叔送袁芳上学,还在北京。当他得知赵电被任命为社会新闻部主任时,非常高兴,并把电话交给袁芳,让袁芳也和赵电讲了两句。不用说,袁芳那晚肯定激动得睡不着了――
――那晚,是赵电在西林三中住宿的最后一晚。
三天后,赵电正式到报社主持社会新闻部工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社会新闻部会议。
第一次以主任的身份主持会议,赵电非常重视。为了显示自己的严肃和庄重,他一改以往不修边幅的做派,特自把自己打扮了一下:头发油光可鉴;黑色的裤子配以白色的衬衫,再用红色的领带点缀;手腕上戴着一块新买的宝石花夜光手表。
――整个人,显得干练而持重。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显得精神,都更有朝气,都更自信。
会议在报社的小会务室里召开。
会议开始了,赵电正正身子,说:
“各位同事:下午好!这是由我主持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感谢大家准时入会。”说完,赵电对入会者点了一下头,大家报以掌声。
赵电接着说:“本人讨厌文山会海,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我主持社会新闻部工作期间,我们尽量少开会,开短会。但,必要的会议还是要开的,当然要言简意赅。今天的会议就是必要的会议。本次会议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和大家认识一下。第二个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我所负责的社会新闻部的工作构想和具体安排。”
赵电讲话时,很专注地看着每个人的表情、反应。他发现,有一个漂亮的女孩总是面带微笑,不停地对他点头。
赵电说:“我的构想是:西林日报社会新闻版,即第三版的主题是:民生.民声。”
赵电怕大家不知道是哪两个词,他向大家展开一张大纸,上用毛笔写着:民生、民声。
他接着说:“为什么要定这个主题呢?大家知道,西林日报面临着转型,不再吃皇粮了,它要面向市场,要追求发行量。怎么办?得到群众的喜爱是不二法门!面向市场就是面向百姓。只有群众喜爱,他们才会买啊!怎样得到群众的喜爱呢?要得到群众的喜爱,就要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代言人。我们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心声。我们要用我们的传媒力量,让他们浮出水面:让他们的名字浮出来,让他们的事迹浮出来,让他们的声音浮出来。我的目的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惊喜: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会上报!而且是大报!我的理想是:要大量的让群众的名字上报!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很普遍的。各位兄弟姐妹,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朴实的,在中国,也是微如草芥的,他们以前根本没有机会上报。现在,我们给他们提供机会,我们让他们上报。老百姓肯定会感激我们的,一定会替我们扬名的。西林市有那么多的人,如果广大的民众都在宣传我们,我们的报纸能不畅销吗?朋友们,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的办报理念是:让我们的报纸真正变成民众的报纸!内容写民众,宣传靠民众,购买由民众。”
赵电喝了一口茶。他停下来,观察一下大家的反应,发现全场的人都陷入沉思。
“下面我宣布第三版的栏目设置。栏目有五个:大众评理、百姓呼声、小百姓大美德、小民大智、悄悄话大声说。”
赵电对社会新闻部九个工作人员做了工作分工,他说:“罗小力,是我报驻龙城县记者;张传青,是我报驻厘荡县记者;王绘,是我报驻新竹县记者;张孔崖,是我报驻西长县记者;李成盛,是我报驻群戏县记者。我本人负责西林市区的采访报道,并对所有稿件进行审核和统筹,进行总体把关。版面设计是张小会,校对是苏初,联络员是朱小花。”
完了,赵电问:“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大家摇摇头。
赵电说:“那好,散会!”
这次会议,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几个通讯员说,这是他们在报社开的时间最短的会。
一散会,赵电就向办公室走去,刚刚接过社会新闻部的工作,有许多事要处理。那个在会上总是面带微笑的美女通讯员王绘跟上来,说:“赵主任!”
赵电一回头,笑了笑,说:“纠正一下,以后不要叫我什么主任,我不习惯这么叫。我的真正工作是编辑,叫我编辑好了。报社不是习惯简称吗?你就叫我赵编吧。”
王绘点点头,说道:“赵编,我们一个月要交给你多少稿件啊?你还没有给我们下达采访指标呢。”
赵电说:“现在流行下达指标的做法,但我不想这么做。因为如果给员工下达硬性指标,不排除部分员工为了完成指标而造假。我宁愿你们完不成采访任务,也不愿你们写假新闻砸报社的牌子。所以我不给你们下达采访指标,希望你们敬业就好。”
“没有指标,你怎么去衡量一个记者敬业不敬业呢?”王绘问。
“我有我的办法。”赵电说。
“什么办法?”王绘侧望着赵电问。
“比如说,到时,我可以针对各人所负责的那个县的社情民意,问几个问题。一个敬业的驻站记者,不可能答不上来的。当然,稿件也是很重要的,你总不能一个月都交不出一篇稿子吧。”
王绘没做声,抿着嘴笑了。
赵电说:“王绘,你是驻新竹县的记者,新竹县是我半个故乡,或者说是第二故乡,你可要用点心哟。”
“半个故乡?你是在那儿长大的吗,还是在那儿读过书?”
“既不是在那里长大的,也没在那里读过书。”
“那为什么说是半个故乡?”
“这个吗,暂时不跟你解释。”赵电一副神秘的样子。
俗话说:男怕干错了行,女怕嫁错了郎。干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对男人来说至关重要。赵电当初高考填志愿,填的是南开大学,没考取,莫名其妙地被师范大学录取了――当时的师范大学是冷门学校,招不到人,只好到处“抓壮丁”搞“拉郎配”赵电就是被抓的“壮丁”之一,是其中的“郎”之一。然而,赵电的志愿不在当教师上。干了自己不想干的行当,就像掉入一个无底的黑洞,就会产生如入深渊般的痛苦。你会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看不到人生的阳光,你会天天生活在黑暗之中,觉得毫无奔头。于是,消极、苦闷、彷徨、迷茫的情绪,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心头,永远都不会散去,直到终老!
生活总是阴差阳错。正当赵电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完蛋的时候,却被莫名其妙地调到报社,而从事报业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真是无意插柳柳成阴啊!赵电在中学时就喜欢看报,他家在农村,没有报纸看。他有个舅舅在龙城师范工作,舅舅把看过的旧报纸带给赵电看,赵电如获至宝,看了一遍又一遍,有些内容几乎能背!当时他看的最多的报纸是上海的文汇报。那时,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在他的心中萌生了,那就是成为一家大报的主编。现在,他终于向自己的美好理想靠近了。
赵电一旦干上了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就会以超乎别人想象的热情、干劲去工作,而且不计报酬。只要自己有兴趣,钱是次要的。再苦再累也是情愿的!卖力是不用说的,甚至卖命!女人应死在自己所挚爱的男人上,男人应死在自己所挚爱的岗位上――这才是最幸福的死法,这才死得其所!
赵电拼命地工作。白天,他走街串巷,到西林市的各个角落,去感受生活,和底层民众接触,挖掘新闻线索。晚上,他就在办公室里编辑稿件。每天晚上,他办公室的灯光是最后一个熄灭。
后来,袁芳知道他熬夜工作,担心他的身体,就叮嘱他晚上要早睡。赵电嘴上答应了,其实丝毫未改。袁芳为了试探赵电是不是真的早睡,经常在夜12点之后打电话,看赵电在不在办公室,结果,赵电依然在!把个袁芳急得直跺脚。
后来,赵电为了表明自己不再熬夜,袁芳在12点之前打的电话,他接;12点之后打的电话一概不接。
――袁芳终于放心了,在电话那头发出爽朗的笑声,不再跺脚了。
赵电夜以继日地工作,所引起的关注,来自三方人士。袁芳是一方,报社是一方,还有社会上的。
报社的某些人说赵电之所以通宵达旦地工作,主要是想在领导面前表现,好让领导提拔他。他们那里知道赵电的真心啊!
更大的影响产生在社会上。以前西林日报的内容假大空,严重脱离群众,很少有人看。赵电任第三版的责任编辑后,大量报道群众的事情,而且百姓的名字全大写,反响热烈。
老百姓生活生产中的困难,能见报了,看一看“百姓呼声”就知道。
老百姓中的好人好事,能见报了,看一看“小百姓大美德”就知道。
老百姓中的致富妙招,能见报了,看一看“小民大智”就知道。
老百姓中的带有普遍性的矛盾纠纷,也能见报,谁是谁非,让大家评说,看一看“大众评理”就知道了。
老百姓要表达对某个亲人的爱,平时又不好意思当面表达,这下可通过报纸来表达了,看一看“悄悄话大声说”就知道了――
西林的民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始关注西林日报,因为西林日报关注他们!
曾有很多人打电话给宣传部,赞美西林日报说:“这才是我们的报纸啊!”宣传部李部长就打电话告诉张社长,兴奋的说:“你看,他们开始用‘我们’来称你们的报纸了!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呀!”
张社长很高兴,说:“这主要是我报的社会新闻部工作得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社会新闻部的主任是个新来的,很有思想,很有追求,很有干劲。李部长,用人很重要啊,用对一个人,就能救活一方,用错一个人,就会治死一方。”
“那是,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