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3gzw.net,满清浮沉四百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广宁沦陷后,附近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城堡纷纷投降归附了金国,明军退回关内。从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出兵抚顺,至天命七年(天启二年)吞并广宁,历时五年,明朝辽东土地基本沦丧殆尽。

    努尔哈赤并未趁势一直吞并到山海关,主要控制区域为大凌河之北,大凌河之南到山海关四百多里的地方成为蛮荒之地。丢弃的大小城堡七十多个为蒙古喀喇沁诸部占领,他们纷纷表示要帮助明朝防守此地。

    王化贞和熊廷弼被批准逮捕后,张鹤鸣害怕被处罚,主动要求巡视边疆,暂时躲开了是非之地。

    谁来接替辽东经略位置?经过廷议,决定让宣府巡府解经邦出任。解经邦死活不愿意去,连续三次上疏表示自己难当大任,请皇帝另选贤能。跟皇帝都敢讨价还价,天启一怒之下让他滚蛋回家,永不叙用。

    炒掉了解经邦,又让王在晋接任辽东经略,兼任兵部尚书。王在晋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有责任心的一个老同志。接手辽东工作后,他认真考察了辽东实情,并结合明帝国之现状,提议他建议放弃关外,只防守山海关要塞。另外,在山海关外的八里铺再修一座城,称之为重城,用来拱卫山海关,只需耗银80万两左右,童叟无欺。

    天启皇帝批准了,还预先支付了20万两,让王在晋着手去做。

    这时,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越级上疏给首辅叶向高,认为应该在山海关外200里处的宁远筑城。这让王在晋一时极为难堪,自己的方案皇帝和满朝文武都同意了,却被自己的下属反对。

    这个袁崇焕何许人也?

    他出身于人杰地灵的东莞,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授邵武知县(正七品),从基层做起。自带主角光环的他,为人豪爽,胆识过人,喜欢谈论兵事,才华令众人敬佩。后得到退伍老兵点拨,茅塞顿开,通晓辽东局势。

    天启二年正月入京汇报工作,语出惊人,被领导破格录用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六品)。到任后不久,袁崇焕不畏辽东艰险,单骑阅边,搞了一次调研工作。回来后上疏朝廷,只要给钱给粮,他一人足以守住辽东,众人大惊。袁崇焕成功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提拔他为兵备佥事(正五品),并下拨20万两帑金让他招募流民兵马。

    袁崇焕不畏恶劣的工作环境,昼夜不停地穿梭于荆棘猛兽之间,招抚散兵、安置流民,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获得了上司王在晋频频点赞,准备让他做宁前兵备,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王在晋很欣赏袁崇焕的勇猛,可袁崇焕却瞧不起王在晋的怂样,经常无视领导的命令。袁崇焕要在二百里外的宁远修筑新城没有得到上司肯定,所以就直接越级上疏给当朝首辅叶向高。

    据说袁崇焕出关前,曾亲自入狱拜访了大明第一杠精熊廷弼。两人畅谈甚欢,相见恨晚。投入工作后的袁崇焕,不久就和自己的领导杠上了,身上不难看到熊廷弼的影子。

    对于王在晋和袁崇焕所提方案,叶向高难以抉择。大学士孙承宗与叶向高商讨后,决定亲自搞一趟调研,再决定采用哪个方案。

    孙承宗出山海关,一路考察了八里铺、宁远、觉华岛,一直到大凌河边的右吞附近。一路上看到无数的村庄沦为废墟,杳无人烟,风雨凄凄。孙承宗见此情此景,不禁潸然泪下,圣母心爆炸,下定决心要光复辽东。

    孙承宗支持袁崇焕的方案,但鉴于王在晋此时是辽东经略兼任兵部尚书,决定说服王在晋。他太低估了王在晋的意志力,两人推心置腹谈了七个昼夜,他依然没有说服王在晋,只能作罢。

    这是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对抗,两人争论的焦点究竟在哪?

    王在晋认为,关外已经全部丧失,再重新在沦陷区修城,费钱费力,而且也难以长久守住。从山海关到宁远长达二百多里,道路崎岖难行,后勤运输压力大。一旦战事爆发,大小城堡不能相顾,敌人围点打援,宁远会孤立无援。

    在山海关外八里之遥的八里铺修筑重城,这个地方北边靠山,南边临海。在此修筑一道长达三十多里的城防链接北边的高山至大海,将进入山海的路直接封死,敌人无法绕过此城围点打援。如果敌人要想攻打山海关,就必须先攻破重城。重城一旦被攻,山海关的驻军可在一小时内赶去增援,物资也能源源不断从山海关运送过去,而不会被截断。假如重城沦陷,士兵可以及时撤回山海关。重城驻军四万,山海关驻军四万。

    面对袁崇焕的反驳,王在晋曾在奏疏中说道:“袁崇焕夜行荆棘虎豹潜伏之地,我未尝不赞叹他的勇气,但是更担心他的冒失轻进。我常对他说,今年先修整好甲兵,明年等待时机再突袭广宁。但是要想收复广宁,得先有光复辽东的力量,否则即使暂时抢回了广宁,没有足够力量防守不久还是要丢掉,得尔复失,劳民伤财。所以我选择只防守山海关,并不是我只想停留在山海关,主要还是顾忌国力不足也。”

    王在晋的意思很明显,国家没钱了,你们暂时就别瞎折腾了。好好做好眼前工作,慢慢积累力量,有了资本才能从后金手里要回失去的东西。光有胆识和理想没用的,想打赢金国得靠本事,不是靠嘴皮。王在晋修重城的原因,是想用最少的钱加强重点区域防守,其根本出发点是国家财政困窘。

    孙承宗这一派的出发点就不是国家有没有钱,这是户部的问题,不是他考虑的问题。针对王在晋的方案,孙承宗抛出了一大堆问题。

    孙问:新城建好后,是不是把山海关四万人移过来防守?

    王答:不是,重新调四万士兵防守。

    孙问:如果这样,八里之地守兵八万。那么重城如果能守住,还要山海关干嘛?如果重城守不住,四万士兵倒戈溃逃至山海关,究竟开门迎接还是闭门不纳留给敌人屠杀?且新旧两城之间还埋了地雷,这地雷是为敌人准备的还是为自己溃逃的士兵准备的。

    王答:关外有三个绿色关卡,可让士兵逃回躲避。

    孙问:如果这样,士兵一交战就像以前一样溃逃,还要重城有何用?

    王答:山上将建三个寨子,专门收纳溃卒。

    孙问:士兵没有溃败就修筑营寨等待他们,你这是在教士兵逃跑吗?况且逃跑的士兵可以进来,敌人也可以杀进来。你现在不为恢复做打算,却在这闭关自守,把关外防线全部撤离,还天天在朝廷争斗,京都以东还有安宁之日吗?

    两人对话的大概要点就记载了这么几句话,而实际上两人推心置腹交谈七昼夜,谈论的内容显然不只这些,设计的内容应该很多。显然明史的记载是不全面的,甚至有违客观事实的。明史对王在晋的记载,更是一笔略过。

    翻看王在晋的个人履历则非常惊人,他曾经经略辽东、蓟镇、TJ、登、莱,分别在兵部、户部、工部担任过侍郎,长期从事战略物资调度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更著作有《三朝辽事记录》,对整个辽东局势最为了解。孙承宗固然天资过人,也读过许多兵书,但是王在晋不可能被孙承宗问得无以应对。如果真是无以应对,又何必推心置腹交谈七日之久?

    在《三朝辽事记录》中里面记载,当时打算驻守重城的士兵多为从广宁之战后召集的残兵,作战能力低下且比较怯战。修建双城确保物资供给,万不得已退守山寨以稳定军心;又在两城之间埋上地雷,如果混乱溃逃,则会死无葬身之地。所谓的寨子只不过是忽悠士兵而已,一旦战争士兵想不战而逃入寨子是不可能的,寨门压根不会打开。孙承宗听到王在晋这些针对士兵的阴招后,无言以对。

    今天客观冷静地从国家角度看待辽东问题,王在晋的策略看起来很懦弱,但却是最合适的。

    首先,辽东自战事爆发以来,征收辽饷已经闹得民怨沸腾,再继续采取高压政策,容易激起民变。现实的情况是国家没有足够的钱用来继续发动战争了,采取防守,停止战争对明朝更有益。

    其次,此时的金国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再是以往松散的部落联盟,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战争能力都不是以往的女真部落所能媲美的。明军想要击败金国夺回领土,其难度要远远高于以往。

    再者,要想通过一两次战争的胜利永久解决辽东问题不可能,金国战败了可以重振旗鼓以后卷土重来,战争依旧无法避免。如果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辽东问题,就必须彻底灭亡金国。那么要打赢一场灭国级的战争,其难度更远胜打赢一场局部战争,消耗的财力和人力更是不计其数,明帝国根本无力承担。当初鼎盛时期的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托雷和阔窝台三位雄主前仆后继历经二十三年才最终灭亡了衰退的金国。而此时的金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其君主努尔哈赤是勇武绝伦的君主,之后继位者皇太极更是文武双全、雄才大略的君主,试问明朝怎么能打败这样的金国,光复辽东?

    谈到这里,也顺便回答了大家争论许久的南宋伐金的问题。岳飞不死,凭一己之力也不能直捣黄龙,打赢一场灭国级的战争。等待他的最终就两条路:一条路是战死沙场,壮志未酬;一条路是黄袍加身,故技重施。

    明朝的悲剧就在于,几乎无人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个现状,故而一直无法正确处理辽东问题。既然无法用战争解决对方,应该选择和谈停止战争,共同发展,等待局势发生变换。明朝宁远一年给察哈尔林丹汗送四万两白银(后来增至十万两),都不愿意给努尔哈赤送一万两白银建立缔结和平。

    说好听点叫不称臣,不纳贡,实际上虽无纳贡之名,对蒙古却有纳贡之实。努尔哈赤只是让明朝给钱,封他为王,并未僭越。这都不同意,被打也是活该啊!

    【帝师督辽】

    孙承宗回京后对自己的学生天启皇帝说,王在晋这个人难以担当大任,自请督师辽东。天启皇帝特发帑金80万,支持老师的工作。孙承宗上任后,重点打造宁远城和觉华岛。尤其是宁远城,在袁崇焕主持下,坚决打击偷工减料的行为,整个城高三丈二尺,城墙下宽三丈,上宽二丈四尺,城墙上的雉堞高六尺,非常雄伟坚固。

    从天启二年到天启五年,孙承宗修复城堡数十个,练兵十一万,屯田五千公顷,打造军备不计其数。原本荒凉的关外,在孙承宗的倾心治理下,又开始恢复生机,一片欣欣向荣,一直把防线修道了大凌河边。

    相比熊廷弼,孙承宗最大的优点是有容人之度,知人善用,明朝秋毫。在他的管理下,每个人都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对于属下的缺点又能予以包容,给予教导纠正。在这样的领导收下做事,就一个字“爽”。

    在天启四年的时候,孙承宗摩拳擦掌,准备跟金国大干一番,向朝廷要银子24万。户部和工部也都穷得叮当响,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填补辽东的这个窟窿,索性就一直拖着。天气皇帝多次斥责两部也没有用。最终不了了之,孙承宗甚是愤怒。

    孙承宗把辽东打理得井井有条,这背后是巨额银子的投入,每年都在500万两左右。如今将近四年了,耗费上千万两白银,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寸土未复,劲敌犹在,明军现在占领的大凌河之南土地,也是金国放弃不要的。

    花钱多了,天启就想知道孙承宗到底在干些什么。孙承宗虽贵为帝师,但天启更是孙承宗的老板。魏忠贤多次派心腹到辽东,给前线战士送粮送钱,询问相关工作情况,孙承宗却一句话都不跟这些人说。

    随着魏忠贤影响力日渐提升,东林党跟阉党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表面上说得好听,是阉党祸乱朝纲,实际上是阉党推行的税收政策与东林党照顾的官商资本争利而已。万历四十七年开始征收辽饷200万两,至四十八年在全国推广增至520万两。天启元年开始增收杂项、盐课、关税等,将田赋承担的份额一直稳定在361万两,而将辽饷其他开支分摊到这这三项税收中。

    老魏敢动了东林党的蛋糕,双方自然势成水火,光靠动嘴皮子是除不掉魏忠贤的,能用武力除掉魏忠贤的暂时只有掌控兵权的孙承宗。

    孙承宗本来是德高望重的人,治辽以来也颇有功绩,无论东林党还是魏党,都对他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尤其是皇帝和魏忠贤,不断送钱送粮,每年几百万两白银默默支持他的工作。魏忠贤一派的付出,并未换来孙承宗的好感。

    在天启四年十一月,孙承宗带兵巡视蓟州一带,顺势借着贺寿带兵进京“清君侧”。魏忠贤得知后,找天启皇帝哭诉。当时天启皇帝正在研究床的构造,魏忠贤就绕着床不断哭诉。

    都说天启皇帝昏庸,我看未必如此,能把木工活做到出神入化地步,脑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从明熹宗实录记载来看,朱由校喜欢听孙承宗讲课,不断派心腹到山海关了解情况,关注辽东局势等等。(关于这个木匠天子,以及东林党我计划在后面专门用一节来讲述)

    所谓打狗也要看主人,孙承宗既然要武力动魏忠贤,等于变相挑战朱由校的权威了。朱由校传旨孙承宗:没有皇帝的调动,擅自离开驻地,不合祖宗法制。

    朱由校处理的手段就显出他的智慧了。首先,朱由校不问孙承宗来意,让他没有辩解的机会。其次,他明示孙承宗已经有违祖宗法制,但并未横加指责,暗示孙承宗即时收手就没什么事没发生。如果一意孤行,那就等同于造反。

    孙承宗到达通州后,接到圣旨,深思熟虑后决定放弃此次冒险的行为。纵然像他这样饱读圣贤书的人,眼里仍旧难容别的党派,难以逃脱党争的羁绊。

    孙承宗回到驻地之后,朝廷的弹劾便开始指向了他。首先发难的是崔呈秀和徐大化,说孙承宗跟王敦、李怀光一样有着狼子野心的臣子。(王敦,东晋权臣,发动政变失败后病逝;李怀光,晚唐节度使,因皇帝不准入朝反叛,兵败自杀)。

    孙承宗憋着一肚子气,索性跟皇帝说不干了,在家闭门不出。天启皇帝下旨慰留,让他别有思想包袱,继续在工作岗位为国家作贡献。

    孙承宗还是没有看透皇帝的心思,此前他带兵擅离驻地,已经违反祖制。皇帝不追究,并不代表这事就过去了,让你继续留在岗位工作,是想看看你究竟能否为己所用。这时候的孙承宗,应该主动向皇帝承认错误,诚心悔过,表明忠心。

    等了好久,朱由校也没有等到想要的答案。

    天启五年四月,给事中郭兴治请求朝廷讨论孙承宗的去留。以吏部尚书崔景荣为首的一帮人坚持留下孙承宗,但是要求孙承宗在精简将官、淘汰士兵、清理粮饷三方面做相应调整。孙承宗于是淘汰了一些将领和一万七千多的士兵,节约开支六十八万两。

    孙承宗做了这些,并没有堵住言官们的嘴。大家又开始讨论孙承宗练兵的实效,天天听你说得牛逼哄哄,究竟是骡子是马能不能拉出来溜一圈给大家看看。

    没过多久,孙承宗训练的部队真拉出来溜了一圈。

    天启五年八月,马世龙率部夜里偷袭耀州,被驻军打得丢盔弃甲,四散逃串。金兵一路追赶至辽河,明军掉进辽河淹死的不计其数,金兵光马匹就缴获了七百匹。明史称为柳河之败,阵亡士兵多达四百以上。

    廷得知后,舆论一片哗然,原来耗费上千万两白银的训练出来的军队,到头来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这还没和金兵主力交战,就被打成这样,要是主力来了怎么办?

    一时间,弹劾马世龙的奏疏如雪片般飞到皇帝那里,有些大臣更是揣摩到了圣意,连同孙承宗一并弹劾。

    看到昔日的同事如杨涟、左光斗惨死,高攀龙、魏大中、赵南星等等纷纷被驱逐出朝廷,此时的孙承宗心灰意冷,纵然内心有万千豪情壮志,只能独饮苦酒一杯。

    朝廷十月份批准了孙承宗的辞呈,原先已封他为左柱国、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现又加封光禄大夫,荫庇他的儿子为中书舍人,赐给他蟒服、银币,在行人的保护下回家,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荣归故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