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笨的掉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哈罗德?罗森堡在荒漠之死中如是说道:“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近几年来,80后在经历了太多太多人的口诛笔伐后,含着各种委屈悄然退出了被批判的舞台,郭敬明再也写不出幻城那迷雾一般的文字,成了北京某出版社的一编辑,虽是副处级领导,但也不知道让多少曾经对他文字如痴如醉的女孩子们心碎不已;韩寒犀利如零下一度的风格也在赛车后的滚滚尘土里遁于无形;至于张悦然、安妮宝贝则更是低调,甚至在网络上也不大见他们的名字了,在这些曾经锋芒毕露80后变的成熟之后,90后又成了诸多媒体的焦点。
(一)悖论似的群体
90后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百度百科
从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得出90后和80后最为明显的物质环境的区别,即90后比之我们80后更能或者说更容易适应这个信息化的中国。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或者准确地说,是三句话“2007年12月31日,最后一批80后(生于1989年12月31日)度过了他们18岁的生日。这意味着:从法律上讲,80一代已全部成年,集体告别了少年时代。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颇有些感伤
90后,在2008年的第一天,终于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第一批青年;曾经被所有人认为懵懂无知的90一代,终于粉墨登场!”青春的帖子后面跟着一群“幽怨”的80后,感叹着自己曾经的叛逆,颓废,迷茫,感伤。还有一群“无法无天”的90后,张扬着自己的青春,希望,追求,理想。
一个前辈如是告诉我:“90后的,吃苦太小了,不懂感恩、不知饮水思源;但同时90后又很洒脱,有一种达生的境界,做事很大胆、有魄力!”我起初甚是不解,这两个定义,明显是处于两个极端的,为什么同时适用在一个对象之上!前辈解释道:“达生,就是做完什么事后不会像我们80后一样老后悔什么”听罢若有所悟,我们80后是叛逆的,但好歹绝大部分已经开始接轨社会或者和社会有过或多或少的过招,结果都输了,当我们发现薪水还没上学时的生活费多,发现老板比自己爹还凶猛,发现人生的路比下水道还窄,发现自己比气球还轻,爹妈一撒手,自己连怎么飘都掌握不了,别说飞了的时候,我们开始后悔,开始迷惘自己的曾经,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一切是不是真的错了?西塞罗说:“人的一生是有规律的,年少的张扬,青年的思索,壮年的成熟与老年的彻悟”仔细想想,是很有几分道理的,80后就这样,带有几分所谓的婆婆妈妈。但是90后就不一样,他们,最大的还在大学,一个亚社会,他们不曾碰壁,不曾思考,还在年少的张扬里边徘徊,本身的张扬、自夸和能力的肤浅、不成熟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注定了悖论似90后。
(二)网络上的90后
就在笔者撰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旁边的搜狗更新了一个词条“烧钱女”后边括号里注明了这样的一句话:“90后的非主流”笔者有意识的追踪词条,又是一条关于90后的负面报道:两富家女在点烟的时候用的居然是百元大钞!笔者看到那张相片的时候甚是震惊,当我们还在打工一个月赚上不到一千块钱的时候,他们居然可以用百元大钞来获取一时快感。根据旁边的相关连接了解到得越来越让笔者震撼,北京顺义五中“脱裤门”猥亵女生事件、晕机女事件,乘飞机上学事件,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制造者,都是一群不知道成没成年的孩子,然后旁边几个黑体字更是让人心酸:90后—网络毒药。
关掉电脑屏幕的时候,笔者感觉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一代人何以给冠名网络毒药的称号?是社会的一种负面炒作还是确有其事?是个别人... -->>
编者按:哈罗德?罗森堡在荒漠之死中如是说道:“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近几年来,80后在经历了太多太多人的口诛笔伐后,含着各种委屈悄然退出了被批判的舞台,郭敬明再也写不出幻城那迷雾一般的文字,成了北京某出版社的一编辑,虽是副处级领导,但也不知道让多少曾经对他文字如痴如醉的女孩子们心碎不已;韩寒犀利如零下一度的风格也在赛车后的滚滚尘土里遁于无形;至于张悦然、安妮宝贝则更是低调,甚至在网络上也不大见他们的名字了,在这些曾经锋芒毕露80后变的成熟之后,90后又成了诸多媒体的焦点。
(一)悖论似的群体
90后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百度百科
从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得出90后和80后最为明显的物质环境的区别,即90后比之我们80后更能或者说更容易适应这个信息化的中国。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或者准确地说,是三句话“2007年12月31日,最后一批80后(生于1989年12月31日)度过了他们18岁的生日。这意味着:从法律上讲,80一代已全部成年,集体告别了少年时代。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颇有些感伤
90后,在2008年的第一天,终于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第一批青年;曾经被所有人认为懵懂无知的90一代,终于粉墨登场!”青春的帖子后面跟着一群“幽怨”的80后,感叹着自己曾经的叛逆,颓废,迷茫,感伤。还有一群“无法无天”的90后,张扬着自己的青春,希望,追求,理想。
一个前辈如是告诉我:“90后的,吃苦太小了,不懂感恩、不知饮水思源;但同时90后又很洒脱,有一种达生的境界,做事很大胆、有魄力!”我起初甚是不解,这两个定义,明显是处于两个极端的,为什么同时适用在一个对象之上!前辈解释道:“达生,就是做完什么事后不会像我们80后一样老后悔什么”听罢若有所悟,我们80后是叛逆的,但好歹绝大部分已经开始接轨社会或者和社会有过或多或少的过招,结果都输了,当我们发现薪水还没上学时的生活费多,发现老板比自己爹还凶猛,发现人生的路比下水道还窄,发现自己比气球还轻,爹妈一撒手,自己连怎么飘都掌握不了,别说飞了的时候,我们开始后悔,开始迷惘自己的曾经,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一切是不是真的错了?西塞罗说:“人的一生是有规律的,年少的张扬,青年的思索,壮年的成熟与老年的彻悟”仔细想想,是很有几分道理的,80后就这样,带有几分所谓的婆婆妈妈。但是90后就不一样,他们,最大的还在大学,一个亚社会,他们不曾碰壁,不曾思考,还在年少的张扬里边徘徊,本身的张扬、自夸和能力的肤浅、不成熟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注定了悖论似90后。
(二)网络上的90后
就在笔者撰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旁边的搜狗更新了一个词条“烧钱女”后边括号里注明了这样的一句话:“90后的非主流”笔者有意识的追踪词条,又是一条关于90后的负面报道:两富家女在点烟的时候用的居然是百元大钞!笔者看到那张相片的时候甚是震惊,当我们还在打工一个月赚上不到一千块钱的时候,他们居然可以用百元大钞来获取一时快感。根据旁边的相关连接了解到得越来越让笔者震撼,北京顺义五中“脱裤门”猥亵女生事件、晕机女事件,乘飞机上学事件,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制造者,都是一群不知道成没成年的孩子,然后旁边几个黑体字更是让人心酸:90后—网络毒药。
关掉电脑屏幕的时候,笔者感觉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一代人何以给冠名网络毒药的称号?是社会的一种负面炒作还是确有其事?是个别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