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3G中文网 www.3gzw.net,满清浮沉四百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写了明清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城破后,民众死伤无数,军民伤亡总计超过一万人。

    抚顺、清河沦陷,京师震动,决定调集大军一举荡平金国。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江河日下,衰态必现。从皇帝到臣子,几乎都赞成对金国直接用兵,却没有人真正了解此时金国的实力。

    【窘迫的大明王朝】

    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大明王朝已经走过251年的光阴了。以过往大一统王朝寿命作为标准来衡量,此时的明王朝已经处于老年期了,帝国之火即将燃尽。从帝国现实的情况来看,更为糟糕。

    第一个头疼的问题是穷。这种穷不是指大明帝国没钱,而是财富过度集中到少数权贵和官僚阶层,政府和民众没钱了。政府没钱,工资发不了,不仅拖欠官员的工资,连边关将士也拿不到工资。官员即使没工资也饿不死,地方官员可以搜刮百姓,京官能收到地方官员送的礼物。他们的日子过得依然优哉游哉。要确保这种灰色收入不被制裁,官员们自发结成多个党派,包庇本党派成员,抢占其他党派资源。在整个朝廷上,皇帝反而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悟性差一点的皇帝直接成为官员们的玩物,比如崇祯帝。

    官员能过活,可是将士们就不行了,除了一些高级将领能弄到钱,底层士兵别说养家糊口了,连吃饭过活都是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愿意参军的都是一些混不下去的老弱病残,当兵纯粹为了混口饭吃,这样的士兵何谈战斗力。直至萨尔浒大战爆发前,还拖欠辽东士兵几个月的军饷。

    面对这样的窘状,连皇帝万历都不得不以开矿的名义,派太监去全国搜刮富商巨贾的财富。群臣愤怒,大骂皇帝搜刮民脂民膏,实际万历皇帝抢的是官员的财路。比如东林党人的背后资助者就有通州商人、苏南工场主。

    第二个头疼的问题是懒。这种懒主要体现在政府办事效率低下,欺上瞒下、敷衍了事。但官员并非真的懒,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党争和谋取利益之上。尤其是在东林党崛起后,政府管理能力江河日下。这帮东林党人,不想着安邦定国,却想着结成党派把持朝政,排除异己,致使党争不断。明朝的党争,其持续时间之久,影响范围之广,是历代王朝所没有的。

    东林党人把自己标榜为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那都是欺骗懵懂的老百姓,其根本目的就是确保搜刮钱财的道路通畅。他们拉帮结派,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官网,大致的运行模式是底层官员搜刮财富,每年给高层官员送钱;高层官员抱团对抗皇权,才得以让这种腐败逍遥法外。

    像这种整个官僚集团抱团贪污腐败,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其始作俑者洽洽是反腐先锋朱元璋同志。朱元璋同志一生节俭,尤其痛恨贪官污吏,对贪官动辄就是扒皮抽筋、满门抄斩。

    老朱对待官员苛刻到什么程度?有一次老朱去罗复仁家私访,到了罗家只见到两三间破旧的房子,而罗复仁正爬梯子上给墙粉刷石灰。老朱一喊罗复仁的名字,他吓得直接从梯子上摔了下来,灰头土脸到朱元璋面前叩拜。罗复仁的清廉,或者说清贫让老朱脸上也挂不住了,回去后老朱赏了他一个大宅子。

    可是有多少清官能幸运地得到朱元璋的垂帘呢?罗复仁之所以幸运,是因为他住在南京,而外地的官员清贫一辈子也许都得不到老朱的额外奖励。广州番禺知县道同,为官清廉,继而如仇,结果触怒朱亮祖。朱亮祖联合地方恶霸诬陷道同谋反,朱元璋信以为真错杀了他。最后虽然平反昭雪,但是命是丢了。所以,纵然做清官千古流芳,但是官员们还是只想过好当下,身后名没多人真心在意。那么在官员的待遇问题上,就应该从现实角度考虑。

    那么老朱给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正一品年俸禄约为1044石(1石约等于150斤),正七品为90石。假如只是吃饭,1个人一天口粮按照1斤算,一年需要365斤,那么正一品的俸禄大约可以养活430人,七品官可以养活37人。正常一人家,算上父母、妻子、孩子、小妾在内,也不会超过20人对吧,所以老朱觉得给的工资已经不少了。官员如果不心存贪念,勤俭节约,不仅够用,甚至还绰绰有余。

    可事实上生活真是如此吗?天天只吃饭,无其他消费,那不是人,是猪!我们从官员的角度算算账,就知道官员生活多难了。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1044石,折合白银差不多有近520两左右,七品45两。万历年间,白银购买力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四五百元,取折中数字1:450元,一品大员的工资相当于今天年薪23万多元,七品知县年薪2万多元。

    这些年薪不仅仅要用来吃饭,衣食住行全部都是自己掏腰包。从账面数字来看,知县不贪基本很难活下去了。那么这个一品大员工资不低,看样子还不错的,实际上也活得够呛。

    一品大员,除了要承担的父母、妻妾、女儿的一切的生活开销,还要支付众多佣人们的工资,这一切加起来一年500多两白银绝对不够。清朝的时候,曾国藩记载过,一品大学士坐八抬大轿,一年需要支付的费用就差不多要800两,春秋两季换洗的官服差不多要600两白银(官服贵,因为材质要求高),明朝的开支跟这个也差不了多少。除了这个,官员也是人,也要搞一些娱乐活动,把这个算上开支就更大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给的工资确实很低。清朝到康熙的时候也是无官不贪,到雍正的时候实行了养廉银制度,贪污之风才得到了遏制。

    明朝官员俸禄之低,海瑞几乎可以作为代言人了。他为官清廉,做到正二品大官,年俸禄360两左右(16万左右),在北京也只能当租房客。连他那样正派的人,都娶了两个小妾,更何况是其他一些作风不讲究的大官呢。

    朱元璋不仅把官员俸禄定得低,而且还规定永远这样执行,不准改变。他的子孙自然乐意执行,哪个老板都喜欢把员工的工资定得很低,反正不怕没人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是老朱采取剥皮揎草这种极端酷刑,贪官依旧络绎不绝。

    一方面老朱想方设法除尽贪官、低薪养官,号召官员崇尚节俭,脱离低级趣味;另一方面老朱却又对自己的凤子龙孙极尽优待,各个封亲王爵位、世袭罔替,还给封地。亲王一年俸禄为米五万石、宝钗二万五千贯,还有其他各种生活物品的补助,这种优厚的待遇跟官员的俸禄一对比,简直把朱元璋虚伪的面孔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世袭罔替危害更大。皇帝的儿子除了一个当皇帝,其他全部亲王。亲王的儿子除了一个世袭亲王,其他的全部是郡王。郡王的儿子除了一个世袭郡王,其他的全部是镇国将军,以此类推,直至封爵为奉国中尉为止,不再降低。爵位依次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朱元璋当初要分封的时候,国子生叶伯巨不畏君威,大胆抵制老朱的分封政策,认为他对子孙分封过于奢侈,而且将来藩王力量强大,可能会对中央政权造成威胁。朱元璋盛怒,将叶伯巨逮捕下狱,活活饿死。后来叶伯巨一语成谶,朱棣造反改元。

    朱元璋出身农民,对数学也没啥研究,更不清楚世袭罔替弊端,搞分封的时候他只希望子孙过得好一点,认为大明王朝养他朱家几个子孙应该不成问题。结果呢,终明一朝实封亲王65位,郡王924位,再往后的镇国将军多得都算不过来了。说得难听一点,整个大明王朝到后期,几乎成了国营“养朱场”。

    万历皇帝不得已,开始降低宗室的待遇,调整世袭的制度,但是依然不能抑制朱家旺盛的繁殖能力,光吃国家财政收入的宗室人员就达10万人之多。

    朱家子孙游手好闲却待遇优厚,满朝文武天天上班却工资单薄,换作谁对明朝政府的忠诚度都会降低。大家之所以不跳槽,是因为天下都是你老朱家的,没地方跳槽,再糟心也只能硬着头皮干。缺乏了忠诚度,那么很多官员贪赃枉法,就更没有道德上的负罪感。反正你老朱家对我不好,我贪污也是不得已。

    上面说这些,是大概介绍一下明朝当时的国情。

    到万历四十六年七月,抚顺、清河沦陷。万历责令兵部调兵20万,户部筹饷100万两白银。要人没问题,无业游民一大堆,要钱就难了。泱泱大国,竟然连100万两白银也拿不出,首辅方从哲多次上疏万历皇帝,希望皇帝从内帑拿50万两作为军费,户部筹集50万两。万历皇帝不肯,耗到最后才愿意拿出10万两白银。

    在国家危难之际,君臣各执一词,互相推脱责任。皇帝认为,打仗应该用国库的钱,内帑是皇帝自己开支所用,皇帝也要养家糊口;朝臣认为,江山是你老朱家的,出问题了你不带头出钱,还能要谁出钱?

    到万历四十六年底,费尽周折才招募到20万人,筹集饷银大约65万两。这60万两中,从皇帝要了10万,从南京户部借款20万,北京户部和兵部共同筹集35万。整个备战过程,读来让人感觉心酸,而给出的这一切数字,只是账面数字,实际情况跟这个还有差距。

    一切准备好了,谁来统帅?围绕这个问题,又发生了争执。当时的首辅方从哲为浙党,最后选定了同为浙党的杨镐。杨镐做过辽东巡抚,也参加过朝鲜战争,在当时朝廷认为他是为数不多熟悉辽东情况的人,其他了解的人基本都战死了。除了杨镐,还有熊廷弼也巡按过辽东,但是他属于楚党,他的党派在朝廷力量弱小。在国家危难之际,用人方面还是受党派利益影响,方从哲利用自己的权利,果断用了自己党派的人,而不从国家大局出发。

    临危受命的杨镐,在接下的战争中,又做了哪些荒唐的事情呢?(今天接着更新,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呗!)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