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文网 www.3gzw.net,满清浮沉四百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战后清算】
对于明朝军队的覆灭,很多人都将责任归咎于杨镐的指挥失误。失败了,总要追究责任,总结经验的,明朝在这方面从来不缺少人才。朝臣们一致认为杨镐承担主要罪责,顺便给他总结了几点罪名:第一,无辜泄露军期,让敌人对明军进攻日期了如指掌,故而能够各个击破;第二,贪功冒进,不听将士劝告,杜松和刘綎军队都没集结完毕,就冒然出兵进攻;第三,拉帮结派,公报私仇,让李如柏的向导引导杜松冒进遭遇惨败,两路败师后又不及时召回刘綎,让其孤军深入,惨遭覆灭。
杨镐上疏抗辩,首先他解释自己写信给努尔哈赤,日期写为3月15日出兵,实际上是2月25日出兵,这样做是为了蛊惑敌人,算不上泄露军期。言官们认为,打仗悄悄进军不行吗?为何要告知对方你要进攻,而且信送过去即使不告知对方准确日期,也等同于提醒了对方,反驳无效。
其次,杨镐称自己冒然进攻是为不得已,朝廷一直发红旗催促,他只能奉命行事。开战前,首辅方从哲确实多次催促,主要是因为粮饷不够,拖久了还没打士兵就没得吃了。言官认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身为主帅应该有自己决断力,反驳无效。
最后,杨镐表示自己确实一视同仁,杜松覆灭是冒进,刘綎覆灭是孤军深入。言官认为,杨镐平时跟李如柏私交就不错,常常在一起喝酒。所以杨镐把最安全的一路给了李如柏,而把最难的一路给刘綎,还给杜松派了一个向导故意引导他冒进。消息灵通的言官们,还把李如柏小妾的秘密也给抖了出来,如柏同志的一个小妾为努尔哈赤亲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他们认为李如柏极有可能通敌,否则怎么就他一路安全身退。
言官们就是靠嘴皮吃饭的,跟他们辩论,还是省省吧。凡此种种,杨镐百口莫辩,不久被下狱论罪,李如柏更是被言官们的口水淹没。
李如柏是李成梁二子,曾经随父出征塞外颇有战功,随兄在朝鲜战场亦有不俗表现,少年英锐,气势夺人,假以时日多加锻造也是个将帅之才。正当他如日中天的时候,言官上疏弹劾李家兵权太盛,皇帝心生猜疑,解除了李如柏兵权。李如柏卸任后,父兄相继离去,终日与酒为伴,不复当年英锐,造成这样的悲剧怎能怪其本人?
人无完人,无论死去杜松、刘綎,还是活着的李如柏,他们身上都充满了缺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将领。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不能包容将士身上的缺点,充分发挥他们身上的优点,那么就很难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李如柏躲过了努尔哈赤的大刀,最终还是没能躲过言官们的口水。他是将门之后,没能光耀门楣已是有愧于祖上,若再遭受刀笔吏之辱,更是无颜再见世人,遂引刀自裁。
李如柏死后,浙党老大方从哲多方打点才暂时保住了杨镐的脑袋。最终,崇祯二年被处死。
【明金两国军力对比】
我们本着不吹不黑的原则,来看看在萨尔浒战场上明军和金军差距在哪些方面。
双方交战人数:
明军为88590多人,将领阵亡300多人,士兵阵亡45890多人。这个数字出自王在晋的辽东实录,是根据战后活人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史学界认为整个数字最为真实。
金军人数八个旗作战单位,每期7500人,共计为60000人。根据根据萧一山《清代通史》记载,努尔哈赤建立金国时(万历四十四年),将军队从原先的四旗四牛录(万历二十九年)扩充至八旗,共计四百牛录,规模为原先的一百倍。
从人数上看,如果合兵进攻,明军还是占据优势;但是分兵以后,则每一路八旗军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双方装备以及作战方式:
明朝军队的装备主要为鸟铳,还有一些小型火炮。金国八旗将士则主要以弓箭为主。今天来看,火枪威力绝对是碾压弓箭,但在当时火器的威力相比弓箭还差得远。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这就来看看鸟铳和弓箭的优点和缺点。
鸟铳的缺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鸟铳发射过程主要分为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门药、装火绳、点火发射,操作过程繁琐费时,发射效率低。第二方面,鸟铳的精准度和杀伤力较低,一般有效杀伤距离不超过50米,100米打中敌人也难以击穿士兵的盔甲。第三个方面,受环境影响太,雨雪、大风、黑夜都无法正常使用。杜松的军队当时就赶上浓雾和傍晚的作战环境,士兵装填火药还要点着火把。
那么鸟铳这么多缺点,为什么明军还坚持使用呢?这就不得不说鸟铳的优点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生产周期短,易于大规模生产并装备军队;第二个方面,简单易学,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低,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记住!
弓箭的优点和缺点几乎是和鸟铳颠倒过来了。弓箭的缺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制作周期过长,一把符合战争要求的高强度弓从选材、加工、粘合、定型,每一步要求极为严格,且都要在不同的季节进行加工,全部工序完成大约需要三年。第二个方面,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驾驭弓,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极高。金国用来战争的弓,其弓力大约有12力(1力=10斤),只有经过训练并且身体素质极佳的人才能满足要求,这就意味着军队成型时间缓慢。
弓箭相比鸟铳,其优点也是一目了然。首先,弓箭射速快,熟练的弓手一分钟能攻击10次左右,鸟铳一分钟则只能能发射一到两次。其次,弓箭有效杀伤距离达百步左右,明显远于鸟铳。有些历史迷认为鸟铳射击距离能达到200米,那是射击距离,不是有效杀伤距离。再者,弓箭攻击受环境影响相比鸟铳要小,无论雨雪或者大风,都能正常攻击。
综合来看,弓箭杀伤能力要远远优于鸟铳。既然如此,明朝军队为何不装备弓箭,反而用鸟铳?是不是很傻?
当然不是傻了,一个好的弓箭手不仅训练时间长,而且对士兵自身体质要求高,想要招募到符合要求的士兵比较难。而火铳或者鸟铳,对士兵体能要求低,能够迅速成型。像明朝后期发不了工资,又经常打仗,士兵消耗大,装备鸟铳刚好弥补了这个缺点。如果使用弓箭,且不说能不能招募到足够符合要求的士兵,光是训练时间和费用,明朝就承受不起。一言以蔽之,明军是普通义务兵,八旗兵是特种兵。
明军火器攻击方式,一般是前后排成三列,第一排士兵开火后蹲下装填火药;第二排继续开枪,蹲下装填火药;第三排再开火,蹲下装填火药;第一排再起来继续开枪,如此反复。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做到火力持续,要求士兵技术熟练,否则第三排打完了,第一排还未装填好火药,极容易被骑兵冲乱阵型。在火枪兵前面,是战壕、战车、据马之类的防御工事。在明成祖的时候,军队训练有素,神机营战斗时轮番射击,形成持续火力,对骑兵压制能力非常强悍。可是后期随着军备废弛,许多火器不仅无法正常发射,而且工艺不过关,士兵因操作不当还炸膛,火炮也是如此,此时的明军早已不复当年神勇。
金国这边主要使用弓箭,但他们阵型与进攻方式相比明朝更为灵活多变。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女真人最强悍的是骑兵,作战时一排骑兵猛冲过去,敌人就完全溃败了。所以许多人就想不明白了,明军作战前又是挖战壕,又是放据马、战车之类的,应该很容易组织骑兵冲击的,为什么交战不久就全军溃散呢?
这里要给大家还原一下八旗兵真正的作战方式。八旗兵主要分为三个兵种,铁甲兵,绵甲兵以及精骑兵。铁甲兵就是身披重甲,甲厚约两三寸,手持长矛大刀的士兵,作战时充当步兵方阵的前锋;绵甲兵主要攻击武器为弓箭,也是部队主要攻击力的输出,作战时轮番向上投射弓箭,形成箭雨;精骑兵则是八旗兵种作战能力最强的单位,骑射和格斗都是一流的,其主要作战任务是在步兵方阵的两侧和后方游走,担任护卫工作。一旦己方阵型出现混乱,或者地方阵型出现混乱,精骑兵立刻冲锋陷阵。(满文老档原文如此记载:披长厚甲昔,执长矛及长柄大刀战於前,披轻网甲者持弓箭从后射之。所选精兵骑马立於他处观之,见有不胜,相机助战。故每战皆能取胜。)
八旗兵之所以给我们的感觉像纯骑兵的组合,我觉得一方面主要是受清宫剧的毒害,里面作战的画面几乎都是贝勒和阿哥们骑着马抄家伙带领一大堆骑兵往前冲,连攻城的时候也骑马冲锋,这不纯扯淡吗?另一方面,八旗兵作战都是骑马奔赴战场,所以感觉像是骑马作战,实际上到了战场后一般都是下马列队作战。
金兵列阵一旦到了百步之遥,便开始投射弓箭。凭借杀伤强度和杀伤距离的优势,几轮齐射明军阵型基本就溃散了。明军摆在前面的战车,以及挖的战壕基本上起不到防护作用。如果是遭遇战,明军未来得及列阵,八旗兵便直接纵马冲击。从攻击方式上看,八旗兵几乎是完全克制明军。
直至19世纪上半叶,后膛枪出现以后,火枪的综合优势逐渐超越弓箭。满清的鸟铳和弓箭打不过帝国主义侵略者,也不足为奇了。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就是士兵斗志不一样。明军的士兵大多数是临时从全国招募过来的,工资拖欠不发,还饿着肚子打仗,缺乏斗志。八旗兵呢,吃饱喝足,打赢了直接分战利品,多劳多得,这种激励方式更能刺激士兵的战斗热情。可以说,即使杨镐不分兵,一路打过去也没多少胜算,更何况努尔哈赤的指挥能力也非常人能及,可能不会输得这么惨而已。
【开原、铁岭失守】
万历四十七年六月十日,六十一岁的努尔哈赤又带着大队人马进攻开原城。三月才刚打完...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战后清算】
对于明朝军队的覆灭,很多人都将责任归咎于杨镐的指挥失误。失败了,总要追究责任,总结经验的,明朝在这方面从来不缺少人才。朝臣们一致认为杨镐承担主要罪责,顺便给他总结了几点罪名:第一,无辜泄露军期,让敌人对明军进攻日期了如指掌,故而能够各个击破;第二,贪功冒进,不听将士劝告,杜松和刘綎军队都没集结完毕,就冒然出兵进攻;第三,拉帮结派,公报私仇,让李如柏的向导引导杜松冒进遭遇惨败,两路败师后又不及时召回刘綎,让其孤军深入,惨遭覆灭。
杨镐上疏抗辩,首先他解释自己写信给努尔哈赤,日期写为3月15日出兵,实际上是2月25日出兵,这样做是为了蛊惑敌人,算不上泄露军期。言官们认为,打仗悄悄进军不行吗?为何要告知对方你要进攻,而且信送过去即使不告知对方准确日期,也等同于提醒了对方,反驳无效。
其次,杨镐称自己冒然进攻是为不得已,朝廷一直发红旗催促,他只能奉命行事。开战前,首辅方从哲确实多次催促,主要是因为粮饷不够,拖久了还没打士兵就没得吃了。言官认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身为主帅应该有自己决断力,反驳无效。
最后,杨镐表示自己确实一视同仁,杜松覆灭是冒进,刘綎覆灭是孤军深入。言官认为,杨镐平时跟李如柏私交就不错,常常在一起喝酒。所以杨镐把最安全的一路给了李如柏,而把最难的一路给刘綎,还给杜松派了一个向导故意引导他冒进。消息灵通的言官们,还把李如柏小妾的秘密也给抖了出来,如柏同志的一个小妾为努尔哈赤亲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他们认为李如柏极有可能通敌,否则怎么就他一路安全身退。
言官们就是靠嘴皮吃饭的,跟他们辩论,还是省省吧。凡此种种,杨镐百口莫辩,不久被下狱论罪,李如柏更是被言官们的口水淹没。
李如柏是李成梁二子,曾经随父出征塞外颇有战功,随兄在朝鲜战场亦有不俗表现,少年英锐,气势夺人,假以时日多加锻造也是个将帅之才。正当他如日中天的时候,言官上疏弹劾李家兵权太盛,皇帝心生猜疑,解除了李如柏兵权。李如柏卸任后,父兄相继离去,终日与酒为伴,不复当年英锐,造成这样的悲剧怎能怪其本人?
人无完人,无论死去杜松、刘綎,还是活着的李如柏,他们身上都充满了缺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将领。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不能包容将士身上的缺点,充分发挥他们身上的优点,那么就很难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李如柏躲过了努尔哈赤的大刀,最终还是没能躲过言官们的口水。他是将门之后,没能光耀门楣已是有愧于祖上,若再遭受刀笔吏之辱,更是无颜再见世人,遂引刀自裁。
李如柏死后,浙党老大方从哲多方打点才暂时保住了杨镐的脑袋。最终,崇祯二年被处死。
【明金两国军力对比】
我们本着不吹不黑的原则,来看看在萨尔浒战场上明军和金军差距在哪些方面。
双方交战人数:
明军为88590多人,将领阵亡300多人,士兵阵亡45890多人。这个数字出自王在晋的辽东实录,是根据战后活人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史学界认为整个数字最为真实。
金军人数八个旗作战单位,每期7500人,共计为60000人。根据根据萧一山《清代通史》记载,努尔哈赤建立金国时(万历四十四年),将军队从原先的四旗四牛录(万历二十九年)扩充至八旗,共计四百牛录,规模为原先的一百倍。
从人数上看,如果合兵进攻,明军还是占据优势;但是分兵以后,则每一路八旗军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双方装备以及作战方式:
明朝军队的装备主要为鸟铳,还有一些小型火炮。金国八旗将士则主要以弓箭为主。今天来看,火枪威力绝对是碾压弓箭,但在当时火器的威力相比弓箭还差得远。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这就来看看鸟铳和弓箭的优点和缺点。
鸟铳的缺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鸟铳发射过程主要分为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门药、装火绳、点火发射,操作过程繁琐费时,发射效率低。第二方面,鸟铳的精准度和杀伤力较低,一般有效杀伤距离不超过50米,100米打中敌人也难以击穿士兵的盔甲。第三个方面,受环境影响太,雨雪、大风、黑夜都无法正常使用。杜松的军队当时就赶上浓雾和傍晚的作战环境,士兵装填火药还要点着火把。
那么鸟铳这么多缺点,为什么明军还坚持使用呢?这就不得不说鸟铳的优点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生产周期短,易于大规模生产并装备军队;第二个方面,简单易学,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低,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记住!
弓箭的优点和缺点几乎是和鸟铳颠倒过来了。弓箭的缺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制作周期过长,一把符合战争要求的高强度弓从选材、加工、粘合、定型,每一步要求极为严格,且都要在不同的季节进行加工,全部工序完成大约需要三年。第二个方面,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驾驭弓,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极高。金国用来战争的弓,其弓力大约有12力(1力=10斤),只有经过训练并且身体素质极佳的人才能满足要求,这就意味着军队成型时间缓慢。
弓箭相比鸟铳,其优点也是一目了然。首先,弓箭射速快,熟练的弓手一分钟能攻击10次左右,鸟铳一分钟则只能能发射一到两次。其次,弓箭有效杀伤距离达百步左右,明显远于鸟铳。有些历史迷认为鸟铳射击距离能达到200米,那是射击距离,不是有效杀伤距离。再者,弓箭攻击受环境影响相比鸟铳要小,无论雨雪或者大风,都能正常攻击。
综合来看,弓箭杀伤能力要远远优于鸟铳。既然如此,明朝军队为何不装备弓箭,反而用鸟铳?是不是很傻?
当然不是傻了,一个好的弓箭手不仅训练时间长,而且对士兵自身体质要求高,想要招募到符合要求的士兵比较难。而火铳或者鸟铳,对士兵体能要求低,能够迅速成型。像明朝后期发不了工资,又经常打仗,士兵消耗大,装备鸟铳刚好弥补了这个缺点。如果使用弓箭,且不说能不能招募到足够符合要求的士兵,光是训练时间和费用,明朝就承受不起。一言以蔽之,明军是普通义务兵,八旗兵是特种兵。
明军火器攻击方式,一般是前后排成三列,第一排士兵开火后蹲下装填火药;第二排继续开枪,蹲下装填火药;第三排再开火,蹲下装填火药;第一排再起来继续开枪,如此反复。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做到火力持续,要求士兵技术熟练,否则第三排打完了,第一排还未装填好火药,极容易被骑兵冲乱阵型。在火枪兵前面,是战壕、战车、据马之类的防御工事。在明成祖的时候,军队训练有素,神机营战斗时轮番射击,形成持续火力,对骑兵压制能力非常强悍。可是后期随着军备废弛,许多火器不仅无法正常发射,而且工艺不过关,士兵因操作不当还炸膛,火炮也是如此,此时的明军早已不复当年神勇。
金国这边主要使用弓箭,但他们阵型与进攻方式相比明朝更为灵活多变。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女真人最强悍的是骑兵,作战时一排骑兵猛冲过去,敌人就完全溃败了。所以许多人就想不明白了,明军作战前又是挖战壕,又是放据马、战车之类的,应该很容易组织骑兵冲击的,为什么交战不久就全军溃散呢?
这里要给大家还原一下八旗兵真正的作战方式。八旗兵主要分为三个兵种,铁甲兵,绵甲兵以及精骑兵。铁甲兵就是身披重甲,甲厚约两三寸,手持长矛大刀的士兵,作战时充当步兵方阵的前锋;绵甲兵主要攻击武器为弓箭,也是部队主要攻击力的输出,作战时轮番向上投射弓箭,形成箭雨;精骑兵则是八旗兵种作战能力最强的单位,骑射和格斗都是一流的,其主要作战任务是在步兵方阵的两侧和后方游走,担任护卫工作。一旦己方阵型出现混乱,或者地方阵型出现混乱,精骑兵立刻冲锋陷阵。(满文老档原文如此记载:披长厚甲昔,执长矛及长柄大刀战於前,披轻网甲者持弓箭从后射之。所选精兵骑马立於他处观之,见有不胜,相机助战。故每战皆能取胜。)
八旗兵之所以给我们的感觉像纯骑兵的组合,我觉得一方面主要是受清宫剧的毒害,里面作战的画面几乎都是贝勒和阿哥们骑着马抄家伙带领一大堆骑兵往前冲,连攻城的时候也骑马冲锋,这不纯扯淡吗?另一方面,八旗兵作战都是骑马奔赴战场,所以感觉像是骑马作战,实际上到了战场后一般都是下马列队作战。
金兵列阵一旦到了百步之遥,便开始投射弓箭。凭借杀伤强度和杀伤距离的优势,几轮齐射明军阵型基本就溃散了。明军摆在前面的战车,以及挖的战壕基本上起不到防护作用。如果是遭遇战,明军未来得及列阵,八旗兵便直接纵马冲击。从攻击方式上看,八旗兵几乎是完全克制明军。
直至19世纪上半叶,后膛枪出现以后,火枪的综合优势逐渐超越弓箭。满清的鸟铳和弓箭打不过帝国主义侵略者,也不足为奇了。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就是士兵斗志不一样。明军的士兵大多数是临时从全国招募过来的,工资拖欠不发,还饿着肚子打仗,缺乏斗志。八旗兵呢,吃饱喝足,打赢了直接分战利品,多劳多得,这种激励方式更能刺激士兵的战斗热情。可以说,即使杨镐不分兵,一路打过去也没多少胜算,更何况努尔哈赤的指挥能力也非常人能及,可能不会输得这么惨而已。
【开原、铁岭失守】
万历四十七年六月十日,六十一岁的努尔哈赤又带着大队人马进攻开原城。三月才刚打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